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筷跑騎手:我也能在滬城買房嗎?
滬城,龍漕路200弄易園寫字樓。
下午四點是筷跑的茶歇時間,行政部的本地阿姨,會把分裝好的果盤和奶茶,逐一發放到每個人的工位上。
此時,運營部的員工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小聲八卦:“聽說公司要啓動B輪融資了,這次參與投資的有企鵝、阿狸,還有高瓴資本和金沙創投。”
“跟我們又沒什麼關係!”
“你懂個屁!招商部的寇老大說了,這次全員都有期權獎勵,以大老闆的豪爽性格,估計連客服都能分個幾千股。”
“權哥,你給我們講講,這期權獎勵是怎麼算錢的?”
人羣中的一個小年輕,衝着對面的李權問道。
“簡單來說,就是給咱們發一張取款單,等公司上市或者啓動期權回購計劃時,這錢就能到手了!”
李權端着果盤,插起一塊菠蘿送入口中,笑着解釋道。
期權能否順利變現,涉及到行權條件、行權價格和上市規劃,絕對不像李權說得這樣簡單。
但據他了解,大老闆創辦的第一家公司,雖然沒上市,但在賣給阿狸後,大老闆還是自掏腰包,把解凍的部分期權,用現金回購。
加上森聯資本旗下子公司,所有的行權價格都是統一的0.01美幣一股,因此,按李權的說法也沒錯。
公司上市後,股價減去行權價格的差價,再扣除相應的稅費,就是員工的期權收益。
行權價格越低,差價越大!
所以,0.01元的行權價格,跟白送沒區別!
另一邊。
汪淵、康嘉和鄧燁,坐在頂樓花園的遮陽棚下,臉上全是加入筷跑後的喜悅。
“我和裴總確認過,融資的事情是真的,給全員發放期權激勵也是真的。”汪淵神色興奮道。
目前筷跑的運營範圍,只有廬州和滬城,但估值就已經達到了10億美幣。
哪怕每人只有幾萬股,將來的價值也不會低於幾百萬美幣。
要知道,滬城很多外環的小區房價,每平米還不到兩萬,這筆股權一旦成功變現,少說能買套大平層或者獨棟別墅。
“配送部也有嗎?”康嘉忍不住地追問道。
“當然有,騎手跟我們一樣,簽得都是筷跑科技公司的勞動合同。”鄧燁輕笑,聳了聳肩膀道。
“哎,餓了麼輸給筷跑,真是一點都不稀奇,光薪資和福利待遇,咱們就比不了。”
康嘉嘆了一口氣,不由地感慨道。
“老康,餓了麼是過去式了,別總是咱們咱們的,萬一被裴總、寇總聽見,還以爲咱們仨是商業間諜呢。”鄧燁豎起拇指,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
康嘉臉色一滯,隨即反應過來,咧嘴賠笑着說:“冊那!說順嘴了!”
“豪哥去了糯米網,不知道怎麼樣?”汪淵小聲說了一句。
“糯米網給他的職位和待遇還不錯,華北區運營主管,就是不知道,這團購大戰誰能成爲最後贏家?”鄧燁語氣平淡地說。
他現在是筷跑滬城分公司的財務主管,對章旭豪的外賣創始人身份早已祛魅。
“管他呢!我只關心,這次的期權激勵計劃,自己能拿到多少股。”汪淵擺擺手,不以爲意道。
說白了,包括康嘉、鄧燁在內,他們對章旭豪都是心懷怨氣的。
如果當初章旭豪接受了高偉林的融資,甚至是收購提議,筷跑與餓了麼的命運很可能反轉,如今各部門總經理的位子上坐的就會是他們。
項目從盛轉衰直至失敗,團隊成員都有責任,但責任最大的人無疑是章旭豪。
他拿着森聯資本的報價,找其他風投機構藉機擡高自身估值,不僅得罪了陳延森,錯失最佳融資時機,還招惹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康嘉和鄧燁相視一笑,滿懷期待。
與此同時。
鉑爾曼酒店頂樓的宴會廳內,企鵝、阿狸、金沙創投、高瓴資本和筷跑,五方代表,齊聚一室。
陳延森和柳志平、張磊、朱嘯虎等人,坐在一張酒桌上閒談。
談判工作則交給了高偉林和裴毅。
“你和同齡的企業家真不一樣,年輕人都偏愛輕資產的運作模式,你卻截然相反,什麼錢難掙,就投什麼行業。”
柳志平打趣道。
陳延森笑着說:“那企鵝不也投了?看來英雄所見略同啊。”
朱嘯虎和張磊笑笑沒吭聲。
外賣這賽道,看上去掙得不多,但架不住量大,根據數據預測,等筷跑將廬州和滬城的外賣市場潛力徹底釋放出來,每天的訂單量將高達200萬。
若是再將這一模式,推廣到全國,每天的訂單量將突破一億單!
屆時,日活用戶同樣不會低於一億!
要知道,這可是日活一億的消費軟件,每天所能產生的收益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並且還能借助龐大的流量,向酒店、電影、休閒娛樂、票務等品類拓展,從而加寬自己的護城河。
朱嘯虎和張磊不是沒想過,重新扶持一家新平臺。
可一來,操盤能力是否能與陳延森比肩?
二來,筷跑既有高德地圖的電子導航優勢,又在智能配送調度系統方面遙遙領先。
連沉澱三年多的餓了麼,在訂單匹配和路徑規劃上,都不是筷跑的對手。
他們當然不相信,一家全新成立的外賣平臺,能在這兩方面超過筷跑,並打破筷跑的技術壁壘。
除非BAT下場,還有一定可能性。
可企鵝沒電商基因,阿狸忙着籌備上市,千度在搞雲計算和雲存儲服務。 放眼國內,筷跑幾乎難覓對手。
“對了,我聽說,快的打車在金陵和杭城地區,在招聘全職專車司機,還要給司機繳納五險一金,並提供底薪?”
柳志平一時沒忍住,還是問了出來。
朱嘯虎聽到這話後,立馬豎起耳朵,凝神望向陳延森,想聽聽對方的解釋。
要是陳延森一拿到融資就胡來,那快的打車的B輪融資,金沙創投就直接放棄,還要把手裡的股權轉讓出去。
“嗯,確有其事,但相關福利政策,只針對少量的專職司機,實際上,到目前爲止,只有幾十人加入。”
陳延森自然不會說實話,隨口胡謅道。
在他的辯解下,這一舉措成了快的打車提升服務質量、增加調度靈活性的關鍵策略。
第一,能快速擴充運力池,緩解高峰時段打車難的痛點;第二,增加專職司機和社會車輛後,偏遠區域訂單響應速度提升40%,乘客平均等待時間縮短至3分鐘。
“合規是個大問題,不過可以先幹!”柳志平點點頭,不以爲意道。
誰說沒文件、沒授權,就不能做?
畢竟能創業成功的人,就沒一個循規蹈矩的簡單角色。
朱嘯虎和張磊頗爲認同這一觀點,只要體量足夠大,不合規也能變得合規。
直到窗外的餘暉散盡,企鵝的林晨峰、阿狸的季剛、金沙創投和高瓴資本的投資經理,才與高偉林達成一致,將筷跑的B輪估值定在了12億美幣。
上一世,餓了麼接受D輪融資時,日訂單量在10萬單左右,估值4億美幣;F輪時的日訂單量在100萬單左右,估值10億美幣。
總體而言,筷跑12億美幣的估值雖有水分,但企鵝和阿狸並未提出異議。
朱嘯虎和張磊默不作聲,算是認可了這個價格。
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如果主動這一輪投資,那麼在下一輪,他們想要拿到相同比例的股權,就得付出三倍以上的成本。
當裴毅聽到12億美幣的價格時,整個人像是踩在雲端之上,感覺飄忽不定。
半年前,他還是廬州工業大學的研究生;半年後,他是身家過億的獨角獸企業CEO。
筷跑以15%的股權比例,置換1.8億美幣資金。
裴毅需要利用這筆錢,儘快打開杭城和金陵的外賣市場,之後再從省會向周邊城市擴張,爭取早日把訂單量級做到每天100萬以上。
儘管滬城不算是陳延森的主場,但他還是輕車熟路地帶着柳志平、張磊和朱嘯虎等人,在晚宴後去了第二場。
深夜十一點半,他才從一傢俬人會所裡離開。
半個小時後,司機小李把車停在雲錦別墅116號門前。
陳延森下車,徑直走進了窗明几淨的客廳。
電視機裡播放着《甄嬛傳》,宋允澄窩在沙發上,雙眼微闔,睡得很沉。
“這傢伙的睡眠質量倒是真不錯。”
陳延森淡淡一笑,順手把電視機關上,接着抱起宋允澄,向樓上的臥室裡走去。
……
……
第二天上午。
廬州、滬城分公司的筷跑HR,拿着一摞厚厚的文件,開始與員工面談溝通,先介紹了期權激勵政策,然後告知,這筆期權每年解凍25%,分四年拿完。
中途離職,就只能拿走已解凍的期權數量。
從客服、騎手到總部的運營、財務和市場人員,全都有份,無非是多少問題。
像寇震這類之前沒有期權的高管,在看到期權協議上的數字後,不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對筷跑的歸屬感也愈發強烈。
汪淵、康嘉、鄧燁,乃至兩百多名從餓了麼離職、最新加入筷跑的新員工,也都拿到了一筆豐厚的期權激勵。
宜山路的凱旋商務樓前,李州跟幾個同事,正在討論這次的期權激勵政策。
“州哥,你有多少?”一名同事好奇問道。
“6000股,一股價值1.2美幣,每年也就多個一萬華元,我準備攢起來,作爲兒子將來的大學學費。”李州嘿嘿笑着道。
“等咱們公司的估值漲到100億美幣,別說學費,婚房也能換幾套。”旁邊的同事哈哈大笑。
在騎手眼裡,筷跑就是自己的公司。
餘下的幾名騎手,也拿到了4000到6000股不等的期權,腦子裡幻想着公司估值漲到100億美幣後,自己手裡的期權能換多少現金。
可大家算了半天,也沒整明白,最後只能放棄。
只記住了一句:“反正能在滬城買套房子。”
像他們這樣的泥腿子,整天風裡來、雨裡去,也能在滬城安家落戶嗎?
李州等人不敢奢望,但他們在送餐時,臉上的笑容更盛,服務質量也越來越高。
陳延森搞定筷跑的B輪融資後,並未着急回虛城,而是帶着宋允澄,與滬城服裝行業的品牌方老闆們見了一面。
由美特斯的周健成牽頭,邀請了森馬、拉夏貝爾、ESPRIT和培羅蒙等十幾家品牌方,在和平飯店的包間裡宴請陳延森。
畢竟拼唄在電商行業的影響力,已經隱隱超過了亰東,在行業內,越來越多的商家,將拼唄視爲第二重要的線上銷售渠道。
陳延森遊刃有餘地應付着這幫商界老炮,幾杯酒下肚,就把各家下半年的營銷預算拿到了手。
酒足飯飽,陳延森婉拒周健成的下一場安排,與宋允澄離開餐廳,沿着金陵東路閒逛。
小李開車在附近打着圈,等待老闆召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