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

要說起這“大事”來,黃小剛其實也是在蘆山的呂家村莫名其妙上的賊船。

還記得當時他初到呂家村,只是爲黃娜試做竹弓弩,卻被呂家人瞧出了這玩意的厲害之處,便大量製作來與村人自保,結果也才這麼一步步走到了如今。

細想起來,雖然合理合情且大家都心裡明白,但如呂七公他們卻也偶爾還會把自己當做良民。

不過,魏晉南北朝以來,政權更迭變化頻繁得猶如一年四季氣候更迭,這個時代的人早已經習以爲常了。

簡單來說,從魏至隋的三百六十餘年間,共有三十餘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平均每個朝代也不過三十餘年而已。

這其中,“魏”指的是三國裡面的曹魏(也即曹操),曹魏受漢室禪讓,在三國時代及後世被肯定爲中原王朝,而劉備的“蜀”、和孫權的“吳”,爲該時代的附屬割據王國,所以“曹魏”爲正統,可以稱爲“魏朝”。

而“晉”主要指的是三國滅亡後,由司馬氏(司馬懿)所建上的西晉王朝與後來割據在南方的半壁江山東晉王朝(此時北方是“五胡十六國”時代),“南北朝”則指晉朝正式滅亡後,南北對峙形成的幾個朝代,南方包括宋、齊、樑、陳四朝,北方則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統一中國南北方後,自東漢滅亡後,長達近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纔算正式結束。

至於北方的“五胡十六國”,則更爲複雜,此處就暫且打住,但也說這呂氏和曹氏所居的東萊郡,乃是漢景帝時分膠東國而置,其地在今山東煙臺、威海一帶。

東漢時治所爲黃縣(今山東龍口),屬青州。曹魏時移治掖縣(今山東萊州),南朝宋移治曲城縣(今招遠西部),後北魏復治。至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大業三年(607年),改爲東萊郡。

所以大夥看看,僅是從兩漢以來,這片土地上的政權更迭就繁複到了什麼程度,真要細數起來怕是還得算上什麼後趙、北齊、北周,還有慕容氏的諸燕之國。

對了,南燕這個國家想來很多人肯定不知道,但《天龍八部》總是看過吧?

裡面的慕容復,要復的燕國便是十六國時的前燕、後燕、南燕等國的統稱,南燕國(398年-410年)乃是十六國時期慕容氏諸燕之一,由慕容德所建,398年建都滑臺(今河南省滑縣),統治範圍包括今天整個山東及江蘇的一部分,國號爲南燕。

所以也不扯遠了,不論是彼時的諸多政權更迭,還是如今的大隋,對於呂氏和曹氏這樣綿延了數百年的氏族而言,肯定都沒有什麼忠誠感可言。再說了楊堅也沒臉皮厚到天天叫人去宣傳什麼要“愛大隋愛楊皇帝”、“沒有楊皇帝就沒有新大隋”、“沒有了大隋你什麼都不是”、或者是“有大隋纔有小家”、“厲害了我的大隋”之類的狗屁東西。

這個時代的人,讀得可都是正版的論語、尚書、大學和中庸,所以肯定都知道這句“天下如鹿鼎,有德者居之”。

當然,肯定會有槓精會問了,這事情跟韋小寶韋爵爺怎麼又扯上了關係呢?

呵呵!這裡說的鹿鼎代指的是“逐鹿”和“問鼎”兩個典故,同樣此處也要省略不少字,不然被人罵就划不來了,反正這兩個詞都能與“天下”合成牛逼的成語,不信你念念看,這“逐鹿天下”和“問鼎天下”是不是很耳熟?

好了,話說回來,只說曹豹當初在他曹家村的城寨下面被迎面一陣弩矢打得懵逼之後,便隱隱察覺到了黃小剛的野心不小,後來被俘到了幽幽谷後,黃小剛又開誠佈公與他談論“當年劉項事”也就自然印證了他猜測,然後又是接二連三的拿出了竹弩、梨花槍、散花天女、神機箭這些新武器,讓他的信心不斷增大,最後經過了這一個多月的入營操練,終於讓他算是心服口服了,這才尋着機會對黃小剛表了忠心,改口稱之爲主公。

主公這個詞,在這個時代可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叫出來的,是下臣對君主的專有稱呼!

“好!”黃小剛聽得曹豹選擇在這個時間改口稱主,雖然也有些意外,但也同樣喜上眉梢,按着從古裝劇裡學來的做派,忙也上前來扶,想了想道:“但願曹卿爲我之曹仁,我定不忘曹卿今日之誓!”

聽得黃小剛以曹仁來期許自己,曹豹當即眼中一潤,便也再次以軍禮重重拜下。

這曹仁,便是三國裡面曹操的從弟,三國時期的名將,征戰多年,爲魏朝立下汗馬功勞,死後,得諡忠侯。

按《史記·諡法解》雲:“危身奉上曰忠。險不辭難。”故當魏一朝,“忠”實爲大譽之諡,只有夏侯惇同焉。

見曹豹居然這般就認了主,呂氏衆人自然都是先驚後喜,紛紛來賀,黃小剛倒也好言答謝。

此外,今日列席的唯一兩個外人,瞧着黃小剛他們都把事情演到了這個地步,當然也是十分自願的表示願意上了這條大船,拜認黃小剛爲主公,爲他宏圖大業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這鐵匠曾七和礦匠茅泉,說起來二人關係還是連襟,也即茅泉正好是曾七的妹夫,二人來到幽幽谷後,一早便也得知自己的技能是用在打造軍械上,倒也沒有多話,如今瞧着了機會,當然順水推舟上了賊船。

在此之後,曹豹尚且覺得光是自己認主還不夠誠意,又把他的堂弟曹獻和曹鷹叫來,讓二人當着衆人的面也認了黃小剛爲主公,呂氏族人一瞧,覺得就算如今黃小剛已經是他呂氏的女婿,卻也不能在姿態方面落在人後,當即七公和望公屬於老輩也不下場,卻叫呂友、呂德、呂宗這些叔叔輩和呂小四他們也來正式下拜,認了黃小剛爲主公。

一番鬧騰以後,黃小剛也把衆人安撫下來後,便也道:“如今大業草創,我等還是篳路藍縷,所以我也不與衆人做什麼封官許願的笑話之事,如今女軍由我家二孃率領,軍職與她定的是隊正,那麼曹豹、曹獻和曹鷹你等三人,便先領了男軍的隊正、隊副之職可好?”

“自當如此!”曹豹忙也拱手來答,還笑道:“若是主公上來便與豹封個將軍,豹定然不肯受之!”

然後黃小剛又對呂家人這邊道:“至於呂友、呂德你等,依舊也還擔着村頭、牧頭、田頭之職罷了,咱們不是有句俗話,叫做到了什麼坡,便唱什麼歌,還是一步步腳踏實地穩妥!”

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第二百九七章 壕溝戰術第五百三七章 備戰黎陽第二百四一章 善後第一百三九章 按部就班第五百九十章 傲客虯髯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第七百四六章 雜活第六百五一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六百五五章 德勘歿末第一百零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四百八六章 弄拙成巧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二百三九章 亂戰第七百七十章 消停第二百六五章 收官第六百三四章 新城將立第五十一章 高光時刻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六百三四章 新城將立第一百零十四章 孫思邈第六百二五章 繼續勝飲第五百八七章 世勣飛天第一百六五章 募兵第六百七五章 還朝第五百一十章 土包李柴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六百五三章 宇文蓮生第四百三七章 唯向東行第四百八一章 水鬼出擊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四百七九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十九章 共賞第三百九五章 陣前約誓第四百一十章 雷霆地獄第五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五百四三章 彼長此消第一百零一十章 軍議(三)第二百四六章 丟臉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七五章 異軍突起第五百二八章 錯綜複雜第五百四十章 三思而行第五百八五章 千里馳援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五百八八章 通過考覈第三百八六章 尉遲敬德第三百三七章 守城妙物第二百八四章 旅順港第一百九二章 對陣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四百六九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三百五九章 計劃不足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五百六六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六九章 贊助第一百零十五章 三憾事第三十五章 宴客第二百二一章 商榷第三百二十章 緊急狀況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一百零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二百四六章 丟臉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二百十九章 放還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四百九十章 美中不足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四十五章 裝備設計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二百四六章 丟臉第七百三二章 普天第三百四一章 喜憂參半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五百四五章 邀約觀禮第七百七十章 消停第二百四二章 蟄伏第十章 制弓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一百五二章 中華第二百二八章 說項第二百三二章 辯論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二百七八章 建省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一百六四章 免稅
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第二百九七章 壕溝戰術第五百三七章 備戰黎陽第二百四一章 善後第一百三九章 按部就班第五百九十章 傲客虯髯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第七百四六章 雜活第六百五一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六百五五章 德勘歿末第一百零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四百八六章 弄拙成巧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二百三九章 亂戰第七百七十章 消停第二百六五章 收官第六百三四章 新城將立第五十一章 高光時刻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六百三四章 新城將立第一百零十四章 孫思邈第六百二五章 繼續勝飲第五百八七章 世勣飛天第一百六五章 募兵第六百七五章 還朝第五百一十章 土包李柴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六百五三章 宇文蓮生第四百三七章 唯向東行第四百八一章 水鬼出擊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四百七九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十九章 共賞第三百九五章 陣前約誓第四百一十章 雷霆地獄第五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五百四三章 彼長此消第一百零一十章 軍議(三)第二百四六章 丟臉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七五章 異軍突起第五百二八章 錯綜複雜第五百四十章 三思而行第五百八五章 千里馳援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五百八八章 通過考覈第三百八六章 尉遲敬德第三百三七章 守城妙物第二百八四章 旅順港第一百九二章 對陣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四百六九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三百五九章 計劃不足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五百六六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六九章 贊助第一百零十五章 三憾事第三十五章 宴客第二百二一章 商榷第三百二十章 緊急狀況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一百零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二百四六章 丟臉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二百十九章 放還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四百九十章 美中不足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四十五章 裝備設計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二百四六章 丟臉第七百三二章 普天第三百四一章 喜憂參半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五百四五章 邀約觀禮第七百七十章 消停第二百四二章 蟄伏第十章 制弓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一百五二章 中華第二百二八章 說項第二百三二章 辯論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二百七八章 建省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一百六四章 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