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最基本的處世道理,所以在沒有十分奇葩的理由之下,一般不會有人搞什麼冒名頂替的事情出來。

再說李靖在這個時代也不算是什麼名人,加上又是朝廷的官員,也就更沒可能會有人冒充了。

所以,黃小剛可以百分百的相信眼前的這個李靖就是歷史中的那個李靖,但至於說他爲什麼會在這個時間和這個地點出現在自己軍前,其中自然應該是有些曲折的,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既然他來了,就不會放他走了!

瞧着曹莽把戲演得很好,完全叫人瞧不出一點破綻,黃小剛很是開心的喚道:“曹營長且慢,所謂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他雖然有使間的嫌疑,也不能胡亂殺了。”

待得示意曹莽把李靖放下之後,黃小剛便也親自將他扶起,又命人與他換了馬紮,便也道:“也罷!李太守,我等明人也不說暗話,還是開門見山些好!今日之事,不妨從你如何做了這壽春太守說起,如何?”

眼看着事情發展到了這麼一步,已經是完全超出了當初原本的設想,李靖除了自認倒黴之外,也沒了別的辦法,只得收斂了臉上匠氣濃重的演技,坦誠答道:“唉!是李某獻醜了!李某本是雍州三原人士,仕隋二十餘載,歷任長安縣功曹、殿內直長、駕部員外郎等職……至大業十二年任職馬邑郡丞(治所在今山西朔縣東),在唐國公李淵麾下聽用。然天下紛亂,各地不臣紛紛起事,某觀唐公亦有不臣之跡,便以密書疏於京中,豈料被奸人所害,以瀆職、貪墨之罪緝拿問罪,先發至大興,又解送洛陽,最終得越王赦之。此時恰逢江淮杜伏威來投,便命某爲壽春太守,某自孑然一身前來赴任,至杜伏威處尚未取得信印,其便強令李某出使鳳軍……便是如此!”

李靖此番解說,倒也將來龍去脈說的清清楚楚,只可惜對於李靖生平毫無印象的黃小剛聽了也沒什麼用處,他根本就察覺不出裡面有什麼不對,反正也就理解爲肯定是蝴蝶效應引起的變化,才讓李靖會在今時今日如此巧合的出現在了自己面前。

實際上,黃小剛所不知道的情況也其實並不複雜,在原本的歷史中李靖於大業末年調任馬邑郡丞,並也的確在李淵帳下和突厥作戰。

這時,反隋暴政的叛亂已風起雲涌,河北竇建德,河南翟讓、李密,江淮杜伏威、輔公祏等領導的三支主力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滌盪着隋朝的統治,身爲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淵見此情況,也自起了不臣的心思,開始暗中招兵買馬,伺機而動。

而當時忠於朝廷的李靖察覺他的這一動機,苦於在李淵的嚴密控制之下無法脫身,便設法自污禍罪,然後藉着投案自首的名義逃離馬邑,企圖前往江都準備向隋煬帝告密,但當他才走到大興關中已經大亂,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

不久,李淵於太原起兵,並迅速攻佔了長安,也才俘獲了李靖。

這李靖滿腹經綸,壯志未酬,在臨刑將要被斬時,大聲疾呼:“明公興起義兵,本是爲天下除去暴亂,怎麼沒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斬殺壯士呢?”

李淵欣賞他的言談舉動,李世民也讚賞他的才識和膽氣,因而獲釋,還被李世民召入幕府,用做三衛。

所以,之所以李靖會在此時此地出現,追述其根源應該是從天鳳軍起於高密,引起隋末天下的形勢發生了劇烈的變動,進而造成了李唐軍南下卻被隋軍擊敗,未能入主關中打下長安,使得“李淵在長安俘獲李靖”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出現了變動。

這些黃小剛可不知道,他也自然不清楚其中的關鍵所在,不過卻是從李靖的自述中分析出,他先前猜測杜伏威故意派李靖來送死一事卻是完完全全的猜對了。

這杜伏威乃是齊州章丘人,據說自幼家貧,慣於偷盜,與輔公祏是刎頸之交。輔公祏常從姑家裡偷羊送給杜伏威吃。因盜案案發,官府追捕,兩人落草爲寇,時年十六。

大業九年時(613年),杜伏威與輔公祏在章丘率衆起義,後轉戰到淮南,漸漸擴張勢力,自稱將軍,陸續合併苗海潮部、趙破陣部等起義軍,勢力大增,屯並六合,威脅江都,連敗隋將宋顥、公孫上哲、陳棱等,在淮南的歷陽自稱總管,以輔公祏爲長史,又合併江淮各部,佔有江淮間廣大地區。

而至天鳳南路軍南下,與孔家軍大戰一場後座營方與時起,便暗中派遣了斥候南下打聽各路義軍的消息,所得到的有關杜伏威的消息,都是他在淮南大勢興修水利、懲治貪官污吏、任用當地士人治政的消息,並未得到什麼他要投靠朝廷的情報。

對於他怎麼就突然之間投靠了越王楊侗,還做了什麼淮南總管,天鳳軍這邊當真是一頭霧水的。

對此,也還是李靖給出的答案,原來江都兵變之後,宇文化及在北上的同時,也想到了萬一回不了北方該怎麼辦的問題,然後居然派人給杜伏威送去了委任,要招安他爲歷陽太守,結果杜伏威沒有接受。

然而也正是因爲宇文化及的這個舉動,讓杜伏威動起了腦筋,想着既然宇文化及都能想着招安自己,那就說明自己也算是一個人物了,不如奇貨而居,去尋些更有錢的買主,於是便也向東都的越王楊侗稱臣,結果居然成了事,被封爲江淮總管。

只不過,這個江淮總管的含金量明顯很低,並且其中的水分也很大,東都方面如今北有李唐虎視眈眈,西面的腹背處有瓦崗軍如鯁在喉,而正東面還有天鳳軍在冷眼瞧着,也不可能拿出什麼實實在在的好處給杜伏威,便隨便給了一個什麼“總管”的官職,並且給他派了一個壽春太守做輔官。

然後,這個被派去傳達旨意的壽春太守,就是眼前的倒黴蛋兒李靖同學了!

甚至要不是因爲蝴蝶效應,原本歷史中杜伏威向越王楊侗稱臣後,被封爲楚王並拜東道大總管,比這如今的這個什麼江淮總管厲害多了!

然而,也就在黃小剛剛對杜伏威稱臣之事稍有了解的時候,卻聽得李靖突兀的隨口道:“聽聞監軍至今尚不知杜伏威向朝廷稱臣之事……李某想來,監軍怕是也不知瓦崗李密已在大興向朝廷稱臣了吧?”

“啥?瓦特?我勒個去了!”黃小剛聽得當即大驚失色,臉色也變得一如之前李靖表演的那般精彩起來。

第六百六五章 王子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五十七章 梨花槍與弩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第五十七章 梨花槍與弩第八十一章 神醫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三百七十章 千里奔襲第二十三章 吉人天相第七百十五章 問對第二百十四章 新政第九十章 散花天女第二百三一章 茶敘第六百五五章 德勘歿末第五百零七章 可問鼎呼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五百十三章 無地自容第七百四七章 水晶第五百九六章 起錨待發第二百二八章 說項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十九章 接戰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三百二十章 緊急狀況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二百八三章 登陸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六百七七章 逼婚第八十八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零十九章 孫武兵法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一百六七章 規劃第五十八章 訓練進階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五百四七章 臥槽無情卷一 稚鳳初鳴 第一章 雙魚玉佩第二百五四章 急戰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六百十一章 防守反擊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三五章 蹊蹺第四百三一章 天子門生第七百四五章 考題第六百八七章 訂單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一百零四章 新家園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三百九十章 鳴金收兵第三百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五五章 消息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二百三十章 落雪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二百十七章 毒丸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二百零五章 秦瓊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一百九七章 鋼板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七百二九章 傳法第一百八一章 萬金第三百六二章 人小鬼大第六百八三章 窮鬼第三百二一章 高密軍議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四百八一章 水鬼出擊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一百零八章 軍議第三百二八章 持節傳檄第六百九四章 官制第四百六四章 衆矢之的第二百三五章 蹊蹺第五百九二章 何以治國第六百九六章 年節第三百八三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六百七三章 問飲第七百四十章 機關第六百六一章 政俠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四百八四章 各個擊破第六百六八章 模型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五百九六章 起錨待發第七百二九章 傳法第三百二八章 持節傳檄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三百零二章 一合之將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
第六百六五章 王子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五十七章 梨花槍與弩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第五十七章 梨花槍與弩第八十一章 神醫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三百七十章 千里奔襲第二十三章 吉人天相第七百十五章 問對第二百十四章 新政第九十章 散花天女第二百三一章 茶敘第六百五五章 德勘歿末第五百零七章 可問鼎呼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五百十三章 無地自容第七百四七章 水晶第五百九六章 起錨待發第二百二八章 說項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十九章 接戰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三百二十章 緊急狀況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二百八三章 登陸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六百七七章 逼婚第八十八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零十九章 孫武兵法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一百六七章 規劃第五十八章 訓練進階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五百四七章 臥槽無情卷一 稚鳳初鳴 第一章 雙魚玉佩第二百五四章 急戰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六百十一章 防守反擊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三五章 蹊蹺第四百三一章 天子門生第七百四五章 考題第六百八七章 訂單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一百零四章 新家園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三百九十章 鳴金收兵第三百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五五章 消息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二百三十章 落雪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二百十七章 毒丸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二百零五章 秦瓊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一百九七章 鋼板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七百二九章 傳法第一百八一章 萬金第三百六二章 人小鬼大第六百八三章 窮鬼第三百二一章 高密軍議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四百八一章 水鬼出擊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一百零八章 軍議第三百二八章 持節傳檄第六百九四章 官制第四百六四章 衆矢之的第二百三五章 蹊蹺第五百九二章 何以治國第六百九六章 年節第三百八三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六百七三章 問飲第七百四十章 機關第六百六一章 政俠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四百八四章 各個擊破第六百六八章 模型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五百九六章 起錨待發第七百二九章 傳法第三百二八章 持節傳檄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三百零二章 一合之將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