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

清軍大營火起,大纛旗被趙銘丟在地上,讓攻入城中的清軍,誤以爲遭受了變故,清軍失去指揮,大部分清軍又撤了出來,給了義軍喘息之機。

城中義軍發現不對勁,立刻組織反攻,奪回了大半個城池,不過西門依然在清軍的手中。

趙銘領着三百人,殺散清軍,擒下屯齊後,便繞城而走,來到南城門。

清軍在南城外放了一個汛的清軍,幾十號人監視城門,他們箭頭和火槍都對準城門方向,趙銘忽然殺到,清軍反應不及,被刺死幾人,剩下的人瞬間一鬨而散。

城上義軍見了,立刻放下吊橋,打開城門,趙銘一馬當先,飛馳入城,身後豪傑們緊跟着跑入嘉定城。

趙銘勒住馬繮,忙摸摸了身上,並沒少什麼部件,不禁問道:“都沒什麼事吧?”

王德順緊繃的神經一鬆,笑道:“先人庇佑,連根毛都沒傷到!我當兵多年,今天這仗,最過癮了。”

趙銘仰頭大笑,“這還只是開始,以後還有更刺激的!”

何文成擦了把汗,驚魂未定,“那還是算了,我怕是受不了,現在心還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手也抖得厲害。”

豪傑們鬨然大笑,趙銘跟着笑了笑,忽然一把將屯齊提起,從馬背上丟在地上,“好了,別裝了。知道你這孫子早醒了。”

屯齊在馬背上顛簸,早就醒了,他本琢磨着,等待機會逃離,或者偷襲趙銘,不想被趙銘一下提起,重重擲在地上。

屯齊被摔了個七葷八素,他爬起來就跑,微胖的身體,跑起來到挺快。

王德順見狀,從馬上飛撲而上,一個餓虎撲食將屯齊撲倒在地,照着後腦勺就是一頓老拳,“孫子,還想跑。”

誰知屯齊力氣還挺大,一下將壓在身上的王德順甩開,還給了王德順眼睛一拳。

豪傑們見此,頓時一擁而上,將站起來的屯齊再次撲倒,拳頭如雨點般落下,片刻就將屯齊制服,押到了趙銘面前。

趙銘注視着屯齊,“你是誰?”

屯齊一張連憋成豬肝色,扭過頭去,並不說話。

堂堂大清國的貝子,居然被人生擒,令他羞憤的幾乎暈厥,恨不得咬舌自盡,哪裡還有心思說話。

趙銘微微皺眉,目光投向王德順,沉聲道,“王德順!”

王德順會意,擼起袖子,上前照着屯齊的臉,左右開弓,就是幾個清脆的大耳刮子。

作爲大清國的貝子,屯齊幾時受過這樣的恥辱,他想掙扎,想反抗,卻被豪傑們死死按跪在地上。

“狗蠻子,我會讓你們全城陪葬!”屯齊臉被打腫,身上依然散發着野蠻兇悍的氣息。

趙銘眼睛一眯,聽這口氣,似乎抓了一條大魚。

正在這時,街道上出現了一羣人,侯峒曾在衆多鄉民的簇擁下,走了過來。

侯峒曾深深作揖鞠躬,“嘉定百姓,感謝衆位壯士仗義相救!”

語畢,他直起身子,打量着趙銘一行人,不禁問道:“鄙人嘉定侯峒曾,敢問英雄性命?”

王德順站出來,志得意滿,“我王德順,這位是我們江陰新任趙守備!”

趙銘翻身下馬,抱拳道:“河北趙銘,趙博安!”

說着他打量眼前之人一眼,這位就是嘉定舉義,城破後父子投池的抗清英雄侯峒曾。

“先生,城中情況如何?”趙銘掃視衆多狼狽的鄉民一眼,抱拳問道。

侯峒曾慘笑道:“幸得趙英雄相助,不然嘉定就完了。現在清兵雖然退卻,可是西城依然在清兵手中,情況並不樂觀!”

趙銘眉頭緊皺,“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還請先生立刻安排人手,壘起街壘,防禦清兵再次進攻!”

侯峒曾躬身作揖,“我非守城之才,還請英雄指點!”

趙銘沒有推辭,嘉定情況與江陰不同,他當即揮手道:“走,我們去縣衙商議。”

……

清軍攻入城中,嘉定城中的百姓,陷入了絕望,紛紛投池、投井,懸樑自盡、舉火自~焚者也不在少數。

清軍退到西城後,城中各處一片狼藉,死屍遍地。

趙銘先讓人,在城中各條街道上,壘起沙袋,用大石圓木壘斷街路,又安排鄉民畫屋而守,然後清理城中屍首,拾取散落的兵器。

如果清軍進攻,便準備一條街一間房子的展開巷戰,讓清兵每推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不過,李成棟早已回到城外,收攏了兵馬,卻並未發動進攻,兩軍控制的間隙處一片死寂,靜的令人發毛。

……

是夜,嘉定縣衙裡,還沒死的義軍鄉紳聚集在一起。

江南反清,抵抗剃髮令的主力,不是軍隊,也不是草莽,而是受到儒家影響的士紳,以及宗族領袖。

這時侯峒曾向衆人介紹了趙銘,趙銘向衆人一拱手,然後道:“先生說下城中情況吧!”

侯峒曾道:“現在城中還有鄉民六萬人,青壯有小一萬,不過都沒經過什麼訓練。若是憑藉城池,或許還能防守,現在清兵已經攻入城中,控制了西門,隨時能夠入城,嘉定陷落只是遲早之事,我等只有與城共存亡了!”

堂上的嘉定紳民都沉默着,不過臉上卻沒有懼色。

這時一個老者嘆了口氣,忽然開口道:“北虜勢大,我這把老骨頭,就留在嘉定了,不過嘉定人不能死絕,得留點後生,不能讓北虜一鍋燴了。”

說着老頭站起來,給趙銘作揖道:“趙英雄,老朽有一事相求,還請趙英雄帶着一些後生突圍,給嘉定人留點種子!”

現在的情況,嘉定確實守不住了。

趙銘雖然化解了李成棟今日的攻擊,可只是延緩了嘉定陷落的時間而已。

趙銘陰沉着臉,何文成忽然道:“如果這樣,豈不是要放棄城中所有百姓,讓清兵屠戮?那還不如與李成棟做個交易!”

“李成棟狼心狗肺,這幫人就是畜生。我們絕對不會屈服,也不可能交易!”侯峒曾臉色不好看。

何文成卻道:“事到如今,活下去最重要,才能繼續抗清,李成棟就算是惡魔,也可以交易。”

侯峒曾等人臉色不善,趙銘卻道:“長庚,你準備拿什麼與李成棟交易?”

……

(今天起恢復更新,晚上還是一章)

第727章整兵備戰第208章小六部第572章第一塊殖民地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九十七章沿江對持第957章西班牙人潰敗第734章建藩東洲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611章呂宋海戰上第871章分配利益第653章闖宮第716章席捲河北第910章大人時代變了第982章女真寨子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705章兼併朝鮮第537章援軍馬上就來第147章聯順抗清第463章席巴是趙雜毛第631章黃雀在後第635章吳越王第264章夏完淳來島第605章浙系帥臣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387章大清必禁此物第784章安慶陷落第996章開始表演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348章請封秦王第658章令人頭大第144章祭拜孝陵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536章進攻兇猛第813章皇帝要殺我第386章豐臺大營第828章我們認捐第三十九章抗清兵羣英戰太湖第五十六章暗度陳倉第616章朱以海被困第十九章華夷之爭第881攻上城頭第629章驚聞噩耗第951章拓殖地危機第148章忠貞營復楚第610章教化四夷第545章未有之敗第501章決戰到來第233章擊敗滿達海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987章女真細作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771章胡漢三又回來了第226章席捲山東第890章將計就計第352章方士衍慘死第951章拓殖地危機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846章回購拉昇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773章廣州完了第301章救援隆武第590章抵達臺灣第499章出城決戰第157章借刀殺人第五十八章混入清營第872章席捲山東第586章緊急求援第1109章國宴第487章趙雜毛的陽謀第984章嚮明朝請援第511章暗殺多爾袞第985章抵達瀋陽第734章建藩東洲第1054章鐵幕初臨第505章對決第715章突襲炮臺第一零六章分頭行動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299章國士無雙第801章傅上瑞投清第734章建藩東洲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976章川東義軍第622章搜捕浙黨第212章山寨失陷第361章困頓城下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835章江淮綿業第846章回購拉昇第二章南京雨夜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360章擊敗清軍第673章伏擊孫可望第535章負隅頑抗第935章突襲敵營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六十七章離開舟山
第727章整兵備戰第208章小六部第572章第一塊殖民地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九十七章沿江對持第957章西班牙人潰敗第734章建藩東洲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611章呂宋海戰上第871章分配利益第653章闖宮第716章席捲河北第910章大人時代變了第982章女真寨子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705章兼併朝鮮第537章援軍馬上就來第147章聯順抗清第463章席巴是趙雜毛第631章黃雀在後第635章吳越王第264章夏完淳來島第605章浙系帥臣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387章大清必禁此物第784章安慶陷落第996章開始表演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348章請封秦王第658章令人頭大第144章祭拜孝陵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536章進攻兇猛第813章皇帝要殺我第386章豐臺大營第828章我們認捐第三十九章抗清兵羣英戰太湖第五十六章暗度陳倉第616章朱以海被困第十九章華夷之爭第881攻上城頭第629章驚聞噩耗第951章拓殖地危機第148章忠貞營復楚第610章教化四夷第545章未有之敗第501章決戰到來第233章擊敗滿達海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987章女真細作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771章胡漢三又回來了第226章席捲山東第890章將計就計第352章方士衍慘死第951章拓殖地危機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846章回購拉昇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773章廣州完了第301章救援隆武第590章抵達臺灣第499章出城決戰第157章借刀殺人第五十八章混入清營第872章席捲山東第586章緊急求援第1109章國宴第487章趙雜毛的陽謀第984章嚮明朝請援第511章暗殺多爾袞第985章抵達瀋陽第734章建藩東洲第1054章鐵幕初臨第505章對決第715章突襲炮臺第一零六章分頭行動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299章國士無雙第801章傅上瑞投清第734章建藩東洲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976章川東義軍第622章搜捕浙黨第212章山寨失陷第361章困頓城下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835章江淮綿業第846章回購拉昇第二章南京雨夜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360章擊敗清軍第673章伏擊孫可望第535章負隅頑抗第935章突襲敵營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六十七章離開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