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清佳生氣的說道:“你心裡要是沒她,你早就把她給趕的遠遠的了,還捨得動用你的玄衛看着她?”
樑景同淡淡的說道:“她和湯雪旋那樣的女人不一樣。”
對於湯雪旋那樣的女人,敢靠近他,他真的會把她們給趕得遠遠的,可是對於樊詠,他絕對不會那樣做。
因爲樊詠是上一世爲了救他,犧牲掉自己性命的女人,他的心裡是愧疚的。
沐清佳生氣的指着樑景同,說道:“你不是說你心裡沒有她嗎,你心裡要是沒有她,你還能夠覺得她和別的女人不一樣?”
然後,說着,就把樑景同朝着屋外推去,說道:“你滾,你給我滾!別讓我再看見你!”
樑景同不明白沐清佳爲什麼會這麼的激動,說道:“你冷靜點。”
沐清佳使勁的把樑景同往外面推,說道:“你自己說你只是憐惜她浪跡天涯之苦,可是你的心裡卻是有着她,你讓我怎麼冷靜,怎麼冷靜。”
樑景同解釋道:“我的心裡,真的只有你一個人,我對她只是愧疚。”
沐清佳依然還是把樑景同往外推,說道:“你沒愛,你哪兒來的愧疚啊,你跟我說你的心裡只有我一人,你好意思啊你!”
樑景同站在原地,抱住了沐清佳,說道:“我的心裡已經被你給塞滿了,再也裝不下別的女人,你究竟怎麼樣才能夠相信我?”
沐清佳使勁的掙扎開樑景同的胳膊,說道:“樑景同,你能不能別在這裡強詞奪理,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走!”
樑景同站在原地沒有動,沐清佳憤憤的說道:“好,你不走,我走!”
樑景同抓住了沐清佳的手,沐清佳直接給甩開,然後走了出去。
樑景同覺得沐清佳又開始無理取鬧了,氣道:“若是我這樣就是心裡有樊詠的話,那你倒是說說,你這三年和林崢走的那麼近,你的心裡是不是也是有林崢的?”
他的玄衛一直都是在暗中保護沐清佳的,他怎麼可能不知道沐清佳和林崢走的一直都很
近,一起去過青樓,一起去過酒樓,一起去看過風景,和林崢在一起的時候,沐清佳總是十分的開心的。
不過沐清佳對林崢說過只是拿林崢當兄弟,他便也沒有往心裡去,反正林崢又搶不走他的沐清佳。
但是現在,樑景同生氣了,纔會說出這樣的話。
沐清佳一聽,心裡更是生氣,他自己和樊詠藕斷絲連,還以爲她和林崢曖昧,真是氣人,說道:“我心裡若是有林崢,你休想進我房中半步!”
說完,沐清佳就走了,到了安平侯府的客房,反正那裡天天有人打掃,也可以湊合着睡一晚上。
樑景同現在的心情也很不好,氣沖沖的走了。
之後兩個人就進入了冷戰的狀態,誰都不搭理誰,不少人都能夠看出來兩個人的狀態不對勁了,樑景闊覺得,這是一個好時機,得着個好東西,就往安平侯府去送,以希望能夠討得沐清佳的放心,奈何是樑景闊送來多少,沐清佳都讓人給退回去。
她對樑景闊又沒有意思,也不是關係多麼好的朋友,收樑景闊的東西幹什麼?
林崢叫沐清佳出去玩,沐清佳也不去了,省得再被人誤會她和林崢有什麼關係。
就這麼過了半個月,皇上禪位於胤王,胤王固辭不受。
沐清佳聽到了消息之後,知道胤王只是做做樣子推辭而已,最終還是要接受帝位的。
畢竟謙遜是一種美德,該裝還是得裝,況且禪讓必須得要三讓三辭,就是皇上三次表明禪讓的意思,胤國公推辭三次,然後在接受皇上的禪讓,這是禮數。
原來胤王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爲了在逐鹿中原中不成爲衆矢之的,佔據道義上的制高點,現在樑景同已經滅掉周留,天下只剩下羅澤和胤王兩股勢力,大勢已定,胤王也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必要了,直接讓皇上禪讓,他登基就好。
沐清佳知道,胤王登基之後,她成爲掌事博士的旨意也就該下來了。
若是在胤王登基之前下,那麼她是前朝舊臣,而在胤王登基之後下,
她則是新朝之臣,由胤王發現,由胤王提撥,朝中都會知道她所推行的是新皇的心中所想,對她有利也有弊,最終還是利大於弊。
沐清佳本以爲皇上已經表明了禪讓的意思,三五天,胤王就能夠登基,可是都過了半個月了,胤王還是沒有登基。
其實,不是胤王不想快點登基,而是他被一件事情給困擾住了,那就是到底立樑景闊還是立樑景同。
原來雖然他跟樑景同說,只要樑景同打下天下,就立樑景同爲太子,但是他心中很堅定,他要立樑景闊爲太子。
可是現在他的想法有些動搖了,因爲原來他覺得樑景同雖然從小就是個軍事天才,可是性格太過耿直,不擅長權謀機變,政治上很一般,只適合打天下,不適合繼承大統。
而樑景闊雖然軍事能力一般,可是爲人圓融,心思深沉,擅長權謀機變,是個繼承大統的絕佳人選。
可是自從雲城起兵這一年多以來,樑景同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非常的突出。
軍事上能夠用一年多的時間將天下平定的只剩下羅澤一股勢力,要知道,前邊幾個朝代的建立,至少也得要打十年,甚至都得要打二十五年,而樑景同只用一年就打下來了,不愧是享譽天下的戰神。
政治上,每攻下一個地方,都能夠將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條,爲他揚名,使得天下人不知道有皇上,唯知道有胤王和厲國公。而且還跟他提出了很多具有可行性的治國之策,實行下去,均有很好的效果。
如此一個上馬能戰,下馬能治的兒子,若是以後繼承大統,統一大陸指日可待,胤王想想就心潮澎湃。
可是這麼一個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的兒子,偏偏不是嫡長子,還又偏偏嫡長子也算是個文武雙全的,適合繼承大統的,所以,究竟該立誰爲太子,他很糾結啊。
胤王妃似是看出了胤王的爲難,跟胤王說你不僅要爲江山考慮,也得要爲你自己考慮啊。
胤王一聽,心中一凜,雙眸一擡,果斷的有了太子人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