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

“縱觀楚逆興起,先後大戰數次,從漢陽、武昌一直打到了整個湖廣,其兵強將勇,殊爲難得,那寧忠源、寧渝以及崔萬採等人,俱是人傑。”

高其位似乎也不擔心什麼,將心裡的塊壘盡數說了出來,“反觀我綠營兵將,長期怠惰,一旦打仗,戰事順利則爭先恐後,戰事不順則不戰自潰,從湖廣一路逃到了江西,還要往哪裡逃?”

說道此時,高其位臉色通紅,他不顧老邁跪在了地上,他抱拳行禮道:“制臺大人,若是相信老將尚有餘勇,給老將三萬綠營,卑職去截住寧渝!”

查弼納有些猶豫,他倒不是捨不得三萬綠營兵馬,實在是因爲前番復漢軍戰力委實驚人,以兩萬戰四萬,居然能把四萬清軍給打崩掉,若是高其位這三萬人再葬送掉又該如何?到時候拿什麼繼續打?

只是這些容不得他去細思,此時的局勢對於查弼納並不利,查弼納心下一橫,便有了決定。

“四萬綠營,我給你四萬綠營,不要求你打垮江西的楚逆,只要能夠拖住就好!若是能夠相持住,我這邊將會立刻率領全軍進攻武昌。”

“是!若不能勝,老將亦當馬革裹屍!”

這一出將相和雖然始終差了點味道,可畢竟還是有所成效,查弼納將自己南面出現的麻煩甩給了高其位,到時候不管輸和贏,他查弼納是無需負責任的,一切黑鍋都有高其位揹着。

對於高其位而言,此戰亦是他的一個機會,若是能勝,這一戰肯定會落到康熙的眼裡,到時候總督之位想來也不遠,這湖廣總督和兩廣總督的位子現在可都空着呢。

二人這一番表態下,綠營內部最大的麻煩暫時得到消除,四萬綠營兵順着贛江一路南下,直撲袁州。當然這一消息,也沒有瞞過正在宜春修整的復漢軍。

得到該消息後,寧渝心裡並沒有壓力,反而更多了幾分驚喜,因爲這說明之前的謀劃終於起了成效,四萬綠營將會因爲他的存在而被調動南下,而不是去攻打武昌,這對於武昌方向的復漢軍將會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不過這還不夠,寧渝的想法是要將南方攪得天翻地覆,讓查弼納和十萬清軍被徹底死死拖在江西,這樣武昌的壓力會輕鬆許多,因爲根據復漢軍目前最新的情況顯示,康熙的五萬兵馬終於抵達了河南歸德府。

此外北方的綠營軍也開始向河南進發,他們的首要目標是白蓮教,可如果情況有變,說不好也有可能加入到湖廣的戰場上來。

寧渝知曉這些消息後,心中有些隱憂,清軍此番接連加快腳步,給復漢軍帶來的壓力陡然增大,以目前武昌的軍力情況而言,人數不過剛剛過了六萬人。再加上各地的城防團,也才八萬人,其中一半人的武器十分簡陋,拿的都是繳獲的清軍的鳥槍和長刀長槍,也沒有經過多的訓練,由此可想壓力之大。

“根據我軍目前勢態,想要調動江西的清軍,就不能跟他們在江西相持下去,我們需要加快步伐,趕往臨江府!”

“另外趁此機會,獨一師加快步伐,攻佔衡州還有郴州,然後掉轉槍口直撲贛南!”

寧渝皺着眉頭,目光投在了衡州、郴州、宜春以及南昌等地,從南昌直下的四萬清軍肯定會走臨江這一條線,繞其他路不僅遙遠,而且也不切合實際。也就是說只需要扼守住臨江的要道,將來肯定是要硬碰硬打一仗了。

董策等人也是紛紛點頭,只有新加入復漢軍的錢英眉目間有些猶豫,他雖然明白復漢軍的實力,可是以一萬敵四萬,怎麼想怎麼都覺得有些難。

“大都督,若是在臨江府要打,何必不等到獨一師前來支援?屆時我軍也有兩萬多人,對付四萬清軍也可重演一次長沙之戰!”

寧渝淡淡笑了笑,他指着南昌,“我軍需要給這裡製造一定的壓力,這個壓力可需要把控好,少了不行,多了更不行。若真是讓獨一師一塊來,恐怕查弼納心裡就不放心了,到時候十萬人一塊過來,還真有些吃不住。”

“現在高其位自視甚高,以四萬敵我一萬,想必也是想抱着活捉我寧某人的念頭來的,那咱們就給他一個驚喜!”

七月初五,寧渝帶着第一師和獨二師一萬三千人開始向着臨江府進發,與此同時,復漢軍其他方面的情況也傳遞了過來,第二師的人馬如今已經兵分三路,開始收復整個湖南地界,而獨一師也包圍了衡州,預備着在這幾日便發起攻城。

除此之外,消息就不是那麼美妙了,年羹堯的三萬兵馬正式進入了鄖陽,三萬的陝兵與不到一萬人的復漢軍守備第四師發生了血戰,由於復漢軍前段時間在鄖陽的治政比較得力,許多百姓都對復漢軍表示支持,因此在經過了數日的大戰後,復漢軍勉強在鄖西跟年羹堯出現了僵持。

大戰之時,時任守備第四師的師長正是寧忠源的從弟寧忠海,他雖然年歲頗輕,可是卻有一股子血勇之氣,憑藉着屢次親自上牆頭肉搏,將清軍從城頭上趕了下去,這才讓鄖陽在戰亂中屹立不倒。

不過針對前方的危機狀態,楚王府並不是完全沒有拿出應對之策,原先在寧渝的吩咐下研製出來的水泥,被大批量送往了鄖陽前線,用此物製成的城牆堅不可摧,有效抵禦了清軍大大小小的火炮轟擊,這也讓戰局的節奏開始緩和了下來。

年羹堯卻是一臉陰沉,他原本以爲復漢軍不過如此,無非就是躲進了王八殼子裡面,遲早有露頭的那一天,可是經過了數日的血戰之後,卻發現城池變得越發牢固,只能用一點點來啃的辦法攻城,這讓年羹堯心裡更是大爲不滿。

當年羹堯三萬陝兵在鄖陽府止步不前時,再加上東面查弼納的十萬清軍亦沒有什麼進展,這讓康熙大爲震怒,可以說到這個時候,原先四面夾攻的計劃幾乎已經破產,而此時恰逢其會,楊琳的摺子終於到了御駕前。

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十章 尋礦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六十章 父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
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十章 尋礦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六十章 父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