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四章 新城將立

之前在打箭谷內,張仲堅要架機升空倒也有些麻煩,既要馬匹牽引,也要生起篝火製造上升氣流。

可如今在這打箭谷外的平原之上,豔陽高照,南風正盛,倒是不需要什麼牽引和篝火,也就見得張仲堅輕輕鬆鬆便藉着一股迎頭熱風,駕駛着三角翼迅速扶搖之上,迅速越空而去。

而李世民在自知招攬失敗,後果相當嚴重的同時,倒也兩次想要叫人把他的大弓取來,誰知卻是叫劉文靜給阻止了。

第一次劉文靜是攔着李世民道:“大都督,大軍在外,不可輕舉妄動!”

第二次則是小聲道:“二郎,此事或有挽回之機,不可自絕退路!”

正是有了劉文靜的兩次勸阻,李世民也才熄了將張仲堅留下的心思。

不過,李世民和劉文靜自以爲得計,可張仲堅也不是傻的,升空之後便迅速趕回了天門關,也不遲疑,一面急命空軍小隊立即開拔,一面命人持黃娜所給的兵符直往雁門關,命令秦瓊立即帶隊轉回洛陽。

不過,在派人趕回洛陽通報消息的時候,張仲堅還是留了心眼,並未在軍報裡提起李世民公然招攬一事,只是說明了空軍小隊協助擊潰了突厥聯軍之後,李唐軍意欲繼續擴大戰果,不願回撤雁門,所以張仲堅決定領軍回撤。

張仲堅雖然並非軍伍出身,但他畢竟也是一方豪雄,即便加入天鳳軍的時間算短,但他畢竟是有資格與黃娜深夜長談的人,對於這次出兵馳援,二人私下也是有過交流,當然也預料過李淵和李世民在見識到空軍的威力之後,會有什麼可能的反應和舉動。

所以這命令秦瓊領援軍回撤之事,本也是在原先的計劃之中,倒也不存在什麼越權之舉。

也不提李世民後續又將如何作死,張仲堅和秦瓊能不能順利撤離雁門,且還是把目光東去三千里,瞧一瞧天鳳監軍近期的動作。

先說這六月十五華夏樓之會後,各項工作雖然有條不紊的在持續展開,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問題叫監軍大人傷透了腦筋。

首先就是,當日在華夏樓裡聽明白了新朝新法的地主老財們,不少人都是茅塞頓開的加入了賣糧大軍,紛紛把家中糧庫裡的存糧清理出來,一股腦的就往各地的國儲糧站塞了過去,結果也就造成了各地糧站紛紛爆倉,以至於短期內根本騰不出庫容來收取民間百姓即將收穫的秋糧。

沒辦法,這糧食安全事關重大,既然地主老財們都捨得把壓倉底糧食都拿出來了,你總不能不收寒了他們的心對吧?

不得已,黃小剛只能全面停止新城的建設工作,緊急將建設新城的華夏基建的人員分成幾十支建築隊,開往各地緊急加蓋糧倉。

而新城基建的總工程量,截止六月底也終於完成了超過百分之八十五,只要下半年不出什麼意外,明年初建國的計劃就不需要改動。

到目前爲止,新城的基建部分,主要就是完成了八橫八縱十二網格,共十六條主幹道和一百四十四條輔道的建設,此外還在新城地下修建了十橫十二縱的地下排水工程,以及四條環城地下運河水道。

八橫八縱的主幹道,採用的是夯土碎石路基和三合土硬化路面,並且是往復八車道的設計,路寬達到了一百二十米,當然了這個寬度在這個時代並不算過分,要知道唐初長安城的主幹道朱雀大街可是達到了一百五五米的寬度,其餘的主幹道都在百米規模,區別是古代人沒有交通規制的意識,沒在路面上畫上行車線標記處車道。

而十二網格是指在八橫八縱主幹道之外的環城輔道,則全部採用的是往復四車道的設計,算上路肩和人行道及綠化帶,道路的寬度也達到了八十八米。

至於十橫十二縱的城市下水道,也以城市中心向南北兩個方向延伸,因爲黃小剛也不知道當初德國人在青島修的下水道是個什麼路數,反正他是按照他所知道的雨污分流和防滲漏的最高標準,並且根據開建之後連續挖穿了四條地下水脈的實際情況來修建,並且擴建了四條環城地下運河水道。

而結果就是,新城從天鳳元年的秋天開始建設,至今三年多來地面上卻並沒有什麼建築物,也就是分佈在方面百里之內的十幾個建築工程人員居住的小區,然後就是一條條空曠無人的大路,可一塊塊分割成方形的巨大地塊。

而地塊根據用途,分別被標註了高、中、低密度住宅區、商業區、功能區、政府機關區、綠化區等等區域,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爲先期城建規劃就是把三通一平(通路、通給水、通排水和平整土地)做好,以後再慢慢的來按區域逐步開發。

按照黃小剛的規劃,完全體的整個新城佔地將達到八十乘八十公里的面積,而如今用道路圈下來的面積,也不過才區區東十八乘北二十公里,估計要把計劃內的區域全部填滿,沒有個二三百年肯定不行,所以後續城市拓展的規劃,還是留給後人去做了。

然後,在新城基建之外,還有兩個同步建設的大項目也差不多進入完工的階段,一個就是由袁守誠老先生全權負責的“東華世紀壇”,因爲是專人專項,且這袁老先生在接手之後還不斷的到處搖人,招來了天南海北的八方道友共同參與建設,如今世紀壇的主體工程不但基本上已經完工,就連綠化也完成了超過八成。

因此袁老先生便也當仁不讓的謀劃起了開國大典的事宜,反正按照他的想法,新皇肯定是要在世紀壇祭天的,並且由他來親自開光才成。

另外的一個工程,就是位於城市中心的超大型廣場,由於黃小剛和黃娜舅侄倆是真不記得後世的天安門廣場到底有多大,所以二人一拍後腦勺,就給定了一個南北長一千米,東西寬六百一十八米的數字,廣場地基採用的是石板鋪設排水道,三合土夯實平層,上面鋪設從泰山取來的青石板作爲路面。

然後在廣場的四面也分別預留了四塊地基,日後將分別建設四座奇觀式的建築,目前暫定的計劃是在正東面建造一座女皇宮(設計造型爲巴比倫空中花園+迪拜塔)、正西面建造一座帝國議會大廈(設計造型爲人民大會堂)、正北建造一座帝國國會(設計造型爲五角大樓),正南面建造一座帝國大圖書館(設計造型爲埃及金字塔)。

(PS:天安門廣場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根本不符合黃金分割標準。)

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一百七十章 詐供第四百十一章 一念之間第十章 制弓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二百五八章 戰備第一百章 蘆山呂瓷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六百四四章 人之常情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五百七八章 道州矮民卷一 稚鳳初鳴 第一章 雙魚玉佩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三百五三章 日本來使第一百三十章 不仁不義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二百三一章 茶敘第三百九五章 陣前約誓第六百五一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五十章 搭架選兵第七百章 算賬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二百四四章 堂弟第二百七一章 燎原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二百六三章 妖法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五百五五章 國之誥憲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第二十八章 安頓第七百二二章 提議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三百八四章 戰爭之王第十四章 備戰第三百零七章 第一陣第五百五七章 鄉縣自治第六百二六章 兩軍對峙第六百八一章 二武第一百零十四章 孫思邈第四百八十章 水軍臨邳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四百九六章 不值一提第三百四五章 碰碰石頭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四百九六章 不值一提第一百四十章 大日子 【卷一終】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四百六六章 從善如流第三百六八章 妄拒天軍第五百六七章 一波三折第七十章 狹鄉第一百零二章 拜服第三百五五章 小野妹子第六百九一章 經濟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七百七三章 不拘第四百二一章 楊廣被弒第六百九八章 蟄伏第三百八三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二十八章 安頓第五百二一章 軍中福利第七百三二章 普天第三十三章 主角第三百九四章 與國無疆第六百五七章 添花錦上第五百二十章 歌舞娛卒第四百五八章 飛天紙鳶第一百四五章 安排第二百八三章 登陸第二十八章 安頓第五百八二章 欲將東歸第六百三六章 鯤鵬一型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六百六七章 墨技第二百五六章 火龍第二百十五章 彎路第三百三七章 守城妙物第五百一十章 土包李柴第三百七七章 還施彼身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五百四二章 抗凍救災第六百三三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七二章 虛與委蛇第六百五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九二章 對陣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五十章 無須猶豫第二百六四章 破功第三百五二章 咄咄逼人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三百四一章 喜憂參半
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一百七十章 詐供第四百十一章 一念之間第十章 制弓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二百五八章 戰備第一百章 蘆山呂瓷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六百四四章 人之常情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五百七八章 道州矮民卷一 稚鳳初鳴 第一章 雙魚玉佩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三百五三章 日本來使第一百三十章 不仁不義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二百三一章 茶敘第三百九五章 陣前約誓第六百五一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五十章 搭架選兵第七百章 算賬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二百四四章 堂弟第二百七一章 燎原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二百六三章 妖法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五百五五章 國之誥憲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第二十八章 安頓第七百二二章 提議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三百八四章 戰爭之王第十四章 備戰第三百零七章 第一陣第五百五七章 鄉縣自治第六百二六章 兩軍對峙第六百八一章 二武第一百零十四章 孫思邈第四百八十章 水軍臨邳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四百九六章 不值一提第三百四五章 碰碰石頭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四百九六章 不值一提第一百四十章 大日子 【卷一終】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四百六六章 從善如流第三百六八章 妄拒天軍第五百六七章 一波三折第七十章 狹鄉第一百零二章 拜服第三百五五章 小野妹子第六百九一章 經濟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七百七三章 不拘第四百二一章 楊廣被弒第六百九八章 蟄伏第三百八三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二十八章 安頓第五百二一章 軍中福利第七百三二章 普天第三十三章 主角第三百九四章 與國無疆第六百五七章 添花錦上第五百二十章 歌舞娛卒第四百五八章 飛天紙鳶第一百四五章 安排第二百八三章 登陸第二十八章 安頓第五百八二章 欲將東歸第六百三六章 鯤鵬一型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六百六七章 墨技第二百五六章 火龍第二百十五章 彎路第三百三七章 守城妙物第五百一十章 土包李柴第三百七七章 還施彼身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五百四二章 抗凍救災第六百三三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七二章 虛與委蛇第六百五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九二章 對陣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五十章 無須猶豫第二百六四章 破功第三百五二章 咄咄逼人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三百四一章 喜憂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