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千里奔襲

殘陽如血,西風凜冽。

淨空之中,一朵帶着血色的火燒雲,正迅速向着地平線遠去,讓人忍不住順着將視線落在地平線下方,一座近乎與土黃色大地融爲一色的巨大城池!

這座巨大的城池,名叫大興!

而此時,乃是隋大業十四年正月二十四的下午未時末刻!

肉眼可見,眼下如巨龜一般盤踞不動的巨大城池四周,正有一波波如螞蟻一般的生物,如浪潮一般涌向高聳的城池,隱約之間可以從偶爾呼嘯而過的凜冽西風之中,聽到聲嘶力竭的叫喊和金屬碰撞之後的錚鳴。

若是以上帝的視角不斷拉近,就可以看到這些圍困城池的生物倒也有趣,他們穿着五花八色的衣物,打着一面面或雕龍畫鳳,或走狗飛鷹的旌旗,前仆後繼、毫無畏懼的拿着手中簡陋的兵器撲向城池,如浪花拍打岩石一般周而復始,不知疲倦。

最終,畫面定格在了城東面一座巨大的軍營當中,營中正隨着凜冽西風飄動的旌旗上書寫大大的“瓦崗”二字,而在瓦崗戰旗之下,一面書寫着巨大“李”字的認旗,亦在夕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當然,提到大興這個名字,後世人大多不知道它身在何處,又有什麼不凡來歷,不過要是告訴大家它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做“長安”,或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尷尬情況了。

隋開皇二年(582年),剛剛篡奪北周建立隋朝後不久的隋文帝楊堅,認爲當時的漢長安歷經長期戰亂,年久失修,破敗狹小,污染嚴重,於是決定另建一座新城來作爲自己新朝的國都。

隨即,隋文帝在長安城東南的龍首塬南面選了一塊“川原秀麗,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的地方建造新都,新都定名爲“大興城”。

根據後世測算,當時建成後的大興城,佔地面積達八十四平方公里,主要由當時的建築學家宇文愷主持規劃建設,先造大興宮城,後造皇城。

開皇三年(583年)先在城西側開挖龍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引滻水、交水、潞水,直通宮城。翌年又由大興城東鑿三百餘里至潼關,名爲廣通渠,引渭水注入渠中使漕運直通黃河。直至隋大業元年(605年),楊廣即位並建通濟渠運河,終於貫通了由大興至江都(今揚州)的運河水道。此後的大業三年,又興建永濟渠運河;大業九年(613年)又動用十萬餘人修築大興城外郭城,大興城的總體格局至此形成。

只是,楊廣繼位以後,卻決定決定遷都洛陽,《資治通鑑》載曰:章仇太翼言於帝曰:“陛下木命,雍州爲破木之衝,不可久居。又讖雲:‘修治洛陽還晉家。’”帝深以爲然。

《元和郡縣圖志·河南道》:“仁壽四年,煬帝詔楊素營東京,大業二年,新都成,遂徙居,今洛陽宮是也。其宮北據邙山,南直伊闕之口,洛水貫都,有河漢之象,東去故城一十八里。初,煬帝嘗登邙山,觀伊闕,顧曰:“此非龍門邪?自古何因不建都於此?”僕射蘇威對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悅,遂議都焉。其宮室臺殿,皆宇文愷所創也,愷巧思絕倫,因此製造頗窮奢麗,前代都邑莫之比焉。

可即便如此,大興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並未被剝奪,還是被當做隋朝的京師,大業十二年(616年)七月,楊廣從東都去江都之時,命代王楊侑留守大興。

這代王楊侑乃是隋煬帝楊廣之孫,楊廣長子元德太子楊昭第三子,而楊昭則早於大業二年(606年)便病故了,所以代王楊侑隱然之間算是擔起了監國儲君一職坐鎮京師。

只是,誰也沒想到楊堅和楊廣父子坐定的大隋江山會崩壞得如此迅速,各地泥腿子揭竿起義也就不說了,他的親表兄李淵竟也舉起義旗造了他的反。

大業十三年五月,李淵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起兵,並且還直接打開雁門關邀突厥始畢可汗入寇,借得三萬突厥騎兵企圖入主中原。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黃小剛和黃娜這對舅侄煽動翅膀搞出事情的原因,還是李淵邀突厥始畢可汗入寇的這一舉動自己改變了歷史,在原本的歷史進程中,李淵父子在五月起兵之後,僅用了一百多天便揮師南下,一舉入定關中攻入大興(長安)的歷史軌跡恰恰在這裡突然拐了一個巨大的彎兒!

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李唐軍隊在晉陽誓師之後,李淵與長子建成、次子世民揮師南下,先後破守霍邑(今山西霍縣)的隋鷹牙郎將宋老生、渡黃河,對守河東的隋將屈突通圍而不攻。迅速向西南挺進。當時,隋煬帝遠在江都(今江蘇揚州),關內隋軍力量薄弱;中原瓦崗軍與王世充激戰方酣,均無暇西顧,因此李氏父子進軍神速,大業十三年(617年)農曆十一月間攻入長安。

然而,這一次長安的代王楊侑雖然依舊派遣虎牙郎將宋老生和左武侯大將軍屈突通分駐霍邑(今山西洪洞北)、河東(今山西永濟蒲州鎮)以拒李淵,然而屈突通卻是親自率領三萬驍果軍在龍門狙擊由李建成所領的一路南下突厥騎兵,鏖戰半日斬首六千有餘,李建成不敵敗走,連坐騎都被屈突通繳獲。

而宋老生也是突然戰力爆棚,親自與李淵所領的三萬晉陽軍對峙,逼得李淵不得不退回晉陽,只有李世民所領的一路偏軍走延安、上郡、直抵長安北面的三原,但卻被代王楊侑的家將楊春領着一萬五千長安守軍纏住,屈突通在龍門擊敗李建成後便要來抄李世民的後路,不得已下李世民只能向樑師都求援,此時樑師都已經攻克了佔雕陰、弘化等郡,得始畢可汗贈以狼頭大旗,與李家算是一殿之臣,纔出兵一萬解了李世民的圍困,送他退回了晉陽。

至此,原本在歷史進程中李家父子“三路齊攻定長安”的史詩戰役,如今卻悲催的遭到了可恥的失敗。

急攻長安不克之後,李家人便埋頭晉陽發展種田,畢竟此戰李淵主力雖然不曾受損,但李建成和李世民率領的兩路偏軍卻是受創破深,其間雖然不甘心的李建成雖然走了一趟黎陽,與李密的瓦崗軍合夥攻了幾天黎陽倉,但卻因爲晚來的冬雪不得不撤兵。

而隨着李建成的撤走,李密也決定放棄繼續去啃黎陽倉這塊難啃的硬骨頭,在虛晃一槍讓開坐鎮洛陽企圖狙擊的王世充後,繞道數百里遠跑去突襲長安。

而今日,正是瓦崗軍千里奔襲(從黎陽倉到長安確有一千多裡)強攻長安的第三日了!

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二百六三章 妖法第二百三四章 邏輯第二百九四章 以逸待勞第七百十九章 共賞第六十四章 掘洞爲牢第六百三五章 整合規劃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五三章 招安第四百十七章 守土有責第四百八五章 通船之好第四百四一章 新朝政體第一百六十章 民變第二百十四章 新政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一百七三章 巧了第七百六五章 騎陣第四百四六章 魯班後人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九十三章 聯姻第七百七四章 無趣第三百五五章 小野妹子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七百四三章 督學第五百七四章 罪大惡極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二百二三章 放行第二百七一章 燎原第二百三五章 蹊蹺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六百七一章 二事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二百五十章 回暖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七十四章 突擊第一百八一章 萬金第三百七二章 虛與委蛇第五百二五章 黎陽整訓第五十六章 糧票第四百五八章 飛天紙鳶第七百三四章 講法第五百七五章 去留自便第二百九四章 以逸待勞第六百六六章 鉅子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四百四八章 突飛猛進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三百七三章 賺奪長安第四百三五章 吉人天相第四百五九章 回航沛縣第五十七章 梨花槍與弩第六百七七章 逼婚第三百三四章 乏善可陳第七百零九章 江南第五百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八十二章 五禽戲第一百七五章 傳檄第六百三九章 反心已顯第八章 蘆山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六十一章 撒郎嘿喲!第一百五六章 意外第一百二四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三一章 清河崔氏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五百十六章 軍火禮包第六百九五章 勳制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三百六十章 改土歸流第五百零八章 李二南下第六百四二章 活學活用第四百六二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三九章 出使黎陽第一百三七章 東華第七十九章 減刑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二百六三章 妖法第六十八章 出兵第四百七二章 黃泉再見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二百零三章 狂勝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三百零八章 破陣第二十七章 轉進第七百十七章 選擇第二百四四章 堂弟第五百九一章 茅塞頓開第二百七四章 招募第六百五六章 編戶湊丁第一百二三章 所在蜂起第一百九八章 追擊
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二百六三章 妖法第二百三四章 邏輯第二百九四章 以逸待勞第七百十九章 共賞第六十四章 掘洞爲牢第六百三五章 整合規劃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五三章 招安第四百十七章 守土有責第四百八五章 通船之好第四百四一章 新朝政體第一百六十章 民變第二百十四章 新政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一百七三章 巧了第七百六五章 騎陣第四百四六章 魯班後人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九十三章 聯姻第七百七四章 無趣第三百五五章 小野妹子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七百四三章 督學第五百七四章 罪大惡極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二百二三章 放行第二百七一章 燎原第二百三五章 蹊蹺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六百七一章 二事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二百五十章 回暖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七十四章 突擊第一百八一章 萬金第三百七二章 虛與委蛇第五百二五章 黎陽整訓第五十六章 糧票第四百五八章 飛天紙鳶第七百三四章 講法第五百七五章 去留自便第二百九四章 以逸待勞第六百六六章 鉅子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四百四八章 突飛猛進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三百七三章 賺奪長安第四百三五章 吉人天相第四百五九章 回航沛縣第五十七章 梨花槍與弩第六百七七章 逼婚第三百三四章 乏善可陳第七百零九章 江南第五百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八十二章 五禽戲第一百七五章 傳檄第六百三九章 反心已顯第八章 蘆山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六十一章 撒郎嘿喲!第一百五六章 意外第一百二四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三一章 清河崔氏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五百十六章 軍火禮包第六百九五章 勳制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三百六十章 改土歸流第五百零八章 李二南下第六百四二章 活學活用第四百六二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三九章 出使黎陽第一百三七章 東華第七十九章 減刑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二百六三章 妖法第六十八章 出兵第四百七二章 黃泉再見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二百零三章 狂勝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三百零八章 破陣第二十七章 轉進第七百十七章 選擇第二百四四章 堂弟第五百九一章 茅塞頓開第二百七四章 招募第六百五六章 編戶湊丁第一百二三章 所在蜂起第一百九八章 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