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六個人都很順利的沒有意外的走完了競選的程序。
等到了沐清佳的時候,因爲沒有人對宣有着明確的定義。
於是在沐清佳就寫了一篇金雀臺賦,說明了今天競選的目的,今天的盛況,和競選的意義。
沐清佳感覺她這篇賦寫的比司馬相如的水平都要高了。
這可是她前幾天融合了《滕王閣序》《銅雀臺賦》以及司馬相如的一系列的賦和現代新聞稿,創造出來的,辭藻華美,條理清晰,氣勢恢宏,還給上升到了天子重英豪的高度,滿足了所有人的虛榮心。
她就不信了,還能有人挑出來她這篇賦的毛病!
沐清佳寫完了之後,自己都佩服自己,清佳所出,必屬精品!
本來沐清佳昨天覺得,因爲對宣沒有明確的定義,應該會有人在這一個環節難爲她,結果一個反對的人都沒有。
沐清佳的心裡應該是高興的,她的賦寫的太好了,讓所有的人都沒有來找事,可是不知道爲什麼,她的心情總是有一些沉重。
下面是沐清佳的競選演講,沐清佳的演講稿早就讓沐明宇給看過了,沐明宇確定沒問題後,沐清佳就把演講稿給背的熟的不能再熟了。
演講那一關也是很順利的走完。
沐清佳正在心裡腹誹樑景同昨天晚上坑她,害的她白白的緊張了一個晚上。
結果又上來了一個姑娘,也要來競選宣部。
沐清佳傻眼了,七部司職不是早就已經定好了嗎?怎麼又來了一個?還是個要來和她爭的!
每一個部會有三名掌職,可是隻有一個人能夠晉升司職,沒有機會的那兩個人也不會眼巴巴的跑出來給那個司職當陪襯,所以不會出來競選。
所以來競選司職的都是已經內定好了的。
沐清佳看了沐明宇一眼,目光中帶了幾分詢問的意思,難道你怕我不行,給我找了個陪襯。
沐明宇搖了搖頭。
沐清佳又看我衛冉一眼,陽光中帶了幾分不善,你坑我是吧,說好了讓我當司宣的,結果又不知道從哪
裡給弄來一個小姑娘!
衛冉一臉我什麼都不知道,你冤枉了我的表情。
而且,一個還不算,又出來了一個公子。
沐清佳千算萬算沒算到這啊,她覺得別人也就是能夠在她競選的兩個環節挑一挑刺,只要她能夠自圓其說,便就沒事,結果冒出來了兩個競爭者。
又不是不知道定的她是司宣,還出來競選個什麼勁啊,這麼多王侯將相級的人物在,落選了也不怕丟人!
人選都是內定的,你還往外冒,你懂不懂點大家約定俗成的規矩,你們回家問問你爹,他的官職是競選的還是內定的!考覈晉升只是走個程序演個戲懂不懂啊,懂不懂啊!
你們兩個政治小白癡,真的是世族之子和官宦之子嗎?連這個都不懂!
沐清佳都懷疑那兩個是不是小情侶,家裡不同意,然後兩個小情侶商量好了來露個臉,然後讓皇上給賜婚,然後生米煮成熟飯,讓自家爹孃無可奈何!
可惜,事情並不能如沐清佳所願,那倆不是來請旨賜婚的,是來跟她競爭司宣的。
從大喻開國一來,到現代,就沒有出現過三個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去競選一個司職的,這簡直是對她沐清佳赤果果的挑釁,是對大喻規則的挑釁!
從大喻開國到現在,總共競選的就六個人,皇上就當場任命,今天三個競選司宣的,皇上就得考慮考慮他究竟得要選哪一個了,他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可還是第一遇到這種情況啊。
皇上問道:“諸位愛卿,你們覺得他們三個,哪一個更能勝任司宣啊。”
衛冉首先開口說道:“臣認爲,宣部的成立最先是沐大小姐的提議,而且沐大小姐展示出的宣的才華最爲突出,於情於禮,都應由沐大小姐擔任司宣。”
衛冉一開口,皇上明白了,內定的人是沐清佳。
皇上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就……”
皇上剛要宣佈對沐清佳的任命,結果一道聲音響起,說道:“皇上,按照規定,競選司職者,必須有一年的掌職經歷,楊小姐有一年的掌禮經歷,陳二公子
有一年的掌御經歷,而沐大小姐連乙字班的經歷都沒有,不符合規定。”
沐清佳嘴角微勾,原來是在她那第一年沒有上學上做文章啊,她還真沒有想到這一點,她一直覺得反正都沒有人擔任過掌宣,都在同一起跑線上。
規定中只說掌職經歷,沒有說不能競選和自己本部不同的司職,當然也沒有說能。
樑博士開口說道:“要求一年的掌職經歷,是爲了保證有自己競選所在部的能力,楊小姐和陳二公子又不是擔任的掌宣,所以,三個人都不符合規定,在宣的才華上,兩位遠比不過沐大小姐,大家也都是親眼所見。”
沐清佳在心裡默默的爲樑博士點了三十二個贊,不愧是師傅,關鍵時刻知道護着徒弟,她那金雀臺賦的水平比司馬相如的都高,就算是大喻翰林院的都不能夠超過她,更別說是那兩個了。
其實一年的掌職經歷是爲了維護秩序,如果是一個人第一年什麼都不幹,不擔任掌職,第二年因爲家族比較厲害,直接來擔任司職,那麼還有人去擔任掌職嗎?直接等到第二年擔任司職就好了。那麼不就都亂套了嗎?
爲什麼有的人家裡不強,也依然去競選掌職,因爲自己家裡不強,另外兩個掌職的家裡也未必就比自己強,只要自家能勝過同一部的另外兩家就能擔任司職,可是在掌職名單公佈前,是沒有人知道和誰是一個部的。
更何況,家族強不強是一回事,肯不肯爲你說話又是另一回事,就像沐清琴就絕對沒有一點競爭力,因爲沐明宇根本就不會去爲她說話。
就像,沐明宇當年是司御,而沐明易連個掌職都沒有,因爲老安平侯沒有爲沐明易說話。
另外,就算是不能夠擔任司職,擔任掌職也是有一定好處的,可以拓展人脈啊,沒有哪個人可以孤立的生存,也沒有哪一個家族可以孤立的存在。
一道如同高山流水那般清冽通透的聲音響起,“無論是甲字班還是乙字班,都是爲了我們能夠精通六藝,既然有人認爲我沒有乙字班一年的經歷,不可擔任司宣,不如我和另外六位司職比試比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