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

就在衆人吵吵鬧鬧的時候,一名守備卻是走了過來,他的臉上帶着幾分怒色,望着衆人呵斥道:“大軍行軍,如何能如此散漫?還不趕緊跟着前隊,若是你們膽敢做了逃兵,不光是你們要死,你們的家人也得死!”

“高將軍,俺們這是鬧着玩哩,可不敢做逃兵....俺們這就跟上前隊。”一名清軍千總卻是從人羣裡鑽了出來,臉上帶着媚笑。

“哼!如今朝廷的旨意可是已經下來了,若是失了軍期,你們都得掉腦袋...”

高守備的話還說完,只聽見一陣炮響,隨後從天上落下了十來顆黑色的彈子,其中有一顆就這麼直接落在了高守備的身上,將他的半邊身子給砸掉了,鮮血從他的身子裡汩汩直流,卻是沒幾個呼吸的功夫,高守備便斷了氣。

接連不斷的彈子落在了清軍當中,雖然這些都是實心彈,可是所造成的殺傷力卻也十分恐怖,大量的清軍原本就集中走在一塊,就這麼被直接砸中,死狀極爲悽慘。

老陳頭死死趴在地上,將頭直接蒙起來,還有許多清軍士兵也直接躺在地上裝死,卻是沒一會的功夫,後面上百名的清軍士兵就再也沒有一個站起來的。

剩餘的清軍發出叫聲和吶喊聲,衆人直接亂成了一團,卻是將前面的普照和李樹德給驚住了,他們回頭望去,只見到處都是復漢軍的士兵,從各個方向涌來,他們手裡端着的刺刀發着寒光,還有許多火炮正在發出一輪又一輪的怒吼聲。

“普大人,這下可如何是好?看來的復漢軍提前發起了進攻....我們下山的時候,復漢軍便已經知道了!”

李樹德在普照面前喋喋不休,他的內心已經是一片惶恐,可是亂軍潰退不止,復漢軍的士兵衝擊速度又快,這讓他已經感覺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從魯共山到呂亭驛,不過只有短短數十里,沒有人知道爲什麼會在快到呂亭驛的時候,遭遇到復漢軍的進攻,或者說是伏擊。

普照雖然是領侍衛內大臣,乃正一品武職,可是真要說起戰場上的東西,並不會比李樹德好上半分,全然沒有想過這兩萬綠營兵的小命,只顧着一個勁地想着開始逃命,只是這樣一來,這支沒有得到積極組織的清軍,幾乎失去了最後一個自救的機會。

混亂歸混亂,可畢竟兩萬多人當中,還是有一些人沒有受到衝擊,數千名綠營鳥槍手在各自的千總把總的帶領下,開始進行各自爲戰,他們平舉着鳥槍,指着正在緩緩接近的富含金,只是許多人十分膽怯,腿肚子都有些抽筋。

而復漢軍也同樣有上千名士兵,持着燧發槍緩緩逼近,像這種雙方面對面射擊的情況,對於復漢軍而言實在是家常便飯,因此毫不在意對面的清軍,如同往常一般邁着不急不緩的步子,一點點接近復漢軍。

一百步......

八十步......

清軍鳥槍手開始喘着粗氣,他們的眼神裡帶着亢奮,隨着復漢軍越來越接近,他們當中已經有許多人控制不住自己,直接便扣動了扳機,隨着一陣槍聲,對面的復漢軍僅僅只是倒下了十餘人。

六十步......

復漢軍依然是不急不慢地走着,只是雙方的距離已經近到可以看清對方視線的地步,從復漢軍的眼裡,看到的只有振奮,而清軍士卒的眼神,卻帶着急躁與瘋狂。

許多清軍士兵開始裝藥上彈,只是心裡越是着急,這上彈藥的速度也越慢,他們甚至有人把捅條都給塞反了,以致於彈藥壓根就裝不進去......

四十步......

所有的復漢軍士兵齊齊端平了槍口,隨着一聲令下,一排排彈子在這麼短的距離裡向着清軍傾瀉而出,近百顆彈丸呈着扇面向清軍士兵狠狠飛去。

那一陣槍聲的轟鳴,卻是產生了大量的白霧,將雙方籠罩來裡面,只見槍聲過後,濃霧微微散開,清軍陣地上已經躺下了三百多人,這一幕實在是過於驚悚,以致於後面的清軍士兵都只是傻呆呆望着眼前發生的一切。

復漢軍並沒有發呆,第一排的士兵們向後退去,第二排的士兵站了出來,他們再一次端平了槍口,齊齊扣下了扳機,又是一陣彈丸如同雨水一般被髮射出去,而清軍陣地上再一次倒下了二百多人。

僅僅是兩輪排槍,便徹底擊倒了清軍陣地上的五百多人,也將原本就不高的清軍士氣給擊潰了。

無論是普通的綠營士卒,還是那些把總、千總,甚至是守備和參將都開始跑,再也沒有人頂在了前面,清軍的潰散一發也不可收拾,從呂亭驛到大關短短的十幾里路上,全部都是逃散的清軍綠營兵。

李石虎手裡握着長刀,臉上的興奮之色已經溢出言表,他萬萬沒有想到,魯共山的清軍居然真的像大都督說的那般,會選擇從山上下來去進攻北硤關,便早早將主力一師的第一團的兩千人派到了呂亭驛前先行埋伏了起來。

有了這麼一番準備卻還不夠,寧渝曾經還專門提出過一個十分大膽的戰術,那就是抵近四十步近距離射擊,以此彌補燧發槍精度不足的問題,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徹底打垮清軍。

所有人聽到這個戰術的時候,都感覺寧渝是個瘋子。原因很簡單,沒有人能夠眼睜睜看着對方向自己發射彈丸時,還能忍住不還擊繼續往前走的,那幾乎就是被動挨打。

可是對於主力一師第一團而言,特別是對於團長李石虎而言,卻非常感興趣,再加上一團原本就是主力中的主力,因此也有這個條件去實現這一設想,如今在戰場上果然立下了大功!

這種四十步射擊的戰術,不僅震撼到了復漢軍自己人,也直接嚇破了清軍綠營兵的膽子,他們一個個都大叫着向大關的方向跑去,卻是再也沒有人敢於組織反抗了。

其實說起來,這兩萬綠營兵的傷亡頂多也就是千人左右,可是在當下的這種環境裡,卻是無限放大綠營士卒內心的恐懼,正因爲如此,才導致清軍直接潰不成軍。

“普照大敗,兩萬清軍幾乎全軍覆沒。”

這一消息,幾乎是同時到達了寧渝和康熙的手中,只是前者未必感覺到高興,後者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快,特別是康熙看完後,臉上卻帶着一絲奇怪的笑容。

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六十章 父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二章 奴才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八十章 勸降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
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六十章 父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二章 奴才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八十章 勸降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