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舉城而降

丁魁楚見陳邦傅跑了,又覺得焦璉有鬼,既然朱聿鍔不聽,那他便收拾家底,自己逃出了廣州。

他這一跑,原本要進城的明軍見了,哪裡還肯進城。

焦璉拿朱聿鍔的手令出來調兵,好不容易得了數千兵,忽見西郊外,明軍士卒洶涌西奔,問明緣由,逃兵皆說,總督和粵王都跑了。

這讓焦璉大驚失色,忙呵斥道:“此乃謠言,殿下還在城中,速速調頭回城!”

逃兵們卻根本不聽,見他阻攔,紛紛繞過焦璉,如洪水從巨石兩邊,傾瀉而過。

這讓焦璉大急,卻又無可奈何,只得回頭喝令,“走!速速隨我入城!”

身後的數千兵馬,卻都不動,爲首一名參將道:“殿下和總督都逃了,憑什麼讓我們入城送死!”

語畢,數千兵馬,頓時一鬨而散,跟着逃兵,向西潰逃。

眨眼間,焦璉見身邊只有數騎,令人慾哭無淚,使他不禁仰天長嘆,“壞廣州事者,丁魁楚也!”

語畢一拔馬繮,便領着數騎,奔向廣州。

城外的軍隊一鬨而散,城內的守軍見了,也顧不上許多,紛紛打開城門逃竄。

若大一個廣州,十餘萬大軍,還沒等漢軍進攻,就被自己人玩垮了。

焦璉衝到西門,只見城中兵馬擁擠而出,心中不禁焦急,而就在這時,忽然一隊精兵,擁着朱聿鍔、蘇觀生等人出來。

原來朱聿鍔在王宮內,先是得人奏報,珠江上防禦還未完善,漢軍水師已經殺至,佈防人馬潰散,而後又得知丁魁楚逃走,廣州內外兵馬爭先逃竄,不得不捨棄廣州,倉惶出城。

“殿下!”焦璉大呼一聲,縱馬上前。

朱聿鍔淚流滿面,“悔不當初啊!”

焦璉嘆息道:“殿下,事已至此,當速離廣州,駐畢梧州,收攏潰兵,聯繫瞿撫軍,以圖再戰!”

當下,一行人倉惶而逃,匆匆撤離廣州。

在廣州大亂之時,趙銘已經率領大軍,自東莞出發逼近廣州。

前鋒王朝先,率領三千騎兵,率先抵達廣州城下,因爲都是騎兵,所以暫時駐紮於南郊。

於此同時,水師也穿過尚未佈置完全的航道,抵達廣州城外。

次日,趙銘終於領着大軍浩浩蕩蕩的兵臨廣州城下,而此時廣州城內的明軍,幾乎已經逃散一空。

趙銘在南郊勒馬,身後大纛旗高舉又放下,連續三次後,前進的漢軍士卒,遂即逐漸停下。

兩個月前,漢軍自廣州撤離,那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而現在趙漢三又回來了。

望着巍峨的城牆,漢軍將士們不禁感嘆,這裡曾經是他們戰鬥過的地方,之前沒打下來,這次絕對不會失手了。

“大王,據卑職探查,朱聿鍔已經西逃,廣州城內兵馬以空,所剩不多!”王朝先指着廣州,啐了一口,對身旁趙銘道:“大王是打還是撫?”

趙銘凌厲的目光遠眺城上的守軍,微笑道:“守軍大部潰逃,量城中守軍,沒有膽量抗衡孤王,打就沒必要打了,直接招撫,量他們不敢不降!”

王朝先見此,遂即揮手叫來一員部將,“派個人,去讓城裡的孫子開城投降!”

一名軍官,立時領着兩名騎兵,疾馳出陣,奔馳到了護城河邊上,朗聲道:“城上的人聽着,漢王有令,令爾等速速開城投降,否則打破城池,定斬不饒!”

話音剛落,吊橋放下,城門緩緩開啓,一名身穿緋袍的大員,領着大羣官員,魚貫出城,向漢軍大陣走來。

“大王,城門開了!”黨守素喜道。

趙銘順勢看去,果見城門緩緩洞開,一大羣官員出城之後,一隊隊士兵跟着出城,在城外兩側列隊。

這時,前去喊話的將令,奔馳回來,翻身下馬,“啓稟大王,城內守軍打開城門,向大王投降!”

意料之中,不過趙銘還是十分高興。

這次兵不刃血的拿下廣州,充分體現了他的智慧,還有判斷能力。

這時,一羣降官走到陣前時,被漢軍攔住,只讓爲首一名緋袍大員,進至趙銘馬前。

要是廣州之前投降,趙銘必然下馬相迎,如今投降,便沒有那個待遇了。

來人見趙銘傲然屹立於馬上,威武不凡,不禁跪地行禮,“廣東布政使顧元鏡,拜見漢王。”

趙銘聞語眼睛一眯,對此人有些印象,與蘇觀生擁立邵武,失敗後降清,後與李元胤等人促成李自棟反正,李成棟失敗後又降滿清。

趙銘微微頷首,威嚴道:“顧藩臺,可願爲孤效力!”

顧元鏡俯首拜道:“臣願爲殿下效力,舉城而降。臣早以封存藩庫,又令衙役和士卒巡視街道,抓捕亂兵,恢復城中秩序,並組織留守廣州官員,迎接殿下入城!”

趙銘不禁眉頭一挑,這個顧元鏡,既然在朱聿鍔逃走後,恢復廣州秩序,避免城中混亂,而且將沒走的官員都組織起來,前來投靠漢國,那意義就不一樣了。

雖說廣州對漢軍來說唾手可得,但是能完整的接受廣州,卻是顧元鏡的功勞。

趙銘當即翻身下馬,扶起顧元鏡,然後又是一個摸手殺。

“顧卿來投,孤王如得一臂啊!”趙銘執其手,商業吹捧道:“今後廣東之事,非顧卿不能勝任啊!”

顧元鏡心中大喜,不禁暗暗自得,別人都往城外跑,唯獨他不僅不跑,反而要往城裡鑽。

這廣州城漢軍本來可以打下來,而朱聿鍔、丁魁楚在城中,也輪不到他來舉城而降。

這便是逆向思維,不然哪裡有舉廣州而降的功勞。

現在等於是他將廣州獻給漢軍,這份功勞,不可謂不大,而他也必然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

顧元鏡大喜過望,忙表態道:“臣定當爲殿下效死!”

趙銘遂即道:“孤王甚爲欣慰,進城後,孤將設宴論功行賞!”

顧元鏡微笑道:“殿下,進城後,臣還有一件大禮,要獻給殿下!”

“哦?”趙銘疑惑一聲,頗感興趣道:“顧卿還準備了驚喜!”

第317章巡視東番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五十六章暗度陳倉第115章離別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1060章給明朝一個面子第183章依山避戰第298章閩南大捷第一零五章俘獲荷蘭戰艦第425章緩兵之計第944章割地求和第280章突襲安平第479章倒睿聯盟第774章舉城而降第115章離別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293章追擊多鐸第323章倭國風情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534章包抄敵後第999章逃跑計劃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239章漢化派第577章收割肥羊第532章朱以海的心思第530章齊聚杭州第782章建武末路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906章周國出兵第674章孫可望兵敗第807章後院起火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798章南京解圍第215章遷民禁海第238章攻佔大沽口第494章勸降旅順第308章移駕湖廣第七十五章馬士英的堅持第583章程璧歸航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611章呂宋海戰上第254章存在差距第1064章被拒絕了第1011章預設戰場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506章空心方陣第614章安撫華僑第645章滿清細作第816章信仰崩塌第七十章火頭營一小兵第125章夜佔崇明第357章二十四磅重炮第550章讓出南京第一百零一章返回金塘島第718章羞辱阿濟格第729章鄭成功參戰第776章丁魁楚出的難題第829章國有企業第九十一章殲滅李率泰第1092章三十步齊射第422章濟爾哈朗第281章選擇戰場第536章進攻兇猛第944章割地求和第317章巡視東番第458章施琅避戰第720章江北生變第847章股價大戰第1021章兵臨長安第404章激戰橋頭第499章出城決戰第一百零四章紅毛夷第247章殲滅西班牙小隊第294章路遇伏擊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505章對決第189章斬殺清使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738章朱以海的盤算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十四章打了件裝備第994章兵臨海蘭泡第1073章比拼基建第284章亂敵軍心第724章殿下仁義第401章精銳雲集第673章伏擊孫可望第129章趙李會師第738章朱以海的盤算第910章大人時代變了第749章西清軍閥第176章實力倍增第922章內應暴露第283章擊退鄭軍第379章裡應外合
第317章巡視東番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五十六章暗度陳倉第115章離別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1060章給明朝一個面子第183章依山避戰第298章閩南大捷第一零五章俘獲荷蘭戰艦第425章緩兵之計第944章割地求和第280章突襲安平第479章倒睿聯盟第774章舉城而降第115章離別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293章追擊多鐸第323章倭國風情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534章包抄敵後第999章逃跑計劃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239章漢化派第577章收割肥羊第532章朱以海的心思第530章齊聚杭州第782章建武末路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906章周國出兵第674章孫可望兵敗第807章後院起火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798章南京解圍第215章遷民禁海第238章攻佔大沽口第494章勸降旅順第308章移駕湖廣第七十五章馬士英的堅持第583章程璧歸航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611章呂宋海戰上第254章存在差距第1064章被拒絕了第1011章預設戰場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506章空心方陣第614章安撫華僑第645章滿清細作第816章信仰崩塌第七十章火頭營一小兵第125章夜佔崇明第357章二十四磅重炮第550章讓出南京第一百零一章返回金塘島第718章羞辱阿濟格第729章鄭成功參戰第776章丁魁楚出的難題第829章國有企業第九十一章殲滅李率泰第1092章三十步齊射第422章濟爾哈朗第281章選擇戰場第536章進攻兇猛第944章割地求和第317章巡視東番第458章施琅避戰第720章江北生變第847章股價大戰第1021章兵臨長安第404章激戰橋頭第499章出城決戰第一百零四章紅毛夷第247章殲滅西班牙小隊第294章路遇伏擊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505章對決第189章斬殺清使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738章朱以海的盤算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十四章打了件裝備第994章兵臨海蘭泡第1073章比拼基建第284章亂敵軍心第724章殿下仁義第401章精銳雲集第673章伏擊孫可望第129章趙李會師第738章朱以海的盤算第910章大人時代變了第749章西清軍閥第176章實力倍增第922章內應暴露第283章擊退鄭軍第379章裡應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