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

雲夢縣寧家鐵礦場裡一片沸騰,一座座高爐聳立在莊子內,黑色的煙霧向天空擴散開,如同一團團黑雲一般。

略帶熾黃的鐵水從高爐裡流淌出來,帶着白霧,衆人發出了歡呼聲。

負責寧家礦山的寧家老五寧忠信,激動的望着剛剛從高爐裡生產的鐵水,他彷彿看到了神話。

什麼時候鍊鐵變得這麼容易?甚至可以說,這不是在鍊鐵,而是在鍊鋼。

望着一旁站着的寧渝,寧忠信張着嘴,好不容易纔將驚訝吞進了肚子裡,笑道:“你小子這腦瓜子咋長的?這鐵的質量可比我在大冶鐵山上看到的強多了!那鐵都不純,又脆又不耐用,可咱這鐵可太純了!”

寧渝笑道:“這高爐鍊鋼法本來煉的就是鋼,這出來的鐵純度高自然不足爲奇。”

所謂的高純度精鐵,實際上就是寧渝前世瞭解的土法煉鋼的產物,通過土磚壘成一座小高爐,然後將木頭燒成炭,將鐵裡面的過高的碳脫掉,使含碳量降低而成爲鋼。

因此在這個十八世紀的初葉,寧渝拿出來的這項技術,簡直就是劃時代的產物,因此寧渝還特意叮囑過,不要讓無關人接觸鍊鐵的核心部分。

寧渝在這裡已經待了有十天了,經過了十幾爐的實驗,這高爐鍊鋼終於煉出了第一爐優質生鐵。如果用這種鐵來鑄炮,寧渝相信能夠將子母炮的壽命再延長一倍之多。不過煉出的這種鐵並非自用,而是將它鑄成武器兵備,然後高價出售。

除了子母炮比較敏感以外,像鳥槍刀劍這些都是可以鑄造的,且質量要強上官營許多,因此也能賣出價格來。

寧渝心中自然不會反對,因爲他明白如今的寧家最缺的是時間,是資金,只有經過充分的發展,才能將潛力轉化爲實力。

這邊的一番事情一結束,寧渝便立刻回了雛鷹營,寧四在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護衛之後,內心對寧渝也是頗爲敬服,因此一直以來都是寧渝的車馬伕和護衛長。

此時的雛鷹營,已經不再僅僅是二百餘學兵,經過收納大量的礦鹽工子弟後,學兵的數量已經上升到了三百五十餘人,不過其中年齡層次不齊,於是寧渝便又將十二歲以下的少年劃爲童子營,歸屬於雛鷹營編制下,童子營的學兵在十二歲時會經過考覈,通過考覈者可以進入雛鷹營,如果沒能通過便分到其他礦場或者是農莊裡。

可是進了雛鷹營的學兵們,卻再也不願意離開,因此一個個都十分努力的拼搏訓練,就連童子營當中也是一片喊打喊殺聲。

有時候寧渝也會想,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可是每次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寧渝都在告訴自己,其實自己並沒有選擇,若是不能前行,那麼這個結果將會異常的悲慘。

如今的雛鷹營中有一片辦公區域,分別是參謀處、軍法處以及教導處,每日都有人安排值班,相關的軍營條例已經出臺,人人都需遵守條例行事。

董策抱着一摞紙張走了過來,向寧渝行了軍禮,然後道:“營座,如今軍營訓練已經接近飽和,每日裡所需的肉食補充也大爲增加,這是本月的軍需供給。”

現在的雛鷹營還沒有正式組建後勤處,一應的物資供應直接由寧家老宅在負責,而參謀處負責審覈後勤供應以及承擔了一部分的後勤責任。

不過這個現狀很快就會得到改變,寧渝會在不久之後便組建後勤處,因爲馬上有一大批的後勤物資會來到雛鷹營。

寧渝簡單翻了翻,然後用毛筆簽上了字,即表示同意,隨後用毛巾擦了擦臉,問道:“雷駝子那邊可曾派人過來?”

董策畢恭畢敬道:“稟告營座,雷駝子的徒弟過來了,說公子之前的吩咐如今有了進展,只是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寧渝連忙將毛巾放下,“人在哪裡,趕緊帶我過去。還有,營中這段時間要加強戒備,防止有人混進去。”

雷駝子派來的人是他的徒弟,寧渝上次也親眼見過,因此也沒有多說什麼,便帶着護衛跟着他一塊去了制炮坊。

如今的制炮坊在寧渝的大力支持下,已經擴大了許多規模,甚至將山後面的一片空曠的山谷都利用了起來,大量的工匠每日裡在那裡打製一些鐵質農具。

這些農具在主要是提供給周邊府縣使用,依然是爲了掩人耳目,不過在打製農具之餘,雷駝子在寧渝的吩咐下,也開始制炮。

不過在寧渝的提點和雷駝子的改進下,如今的制炮工藝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因爲原來的鐵模鑄炮法雖然大大加快了鑄造速度,降低了成本,但是在火炮質量上的提升並沒有特別高,這主要是因爲炮芯部分,依然是沿用老辦法——鐵芯裹泥。

這種法子會導致範泥調製不當,溼氣問題很難解決。泥範顆粒縫隙大,就會吸聚空氣中的溼氣,鐵水灌入後,溼氣受熱蒸騰出來,在鐵水中形成氣泡,導致造出來的炮依然會有蜂窩,只是相對過去來說會少很多。

因此在寧渝的設想裡,就是將泥芯徹底丟掉,從而徹底解決氣泡問題。可是想要解決內膛問題,就沒那麼簡單了,因爲這項技術一直到幾十年以後,英國人靠着蒸汽機的蠻力直接在實心鐵柱上錘鑽出炮膛。

這個法子過於硬核,很明顯是如今的寧渝所無法解決的,因此只能換一種法子,也就是鐵炮芯。

雷駝子就這個問題研究了很久,可是發現實在沒辦法將鐵炮芯給取出來,如果太早取炮芯,這裡面的內膛沒有冷卻完畢,如果太晚取,鐵芯就會跟炮融在一起,徹底成了個鐵柱子。

寧渝後來思索了很久,讓制炮場上的木匠老高在臺上多設一個螺旋吊車,然後把鐵芯插進炮範裡,當灌鑄進去的鐵水冷卻初步成形時,就搖動手柄,轉動鐵芯,接着就把它吊着取出來,就能夠解決黏連的問題。

到了這一步,寧渝心中的鐵模鑄炮法纔算大成。

其實只按照原來的法子制炮,原本也足夠使用,至少能甩如今的清王朝一大截。

可是在寧渝的心中,在這個時代真正最理想的大炮,是在後來美國南北戰爭裡揚名的拿破崙炮。如今做的這一切,只是打基礎罷了。

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十二章 問責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六十章 父子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九十章 傷亡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十章 尋礦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
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十二章 問責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六十章 父子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九十章 傷亡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十章 尋礦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