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

大雪飄揚,整個天地都變得白茫茫一片,唯有九江城東站着黑壓壓的一片人,數也數不清楚,他們的穿着火紅的軍衣,肩上扛着燧發槍,神情堅毅凝重。

上百名士兵擂起了戰鼓,雄渾的戰鼓聲在這廣闊的天地間迴響,如同冬日的雷鳴一般,驚醒了所有沉睡的生靈,盪滌了世間的妖氛。

一杆杆高高的復漢軍大旗迎風飄揚,如同一團團火焰一般,席捲了整片大地,讓衆人的世界裡只剩下白色與紅色,這是復漢軍所有士卒心裡的憧憬。

正是在這一面面火紅的大旗下,他們披堅執銳,攻城略地,一場場大戰下來,掠取世界一切的榮耀,一切的勝利,可是也有很多人已經倒在了路上。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雛鷹營三百名學兵在陣前大聲吟唱着,這是寧渝將後世的知識青年從軍歌照搬來的,只是對細節略略改動了一番,可是絲毫不會影響在這個時代傳頌。正因爲這首詞實在寫的太好,很快便在整個湖廣境內飛速流傳,而復漢軍更是將這首詞譜成了曲,當做了軍歌。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許多復漢軍老兵聽着這首軍歌,回想起了自己在戰場上的一幕幕,更是想起了那些並肩作戰的兄弟,他們有的還在,而有的已經埋在了地下,一時間心中升騰起了一股酸澀,甚至有人悵然落淚。

更多的士兵們加入了吟誦,他們的聲音也越來越整齊劃一,“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寧渝在高臺上望着臺下的數萬人爭相吟誦,不由得眼角發熱。自起兵一來,從未有過如此激昂壯懷之時,他的內心裡如同火爐一般,恨不能將一腔熱血盡數揮灑於天地之間,以見證今日之壯舉。

“齊從軍,淨胡塵,誓掃韃奴不顧身!”

軍歌嘹亮,軍魂無雙,這正是寧渝自重生一來,所夢寐以求的東西。

從康熙五十八年春,到康熙六十年冬,寧渝不知不覺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三年了,就連起兵,也有一年多,如今的寧渝,虛歲甚至都不到二十。

從剪下辮子的那一刻,寧渝便知道自己再也沒有退路,寧家再也沒有退路,除了不斷前進,別無他法,若是進不得退不得,便只有一個死了。可是以一家興亡,卻要拖上這麼些人,寧渝心裡便明白,自己要立起復漢軍的大志,否則天下人會不服,天下人也會不甘。

這個大志不是僅僅推翻滿清,因爲沒有分利,就沒有人真正願意跟着復漢軍一直走下去。想要團結更多的人,就不僅僅要利用他們的憤怒,還要給他們分利,讓他們得到甜頭。

當然如今的復漢軍也是這麼做的,每一個從軍的士卒,都會直接先發上十畝田地,當然前面只有使用權,只有服役滿十年或者戰死才能真正擁有這十畝田,除此之外,每個月都有薪俸,雖然不是很高,可也足夠使用。

至於士兵吃的穿的用的,那都是寧渝十分關心的問題,不僅自己經常會去檢查後勤,也安排軍法司參與進去,儘管不能完全保證軍隊沒有貪腐的情況,可是至少保證了每個士卒都能吃飽穿暖,這些都在無形當中凝聚了復漢軍的人心。

清廷很多人都以爲,復漢軍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全靠槍炮之利,其實只是看到了表象,只有寧渝明白,自己爲了確定復漢軍的制度和執行,付出了多少心血,這些絕不比研發槍炮要容易到哪去,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的復漢軍即便沒有那些先進的槍炮,其根基也是清軍所無法比擬的。

這是一支逐漸成熟的近代化軍隊,也是寧渝心中還算比較理想的軍隊,當然想要成爲真正打不垮打不爛的鐵軍,還差一件東西,那就是給他們希望。

“自從去年八月十五起兵反正以來,我復漢軍到今天着實不易,先後大戰十餘次,小戰更是不下百次,幾乎每天都在戰事中度過,爲此犧牲的同袍已經不下兩萬人,負傷者更是數不勝數,試問一句,今天在這裡的老兵,你們誰的身上沒有傷?”

寧渝放聲呼喊着,他面前有一個用鐵皮做成的簡易喇叭,以此能夠保證讓更多的人聽到自己的聲音,只是這一番話卻是讓臺下的士兵們更加振奮,他們一個個大聲呼喊。

“第一師第一團第一營石飛,身上刀傷三處,槍傷一處!”

“第三師第二團第三營高猛,歷戰七次,刀傷五處,槍傷兩處!”

“大都督,我李石虎,刀傷十二處,槍傷三處,願意馬革裹屍!”

.............

臺下衆人紛紛宣揚着自己的傷疤,此時這已經成爲了榮譽的代名詞,卻是讓那些還沒上過戰場的士卒,感覺一陣陣心潮澎湃,恨不能立馬殺上戰場,落下幾處傷疤回來誇耀戰功,只是此時卻只能看着別人肆意宣泄。

等到衆人平息下來,寧渝才繼續開口道:“那些爲我復漢軍付出生命每一個兄弟,寧渝都不敢忘記,他們的家人都已經得到了十畝肥沃的土地,前三年免收稅負,可是這些還不夠,在我寧渝看來遠遠不夠!”

這話卻是讓衆人驚呆了,這年頭一條命值多少兩銀子?在大傢伙眼裡都有不同的算法,可是要說一條命能值十畝田,那肯定會被人罵成瘋子。

畢竟在這年頭,湖廣江西等地境內的田地價格都相當不菲,一畝田少說也得值個十二三兩白銀,一些比較肥沃的上田,更是能賣到十七八兩的高價去。

可是一個普通老百姓一年到頭下來,最多也就賺個七八兩銀子,還要供一大家子吃喝,到年頭來別說存錢,估計還得欠下不少外債,就算是賣兒賣女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就這,康熙年間還被吹捧成天下昇平的盛世,只是這其中的苦頭,卻是有口難言罷了。

因此復漢軍的待遇原本就十分寬厚,大傢伙心裡也都有桿秤,只是今天聽到寧渝說還遠遠不夠時,衆人便有些驚訝,之後更是升起了一股子暖意。

許多人在心裡默默唸叨,這條命賣予復漢軍也值了!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九十章 傷亡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二章 奴才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九十章 傷亡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九十章 傷亡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二章 奴才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九十章 傷亡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