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差異化優勢,瘋狂的羊毛黨!裴總的野望!
朱仙莊科技園,八號樓一樓,C03會議室。
“柴秘書,咱們沒打招呼就跑來了虛城,陳延森能同意合作嗎?”
一個平頭長臉,戴着副黑框眼鏡的中年男人,對着一旁的柴凱問道。
“州來和春申當了幾千年的鄰居,原本就是一家人,陳延森沒理由拒絕我們。”
柴凱擡了擡眼皮子,信心十足道。
唐立新那個老傢伙,不僅跟州來搶商業資源,還把手裡的助農名額捂得那麼緊,逼得沒辦法,他才親自帶隊,上門來找陳延森談合作。
要知道,拼唄商城裡的農副產品網店,又不止春申一隅,還有西粵的水果和東魯的大棚蔬菜等。
只要州來的農副產品,能爲拼唄帶去足夠的利潤,合作之事,自然水到渠成。
“真是沒想到,一個小縣城也養出真龍,我聽人說,陳延森的身家少說也有幾百億,說不定三十歲不到,就能成爲華國首富。”又一個留着三七分發型的中年人,一臉唏噓道。
“別老是直呼陳總大名,萬一不樂意,這合作不就黃了。”
“對對對,還是老黃謹慎。”
柴凱笑着搖了搖頭,州來中樞司只來了兩人,除了他以外,還有一名主管農副產品行業的工作人員,剩下六人,則是幾家農產品龍頭企業的老闆。
這時,會議室的房門被人從外推開。
柴凱等人,立馬噤聲,臉上擠出笑意,齊刷刷地看向門口。
“幾位先生,請隨我來。”拼唄的前臺盈盈一笑,示意柴凱幾人,跟着她走。
柴凱微微點頭,從會議室裡魚貫而出,剛走了幾步,就看見不遠處的休息區,坐着一名身材高大、相貌俊朗的年輕人。
二十歲左右,穿着一件白襯衫,輕鬆愜意地坐在沙發上,嘴角掛着一抹微笑。
既沒有起身相應的意思,也沒有主動寒暄的想法。
柴凱的身體前傾,趕忙快走幾步,帶着人來到對方身前。
陳延森早就打通了省會關係,電話能打到孟遠志的手機上。
這種量級的企業家,可不是他能招惹的。
柴凱表現得極爲謙虛,與平日裡的行事風格大相徑庭,絲毫不敢表現出倨傲之色。
“陳先生,冒昧打擾,還望見諒!恭喜陳總的拼唄商城,在618大促斬獲30億元的好成績。”
柴凱笑着恭維道。
“柴先生是吧?這幾位怎麼稱呼?”陳延森緩緩站了起來,自信平淡地詢問道。
“給您介紹下,這位是益佳米業的黃老闆,藍白集團的趙總,辰龍炒貨的朱總,楚農畜牧養殖廠的萬總……”
柴凱一一介紹,並簡單同步了每家公司的核心產品。
話說到這裡,柴凱的目的便昭然若揭了。
“幾位請坐。”陳延森淡淡地說。
別看這幫人這個總那個總的,但在他眼裡,頂多算個C級品牌的創始人。
在州來當地,或許每個人都是權勢不俗的地頭蛇,可放在拼唄商城中,只能算個產能不高的長尾商家。
而這樣的商戶,在拼唄的CRM庫裡,還躺着一萬多家。
因此,要不是有柴凱這層關係在,這幾個人恐怕連張一峰、袁偉、李輝等人都見不到,頂多安排一名商家運營部的普通員工負責接待。
“陳總,州來和春申緊挨着,不是一家人,卻勝似一家人,我聽說拼唄和春申之間有助農產品合作,其實州來的農副產品同樣豐富,豆製品、蔬菜、水果、乾果炒貨和糧油品類,都是相應的代表企業。”
柴凱開門見山道,但他的意思是,想與拼唄建立合作,卻對流量扶持一事閉口不談,顯然是想一步步溝通,先初步確定合作意向再說。
“線上和線下渠道的銷售方式有很大區別,拼唄對於品控、物流和售後都有嚴格要求,相信柴先生也聽說過,有幾個商家銷售低劣產品,被平臺罰得傾家蕩產,我建議幾位先想清楚,再考慮要不要入駐拼唄。”
陳延森不緊不慢地說道。
他沒拒絕,也沒同意,話裡暗含着警告之意。
衆人面面相覷,心裡咯噔一聲,慎重考慮起來。
“陳總,我沒問題,辰龍炒貨的瓜子、花生、和堅果,在州來暢銷了二十多年,我相信自己的產品也能征服其他地區的用戶。”
辰龍炒貨的朱總率先表態,說話間,還不忘從包裡,取出四袋半斤裝的炒貨,示意陳延森品嚐。
在他看來,春申那幫養雞養鴨、種菜種田的人,都能搞定電商玩法,自己在商界摸爬滾打了幾十年,難道還不如一幫泥腿子?
“陳總,這是我們廠的彩色果蔬麪條,主推營養健康的理念。”
“陳總,這是我們公司的蓮子、蓮子心和鹹鴨蛋,您抽空嚐嚐。”
“陳總,這是我們廠的腐皮、風味豆腐乾、鮮品、腐乳……”
在朱總的帶動下,直徑一米的圓桌上,瞬間就擺滿了各種樣品。
益佳米業的黃老闆笑盈盈地,從包裡掏出一袋兩斤裝的大米和一瓶500毫升的菜籽油,在圓桌上找個空隙,塞了進去。
陳延森見狀,有些哭笑不得,但還是拆開了一袋花生米,往嘴裡丟了一顆。
酥脆鹹香,顆粒飽滿,味道確實還不錯。
他以春申的助農計劃爲例,打造農副產品的標杆,爲的就是增強拼唄的市場競爭力,與桃寶、亰東等平臺形成差異化優勢,擴大客戶羣體,提高用戶粘性。
另外,還能爲運輸快遞創造額外的攬件量。
將來若能更進一步,還可以投入資金支持農業科研合作、舉辦農業賽事,推動農業科技的應用、創新,甚至在全國各地建造民營農場。
產、銷一體化,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
當然,前提是,要讓更多的人相信,跟着他能賺到錢才行。
拼唄助農便是第一步!
“拼唄的助農政策,主要包括0元入駐和0佣金兩大優惠,額外的流量傾斜也是有的,具體的入駐規則,我會讓拼唄招商部的同事爲你們介紹。”
陳延森說完,衝着前臺招了招手。
“讓張一峰,喊個商家運營下來。”陳延森說道。
“好的,老闆。”前臺點頭應道。
柴凱幾人不由地面露喜色,對着陳延森連連道謝。 三分鐘後,池凱趕了過來,互換介紹後,便跟朱總幾人聊起了平臺規則、營銷玩法和流量的獲取方式等。
免費流量有,但不多;0佣金也是真的,但等到業務規模達到每月10萬銷售額的量級後,便開始收取佣金。
畢竟一年能做100多萬銷售的店鋪,也用不着幫扶。
朱總等人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而像柴凱這類人,在徽安省的數量不計其數,或是託關係,或是上門拜訪,或是通過官方的商務合作電話,紛紛表達出合作意向。
黃徵藉此機會,順勢而爲地正式推出了拼唄助農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招募優質果蔬、水產和畜牧品類的商家。
很快,拼唄的用戶發現,百億補貼中的生鮮品類,從食品類目中剝離了出來,二級類目裡包括了水果、蔬菜、肉禽蛋類和水產海鮮。
琴島大蝦、徽安臭鱖魚、北湖小龍蝦、舟山帶魚、大連海蔘等產品,一應俱全。
一時間,拼唄和桃寶、亰東的畫風截然相反,前者大搞助農,把土豆、辣椒、絲瓜、大蒜之類的產品搬上了電商平臺;後兩者,整天忙着跟雅詩蘭黛、戴森、海藍之謎和史密斯這類國際大牌洽談。
6月22日,筷跑進入常山市的外賣市場。
程偉星和裴毅聯手搞促銷,打車送外賣券,點外賣送打車券,加上拼唄帶去的新用戶,哪怕嘀嘀打車在北河省開闢第二戰場,卻依舊不敵快的打車。
另一邊。
窩在深城出租房裡的輝哥等人,一番搗騰,還真讓他們找到了嘀嘀打車的新漏洞。
“輝哥,搞定了,這套接碼設備可是新產品,加上全新的虛擬定位軟件和線路模擬器,再給嘀嘀打車技術團隊半年時間,對方也察覺不到。”
團隊裡最懂技術的阿震,得意洋洋地說。
“半年?靠,別瞎吹行不行!”輝哥不以爲意道。
“輝哥,咱們開工吧,這都七八天沒見到錢了。”耀子嘿嘿一笑,急忙催促道。
深城可比燕京好玩多了,五人花錢大手大腳,在深城的這段時間,除了幫嘀嘀打車找漏洞,剩下的時間全泡在商K、酒吧,早就習慣了紙醉金迷的生活。
六子和超子點點頭,表示贊同,把目光放在輝哥身上。
“這次咱們不親自動手!只賣技術!”
輝哥眯着眼,一字一頓道。
“賣技術?把賺錢的機會拱手讓給別人?輝哥,你是不是腦子短路啊。”耀子頓時急了,張口就噴。
“去你碼的!你跟誰說話呢!”輝哥可不慣着他,一腳踹了過去。
“輝哥,別生氣!你又不是不知道,耀子一根筋,腦回路短。”阿震拉住輝哥,連忙勸說道。
“是啊,輝哥,別跟耀子一般見識。”六子和超子也沒閒着,一邊把耀子扶了起來,一邊讓他給老大道歉。
“輝哥,對不起。”耀子眼神躲閃,低着頭道歉。
“再有下次,直接滾蛋!”輝哥擺擺手,沒好氣地罵道。
耀子嗯了一聲,乖乖回到了座位上。
輝哥冷聲一聲,他最討厭逼逼賴賴的人。
從上次的教訓中,他領悟到了一個道理,親自下場薅嘀嘀打車的羊毛,太容易暴露,還不如躲在幕後,把技術打包賣給其他工作室。
正當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激烈交鋒時,一款名爲小奶牛的空單軟件,迅速在地下灰產界流行起來。
小奶牛,就是牛!
十萬一套,包括虛擬定位、自動接碼、動態切換IP和設備ID、線路模擬器等全套技術方案。
售價雖高,但之前的新聞,大家都看過,只要膽子大,一個月賺個上百萬不是問題。
富貴險中求!
輝哥在賣出去兩套軟件後,立馬意識到,價格定低了,隨後又漲到十五萬一套。
可短短几天,又賣出去了六套。
“輝哥牛掰!這比咱們自己動手,賺錢速度快多了。”六子和超子喜不自勝,眼睛裡都是對鈔票的渴望。
“手腳都利落點,收到錢後,立馬拉黑買家,銀行卡也得銷燬。”輝哥不放心地叮囑道。
“放心啦輝哥,收款賬號全是從三和大神手裡買的,保證不會留下尾巴。”阿震笑着說道。
“最好是這樣,小心無大錯。”輝哥道。
同一時間。
程維盯着數據報表,臉上溢出滿意的笑容。
燕京,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的市場佔比是6:4;
常山,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的市場佔比是5.5:4.5。
程維以爲奪回了一部分市場份額,但他壓根不知道,嘀嘀打車的補貼活動,在灰產從業者眼裡,就是一塊鮮美的肥肉。
羊毛黨、灰產工作室,都在拼命地運用各種技術手段,繞開嘀嘀打車的IP、設備號驗證,與出租車司機合謀套取大額補貼。
實際上,嘀嘀打車的市佔率並未發生改變,只是作弊的用戶和司機變多了而已,三成以上都是虛擬單和空車單。
換而言之,嘀嘀打車每天有100多萬營銷經費,都被灰產給薅走了。
在即將逆風翻盤的喜悅中,程維又把業務版圖擴展到了津門。
程偉星立馬作出應對,調撥人手,組建津門分公司,緊貼着嘀嘀打車的防線打。
這一舉動,讓灰產工作室的老闆狂喜,畢竟嘀嘀打車的業務範圍越廣、訂單量越高,他們的套現行爲就越不容易被察覺。
筷跑也在兩天後,宣佈進軍津門的外賣市場。
在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制約下,筷跑的擴張頻率達到了超乎想象的程度。
徽安省一半的城市,都出現了筷跑外賣員的身影。
地推商務沿着街頭巷尾,把美團、大衆點評和拉手網辛辛苦苦開拓的商家,統統搬到了筷跑平臺上。
此時,裴毅意識到了一個重要問題:爲什麼不在筷跑上增加團購業務?
地推人員在與商家洽談時,要是同時把外賣和團購業務一併談下來,豈不是還能提升工作效率?
想到這裡,裴毅立馬找老闆彙報自己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