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

衆人表情變幻,心裡難受。

同時又暗鬆了一口氣,皇帝說這麼多,這是在給天下士林‘解釋’,是一種讓步,示好,也表示皇帝以及朝廷對士林的打壓已經結束了。

朱栩的目光注視着這羣人,看着他們的表情就知道,他的這番話是起作用了。

他的目光轉向方孔炤,淡淡道:“關於‘黨爭’的危害以及性質,南直隸認識還不夠,你這個巡撫剛上任,朕不找你麻煩,要是再過半個月,還有那麼多人挖空心思的要給東林黨翻案,那就別怪朕打你板子了!”

方孔炤臉色微變,連忙起身,道:“臣知罪!”

朱栩擺了擺手,只是這一點還不夠,他要說的,是關於他登基以來的一系列事情,算是第一次認真的梳理,解決所有人的思想包袱。

“爲了解決黨爭,”

朱栩動了屁股,繼續道:“朕無奈的停擺內閣,將權利集中在六部。當時建奴人氣焰囂張,一步步蠶食遼東重鎮,可遼東呢,軍心渙散,軍餉,糧餉奇缺,士兵毫無戰心,聞風而退。爲了邊關,朕做了兩手準備,一面收攏軍權,大力改革軍制,另一面爲了籌措軍餉,對鹽政等一系列朝廷稅收重項收歸朝廷,這自然惹怒了一羣人,可朕是不得不爲……”

“但僅是這些還不夠,朕將內帑都貼進去了依舊是不夠……宗室,勳貴等等每年的俸祿佔據了朝廷稅收的大半,當時瑞王,桂王等人要就藩,按照宗法,他們封地是四萬頃,其他七七八八要百萬兩銀子,一年的國庫稅收都不夠……朕除了更改祖制,也無他法!”

“眼見內憂外患,民亂四起,朕有心奮起,奈何朝廷東林爲阻,地方官員陰奉陽違,朕的詔書出了皇宮就如同廢紙,尤其是東林黨搞百官罷朝,這迫使朕下定決心改革政體……”

“可是,這些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朕用盡辦法,四處籌集銀子,糧食,都填不了朝政,尤其遼東的無底洞……”

“這也就是‘惠字頭’商會來歷了,朕讓人籌建了多家商會,到現在還被不知道多少人嘲笑是‘銅臭皇帝’……”

下面的一羣人身形不自覺的又躬了躬,他們印象裡高高在上,呼風喚雨的皇帝,原來過的是這樣的日子,如此的艱難,同時不少人生出欽佩之情,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樣?即便是太祖,太宗在這個時候怕對宗室也下不了這樣的狠手吧?

曹文詔,曹化淳等人都面無表情,心裡都明白,年輕的皇帝爲這個國家付出了多少。

朱栩端起茶,輕輕的抿了一口,這也算是順帶着給自己洗白。

他是皇帝,能做的也就到此爲止,接下來,就是大棒!

朱栩又輕輕搖起摺扇,道:“這些呢都是廢話,不喜歡就當沒聽到,接下來,朕來說說在南直隸這幾天的感受。”

來了!

衆人心裡狠狠一跳,不管皇帝說什麼,最終都還是要動手!

朱栩依靠在椅子上,扇子敲了敲桌面,道“第一站,朕去了揚.州,轉了幾個書院……現在的書院很奇怪,個別學生有些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看法,其他人就冠之‘邪端’,孤立,毆打,甚至要送官,現在不管是生員還是當官的,只要對付別人,都用一個‘邪’字,還真是百試不爽……”

朱栩的語氣慢慢的嚴厲起來,道:“聖人育人,是要弟子背誦經典嗎?爲何生員就不能多問個爲什麼?爲何就不能有不同的想法?這是聖人的教誨嗎?還是說,現在的書院也要搞‘黨爭’,某個學派的,除了這個學派的都是‘異端’,都有應該判個死刑?再來個‘焚書坑儒’?”

在座的都微低着頭,書院已經四五年了,可在士林階層一直都默默抵制,對書院裡的學子多有打壓,這是不爭的事實。

朱栩眼角跳了下,猛的冷哼一聲,道:“學院的生員,不能這個學朱程,那個學陽明,不能這個學孔子,那個學孟子,我們的學生要集百家之長,去腐存清,絕不是這個學派打壓那個學派,一定要鬧個你死我活!我大明對待各地鴻儒講學,決不能‘獨尊某個,罷黜其餘’,要百家爭鳴,取長補短,彼此砥礪……”

“還有,不要總是張口孔子,閉口孟子,那是千年前的聖人,爲什麼我們現在的人不能多努努力,給後世子孫留下幾本經典,是不是要再過千年的後世子孫,還拿着三千年前的老祖宗的經典,你們不覺得丟人,朕還臊得慌!”

衆人突然間心裡有些異樣,暗暗皺眉,總覺得哪裡不對,可細細琢磨好似沒有什麼問題。

朱栩不給這些人反應的機會,轉頭看向許傑道:“你是江.蘇左參政,掌管學政,你今後有一個重點工作,那就是召集各地名仕鴻儒,給書院編纂一份教材,重點就是要讓學子們學會思考,不是背會幾本四書五經,會做幾首酸詩餿詞就是人才,所謂的人才,是能爲朝廷做事,解決問題的,背書,作詩能解決問題嗎?科舉選士,科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許傑腦子也有些轉不過彎,總覺得皇帝的話哪裡有不對勁,可一時半會也想不明白,這會兒只得出列道:“臣遵旨!”

朱栩擺了擺手,接着又囑咐道“對了,要聆聽年輕人的聲音,不要閉門造車,要多多聽取別人的意見,不能搞‘一言堂’,知道嗎?”

這一點也沒錯,許傑道:“是!”

編書,修改,完善儒家經典的事——定了!

朱栩心裡暗吐一口氣,又環顧一圈,淡淡道“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說出來,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不要盡聽朕說。”

衆人都還在回味着朱栩剛纔的話,一時間也無人開口。

朱栩啪的一聲,又打開摺扇,道:“你們不說,那朕就接着說。”

“自古以來,我漢人就追求一個境界,那就是‘天下大同’,可這‘大同’是什麼模樣呢?聖人沒有明確說,當時的人口有多少?百姓要有多少地?稅收怎麼辦?有沒有邊患?軍餉,軍隊有多少?聖人沒有說,到現在兩千多年了,也沒有弄清楚,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實現‘天下大同’……”

大堂裡的人現在都只能聽朱栩講,慢慢思忖,甚至很多人都跟不上節奏,只能豎着耳朵聽着。

“聖人沒說?那怎麼辦?還是朕剛纔說的,那就是努力,不能抱着幾千年前老祖宗的智慧活一輩子,我們要給子孫做榜樣,要一代強過一代,不能一代不如一代,那我們還活着幹什麼?後代子孫怎麼看我們?”

有不少人這會兒會意過來,都以一種異色甚至凝重的目光看着朱栩。

皇帝的話看似對,實則是在對‘聖人’進行隱晦的質疑,這種‘質疑’偏偏堂堂正正,無可反駁!

朱栩餘光掃了這些人一眼,繼續道“‘天下大同’到底要怎麼實現,需要多久?朕不知道,你們肯定也不知道,那怎麼辦?咱們一步步試探,比如,先定個目標,讓我大明所有百姓先‘脫貧’,人人有地,人人不捱餓,這是起先的,然後呢,是教育,要讓所有人都飽讀詩書,所有人都充滿智慧,共同去想辦法,探討,去驗證,朕相信,以我大明的泱泱大國,富有天下,總有一天會實現天下大同,萬世太平……”

一些人口乾舌燥,頭上冒着細汗,皇帝的話給了他們很大的衝擊。

並不是朱栩的話有多震撼,是現在整個大明的文人氛圍都偏向保守,故步自封,耽於享樂,這讓他們有些難以接受,就好比一個安逸懶惰慣了的貴公子,如何能突然想去體驗軍人的生活?

朱栩不管他們,手裡的摺扇輕輕搖動,微笑着道“當然了,我大明現在的情況是要修整內務,外據強敵,完成‘新政’,不過總歸有個計劃,今天要做什麼?明天要完成什麼?今年的目標是什麼?三年能做成些什麼事情?這些,巡撫衙門,總督衙門都要詳細規劃,上報給朕……”

方孔炤,傅宗龍連忙起身,躬身道“遵旨!”

兩人都還算保持着理智,靜靜的聽着,還能明白朱栩在說什麼。

其他人,包括吳家三兄弟已經掉隊了,需要慢慢的斟酌,推敲。

朱栩倒是有很多話要說,不過看現在這些人的模樣,今天是說不了多少了,心裡思索一陣又道“除了書院,就是鹽商的事情了。”

這句話一出,在座的絕大部分人都心生寒意,終於還是來了!

錢謙益,方孔炤,傅宗龍,施邦曜等等在職官員都眼含憂慮的看着朱栩,他們知道阻止不了朱栩,這會兒也不敢勸諫,生怕激怒他。

鹽商以及其他商人差點就要跪下請罪,臉色慘白。

吳家三兄弟神色沉着,可身體在發抖。哪怕是一直閉着眼的吳老太爺,這會兒也緩緩睜開渾濁的雙眼,艱難的轉頭看向朱栩。

第七百零六章 禁令禍起第八百三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1339章 尋找駱養性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東林翻版第1474章 陰暗角落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戰略部第兩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的大招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七百四十一章 蔑視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1371章 大戰起第1471章 集權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權不下縣番外三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1165章 投誠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黑風高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標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襲第1474章 陰暗角落第1399章 倭國定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1440章 孫承宗要隱退第1318章 演習示威第1451章 多爾袞謀自立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1464章 黑臉閣老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權、叛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祿第1135章 倭國事啓第五百四十九章 千秋大計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誠第一千零三十章 開口第1407章 龐大的商業計劃第八百一十六章 政院系受打擊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1453章 驅逐性移民第九百六十一章 內閣定第1137章 令人震驚的薩摩藩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1517章 軍演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1176章 路演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七百五十八章 軍火生意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1521章 海外建國?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1195章 上岸的危機四伏第1354章 力竭而戰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錢莊第1393章 幕府兵敗如山倒第1190章 舉世皆敵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1386章 伊達政宗的投誠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1123章 中宮有喜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標第1531章 謀算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被殺上門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一百零二章 蹦躂(第三更)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盧象升
第七百零六章 禁令禍起第八百三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1339章 尋找駱養性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東林翻版第1474章 陰暗角落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戰略部第兩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的大招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七百四十一章 蔑視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1371章 大戰起第1471章 集權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權不下縣番外三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1165章 投誠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黑風高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標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襲第1474章 陰暗角落第1399章 倭國定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1440章 孫承宗要隱退第1318章 演習示威第1451章 多爾袞謀自立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1464章 黑臉閣老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權、叛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祿第1135章 倭國事啓第五百四十九章 千秋大計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誠第一千零三十章 開口第1407章 龐大的商業計劃第八百一十六章 政院系受打擊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1453章 驅逐性移民第九百六十一章 內閣定第1137章 令人震驚的薩摩藩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1517章 軍演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1176章 路演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七百五十八章 軍火生意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1521章 海外建國?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1195章 上岸的危機四伏第1354章 力竭而戰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錢莊第1393章 幕府兵敗如山倒第1190章 舉世皆敵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1386章 伊達政宗的投誠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1123章 中宮有喜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標第1531章 謀算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被殺上門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一百零二章 蹦躂(第三更)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盧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