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死諫

在缺少重型機械的情況下,挖掘地下,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好在這一次老朱態度堅決,不挖出結果,誓不罷休。

他讓官吏幹了整整三天,在一半文官趴下之後,老朱才調來錦衣衛,讓蔣瓛親自監工,經過半月的時間,挖掘清理,在玄武門以北,挖出一條長一百丈,寬三十丈,深十五丈的大坑。

如果站在熱氣球向下俯瞰,就好像大地張開了吞天巨口,要吃掉一切似的。

人們從最初的震驚惶恐當中清醒過來,也沒人說這裡是陰曹地府的入口,但是這個黑乎乎的大坑,帶來的思考,遠不是虛幻的神話可以比擬的。

通過挖坑,柳淳證明了一個很簡單的事實。

皇宮地陷,跟天意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老朱在奉天殿聽政,在京文武,悉數到場,柳淳作爲主要的功臣,他僅僅排在了幾位國公的後面,還位列郭英和耿炳文等侯爺之前。

好在這幾位老將軍也不挑理,相反,他們還樂得眉開眼笑。

“行,早就知道你小子厲害,這次我們算是服了,真服了!”郭英雖然上了年紀,但身板挺拔,相貌堂堂,很容易讓人產生親近之感。

“小子,有沒有興趣,跟我學本事?”郭英主動提議。

柳淳愣了一下,“武定侯願意教小子?”

郭英笑了,“你是不是瞧不見本侯,以爲我的本事不行?”不等柳淳開口,郭英就道:“告訴你,當年我投奔陛下的時候,就是陛下的親衛,統兵打仗,老夫或許不如樑國公。但論起武藝,就算他姐夫,也未必能贏得了我。這麼多年,能跟老夫過招的,只有一個人,我們在鄱陽湖可着實較量過。”

柳淳眨了眨眼睛,壓低聲音道:“侯爺,你說的人,不會是張定邊吧?”

郭英大驚,“你怎麼知道?”

柳淳咧嘴道:“小子不光知道,還跟他學本事呢!只是我資質太差,老先生瞧不上。”

郭英一聽,張定邊還真活着,嚇了一跳。他的功夫比起老張,還是差了一籌,本以爲這些人都死了,他就可以放心吹牛皮了。

沒想到,人家還活着,有點尷尬啊!

不過郭英眼珠轉轉,倒也有了主意。

“好,等抽空我一定過去,見見老朋友。”

……

他們還想聊,朱元璋已經帶着朱標上殿,百官朝賀之後。

朱元璋對蔣瓛道:“你查得如何了?皇宮地陷的緣由可找到了?”

蔣瓛忙道:“啓奏陛下,經過半個月的挖掘,臣已經將周圍的浮土清理乾淨,露出了下面的地基。根據臣的查看,地基下陷嚴重,有的地方已經沉下去兩丈還多。在地基下面,黑泥翻涌,石塊掉入其中,根本拿不出來。據臣觀察,應該是昔日燕雀湖底兒的爛泥……“

蔣瓛耐心將情況說了一遍,朱元璋如釋重負,果然和朕沒關係,也不是老天爺降罪,上天示警……想到這裡,朱元璋怒火翻涌,奔騰不息。

“哼!如此顯而易見的事情,偏偏有人胡言亂語,小題大做,還要逼着朕下罪己詔,這是朕的過錯嗎?”

老朱怒吼,刷拉,跪下了一大片,包括汪睿在內。他兩腿顫抖,心裡頭泛苦水。

這下子完蛋了,以老朱的脾氣,很可能就一聲令下,把他們推到外面,給砍了腦袋!

汪睿擡頭,掃了眼柳淳,惡狠狠咬牙!

小兔崽子,老夫就算是變成了鬼,也不會放過你的。

柳淳沒心思管這幫人死活,他只想聽聽,老朱打算怎麼辦?

“朕當年遍尋適合建造皇宮的地點,經過百般推算,最終挑了燕雀湖,朕不惜耗費人力,填平湖面,實指望能打造出萬世基業。卻沒有料想,區區二十年的時間,皇宮地下泥漿泛起,地基下沉,偌大的皇宮,已經不再難全。尤其是皇宮北低南高,不利君父。朕決議遷都,爾等以爲如何啊?”

如果說之前的遷都,是老朱的願望,經過這次的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不容置喙。

朱元璋的道理很有說服力,天子在北,百官在南,天子接受百官朝賀,理所當然。可若是北邊地基塌陷,變得北低南高,豈不是臣子比君父還高?

這樣會極大地破壞風水局,對君父不利。

有人或許要問,有沒有補救的辦法,或者把皇城遷到金陵的另外方位……以目前的工程手段,柳淳是很不樂觀的。

在鬆軟的土地上施工,需要在下面打入一個混凝土的底座,托住上面的建築,才能萬無一失。

顯然,這不是大明朝能做出來的超級工程。

向別處搬遷,那難度就更大了。

這些年,金陵的土地都被佔用了,城裡城外,到處都是人。

皇宮可不是三間房那麼大的地方。裡面包括二十四衙門,還有那麼多的太監宮女,至少要徵用五分之一的金陵,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還不如干脆換個新的都城,一切重頭開始呢!

所以這次的變故,更加堅定了老朱遷都的心思。

“既然你們沒有意見,那朕就說說。有人提議遷都北平,這是朕最不喜歡的方案。北平乃是故元都城,朕恢復華夏衣冠,尤其是繼續在前朝故都當皇帝?所以朕的意思,是從漢唐的都城當中,選擇一處,作爲大明的都城,你們都說說吧。”

老朱等於提前告訴柳淳,你小子別多嘴了,朕不聽!

柳淳只能低頭不語。

在場不乏反對遷都的大臣,有人就想挺身而出,跟皇帝據理力爭。

沒錯,大明朝有骨頭的臣子,還是有的。

這些人集中在都察院和通政司,可當他們要站出來的時候,卻發現地上還跪着一幫呢!

朱元璋也夠壞的,他故意沒出發汪睿等人,把他們放在這裡,當成嚇唬猴的雞。

敢攔着朕遷都,朕就大開殺戒,讓你們知道什麼是血流成河。若是你們能聽話,大家各退一步,朕就饒了汪睿等人一命。

老朱固然以狠辣聞名,可玩起陰謀詭計,那也是駕輕就熟,不帶一點菸火氣。

見所有大臣都默然不語,老朱露出了勝利者的笑容,總算可以放心遷都了。

就在這時候,跪在地上的汪睿突然挺直了脊背,柳淳第一眼瞧見了,他心說這老頭是怎麼樣?要高呼陛下聖明嗎?

換成是他,應該就會這麼幹了,畢竟什麼都不如小命重要。

可這畢竟是柳淳的看法。

汪睿已經一把年紀,連續的挫折,讓老頭無比鬱悶,憋屈到了吐血。在蘇州,多少人希望他能幫忙,保住士紳的利益,結果讓柳淳吃幹抹淨。

本想借着天人感應,逼朱元璋點頭,結果又被柳淳給攪了,反而促成了遷都,勢在必行,

老夫難道只會弄巧成拙嗎?

汪睿抓狂了,事到如今,拼着一條老命不要,也不能讓老朱遷都!

“啓奏陛下,京城有大小官吏一萬多人,又有三十萬禁軍,皇宮之中,也有十萬人,離開南京,另覓都城,需要耗費多少國帑民財,又有多少人會活活累死,妻離子散?天下好不容易安定了二十年,大舉遷都,不是仁君所爲,老臣……”

“夠了!”朱元璋怒喝,“你想說朕是紂王一般的昏君嗎?”

汪睿慌忙道:“老臣不管,老臣只是覺得,民生艱難,國庫不豐,不宜遷都。還請陛下明察!”

朱元璋不屑輕笑,“朕早就深思熟慮過了,遷都之事,雖然暫時會耗費一些錢財,但卻對大明的長治久安,有着非凡的好處,爲了萬世太平,朕顧不得什麼了,膽敢勸諫,立斬不赦!”

老朱再次舉起了屠刀,汪睿愕然片刻,突然顫顫哆嗦,拿下了烏紗帽,鄭重放在了地上,悲慼道:“陛下若是執意遷都,就請先斬了老臣!”

第340章 易儲的念頭第348章 師父太帥了第395章 朱棣也是個大忽悠第60章 人人都愛小紅花第393章 奉天靖難的開始第404章 一個人的爲師之道第233章 老朱的禮物第608章 永樂元年的大成就第558章 又一位閣老煉成了第751章 我是輔國公的親戚第118章 朱棣的頓悟第554章 永樂大典第461章 兇猛的藍玉第439章 反攻第521章 豈不美哉第960章 朱棣的追求第282章 老朱也有稿費了第588章 爪哇需要你們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533章 內閣首輔是怎麼煉成的第682章 朱棣也被坑了第212章 不幸生在帝王家第511章 亡命徒紀綱第204章 又捱罵了第356章 跟柳淳混有前途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739章 君臣聯手忽悠人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491章 就是要莽第131章 來自徐輝祖的感謝第615章 要動科舉了第482章 英雄來自民間第524章 和朱棣一起看戲第558章 又一位閣老煉成了第871章 太子的大功勞第458章 小團圓第712章 戶部的生財妙法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第218章 朱標的抉擇第14章 朱元璋的愛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186章 錦衣之王第580章 重新執掌錦衣衛第393章 奉天靖難的開始第384章 樂極生悲的齊泰第82章 作死的羅貫中第841章 柳淳的霸道第160章 陛下誇獎你了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727章 錦衣衛的復仇第390章 請柳公出山第339章 東宮的智囊們第489章 比軍令更管用的債務第14章 朱元璋的愛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284章 你還記得太子之仇嗎?第247章 強悍的帝王,脆弱的太子第726章 大明和明教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873章 工具人第544章 大明的力量第551章 朕要封聖第609章 第二個沐家第633章 想錢想瘋了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206章 撐不住了第873章 工具人第560章 朱棣後悔了第249章 貶太子,升柳淳第126章 老朱問罪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687章 又是捷報第404章 一個人的爲師之道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352章 挖沐家的牆角第288章 智勇雙全的藍大將軍第452章 罪己詔第83章 來自太子的催更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549章 漲!漲!漲!第283章 皇家醫學院第853章 大明的蘇武第853章 大明的蘇武第36章 不務正業的熊孩子第5章 燕王駕到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211章 太子遇刺第544章 大明的力量第960章 朱棣的追求第812章 乾乾淨淨的江南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
第340章 易儲的念頭第348章 師父太帥了第395章 朱棣也是個大忽悠第60章 人人都愛小紅花第393章 奉天靖難的開始第404章 一個人的爲師之道第233章 老朱的禮物第608章 永樂元年的大成就第558章 又一位閣老煉成了第751章 我是輔國公的親戚第118章 朱棣的頓悟第554章 永樂大典第461章 兇猛的藍玉第439章 反攻第521章 豈不美哉第960章 朱棣的追求第282章 老朱也有稿費了第588章 爪哇需要你們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533章 內閣首輔是怎麼煉成的第682章 朱棣也被坑了第212章 不幸生在帝王家第511章 亡命徒紀綱第204章 又捱罵了第356章 跟柳淳混有前途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739章 君臣聯手忽悠人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491章 就是要莽第131章 來自徐輝祖的感謝第615章 要動科舉了第482章 英雄來自民間第524章 和朱棣一起看戲第558章 又一位閣老煉成了第871章 太子的大功勞第458章 小團圓第712章 戶部的生財妙法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第218章 朱標的抉擇第14章 朱元璋的愛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186章 錦衣之王第580章 重新執掌錦衣衛第393章 奉天靖難的開始第384章 樂極生悲的齊泰第82章 作死的羅貫中第841章 柳淳的霸道第160章 陛下誇獎你了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727章 錦衣衛的復仇第390章 請柳公出山第339章 東宮的智囊們第489章 比軍令更管用的債務第14章 朱元璋的愛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284章 你還記得太子之仇嗎?第247章 強悍的帝王,脆弱的太子第726章 大明和明教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873章 工具人第544章 大明的力量第551章 朕要封聖第609章 第二個沐家第633章 想錢想瘋了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206章 撐不住了第873章 工具人第560章 朱棣後悔了第249章 貶太子,升柳淳第126章 老朱問罪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687章 又是捷報第404章 一個人的爲師之道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352章 挖沐家的牆角第288章 智勇雙全的藍大將軍第452章 罪己詔第83章 來自太子的催更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549章 漲!漲!漲!第283章 皇家醫學院第853章 大明的蘇武第853章 大明的蘇武第36章 不務正業的熊孩子第5章 燕王駕到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211章 太子遇刺第544章 大明的力量第960章 朱棣的追求第812章 乾乾淨淨的江南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