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炸了

此時臺上臺下鴉雀無聲,張連登冷哼道:“莫不是我湖北綠營就找不到一個真漢子?”

寧忠源當仁不讓,邁出一步抱拳道:“卑職願去開炮。”說完也不待張連登作何表態,大步向臺下炮陣走去。可旁人都當他是癡心瘋了,這升官受賞自然人人樂意,可如果要以小命爲代價,這些人可都是要多遠跑多遠了。

漢陽營炮手雖然不至於失態,可畢竟心裡有些打鼓,如今見到寧忠源都親自前來開炮,心裡也有了底氣,手中的火把拿着也更穩了,映在了一張張繃得緊緊的臉上。

寧忠源沒有說任何話,只是驅離開了炮手們,自己拿着火把向引線靠了過去,沒有絲毫的猶豫。

隨着一聲巨響轟鳴,一團白色的煙霧將炮位隱藏了起來,依稀可以看到寧忠源拿着火把,相繼點燃了剩下五門子母炮的引線,連着五發彈子伴隨着巨響,向靶場上狠狠砸去。

臺上的衆人無一不睜大了眼睛,似乎在尋找炸膛的痕跡和一團模糊的血肉,可一直到寧忠源重新出現在他們面前時,這些酒囊飯袋才醒悟了過來,原來放炮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寧忠源單膝跪在張連登面前,大聲道:“稟告巡撫大人,卑職所屬漢陽營火炮演練完畢。”說這話時,卻是看也不看旁邊的陳禮。

張連登神情有些複雜,這滿營的將官,卻只有這麼一位敢於出頭的,可畢竟不是自己真正的心腹嫡系,想到這裡,不由得望了一眼陳禮,無論如何,他還是希望自己親手提拔的這位嫡系將官,能夠作一次表率。

陳禮看懂了張連登的眼神,只好硬着頭皮走向撫標營的炮臺,不過還沒到炮臺時,從隊列裡便出來數人舉着鐵甲,將陳禮身上的棉甲換了下來。

待穿好了鐵甲以後,已然過了半刻,陳禮擡頭望去,卻發現不少人的眼神裡帶着鄙夷之色,有心發作,可如今畢竟不是時候,只好悻悻的吐了一口唾沫,舉着火把走向火炮。

陳禮顫顫巍巍的點燃了第一門火炮,隨着一聲轟鳴,彈子發射而出,狠狠的擊在了遠處靶場的山坡上,雖然看得出來,距離不如剛剛漢陽營的火炮,卻足以讓陳禮的臉上浮起一片喜色。

得此鼓舞,陳禮又走向了第二門火炮,又是一聲轟鳴,彈子成功擊發出去,於是陳禮也放開了膽子,一一點了過去,隨着一聲聲的轟鳴,陳禮臉上的得意之色也難以掩蓋。

在最後的兩門炮前,陳禮特意望了一眼寧忠源,卻發現寧忠源此時也正在看他,只是陳禮的眼神裡帶着挑釁的味道。而寧忠源的眼神裡只帶着冷漠與不屑,彷彿一頭猛虎正盯着待斃的羔羊。

陳禮心中隱隱有些不安,只是長時間的安逸使他早已失去了那種敏銳的嗅覺,就這麼自顧自的點燃了引線。

隨着引線燃燒殆盡,一聲巨大的轟鳴隨之而來,只是此時被髮射出去的不是裡面的彈丸,而是陳禮破碎的屍體,身上的那副鐵甲如同破布一般,被撕了個粉碎。

終究是炸膛了!

臺上的衆人在心裡默默唸了一句,這一天實在是太邪門了,寧忠源跟陳禮二人就跟玩命似的,可前面偏偏就是一門都沒有炸,實在是難以想象。

如今可算炸了!

張連登在臺上瞠目結舌,沒想到竟然出現如此嚴重事故,死了個朝廷在職的參將,可偏偏又是在他的示意下,爲振軍心而去點燃火炮,這一下卻是他張巡撫的責任了。

可是很多人都忽視了,此時正待在一旁的寧忠源,望着校閱場上的那一團火光,雖然面無表情,可是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

張連登爲了避免承擔責任,便立刻下令將場上撫標營的炮手盡數捉拿,一來是爲了頂鍋,二來也是給這件事定個性,可不是他張某人作祟,只是純粹的意外事故。

不過既然校閱場上出了這麼一檔子事,這兵備校閱也就難以繼續了,張連登連夜帶人從漢陽城趕回了武昌城,不過在臨出發前,卻是跟寧忠源好生說了一段話,大意無非就是在此次校閱中,唯獨漢陽營表現最爲出色,他張某人也不食言,要給漢陽營並寧忠源請功受賞。

寧忠源心中自然知曉這是張連登的拉攏之舉,倒也沒有多說什麼,說了一些不鹹不淡的表忠心的話。

只是寧忠源表面上雲淡風輕,卻難以掩蓋內心的得意與驕傲,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他寧家在給陳禮設圈套,就是爲了一舉幹掉這個難纏的敵手。

從一開始,寧渝那邊的炮造好以後,便經過了多番的實驗,發現十成的火藥發射依舊安然無恙,寧忠源便起心在這次校閱中設個圈套,隨後爲了拖陳禮這個對手下水,更是安排人一路給他散佈煙霧彈,就說寧家一直在尋找子母炮,與前番的事蹟倒也暗合。

有了這一番鋪墊,陳禮爲了打擊寧家,自然會選擇從這個故意暴露出來的漏洞入手,因此也正落寧忠源下懷。至於爲何炸膛,關鍵不在於炮,而在於火藥。

因爲陳舉從來都沒有想到,自己派去檢查火藥的士兵當中,就有寧忠源埋藏多年的暗子,故意在撫標營倒數第二門子母炮中添置了足足十四成的火藥,而陳舉所找到的子母炮,最多也就能承受七分,因此炸膛也是意料之中。

整個謀劃當中,最關鍵的一環還是如何說服張連登下令更換火藥,而對陳禮示弱就很有必要,只有先示敵以弱,才能擊之以強,陳禮根本就不會想到,自己的生死其實並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在一個他從來沒放在眼裡的少年手中。

因爲整個計劃的最初謀劃者,就是遠在雲夢的寧渝。所謂的戰爭,不僅僅只有面對面的廝殺,還有這種看不見的手。

此時寧忠源除了內心的興奮以外,還有許多不解,而這些不解都是來自寧渝。自從這小子大病過後,便跟換了個人似得,就算這鐵模鑄炮法是從書中看來的,可又是爲什麼如此瞭解人情世故?想來想去便暗自下定決心,要好好的盤問一番。

不過,此時的寧渝,卻正在經歷一次與這個世界最大的碰撞。

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十二章 問責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十二章 問責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
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十二章 問責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十二章 問責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