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

寧渝將雛鷹營內事物交付董策與許成樑二人暫離,後勤諸事交由周同,隻身一人回到孝感縣寧家老宅。

寧忠源此時也從漢陽城回來了,隔了數月不見,卻發現如今的寧忠源卻好似老了許多,三十六七歲的漢子,瞧着卻彷彿五十出頭,辮子裡夾雜着幾根花白頭髮。

離族內大會還有兩日,已經有許多族人回到了老宅,寧忠景作爲總管雜事,帶着寧渝將族內的親朋倒也認了個七七八八,寧忠源這一輩有兄弟七人,分別是老大寧忠德,老二寧忠源,老三寧忠景,老四寧忠義,老五寧忠信,老六寧忠海,老七寧忠權,除了老大寧忠德早逝以外,其餘的叔伯兄弟倒也都在。

在這些兄弟當中,唯有老四寧忠義跟隨着寧忠源從軍,在黃陂做了個正五品的守備,寧忠景在家族總覽產業,寧忠義和寧忠信分別在負責商鋪與礦山,老六寧忠海手裡帶着一支私鹽販子的隊伍,將川鹽與淮鹽運到湖廣一帶販賣,如今倒也有幾分聲勢,唯有老七寧忠權自幼從文,拜了湖廣一代的名士許耀爲師,如今中了一舉人,外放在襄陽府谷城縣做了個縣丞。

這些叔叔雖然沒有寧忠源的高位,可一個個也都是要緊位置,因此寧渝也不敢放肆,老老實實行禮問安。

至於寧家外戚一個都沒有來,哪怕是老夫人那邊的鄭家和母親那邊的程家,也都沒有通知,所有的族人都是寧家的嫡系與旁系。

這一番問安讓寧渝在族內的威信也得到了大大的增強,原本族內許多人只知道有這麼位少公子,卻不知具體爲人如何,如今寧渝這一番表演,再加上前世的閱歷,倒也顯得多出幾分成熟,將原本的十六歲(虛歲)給掩蓋了一番。

上百族人在寧宅團圓相聚,各個喜不自勝,吵吵鬧鬧,一直到黃昏以後,才漸漸安歇。

正在寧渝打算歇息片刻時,寧忠源卻微笑着端着酒杯走過來,示意寧渝陪他飲上數杯。

不待多說,周福便安排了一桌豐盛的酒菜,只是上的酒不是本地的楚酒,也不是花雕女兒紅一類,而是厚重無比的西鳳酒。

雖說前世寧渝也喝過不少烈酒,可此時畢竟只是少年身體,微微皺了下眉頭,便給父親和自己倒上了一杯,晶瑩剔透的酒液倒在了古樸的青藤杯中,倒也有幾分古韻。

寧忠源呵呵一笑,道:“看你小子這段時間也做過一些事情,怎的?一杯西風都喝不下?”

寧渝苦笑着將杯中的酒一口喝淨,臉上便有些紅暈,道:“這酒好喝,可是喝醉了卻是麻煩,我不願在酒香裡麻醉自己。”

寧忠源收起笑,嚴肅道:“你不願醉,我不逼你,可是你現在的這些做法,比不醉還要麻煩!”

聽到寧忠源這意有所指的話,寧渝心中一個咯噔,道:“是殺了刁旺所致?”

寧忠源苦笑道:“別說一個刁旺,你就算是再殺十個,寧家都可以保你無事。只要你是真的因爲耍少爺脾氣殺人,無非就是賠一些燒埋銀子便了事。可是,渝兒,你真是因爲少爺脾氣才殺人嗎?”

寧渝沉默不語,這個問題上他不願欺瞞寧忠源,也無法真正欺瞞。

寧忠源嘆道:“早些年間,你曾祖乃大明朝的一員參將,後來事不可爲,便投了大清,做了大清的臣子,用自己的臉皮,和寧家祖祖輩輩的臉皮,給寧家人掙下來這份家業。如今寧家已經是烈火烹油,渝兒,夠了。”

寧渝一直沉默着,終於堅定而緩慢的搖了搖頭,道:“父親,在這大清朝裡,寧家所謂的強大,只是用沙子堆成的,再大再好,也禁不起一個浪頭。”

寧忠源有些着急,道:“寧家數代人的經營,怎麼可能是沙子做的?爲父已經想好了,讓你拜大儒崔萬採爲師,到時候在這湖廣士林裡,也能有你一席之地,我寧家自你由武入文,耕讀傳家,然後爲父還給你選好了一門親事,是那襄陽縣縣令柳含章的女兒......”

還未等寧忠源說完,寧渝便已經明白了,他跟寧忠源的區別,與其說是理想主義者與現實主義者的分歧,倒不如說是來自三百年後的思想,與這個年代的守舊思想的碰撞。

在如今的大清朝,雖然地方偶有亂局,邊境偶有威脅,可畢竟都是疥癬之疾,旋起旋滅,康熙皇帝登基以來已經有五十八年,平三藩,復臺灣,如今又在進行平準之戰,天下威望歸一。因此就連最普通的百姓,無論如何被欺壓,都生不起反抗的念頭。

寧渝頭一次感覺到無力,粗暴的打斷了寧忠源的話,道:“父親,這偌大的寧家,或可在漢陽橫行一時,可真的放在整個湖廣行省裡,可禁得起湖廣總督滿丕的一個手指頭?可經得起如今當朝天子的一個手指頭?”這番話說出來,卻是天地變色。

寧忠源臉色反而慢慢恢復平靜,深深地望了眼寧渝,道:“渝兒,你真的喝醉了。”

寧渝苦笑搖頭,道:“父親,從那次重病之後,我便想通了許多事情,也想去做一些事情,這些事情孩兒也許現在還做不了,可是遲早會去做,就算孩兒不做,也會有人去做。”

“如今已然時不我待,孩兒願意去做這些事情,雖九死其尤未悔。”

寧忠源有些煩躁的揮了揮手,道:“先不說這些了,你那個雛鷹營的我都清楚,也不說了,就說說那個礦鹽吧。”

寧渝微笑道:“根據上次圓慧大師傅所說的資料,還有這一次實地半個多月的探訪,終於找到了礦鹽的所在,而且預計的儲量會很大,到時候家族可安插人手到雲夢縣,至少縣裡的縣令和汛地的千總得是我們自己人,後面就好辦了。”

寧忠源輕輕點了點頭,道:“你可知道,十日前圓慧大師圓寂了。”

寧渝一聽到這個消息,內心卻沒有意料中的悲傷,只是微微有些失落。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以來,圓慧大師纔是真正觸碰到他內心世界的人,是一個亦師亦友的存在。可真的等他圓寂了,寧渝心中反而有一些欣慰。

也許,圓慧大師已經皈依佛祖,尋到了真正的解脫。

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六章 雛鷹營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
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六章 雛鷹營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