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萬國伐崔氏

宋一走,大殿上再無人敢做仗馬之鳴。

稍後,李隆基傳下旨意,全國兵馬會師揚州城,準備兵發嶺南道,並且號召全國勇士積極參與,各個藩國更要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這種規模的動員,自大唐立國以來,也只有太宗皇帝徵高句麗的時候有過了,可見李隆基對嶺南道非常重視,必欲除之而後快。

公道自在人心,旨意下達,除了一些地痞無賴外,無人蔘軍。倒是有些大唐百姓們偷偷在家裡擺起了越王崔耕的牌位,燒香上供。

大家明白,崔耕說是中了大唐朝廷和契丹的計,實際上卻是爲大唐百姓而死的。

要不然,人家往嶺南道的越王府裡一躲,享受榮華富貴,能有什麼危險?契丹犯境就契丹犯境唄,離着嶺南道遠着呢,關人家崔耕什麼事兒?

唉,這真是蒼天無眼,好人不償命,禍害活千年啊!

與大唐百姓們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各藩國了。

新羅王金重慶還在大唐,馬上上表,說李隆基此舉順天應人,堪比黃帝伐蚩尤,堯舜竄四凶。

當然了,他人在大唐,不敢不說吉祥話。但新羅國內也有表示啊,新羅輔政大臣、兵部令金憲英,馬上上表,要出動新羅僅有的水軍,襲擾嶺南道,爲朝廷分憂。

渤海國既沒有水軍,也沒和嶺南道接壤,但是,沒關係,他國內有崔耕的神像。

渤海國的主體就是族人,想當初崔耕得了族的神使之名,渤海國立國之後,不少族人供奉崔耕的神像。

出於和崔耕搞好關係的考慮,渤海國的國主乞乞祚榮也沒幹涉此事。

現在可不成了,乞乞祚榮一聲令下,將崔耕的神像全部砸毀,表明與其勢不兩立之意。

李隆基得到了奏報,非常滿意。

突厥人更是積極,表明願意出兵十萬,會同契丹、大唐清剿崔耕留在幽州附近的五萬大軍,要不是契丹擔心請神容易送神難,堅決反對,這事兒就成了。

但不管怎麼說吧,此事表明突厥也是支持大唐天子滴。

吐蕃國更是夠意思。

小贊普尺帶珠丹得知此事之後,和大相韋乞力徐尚一商量,馬上就起二十萬大軍,兵分三路,攻打劍南道。

但要說最夠意思的,那還得說南詔。

太和城,王宮內。

於誠節猛地一拍大腿,道:“好啊,這個機會,真是千載難逢!傳本王的命令,盡起蒙舍詔大軍,攻打桂州!哈哈,本王也有機會爲我蒙舍詔開疆拓土了,我看他閣羅鳳,憑什麼和我爭!”

“國主,這個不妥吧?”宦官嘉實臘道:“當初先王臨去前,給您留下了四條國策。其一,無論任何情況下,都要交好越王。其二,不令照原回蒙崔詔。其三,令玉憐香回蒙崔詔主政。其四,不追究閣羅鳳害死先王之罪。您……您……”

於誠節白眼兒一翻,道:“我怎麼了?我不就是已經破了兩條戒律了嗎?反正一個羊也是趕着,倆羊也是牽着,我再破一條又怎麼了?”

“可……可是……”

“可是我那老爹,根本就沒預料到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那越王崔耕死了啊!他這一死,人們都盯上了嶺南道這塊肥肉。本王不去取,那就是天賜不取,反受其咎!誒,對了……”

忽然間,於誠節眼前一亮,道:“那崔耕是死了!而先王的意思是,永遠跟崔耕交好。現在我攻打桂州,跟這個一點也不矛盾!算不得破戒,算不得破戒,哈哈!”

“呃……國主英明。”

嘉實臘見無法再勸,只得改爲奉承。不過,他眼中一股寒光劃過,暗暗尋思:於誠節啊,於誠節,你忘恩負義,攻打嶺南道,其實對我來說,並不算一件壞事。縱是嶺南道奈何不得你,那不是還有……那誰嗎?

……

……

簡短截說,崔耕活着的時候,震懾大唐朝廷,威臨萬邦。他這一死可不得了了,天下萬國齊伐嶺南道,彷彿眨眼間,嶺南道就有傾覆之憂!

幽州城外四十里,越王崔耕的大營內。

這一日,來了兩個不速之客,正是契丹大將可突於和李可折。

如今大營內暫且主持軍務的正是崔耕的義子崔祿山(安祿山),他一見二人,就橫眉立目,咬牙切齒,似乎必欲除了二人而後快。

然而,可突於似乎毫無所覺,微微一笑,道“好叫崔將軍得知,我們哥倆這次來,其實和你們關係不大,主要是接一個人。”

“誰?”

“固安公主辛曼兒,如今大唐和奚族和親,少了這位公主算怎麼回事兒?實不相瞞,就在明日,我們就把這場婚事操辦了。”

啪!

安祿山猛地一拍几案,厲聲道;“可突於,你莫欺人太甚!明日就是義父的頭七,你們卻要敲鑼打鼓的成親,這是視我這五萬大軍如無物嗎?信不信,某盡起大軍,和你們拼個魚死網破!”

“哈哈?魚死網破麼?”可突於眉毛一挑,道:“不好意思啊,你這個威脅,我們契丹還真不怕!倒是崔將軍你……敢不敢呢?”

第1700章 京畿天花劫第246章 鐵證有如山第1362章 結果出預料第1463章 盛唐夢之隊第990章 兌子誰吃虧第1232章 入鄉未慮俗第1163章 二郎得龍泉第1711章 藤原太子邀第1233章 他鄉遇故知第251章 白兔侍御史第207章 廟小妖風大第1278章 二郎陷絕地第1736章 二臣意見一第380章 輿論握手中第1402章 三方坑越王第563章 流言全成真第1344章 得志便猖狂第562章 原是驚弓鳥第332章 二郎有妙計第1302章 劍拔弩未張第1825章 再會李氏女第744章 武力難解決第818章 裹兒受冤枉第1005章 安東有法寶第601章 舞者能近道第1802章 光庭有悍妻第861章 華服私訪中第057章 聚豐隆銀號第1509章 頭上一把刀第1445章 誤打與誤撞第1608章 真源會美人第1033章 登臺講佛法第1168章 提前先天變第1476章 三方要抱團第075章 嫂嫂要改嫁第214章 同姓不爲婚第760章 風起維揚地第238章 曲江花魁會第424章 山窮似無路第182章 陳三和獻計第1637章 鬼王終現身第189章 壽宴冷清清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814章 誰人繼爲帝第1100章 看花滿眼淚第001章 一覺夢千年第384章 賓客節節高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028章 打假在行動第1630章 恨雞聲斷愛第1237章 翌日成峒主第025章 蘇府有貴客第056章 老曹真威武第1802章 光庭有悍妻第624章 仙人要指路第426章 設下連環計第468章 吐蕃倒黴蛋第196章 雞犬要昇天第1294章 亂花迷人眼第175章 搜查錦繡房第199章 臨行欲結親第1262章 病急亂投醫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三)第1722章 科舉監察官第934章 收爲螟蛉子第1040章 還是假神通第1048章 二郎做備胎第670章 全力鬥二郎第1035章 額米爾來鍾第1253章 捨身救公主第315章 輩份任爾挑第218章 安平王捧場第173章 峰迴路且轉第517章 裹兒受委屈第1712章 自信與誤會第813章 譙王來拜訪第440章 背後再捅刀第1348章 四面楚歌際第1583章 阿奼跪牀頭第1369章 公主也作死第1057章 先下手爲強第280章 端午龍舟賽第419章 佳人好貼心第070章 小荷露尖尖第888章 琉璃與玻璃第655章 月嬋有人追第444章 契丹亂終平第204章 縣衙初亮相第833章 朝局大變樣第616章 平生只靠臉第1500章 與死神賽跑第611章 密室藏春意第1216章 查案渭源縣第1474章 夢幻初顯威第795章 陽謀害崔耕第098章 兵源招募事第998章 先訪郯公後第1111章 無賴權懷恩第1406章 幽雲十六州第771章 常清大婚中
第1700章 京畿天花劫第246章 鐵證有如山第1362章 結果出預料第1463章 盛唐夢之隊第990章 兌子誰吃虧第1232章 入鄉未慮俗第1163章 二郎得龍泉第1711章 藤原太子邀第1233章 他鄉遇故知第251章 白兔侍御史第207章 廟小妖風大第1278章 二郎陷絕地第1736章 二臣意見一第380章 輿論握手中第1402章 三方坑越王第563章 流言全成真第1344章 得志便猖狂第562章 原是驚弓鳥第332章 二郎有妙計第1302章 劍拔弩未張第1825章 再會李氏女第744章 武力難解決第818章 裹兒受冤枉第1005章 安東有法寶第601章 舞者能近道第1802章 光庭有悍妻第861章 華服私訪中第057章 聚豐隆銀號第1509章 頭上一把刀第1445章 誤打與誤撞第1608章 真源會美人第1033章 登臺講佛法第1168章 提前先天變第1476章 三方要抱團第075章 嫂嫂要改嫁第214章 同姓不爲婚第760章 風起維揚地第238章 曲江花魁會第424章 山窮似無路第182章 陳三和獻計第1637章 鬼王終現身第189章 壽宴冷清清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814章 誰人繼爲帝第1100章 看花滿眼淚第001章 一覺夢千年第384章 賓客節節高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028章 打假在行動第1630章 恨雞聲斷愛第1237章 翌日成峒主第025章 蘇府有貴客第056章 老曹真威武第1802章 光庭有悍妻第624章 仙人要指路第426章 設下連環計第468章 吐蕃倒黴蛋第196章 雞犬要昇天第1294章 亂花迷人眼第175章 搜查錦繡房第199章 臨行欲結親第1262章 病急亂投醫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三)第1722章 科舉監察官第934章 收爲螟蛉子第1040章 還是假神通第1048章 二郎做備胎第670章 全力鬥二郎第1035章 額米爾來鍾第1253章 捨身救公主第315章 輩份任爾挑第218章 安平王捧場第173章 峰迴路且轉第517章 裹兒受委屈第1712章 自信與誤會第813章 譙王來拜訪第440章 背後再捅刀第1348章 四面楚歌際第1583章 阿奼跪牀頭第1369章 公主也作死第1057章 先下手爲強第280章 端午龍舟賽第419章 佳人好貼心第070章 小荷露尖尖第888章 琉璃與玻璃第655章 月嬋有人追第444章 契丹亂終平第204章 縣衙初亮相第833章 朝局大變樣第616章 平生只靠臉第1500章 與死神賽跑第611章 密室藏春意第1216章 查案渭源縣第1474章 夢幻初顯威第795章 陽謀害崔耕第098章 兵源招募事第998章 先訪郯公後第1111章 無賴權懷恩第1406章 幽雲十六州第771章 常清大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