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六章 彭城告急

這一日,乃是大業十四年的六月二十五,彭城腳下正是熱鬧的時候。

因爲秦王楊浩乃是宇文化及扶持的傀儡皇帝,倉促繼位至今別說修改什麼年號,便是登基繼位的典禮都沒來得及舉行,自然還用着大業的年號。

而彭城縣所在,正是京杭大運河的中段,因此流經彭城的這一段運河也被稱之爲中運河,運河橫穿於後來的徐州市境內,它的源頭北起山東的臺兒莊,南至江蘇省淮安市,全程長近四百餘里,更於臺兒莊東南入邳州市境內,西北橫貫東南,經灘上、泇口、運河鎮至窯灣鎮附近入宿遷。

而在彭城(也即徐州市)境內,運河的長度也逾百里,因此宇文化及想要順着運河北歸洛陽關中,彭城自然是必經之地,絕對繞不過去。

但有一點卻是不能不提,也就是以如今的形勢,即便宇文化及不派兵攻打彭城,彭城縣中也無兵馬可以阻攔他西歸,而什麼彭城縣令王佔不肯開城引接新帝入城,不得不揮軍討伐的藉口,的確就是個藉口而已。

實際上,自從宇文化及自封爲大丞相,並將弟弟宇文智及爲左僕射,整合了江都的隋官兵起兵西歸以後,從江都行至彭城這短短不過六百餘里的路程中,沿途可謂是狀況不斷。

先是從江都出發不久,剛抵達江都城外的顯福宮時,駐紮在顯福宮的虎賁郎將麥孟才、虎牙郎錢傑和折衝郎將沈光便聯合數千名部下,約定早晨起牀後準備出發時襲擊宇文化及。

不料消息走露,夜裡宇文化及和心腹走到御營外面,派人通知司馬德戡,讓他去誅戮麥孟纔等人。沈光聽到營裡喧譁,知道事情被發覺了,馬上襲擊宇文化及的營帳,空無所獲,碰着內史侍郎元敏,就列舉了元敏的罪狀,殺了他。司馬德戡領着兵進入營中圍住沈光一行,殺了沈光和麥孟才,沈光手下的幾百人全都拼殺而死,沒有一個人投降。

而行至下邳以後,又有薛良、馬舉、元武達、李孝本、李孝質等人圖謀作反,他們當時的計劃是乘着宇文化及的坐船在運河中過閘時,命人下水去鑿穿船底,待得船隻進水傾斜,便乘機救下被宇文化及勒令同船的蕭太后(楊廣皇后)和新帝,再設法弄死宇文化及和智及兄弟。

結果,宇文化及再次識破此計,提前埋伏人馬把薛良、馬舉等人抓住殺死,李孝本、李孝質二人本是驍果郎將,又是一對親兄弟,見機不對之後便領了本部約千人親信企圖叛亂,卻也被司馬德戡領了精銳驍果當場絞殺。

經此二役,宇文化及自然驚醒,這才把手中的驍果軍分作了三部,其中一部五千精銳指派其子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統領,作爲先鋒爲大軍開路:一部人數約有萬餘,由司馬德戡率領作爲後軍,爲大軍壓後;而餘部約有三萬餘人,則由宇文化及自領,以爲中軍。

又在下邳城外整頓了十數日後,這也才慢慢吞吞的於六月十五這日直抵彭城(徐州)腳下,於是宇文化及便順口要求彭城縣令開城迎接楊浩入城。

須得知道,當初天鳳軍在方與縣一戰全殲了孔家的大軍之後,附近城池雖然風聞而降,但實際上暗中還是備着朝廷有朝一日收復失地,所以大多都是明面上掛着隋旗,暗中送去書信向天鳳軍投誠。

對此天鳳軍這邊也不計較,只是派遣了文吏去各地縣衙清查府庫,然後對文員縣吏登記造冊,爲他們覈定薪酬以及釐定各地稅賦及託管之事,並且奉上幾面天鳳軍的戰旗。

並也言明瞭,所謂託管便是許了各地自治,除與天鳳軍約定的稅賦分成之外(天鳳軍徵收三成),餘留稅賦縣中皆可自行處置,也允許縣衙自行招募弓手、衙役還有民壯守城,若是隋朝官軍來襲,只管取下天鳳戰旗便好,若是農民義軍來擾,只要城中掛着天鳳戰旗,天鳳軍必定來援。

而彭城正是目前天鳳軍實際控制區最南端的城池,因爲運河的便利,從方與縣南下也就幾日的路程,所以也是一早就施行了託管的城池。

那彭城縣令王佔本是礙於大勢所趨,不得不與天鳳軍虛與委蛇,派人去方與縣假意投誠之後,便也領了幾面天鳳戰旗回來當做壓箱底的事物藏好,平日裡彭城中依舊還掛隋旗,只是偶有附近的農民義軍前來襲擾之時,纔會命人在城頭掛上天鳳戰旗,而這戰旗倒也好用,只是掛上義軍便不敢來擾。

此外,對於天鳳軍的託管做派,王佔本來也是嗤之以鼻的,不過他還是招募了千餘的民壯增強城防,每日兢兢業業就等着朝廷有朝一日撥亂反正、靖亂平賊,那想到左等右等,平亂的大軍沒等來,等來的卻是皇帝被自家禁軍弒殺的消息。

這王佔出身並非高門,能當上彭城縣令據說乃是與隋文帝有着知遇之恩,所以如今聽聞楊廣被宇文化及所殺,且宇文化及又挾持了秦王楊浩爲人質,並立爲僞帝,明擺着要搞什麼挾天子來彭城叫門,自然不肯理他。

而原先,王佔也就想着自己閉門不出,既不迎僞帝,也不跟宇文化及照面,容他順着運河北返也就是了,可誰知道宇文化及居然在城外耐着性子蹲了幾天後,居然還真是派兵攻起了城來,從六月二十二日開始,至今日已經是攻城的第三日了。

卻說這日一早,已經一連指揮了兩日守城戰事的王佔還如前兩日般,內穿隋制縣令官服,外罩一件簡易鎖子甲,正在彭城南門城樓之上指揮守城。

如今聽得城外戰鼓轟隆,王佔面色雖有些蒼白,但卻絲毫沒有露出膽怯的神色,只是斜着頭看了看城頭一面正在迎風招展的戰旗,那旗上紋繡的鳳凰隨風舞動、展翅欲飛,不由暗道一句:“呔!說甚戰旗不倒,必定來援……如今便看你是假是真!”

這堂堂彭城本就是一個擁有萬戶規模,近十萬人口的中型城池,雖然此時城中並無成建制的府兵駐守,可城中的衙役、捕盜、弓手,加上原本的四門守卒並招募的民壯,這規模也有五千之多,守了兩日倒也不曾有失。

只是連着兩日血戰之後,如今王佔也顧不得許多了,只能命人把天鳳軍的戰旗高掛起來,就看當初送來戰旗的那夥強人會不會遵守約定,前來馳援了!

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一百零十九章 孫武兵法第二百三九章 亂戰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十章 制弓第二百三八章 陷阱第二百六五章 收官第五百八八章 通過考覈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四十五章 裝備設計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第九十九章 冒充紅娘子第二百四四章 堂弟第三百四六章 城上有怪第四百十五章 何人無臍第二百十一章 祭祀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七百零七章 改制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一百零十三章 操演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三百七十章 千里奔襲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六百八八章 發餉第五百零三章 壽春太守第七百四三章 督學第三百三九章 別來無恙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五百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零三章 壽春太守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五百四六章 檢校空軍第六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八十章 百家第三百二十章 緊急狀況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六十九章 開拔第四百五二章 水師出擊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七百四七章 水晶第五百四八章 人外有人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四百九十章 美中不足第五百二九章 總動員令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二章 幽幽谷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六百三三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八六章 試飛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三百十九章 開關入寇第四百七三章 得國極正第七百二七章 早晚第二百十二章 軍議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三百九二章 興亡亦苦第六百六三章 所圖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六百九六章 年節第六百五三章 宇文蓮生第四百零五章 迤邐而來第二百十二章 軍議第二百零六章 激將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四百二十章 大勢所趨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第四十一章 官升一級第六百十八章 置之死地第一百七六章 功民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一百六十章 民變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三百二七章 誓師出征第七十二章 開打第一百五十章 衛府第六百九三章 朝賀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三十五章 宴客第三百十七章 土崩瓦解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五百零三章 壽春太守第二百四七章 論策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三百零七章 第一陣第五十章 無須猶豫
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一百零十九章 孫武兵法第二百三九章 亂戰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十章 制弓第二百三八章 陷阱第二百六五章 收官第五百八八章 通過考覈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四十五章 裝備設計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第九十九章 冒充紅娘子第二百四四章 堂弟第三百四六章 城上有怪第四百十五章 何人無臍第二百十一章 祭祀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七百零七章 改制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一百零十三章 操演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三百七十章 千里奔襲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六百八八章 發餉第五百零三章 壽春太守第七百四三章 督學第三百三九章 別來無恙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五百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零三章 壽春太守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五百四六章 檢校空軍第六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八十章 百家第三百二十章 緊急狀況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六十九章 開拔第四百五二章 水師出擊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七百四七章 水晶第五百四八章 人外有人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四百九十章 美中不足第五百二九章 總動員令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二章 幽幽谷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六百三三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八六章 試飛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三百十九章 開關入寇第四百七三章 得國極正第七百二七章 早晚第二百十二章 軍議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三百九二章 興亡亦苦第六百六三章 所圖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六百九六章 年節第六百五三章 宇文蓮生第四百零五章 迤邐而來第二百十二章 軍議第二百零六章 激將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四百二十章 大勢所趨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第四十一章 官升一級第六百十八章 置之死地第一百七六章 功民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一百六十章 民變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三百二七章 誓師出征第七十二章 開打第一百五十章 衛府第六百九三章 朝賀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三十五章 宴客第三百十七章 土崩瓦解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五百零三章 壽春太守第二百四七章 論策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三百零七章 第一陣第五十章 無須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