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南征

這日的國務院預備會議,雖然開足了一整日也搞清楚了不少問題,但針對一個國家的基本運行而言這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之前因爲是監軍府統攬,在一幫監理參事的參與和能力超強的監國王抓總之下,問題倒也不多,至於以後國務院能不能把班接好,這就等着看房玄齡的個人能力了。

不過對於此點,舅侄倆卻都是十分的放心,因爲他入夥也有一段時間了,對於老房的個人能力兩人還是比較認可的。

對了,如今的代理內閣任期雖然只有一年,但就眼下的情況來看,真要想展開代議制進行內閣競選和議會更迭,沒有個十年八年拿來培養一代人肯定實現不了,所以這天鳳六年至天鳳十年的第一屆首相內閣任期,估計也得是房玄齡以預備內閣的名義抗下來。

雖然這麼做對房玄齡個人而言有點吃虧,畢竟按照新朝的憲法,一個人一生最多隻能任兩屆首相,無論是否連任。但作爲開國之臣,他要真能用十年時間把新朝的基礎給打好了,也足以在史冊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一點小虧毛毛雨啦!

且也不說那麼多廢話,便說這翌日同樣也有一場重要的會議,卻是在女王宮坤元殿後的偏殿召開,參與者主要就是黃娜麾下將領,以及她特別命人用鯤鵬機從南部戰區接來的曹豹、呂星北、竇建德三人。

偏殿之中的會議擺設,比起國務院的會議室自然又是另一種風格,直接用的是後世的新式高腳桌椅,但卻是圍着殿心擺成了兩個圓圈,黃娜獨自高坐正北面的外圈主位之上,將領們則分列兩邊,繞圓圍坐。

不過,仔細來看的話,會發現這內外兩圈還是有講究的,如此時內圈只在南方坐着曹豹、呂星北、竇建德三人,西、北、東三個方位則無人,看此安排顯然這內圈座位是專爲四大戰區的領導人而設。

至於外圈的座位,要比內圈多了很多,差不多有三十六個之多,而從人員的座位安排上來也沒有什麼暗中的規律,似乎是任人隨意落座。

至於裝束方面,黃娜穿的依舊是她那身大紅色鑲金邊的聯邦禮服,各軍將領穿的自然是新朝的軍禮服,除了少數剪了短髮的人入殿後行禮直接把軍帽擱在桌邊,大多數沒剪髮的都知道了要用帽子把頭髮給遮掩起來,免得叫人看了不順眼。

至於說匆匆趕來的曹竇二人,不但早換了得體的禮服,也早就把頭髮剪短蓄了寸頭,呂星北更是將一頭中短髮盤了髮髻,然後用船形帽打理得清清爽爽。

比起新朝文職官員配發的四種禮帽(船形帽、無邊禮帽、紳士禮帽和軍帽),武職軍官這邊配發的禮帽種類可就稍多了一些,既有全軍標配的大檐帽,也有男女中低級軍官通用的貝雷帽、中高級軍官通用的船形帽、全軍通用的便帽(遮陽訓練)、野外使用的迷彩帽和正式場合才能佩戴的功勳軍帽(掛飾檐帽)。

自打新年早朝搞出什麼襆頭、進賢冠的笑話以後,軍中自然早已發文強調了新朝服飾的搭配問題,如今自然是再也看不見有人明知故犯,故意做出惹眼的事來。

對於今天的會議,自然是早就做好了準備,待得正式開會之後,黃娜也並未多言什麼,便叫人將一冊冊厚度足有半寸的資料進行發放,並且給了一刻時辰的時間讓大家迅速閱覽。

今日這場會議,所涉及的軍中單位其實並不多,也就是新組建的皇家海陸空三軍的代理正副職、戰爭六部的代理正副部長和特別邀請列席的南部戰區一正二副三位指揮官。

負責衛戍新朝首都的青龍、白虎四部如今已經等於是已經轉職爲地方衛戍部隊,自然是不需要出席這等級別的軍事會議,而北、西、東三個戰區因爲不涉及這次的戰役規劃,所以也不需要出席,不過相關的會議紀要,會後也是要通過軍驛轉遞。

半寸厚的資料看似很多,其實內容卻真不多,也就是一份“天鳳四年·南征概要”、一份“海陸空三軍聯動協勤計劃”、一份“針對江南地區·秋季攻勢”和一份南方十六郡的水陸詳圖和沿海航圖。

眼下,天鳳軍在西征大軍迴歸之前進行的改制,分設了東南西北四個戰區,其中:北部戰區以楊義臣爲元帥、羅藝爲副帥,元帥府設在易縣;西部戰區以李密爲元帥,王伯當爲副帥,元帥府設在洛陽;東部戰區以鄭熊爲元帥,範炯爲副帥,元帥府設在旅順港;南部戰區以曹豹爲元帥、呂星北和竇建德爲副帥,元帥府設在下邳。

這其中,北部戰區因爲接壤東突厥和高句麗,且主要戰力爲楊義臣和羅藝手下的原隋朝府軍,讓二人爲正副職既是互相監督也是相互牽制,不過爲了安二人的心,早在之前就派出了兩個教導營前往易縣培訓標營,如今已經整編合格標營二十個,另外二人麾下還有成建制的隋械騎兵五萬八千餘,是目前四大戰區之中實力最爲強大的戰區。

至於西部戰區的李密,雖然麾下只有瓦崗軍改編的猛虎營、貔貅營、熊羆營爲主力,以及四個義軍獨立營和留守洛陽的四個鳳軍標營、四個神機炮營和一個空軍特別分隊,但總兵力也是達到了五萬人,在四大戰區中排名第二。

而南部戰區,要論總人數或許可以算是四大戰區之首:有呂星北領導的陸軍標營和特種營二十四個,有竇建德領導的義軍獨立營六個,還有曹豹領導的內河水軍近八萬人,總兵力差一點就突破十萬大關,但總的戰力還是相對較弱,畢竟八萬人的內河水軍部隊裡大部分都是投誠的隋軍水師。

然後就是最弱的東部戰區,如今也就佔着遼東半島的一半,與高句麗以安平城(今遼寧省莊河市)爲界,平分遼東半島。手下只有一個接近六千人,以投誠的隋府兵爲主的血鷹營和一個在遼東本地招募的獵戶、少民爲主,人數剛過五千的黑隼營,及一個人數不足兩千,船隻剛有五十來艏小舢板的海防營,戰鬥力自然是四大戰區之末。

而今日的會議,光是看“南征概要”、“秋季攻勢”和附件裡的水陸詳圖及海圖就能猜到,主旨無非就是針對江南地區李子通和沈法興兩家。

簡單點說,這就是準備要把江南的膏腴之地,收歸天鳳朝的版圖了!

一刻時辰說多不少,但就算如此也還是有不少人沒能完全看完手中的資料,便說南部戰區的老大曹豹,就拿着“天鳳四年·南征概要”反覆摩梭,臉中既有興奮也有無奈,一臉憤懣的喃喃道:“這這這……海陸空聯合作戰?那我的水軍幹嘛用?幹嘛用?”

第七百十二章 不公第六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零九章 糧信本位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三百七十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八三章 水軍第四百四七章 一步到位第五百三四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三十章 高歌猛進第一百四八章 改選第二百零一章 埋伏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獻策第三百零六章 再戰第五十章 無須猶豫第七十四章 突擊第一百八七章 意外第五百二十章 歌舞娛卒第二百四四章 堂弟第三百九四章 與國無疆第一百九二章 對陣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十五章 賊陣凜然第五百五三章 坐而論道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四百五五章 戰術小隊第四章 難民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二十五章 家底第六百二六章 兩軍對峙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二百六一章 表弟第三十八章 要搞事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三百八八章 錦上添花第二百零九章 開業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四百八五章 通船之好第一百零六章 天作之合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三十八章 要搞事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五百三二章 船隊回航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二百七六章 升級第七百零一章 錢政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九十三章 聯姻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一百七八章 癢處第三百六五章 準備攻城第五百四十章 三思而行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四八章 改選第三百八九章 武力展示第一百九九章 奈何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一百九一章 出戰第十九章 接戰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第七百五九章 探視第七百三七章 家宴第七百零七章 改制第六百十三章 腦洞大開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四百五五章 戰術小隊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六十六章 賊窩第一百七二章 突襲第二百九五章 劉霸道南下第六百十五章 箭定勝局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一百二三章 所在蜂起第一百三三章 畫餅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卷五 鳳耀中華 第五百六一章 文都歸洛第七百六六章 戰敗第五百六六章 弄巧成拙第五百九五章 江山姓誰第六百九六章 年節第一百八五章 坐商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三十一章 去文登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五百十三章 無地自容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七百十二章 不公第二百五十章 回暖第二百六五章 收官第一百五一章 口號
第七百十二章 不公第六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零九章 糧信本位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三百七十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八三章 水軍第四百四七章 一步到位第五百三四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三十章 高歌猛進第一百四八章 改選第二百零一章 埋伏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獻策第三百零六章 再戰第五十章 無須猶豫第七十四章 突擊第一百八七章 意外第五百二十章 歌舞娛卒第二百四四章 堂弟第三百九四章 與國無疆第一百九二章 對陣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十五章 賊陣凜然第五百五三章 坐而論道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四百五五章 戰術小隊第四章 難民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二十五章 家底第六百二六章 兩軍對峙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二百六一章 表弟第三十八章 要搞事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三百八八章 錦上添花第二百零九章 開業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四百八五章 通船之好第一百零六章 天作之合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三十八章 要搞事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五百三二章 船隊回航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二百七六章 升級第七百零一章 錢政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九十三章 聯姻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一百七八章 癢處第三百六五章 準備攻城第五百四十章 三思而行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四八章 改選第三百八九章 武力展示第一百九九章 奈何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一百九一章 出戰第十九章 接戰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第七百五九章 探視第七百三七章 家宴第七百零七章 改制第六百十三章 腦洞大開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四百五五章 戰術小隊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六十六章 賊窩第一百七二章 突襲第二百九五章 劉霸道南下第六百十五章 箭定勝局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一百二三章 所在蜂起第一百三三章 畫餅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卷五 鳳耀中華 第五百六一章 文都歸洛第七百六六章 戰敗第五百六六章 弄巧成拙第五百九五章 江山姓誰第六百九六章 年節第一百八五章 坐商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三十一章 去文登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五百十三章 無地自容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七百十二章 不公第二百五十章 回暖第二百六五章 收官第一百五一章 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