第1440章 孫承宗要隱退

朱栩聽着曹文詔的話,將毛巾拿下來,在熱水了轉一圈啊,擰了擰,又蒙在臉上,道“內閣那邊怎麼說?”

曹文詔看不清朱栩的神色,從他話裡也分不清什麼,於是有些謹慎的道“傅閣老,周閣老態度不明,靖王,汪閣老明確反對,認爲這樣動作太大,需要仔細斟酌後再定。趙閣老,沈閣老也是有些遲疑,希望明年再做考慮。”

朱栩沒有說話,心如明鏡。

刑部與汪喬年的大理寺,靖王的督政院聯繫最多,合作相當緊密。汪喬年,靖王應該是擔心孫傳庭動完刑部,會對他們出手,xiàn zhì他們的職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於是將刑部擋在前面。

趙晗,沈珣擔心的或許這兩個部門的‘倒塌’,會對朝政造成重大影響,也有意凸顯在內閣的存在,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至於傅昌宗,周應秋,是在等朱栩的態度,沒有輕易表態。

曹文詔見朱栩還是不說話,慢慢躺進水裡,沒有再多說。

他對朱栩很瞭解,哪怕多年沒有相處,還是能感覺到,這位恩威深重,心思不可測的皇帝心裡自有想法,他言多必失。

不等曹文詔躺好,朱栩便道:“孫閣老找的你?”

內閣裡還有一位特殊人物,就是孫承宗,他的大元帥府與兵部關係最爲密切。

做爲次輔,他不能公然反對孫傳庭,畢竟以他的資歷開口,孫傳庭會很被動,造成內閣的撕裂,對立。

曹文詔沒想到還是被看穿了,坐起來,躬身,語氣有請罪之意,道:“是,孫閣老與首輔討論過,但首輔似乎堅持己見,不肯退讓。”

朱栩從毛巾內發出鼻音,只有一個字:嗯。

這個倒是不出意外,兵部,刑部,在孫傳庭眼裡,確實有些大材小用,職責匹配不上地位,自然要降低。

孫承宗看來,兵部暫時還不能動,至少等帥府完成既定改革計劃,從兵部手裡接過諸多職權,鞏固後,才能開始。

孫承宗找曹文詔來與朱栩說,一來是降低調門,不給外人覺得他在反對孫傳庭的印象。二來,也是很直接的告訴朱栩,孫傳庭急了,他反對,希望朱栩從中zhōu xuán。

曹文詔見朱栩還是不說話,心裡有些忐忑。

他這次來做這個說客,也是不得以,除孫承宗的面子外,兵部的改革也牽扯到皇家軍團,貿貿然降級,皇家軍團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朱栩感受着水溫,一身疲憊去了大半,長吐一口氣,這才道:“聽說,曹鼎蛟在吏部頗受排斥?”

曹文詔臉色微僵,越發謹慎的道:“政院系的在朝野普遍受到排擠,不止他。”

皇家政院的生員,沒有經過正統的科舉,他們那些前輩都是擠破頭進來的,而皇家政院似乎只要按部就班讀書,就能得到政院的安排,進入朝廷,被排擠也不意外。

朱栩這次又沒說話,泡在水裡一動不動。

曹文詔知道他孟浪了,不該插手這件事,默默的躬身在那。

好一陣子,朱栩擺手,道:“不用那麼緊張,沒多大事情。你回孫閣老,就說兵部未來三年不會降品,讓他不要擔心。”

曹文詔這才鬆口氣,道“微臣明白。”

朱栩再次拿開毛巾,一邊擰水一邊道:“聽說,孫閣老想要致仕了?”

曹文詔不敢大意,道:“都是外面的傳言,孫閣老沒有表態。”

朱栩心知肚明,這次是孫承宗刻意放出來,,道:“孫閣老爲國操勞一輩子,古稀之年還奔波不斷,朕也深感愧疚。這樣吧,你告訴孫閣老朕的口信,想要休息就在京休息,事情可以交給秦良玉,但不準致仕,每個月進宮一次教導太子,沒有其他要求了。孫閣老有什麼想法,你來告訴朕,無有不準。”

畢自嚴致仕後,即便有朱栩的保護,想要清算畢自嚴的人依然大有人在,對張國維的攻擊,實則就是對畢自嚴的fǎn gōng倒算。

朱栩不允許孫承宗致仕,一個是當初的承諾,另一個也是在保護他。

在位,不是誰想攻擊都有那個膽子,能力的。

曹文詔深明朱栩意思,道:“臣明白了,一定會逐字逐句轉達給孫閣老。”

朱栩再次躺下,毛巾遮臉,聲音悶悶的道:“李定國怎麼樣?”

孫承宗不止位高權重,在大明享有盛譽,在文壇也是領袖級別,卻甚少有門人。只是前些年在朱栩的授意下,收了李定國。

既然孫承宗有意退隱,李定國作爲孫承宗的門人,將會繼承他在朝野,尤其是軍方的政治遺產。

曹文詔知道朱栩的意思,還是沉吟一聲,道:“李定國剛剛弱冠之齡,雖有有能力,功勳,但也不能提拔過快。”

曹文詔的意思很明白,李定國太年輕,沒有什麼根基,過於擡舉,會有拔苗助長的後果。

朱栩蓋着毛巾的臉笑了笑,沒有說話。

他宮裡的皇嫂爲了小永寧的婚事傷透腦筋,選一般人家吧,怕治不住小永寧,讓她折騰出禍事來,不能和和美美一輩子;稍微有點背景又怕捲入朝廷的紛亂中,小永寧難得善終,不能平平安安。

可以說,他皇嫂這個母親做的很不容易,早年爲朱栩擔驚受怕,現在又爲小永寧日夜難眠。

但朱栩心底早就認定了李定國這個侄女婿,雖然小永寧現在懵懵懂懂,李定國似乎也無意,但總得他這個做皇叔的撮合不是?

曹文詔不知道朱栩的心意,只能默默陪着,繼續躺下。

隨着這位皇帝陛下的長大,心思如海越發不可揣度,無形的威嚴下,不怒自威。

朱栩洗去一身疲憊,便在曹家大院走了走,回到他的小院,在屋檐下,擺起火鍋。

這個初夏不冷不熱,正好吃火鍋。

興子在路上已經吃過好多次,也非常喜歡這個吃法,跪坐在朱栩邊上,認真的擺弄。

朱栩坐在椅子上,猶自思索着京中的事情。

孫傳庭想要降低兵部,刑部的品級,是出於優化朝廷權責的目的,也不乏趁機打擊反對者的意圖,但這兩個部門確實有些不太合適現在的朝廷,降低是合理,且必須的。

孫承宗掌握軍情處,知曉他秘密入京也不奇怪,他突然想要隱退,怕是不想在未來的日子裡出現他與孫傳庭正面對抗的局面,那樣的後果太可怕,對孫傳庭,對內閣,對‘新政’會有不可預估的傷害。

當然,最後走的,可能還會是他。

正是預感到這樣的局面,他纔會決定提前離開?

朱栩心裡默默輕嘆,輕輕搖頭。

說到底,孫承宗的想法與畢自嚴很接近,是漸近型的改良主義的支持者。面對徹底改革派的孫傳庭,還有背後的朱栩,他與畢自嚴一樣,遲早都得離開。

這是很多人都能預料到的局面,區別在於時機,何種模樣。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波瀾涌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1136章 第一站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被拒絕了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1269章 襲擊皇駕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三百七十三章 後金內鬥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六百八十八章 畫了一個圈第1187章 破局第1519章 手段齊出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沸騰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商人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1362章 僵持第1194章 危機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1309章 大規模集權第一百二十章 出手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忠善(求訂閱~)第1177章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對聲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改(求月票~)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三章 駱養性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1136章 第一站第五百五十四章 ‘順利’的廷議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探誰?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1389章 殺他個七進七出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1322章 不尋常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七十五章 駱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1478章 科技發展第六百三十一章 彈壓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兩百五十八章 如潮的壓力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鋒大將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1524章 新問題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1293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下有對策第1135章 倭國事啓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1135章 倭國事啓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1337章 攻入四國島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波瀾涌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1136章 第一站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被拒絕了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1269章 襲擊皇駕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三百七十三章 後金內鬥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六百八十八章 畫了一個圈第1187章 破局第1519章 手段齊出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沸騰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商人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1362章 僵持第1194章 危機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1309章 大規模集權第一百二十章 出手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忠善(求訂閱~)第1177章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對聲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改(求月票~)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三章 駱養性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1136章 第一站第五百五十四章 ‘順利’的廷議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探誰?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1389章 殺他個七進七出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1322章 不尋常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七十五章 駱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1478章 科技發展第六百三十一章 彈壓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兩百五十八章 如潮的壓力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鋒大將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1524章 新問題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1293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下有對策第1135章 倭國事啓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1135章 倭國事啓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1337章 攻入四國島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