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

“放!”

一排排的復漢軍士兵列成了一條長長的橫隊,走到距離清軍一百步的距離,便開始了放槍,這個距離的命中率並不高,每次齊射都只能看運氣,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卻能搶佔一個先手,對於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更高一些。

清軍士卒手中的鳥槍技術落後,不僅威力比較小,而且射程也近,因此只能一直承受着復漢軍的火力艱難前行,不斷有人直接從隊列中倒下。

一直到了近前七十步左右時,清軍的鳥槍手纔開始列隊射擊,他們將火藥倒進池子裡,上面插着一根長長的引線,然後用彈丸和火藥塞進槍口裡,用通條將藥丸填實,取下通條,接下來用火摺子點燃引線,整個過程繁瑣到令人髮指的底部。

砰——

一排沉悶的槍聲響起,與復漢軍清脆的聲音截然不同,還有不少鳥槍就在發射中出現了炸膛,可是眼看着對面的復漢軍,卻只是倒下了四五個人,這種命中率幾乎讓人扶額嘆息,可是清軍卻似乎已經習慣了,繼續準備填充彈藥。

火藥激發時產生的硝煙帶着一種魔力,構成了這個時代最奇特的味道。大量的清軍士卒在一輪又一輪的排槍中倒了下去,他們的射速幾乎比復漢軍要慢上三倍,而且射程和威力也都遠遠比不上對面,死傷變得異常慘重。

“告急!”

“請大人決斷!”

副都統玉山一身的煙塵,他跪在地上,用渴求的眼神望着雍吉納,“還請大人速速決斷,我軍傷亡慘重,怕是撐不住了!”

清軍與復漢軍的排隊槍斃已經有足足兩個時辰,可以說能夠承受這麼久的傷亡,清軍依然是振作了不少,這其中也是因爲有一半的八旗兵的緣故,他們雖然不善戰,可是也知道當下再不打,這個大清國就沒了!

只是雙方的相差實在太大,已經非勇氣所能彌補,因此能打到這個狀態下,還沒有崩潰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雍吉納臉色有些煞白,他自然看到了遠處堆疊的清軍屍體,只是當下他能打出的牌都已經打出去了,心裡便有些發慌:“玉山,你覺得該如何?”

玉山試探道:“大人,如今楚逆已經跟我軍焦灼在一塊,不如提前讓太平關的兩萬綠營提前出擊,前後夾擊之下,或許無法擊潰楚逆,卻也能一解我軍危機。”

雍吉納思來想去,聽着遠方隆隆的槍炮聲,心下一橫,便排出了特使從嶺後小道去給太平關清軍帶去了口信,命令其速速出擊,可是雍吉納沒有想到的是,正是他這封手令,卻是徹底葬送了這兩萬綠營。

此時統帥這兩萬綠營的乃浙江水陸提督李玉山,這兩萬綠營也都是以浙兵爲主,出身富庶,原本就不太善戰,因此被安排在太平關鎮守策應,可沒想到守關好好的,卻接到了這樣一封手令。

對於雍吉納這樣朝令夕改的行爲,李玉山心裡是很不爽的,原先說好的夜間出擊,現在變成了立馬出擊,再回頭看看那些無精打采的綠營兵,心裡有些發虛。

說是兩萬人,可是李玉山心裡明白這是賬面的數字,真實能有七成就已經很不錯了。只是上官有命令在前,李玉山心裡再怎麼無奈,也沒得辦法,只好整軍出關。

太平關距離梧桐嶺距離非常近,大概只有十幾里路,因此遠遠就能聽到響成一片的槍炮聲,這讓清軍士卒都有幾分膽寒,甚至有人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打算。

太平關的守軍出擊,這是讓寧渝喜出望外的一件事,若是這些兵呆在太平關,恐怕還需要費上一番功夫,可如今這些守軍已經出了關隘,最大的依託已經沒有了,想要吞吃下去似乎也沒有那麼費勁了。

寧渝火速派遣程銘率領第三師,再加上守備第一師,前往迎敵,並且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將其徹底擊敗,拿下太平關,從而斷絕雍吉納的一切生機。

蒼天的眷顧已經來臨了!此時若是再不抓緊機會,恐怕寧渝腸子都要悔青了。

眼看着復漢軍的兵力也在出現大規模調動,雍吉納心裡下意識便是一喜,隨後又有幾分憂愁,若是太平關的守兵不敵,自己可就慘了,當下也想着給復漢軍更多的壓力,便又將手裡的最後幾千肉搏兵給派了上去。

只是這幾千肉搏兵並不能給雍吉納帶去勝利,僅僅只是將即將崩潰的戰線穩定了幾分,沒有讓復漢軍繼續向大營推進。

局勢越發僵持了起來,就看哪邊能夠更快實現突破而已,在這方面,雍吉納已經出完了手裡的牌,可是寧渝卻並非如此。

“高虎,率領擲彈營,給我去砸開這個硬殼子!”

“此戰的關鍵,便在今日,本督要吃一頓大肉!”

在現如今的復漢軍當中,寧渝的擲彈營,永遠是最值得信賴的尖刀,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放出去都可以立馬當上連長的存在,不光是裝備和訓練,就連勇氣和信心也都是最爲頂尖的,因此但凡有這種惡仗,都是擲彈營出場的好時機。

“是!”高虎穿着一身鐵鎧,外面罩着一層猩紅的風衣,鄭重地點了點頭,隨後便轉身走了出去。

大旗飄揚,赤紅如血。整整五百披甲之士,靜靜的等待着,他們的臉上帶着狂熱,帶着對那個人的崇敬之色,毅然決然踏步而出,這五百彷彿變成了一萬人十萬人一般,向着戰爭中心而去。

“擲彈營!有死無生!”

高虎穿着一身鐵甲,如同巨人一般,肩上扛着一柄長長的斬馬刀,帶着人衝上了最前沿,所向之勢,帶着摧毀一切的決心。

“放!”

上百顆手榴彈被扔進了敵羣當中,普普通通的造型,卻是戰場上的殺人利器。

轟——隆——

持續不斷的轟鳴聲響起來,幾乎所有人都呆滯了那麼一瞬間,他們轉過頭來時,卻發現戰場中央已經出現了很大的一塊空白。

“繼續放!”

擲彈營的士卒們用火摺子點燃手榴彈,隨後向着敵軍扔去,又是一片驚天動地的轟鳴聲,兩百多名清兵或被炸死炸殘,還有更多的清兵,卻是再也無法承受這種破壞,紛紛向後潰去.....

大局已定!

寧渝的手心裡都是汗,他通過死死握着的千里鏡,已經看到了戰場的形式,清軍終於潰了,而他們贏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十章 尋礦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
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十章 尋礦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