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

噶爾丹策零不願意就此退去,可是他也不願意隨便將自己手中的親衛投放到大戰當中去,畢竟大汗親衛是他的一支決勝力量,只有在最關鍵的時候投出。

爲將帥者,往往勝負的關鍵就在於選擇上面,需要從千千萬萬個謎團中找到唯一的那個制勝點,任何一點失誤都會導致戰局的不可挽救,因此噶爾丹策零不能將自己最後一個選擇,給隨意地拋出去。

特別是對面的皇帝寧渝手中,同樣也有自己的底牌,他也在等待着自己拋出最後的底牌,而到了那一刻,往往就能耐決勝生死。

ωwш• тt kдn• c o

因此,噶爾丹策零很顯然猶豫了,他死死盯着逐漸惡化的戰局,希望能夠找到那個制勝的機會。

而在此時的復漢軍當中,寧渝臉上卻帶着微笑,望着遠方的準格爾軍大汗令旗方向,喃喃自語道:“進又不進,退亦不退,你到底在想什麼?”

“陛下,噶爾丹策零眼下已成兩難之勢,只能坐等滅亡。”

李紱輕聲感慨了一番,隨即沉聲道:“既然如此,陛下當需推他一把,助其速亡。”

寧渝微微一笑,卻是拔出了自己腰間的長劍,道:“朕以爲,噶爾丹策零無非就是眼下不敢搏命,既然如此,朕不妨再壓大一點!”

只見隨着寧渝的一番命令之後,整個復漢軍中護衛的禁衛師卻是似乎吹動了反攻的號角,八千餘名復漢軍士兵在隆隆作響的炮火聲中,給槍口處上好了刺刀,便朝着復漢軍與準格爾軍的糾葛部發起了反攻,喊殺聲震天。

“殺!”

八千人的反攻之勢幾乎如同一股巨浪一般,不僅頂住了準格爾軍的攻擊,反倒狠狠地回擊了一番,刺刀與刀劍的碰撞響成了一片,將準格爾軍士兵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在近身肉搏當中,雙方雖然已經戰成了一片,可是復漢軍明顯佔據了優勢,倒不是他們身體素質更好,而是復漢軍更加擅長小組合擊,且復漢軍士兵的訓練水平普遍更高,他們手中拿着的刺刀,反倒能蓋住準格爾軍士兵手裡的刀劍。

只見在戰場的各處廝殺纏鬥中,復漢軍士兵往往結成三人小組的模式進行攻擊,兇猛的刺殺擊倒了越來越多的準格爾士兵們,卻是將他們開始打得節節敗退,甚至反攻到了準格爾軍中去,戰場局勢一時大變。

.........

“大汗,左翼崩潰,戰死者無數,還請大汗速速派來援軍!”

“大汗,我部戰死大半,餘者逃散,已經無法繼續堅守!”

“大汗,還請大汗開恩,允許我部子弟暫時撤離,實在是死得太慘重了,再這麼打下去,我部將全軍覆沒!”

一聲聲求援的哀泣從帳中傳到了噶爾丹策零的耳朵裡,而帳外此起彼伏的呼和聲更是遠遠傳來,那夾雜在炮火轟鳴中的聲音,顯得是那麼微弱。

噶爾丹策零實在是沒有想到,在他猶豫的時候,復漢軍竟然如此果斷地發動了反擊,八千生力軍的加入,幾乎使得準格爾軍的陣型陷入崩潰,大量的潰兵開始從陣前逃亡,而這也帶動了更大規模的崩潰勢頭。

“傳令下去,我準格爾部已至生死存亡之際,望諸子弟奮勇殺敵,若敢陣前逃亡者,殺無赦!”

一字字從噶爾丹策零的嘴裡擠出來,他終究是下定了決心,這位雖然弒殺了策妄阿拉布坦的準格爾新汗王,在這一刻卻表現出了準格爾歷代大汗的無畏。

“號令大汗親衛,本大汗要率領你們直撲寧楚皇帝,斬將奪旗!”

近三千名汗王親衛是目前準格爾汗國僅剩不多的精銳,他們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武士,且一向都是悍不畏死的瘋狗,曾經在噶爾丹策零的指揮下,在北地與俄人爭鋒也絲毫不落下風,因此眼下這一股勢力卻是成爲了噶爾丹策零最後的底牌。

因此,噶爾丹策零才一直不願意調動,可是眼下他卻決意要率軍撲殺過去,原因就在於一點,寧楚皇帝的底牌也全部都打出來了,因爲眼下的寧楚皇帝身邊,只剩下了不到千人的軍隊。

原來在此時的復漢軍中,圍繞在赤色團龍旗周邊士兵們,在不斷的調動中數量卻是越來越少,而目前幾乎只剩下了不到千人,而這一幕在噶爾丹策零的眼裡,自然是一個大大的好機會,他不願意就此錯過。

在噶爾丹策零看來,只要他能夠搶先在全軍崩潰前,率領汗王親衛一路突擊到寧楚皇帝所在的位置,若能夠一戰斬殺其皇帝寧渝,那麼即便付出再大的傷亡,那也是一件值得的事情,足以挽回眼下的敗局。

沒有人勸告噶爾丹策零,因爲準格爾汗國大臣們都明白,如今已經沒有了退路,倘若噶爾丹策零膽怯,到時候即便是逃亡了,準格爾汗國也不會有任何希望,反倒死中求活,以圖驚天一搏,反倒還有些許的機會。

只聽見一陣悠遠的號角聲響起,準格爾軍中的最後精銳——大汗親衛開始逐漸保持着整齊的陣型匯聚在一起,他們人人身披鐵甲,騎着相對於普通蒙古馬更高一頭的戰馬,手中持着長長的騎矛,背上則揹着弓箭,人人的臉上帶着殺意與憤怒。

憤怒啊!作爲準格爾漢王的親衛力量,他們何曾是以如此的姿態出場,而這樣的出場方式對於準格爾汗國幾乎是一個恥辱,因爲他們當中的其他軍力幾乎都被打趴下了,只能依靠這最後的支撐力量。

一面巨大的汗王大旗在迎風飄揚,而職掌此面大旗的勇士,自然也是全準格爾汗國中最勇猛的武士,他身高九尺有餘,體壯腰圓,雙手幾乎如同兩面巨大的蒲扇一般,牢牢地抓住了大旗,這個人的名字叫諾顏圖,也是噶爾丹策零最信任的人。

或許對於噶爾丹策零這個生性狡詐的汗王而言,信任幾乎是一種諷刺,可是他依然將信任給了諾顏圖,讓諾顏圖成爲了自己的侍衛,並且負責全軍的汗王大旗,緊緊地跟着征戰的汗王噶爾丹策零。

“你們都是我準格爾的勇士,今日便隨本大汗一同,殺掉對面的皇帝,讓蒙古成爲本汗一統下的蒙古!”

“隨我征戰吧!勇士們!”

噶爾丹策零的一番話語很快便激起了士兵們的血氣,他們騎着馬兒,跟隨着正在馳騁的汗王噶爾丹策零,朝着寧楚皇帝的方向,發起了突擊。

一時間夕陽漸漸西沉,殘餘的斜陽幾乎給天地染出了一道赤色,而這道赤色映在了正在衝鋒中的準格爾軍眼中,卻如同大地蒼茫的鮮血所染。

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一百章 年關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
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一百章 年關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