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三章 問飲

午後,雪漸消,風也漸停。

原本被陰霾遮蓋得嚴嚴實實的天空,慢慢的被陽光燒灼出了無數的孔洞,將斑斑點點的光芒灑向了大地。

而此時裹着皮毛大衣,高坐在完成度最多也就百分之六十,乍一看還是半成品的高仿天安門樓城上,一面喝着用紅泥炭爐溫着的梅子酒,一面斜眼遠眺的黃小剛,口中也不知道碎碎念着什麼。

倒是站在一旁的呂二十九娘,抱着一個碩大的皮斗篷裹得嚴嚴實實的孩子,指着遠方不停的在說說笑笑。

生於大業十二年(616年)的小黃浩,如今已經三歲多了,但見得這小子不但長得虎頭虎腦的模樣,頭上還專門戴了一頂繡着虎頭的小帽,不過此時因爲城門樓上北風也大,自是把一張小臉也吹得通紅。

而這小子也到了剛學會說話,學會問爲什麼的年歲,也就聽他用一把軟糯的童音,磕磕絆絆的不斷向二十九娘問着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

二十九娘逗弄了一會小黃浩,到底也是煩了,便也轉身道:“夫君,雪也停了,可是該去迎一迎咱家二孃了?”

黃小剛習慣性的伸手一捋頜下短鬚,這短鬚是自打他有了兒子就按照此時的習慣開始蓄留,三年多的時間本該能有個半尺來長了,倒是他嫌費事自個兒修短,如今也就三寸來長,就聽他哈哈一笑道:“急個甚子!我自然安排了人手,等她進了三環,咱們再下去不遲。”

二十九娘聽着倒是有些急了,便也埋怨道:“這雪也忒大了,就不能多行幾步去迎?”

黃小剛卻是一瞪眼,擡手先飲了一杯熱梅子酒,而後才慢條斯理看着已經雪停風靜的天空,高聲吟道:“冬日青梅酒,紅泥小火爐。雪漫天將晴,能飲一杯無?嗯嗯!好詩!好詩!仲達,快給我記下來!”

隨着黃小剛的呼聲,也就瞧着邊上一個年紀怕有五十來歲的小老頭兒,忙不迭的從懷裡掏出了一本書札和一根木工鉛筆,笨手笨腳的用抓毛筆的手法抓着鉛筆尾部,一個字一個字的把黃小剛的新詩給記錄下來。

不過短短的二十個字,他竟是記了能有三分多鐘的樣子,記完之後也才瞧他躬身問道:“敢問監軍,此詩以何爲題?”

黃小剛想了想,頓時也給難住了,這詩他是自己編了兩句又抄了兩句,但原詩的名字他是真不記得了,也就隱隱約約記得抄的兩句應該是白居易的原作。

不過,起名字什麼的其實也不難,當即黃小剛便笑道:“就叫‘問飲’,來來來!仲達,能飲一杯無?”

說着黃小剛便也取來一隻新杯,滿上了一杯熱梅子酒,遞給了小老頭兒,便瞧他忙不迭的擱下書札和鉛筆,誠惶誠恐的雙手接過一飲而盡,而後也纔在書札上記錄道:“天鳳三年十一月二十八,孔氏穎達奉天鳳監軍敕錄製,《問飲》。”

瞧着這姓孔名穎達,字仲達的小老頭兒,記錄個時間名字又是磨磨蹭蹭的花了好幾分鐘,黃小剛也是無奈了,尤其是看他用抓毛筆的手法來抓鉛筆,當真是讓人蛋疼得一逼。

反正閒來無事,黃小剛便也故意問道:“這……仲達啊!此筆好用麼?”

孔穎達聞言,卻是忙不迭的點頭笑道:“好用!好用!臣只是不慣,待日後慣了便好!慣了便好!”

黃小剛聞言一笑,便道:“那你說,日後若是將此筆推行天下,可是好事?”

孔穎達當即被問得一愣,但他腦筋也是轉得極快,忙也答道:“自是極好的!此筆一個是輕便,再一個是廉價,若真能推行天下,當是天下學子之福也!”

黃小剛聽得順耳,當即哈哈大笑着又給他倒了一杯梅子酒:“好!仲達都覺得好,便肯定是真好了,來!且再飲一杯!”

這黃小剛飲的梅子酒,乃是採用了今年夏天新採的青梅,和他命人搞出高粱酒混合釀製,這頭一杯叫孔穎達喝下還問題不大,待飲下了第二杯後,便也瞧見他的面孔終於開始泛紅。

也在這時,就瞧他紅着臉大着膽子道:“不過,微臣也有一言,還想請監軍斟酌些許,所謂文章千古事,其中之妙,便在筆墨紙硯,這鉛筆雖好……卻終究替不得毫筆吶!”

黃小剛自然明白他話裡意思,只是笑道:“仲達多慮也!這古人造物,講究順其自然,而今人造物,講究的是怎麼方便怎麼來。這毫筆寫字雖然好看,可費事不便,寫幾個字又是要研墨、又是要晾紙、字又寫不小,相當麻煩,哪有鉛筆方便?”

這話說得孔穎達不得不點頭承認,這世人求繁棄簡者少,求簡棄繁者多,大多數人做事當真是按着怎麼方便怎麼來,所以日後鉛筆替代毛筆顯然是大趨勢所在啊。

然而,也在這時就聽黃小剛話題一轉,卻道:“對也!仲達可還記得,我提議將如今的用字,做些簡化之事?”

孔穎達聞言當即猛吸一口涼氣,然後忙也把頭搖得像是撥浪鼓一般,急道:“嘶!此事萬萬不可!”

黃小剛頓時瞪眼問道:“如何不可啊?”

孔穎達一邊搖頭,一邊撫須道:“倉頡造字,字中含有天地至理,一筆一劃,本就是天規地矩,如何能簡之?再說……要把字減成四筆、五筆,這……這……這成何體統?”

黃小剛聽來好笑,便伸指沾了杯中殘酒,先在桌上寫了一個“馬”字,然後又在旁邊數着一二三又寫了一個“馬”字,跟着又寫了一個“鳥”,然後還是數着一二三四五,再寫下了一個“鳥”字。

然後就看着孔穎達的手一抖,竟是硬生生的捋下了好幾跟鬍鬚下來。

那麼好了,黃小剛都把這孔穎達給逗了半天,也得說說這人來歷了。

這孔穎達字仲達,本是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本是孔子的第31世孫。

此人生於北齊後主武平五年(574年),八歲就學,曾從劉焯問學,日誦千言,熟讀經傳,善於詞章。至隋大業初,被楊廣選爲“明經”,授河內郡博士,補太學助教。

而後隋末大亂,在原本的歷史軌跡裡,他後來是投靠了李唐,先是做了一段時間的國子監祭酒(國立中央大學的校長),再爲東宮侍講,後受詔撰定《五經》義訓,總共一百八十卷,名爲《五經正義》。

《五經正義》可是唐代科考“明經”科的標準教材,於唐高宗時成書,完成了五經內容上的統一,此後註釋儒經必須以此爲標準,科舉應試亦必須按此答卷,不許自由發揮。

因此唐以後的科舉規則和出題方式,基本上就是由他始制,可算是科舉之鼻祖。

第二百十七章 毒丸卷五 鳳耀中華 第五百六一章 文都歸洛第七百七四章 無趣第二百章 束手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六章 搏命第七百三五章 丈夫第五百十五章 真特麼貴第一百四八章 改選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五百四三章 彼長此消第二百七六章 升級第六百八三章 窮鬼第二百四七章 論策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四百十五章 何人無臍第一百零八章 軍議第七百三七章 家宴第五百零七章 可問鼎呼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一百零十三章 操演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四百十五章 何人無臍第三百九二章 興亡亦苦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二百二四章 正心第四百五四章 驍果借道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一百五四章 裴晉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三十二章 製陶第五百五二章 經典由頭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五百零四章 兩種可能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四十二章 新章程第一百零八章 軍議第一百九九章 奈何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七百五八章 鬼話第三百八十章 萬軍之陣第四百七九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零八章 破陣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六百零九章 糧信本位第三百零六章 再戰第三章 荒野求生第一百五六章 意外第五百六六章 弄巧成拙第二十章 混亂第七百零五章 南征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四百二四章 流放遼東第二百七二章 家底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四百九一章 具裝騎兵第五百二一章 軍中福利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關中第五百四三章 彼長此消第三百二六章 巧舌如簧第三百八三章 整軍再戰第五百九六章 起錨待發第二百四四章 堂弟第二百二一章 商榷第七百零二章 貴賤第五百四八章 人外有人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第七百三八章 出路第三百零七章 第一陣第五百二七章 老牛嫩草第五十三章 搞後勤第六百十五章 箭定勝局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四百十五章 何人無臍第三百二七章 誓師出征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三百八一章 防守反擊第五十四章 平生僅見第三百六八章 妄拒天軍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九一章 具裝騎兵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第一百六五章 募兵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四百十八章 劃山而治第六百十八章 置之死地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六十七章 反殺第四百四五章 基建膠州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五百八一章 例行簡報
第二百十七章 毒丸卷五 鳳耀中華 第五百六一章 文都歸洛第七百七四章 無趣第二百章 束手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六章 搏命第七百三五章 丈夫第五百十五章 真特麼貴第一百四八章 改選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五百四三章 彼長此消第二百七六章 升級第六百八三章 窮鬼第二百四七章 論策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四百十五章 何人無臍第一百零八章 軍議第七百三七章 家宴第五百零七章 可問鼎呼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一百零十三章 操演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四百十五章 何人無臍第三百九二章 興亡亦苦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二百二四章 正心第四百五四章 驍果借道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一百五四章 裴晉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三十二章 製陶第五百五二章 經典由頭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五百零四章 兩種可能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四十二章 新章程第一百零八章 軍議第一百九九章 奈何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七百五八章 鬼話第三百八十章 萬軍之陣第四百七九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零八章 破陣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六百零九章 糧信本位第三百零六章 再戰第三章 荒野求生第一百五六章 意外第五百六六章 弄巧成拙第二十章 混亂第七百零五章 南征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四百二四章 流放遼東第二百七二章 家底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四百九一章 具裝騎兵第五百二一章 軍中福利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關中第五百四三章 彼長此消第三百二六章 巧舌如簧第三百八三章 整軍再戰第五百九六章 起錨待發第二百四四章 堂弟第二百二一章 商榷第七百零二章 貴賤第五百四八章 人外有人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第七百三八章 出路第三百零七章 第一陣第五百二七章 老牛嫩草第五十三章 搞後勤第六百十五章 箭定勝局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四百十五章 何人無臍第三百二七章 誓師出征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三百八一章 防守反擊第五十四章 平生僅見第三百六八章 妄拒天軍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九一章 具裝騎兵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第一百六五章 募兵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四百十八章 劃山而治第六百十八章 置之死地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六十七章 反殺第四百四五章 基建膠州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五百八一章 例行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