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

寧渝經過後世的教育,自然明白如果僅僅只有近現代化的武器,卻沒有近現代化的軍事組織能力,那麼戰鬥能力也不會高到哪去。

因此針對目前雛鷹營的發展,寧渝選擇將目前的所有學兵分爲四個連,以連爲基本作戰單位,每個連都有正副連長一名,並教導員一名,軍鼓手兩名,而十歲以下的孩童爲童子連,大概一百餘人,十四歲以下的少年爲預備連。只有剩下的兩百名十四歲以上的學兵組成正式連,分別爲一連與二連。

另外,針對炮兵建設方面,寧渝打算組成一個營直屬炮連,由六門六斤炮和兩門十二斤炮組成,炮連編制人員直接從正式連進行選拔,至於正式連人員缺口,逐漸從預備連進行補充。

在寧渝的設想裡,未來的雛鷹營將會成爲一個類似於軍校一般的存在,從裡面不斷孵化出更多的軍隊,從連到營,從營到團再到師。至於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寧渝從來都不會壞意,以這種每日教育訓練長達十個小時的軍隊,去對付五日一操十日一操的滿清綠營,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至於騎射無雙的八旗勁旅,寧渝從來都沒有擔心過,因爲根本不存在的東西,爲什麼要擔心?

在寧渝的設想裡,在未來的半年時間到一年時間裡,將雛鷹營裡的兩個作戰連隊擴充到一個滿編營的規模,也就是五百五十人左右,設立四個步兵連,每個連一百二十人左右,然後加上一個五十人左右的炮連,一個十人左右的後勤班,剩餘的人員爲營內的指揮人員。

這樣的一個綜合性質的步兵營,對付三千清兵毫無問題,而五個這樣的步兵營組成的步兵團,寧渝相信便可以打下武昌了,而三個步兵團組成的步兵師,打下湖北不是難事。

至此,寧渝感覺自己一點點的經營,終於出現了成效,雖然目前只是萌芽狀態,可是未來卻大爲可期。

過了幾日,寧渝便又來到了漢陽城,他決心針對如今的現狀,跟老師崔萬採盤盤底。從一開始寧渝就知道,這位老師對滿清隱藏着深深的不滿,上一次的談話更是赤裸裸的暴露了想法:好徒弟,師傅支持你反清大業。

因此寧渝從來都沒有懷疑過崔萬採會去泄密甚至去告狀,只是摸不着頭腦他想要幹嘛。爲了確保放心,寧渝便專程來逼宮來了,一來是將崔萬採徹底打上賊船,二來也是爲了更好的向對方請教未來該如何。

崔萬採似乎對寧渝的到來一點都不感覺奇怪,依然是備好了山茶相佐,琴音悠長。

寧渝心裡很不滿,這老頭子每次都弄個彈琴的調調,卻從來都沒有真正引薦給自己認識一下,實在是太古板了。

其實這倒是冤枉了崔萬採,因爲並非崔萬採不安排崔姒見他,而是崔姒自己不願意現在出來見他,她需要考察,自己這個未來的夫君,擔不擔得起她的信任。

是的,在崔萬採和崔姒看來,以後崔姒是指定要嫁給寧渝的,至於其他的因素,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或者說無需考慮。

寧渝端着茶,面對面望着崔萬採,心中有許多話想要說,可是事到臨頭,卻不知從何說起。因爲無論他乾的任何一件事,在這個時代都太離奇了。

崔萬採先開口道:“看你這模樣,比起最初見到你時卻是大爲不同了。”

寧渝好奇的看着這老師,心道他還會看相?這可真是博學多才啊。

“不知有何變化?還請老師賜教!”不管心中怎麼腹誹,寧渝面子上的禮節卻從不放下。

崔萬採微笑道:“如今看你眉目之間少了許多鬱氣,倒是多了幾分灑脫。想來前番兩次的教誨你是聽到了心裡,那麼這一次的功課,爲師便更有信心了,也能接着往深裡說。”

寧渝連忙道:“還請老師賜教。”

崔萬採吹了下茶麪上的浮葉,笑道:“前番說的是勢,可是光有勢還不夠,還需有術。”

一番話說的雲淡風輕,可是寧渝卻感覺到了萬鈞之力,此時的琴音也略微快了兩分。

“爲師這番言論可不是法家的法術勢,你卻不要胡思亂想。所謂的帝王術,最終也是落在了術上,只有術成方能勢長。”

寧渝聽完心道,這總算是說到戲肉上了。

“我華夏之治可分爲兩個大階段,第一個大階段,起於先秦,終於魏晉,貫穿了整個漢朝,所謂的中心思想便是外儒內法。可是勢盡則衰,最終分崩離析,而後便引來了五胡亂華之禍事。”

“第二個大階段,起於隋唐,一直到今天還沒有真正終結,如今的外儒內法又出現了大的變革,特別是有清一來,帝王權柄之盛可謂亙古未有,這便是因爲滿清帝王看穿了儒法的本質,便不再爲其所制,這便是帝王術的根基,跳出儒法,自成一家。”

這一番話卻是說的酣暢淋漓,入骨三分。

崔萬採又嘆道:“想要跳出儒法的圈子,就需要拿出足夠凝聚人心的東西出來,否則只會讓偌大的國家分崩離析,因此自隋唐以來的帝王,無論如何天才,都難以徹底擺脫儒法的限制,可是這樣一來,國家能夠大一統,卻無法真正長久。”

“哪怕以洪武皇帝之才情,給民衆制定了萬世一法,寄託於戶籍制度與衛所制度,想要實現長治久安,可是人死政息,天下更是變幻莫測,僅僅兩百餘年便分崩離析。這便是儒法的威力與要緊處,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寄託,則勢不能久。”

寧渝深思一番,道:“若是等到將來,這滿清之勢或可長久?”

崔萬採輕笑道:“雖然滿清帝王已經成就帝王術大成,可是天然受其自身身份的限制,只能通過商君之術才能維持其統治,可是一旦對外則無法力敵,縱使長久一些,最終也是會走向滅亡的。”

寧渝回想後世歷史,無一不被這個老師所猜中,心中的讚歎更是多了幾分。

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一百章 年關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
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一百章 年關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