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後院起火

武昌城下,漢軍掘壕而進,花費十餘日,終於將壕溝,推進至武昌城下。

漢軍遂即進前架勢臼炮,士卒從壕溝接近城牆,避免了守軍火炮,殺傷暴露於城下的漢軍,使得銃城火炮失去作用。

從四月中旬開始,漢軍對武昌發起了猛烈的進攻,雙方激戰於武昌城下。

幾日之間,漢軍就損失一艘炮艦,十餘條兵船,三千餘人傷亡,而城中守軍,在臼炮的壓制下,死傷則更爲慘重,接近萬人。

這使得武昌守軍面臨極大壓力。

此時,武昌東郊,火炮轟鳴,硝煙瀰漫。

城頭爆炸連連,煙塵滾滾,護城河上濺起沖天的水柱。

漢軍士卒,頂着盾牌,從浮梯快速通過護城河,濺起的水柱,從半空落下,與漫天的箭矢一起,劈頭蓋臉的落下,不時有漢軍中箭,栽倒入護城河中。

壕溝內,李成棟揮刀急吼,“再上一營兵,給本帥衝!”

部將一咬牙,怒吼一聲,便領着三千兵馬,扛着雲梯,躍出壕溝,向城下衝鋒。

三裡外,漢軍大纛旗下,趙銘騎馬駐立,用千里鏡觀察着戰場。

城牆下方,漢軍士卒如螞蟻一般遍佈,整個東城牆上,豎起近百架雲梯,漢軍士卒頂盾而上,城頭滾木雷石,如冰雹般落下,漢軍士卒接連慘叫着跌落。

趙銘注視戰場,戰鬥極爲慘烈,城頭火罐丟下,熱油和金汁不停的潑灑,漢軍死傷極爲慘重。

不過,趙銘卻不爲所動,畢竟攻城,哪有不死人的,況且現在死傷的都是新收編的人馬,趙銘倒也不怎麼心疼。

這時,戰鬥正激烈之時,忽有快馬,奔入漢軍大營。

片刻之後,張家玉從營地出來,打馬來到趙銘身邊,附耳一陣低語。

趙銘聞語,眉頭一皺,猛然扭頭,看向張家玉。

張家玉點了點頭,“胡爲宗已經入營!”

“叮叮叮”一陣鳴金聲響起。

正攻城的漢軍士卒,聞聲不禁微微一愣,遂即如潮水般後退。

少量衝上城頭的漢軍士卒,急忙從雲梯下來,護城河邊原本怕誤殺自己人的漢軍火槍手,立時擡起火槍,射向城頭,打得城牆碎石飛濺,煙塵瀰漫。

城上明軍被火槍壓制,不敢冒頭,漢軍士卒立時架起傷員,匆匆退過護城河,而等攻城的步軍一退,護城河邊壓制城頭的漢軍火槍手,也紛紛退入壕溝。

城頭滿臉硝煙的守將袁宗第,站在城牆邊,看着壕溝中,密密麻麻的人頭,撤離城下,守軍再次打退漢軍的進攻,不禁高舉兵器,興奮大呼:“叛軍退了!”

城頭上明軍,大聲歡呼,不過隨着明軍炮陣一聲炮響,歡呼的明軍立時紛紛蹲下,藏在了牆垛之後。

漢軍營地內,退下來的漢軍,或趟或臥的擠在營地內,醫兵穿行於士卒之間,爲受傷士卒包紮傷口,擡走重傷員。

李成棟穿着鎧甲,一手抱着頭盔,從士卒間穿過,疾步走向漢王大帳。

帳外,一排手持火槍,刺刀老長的侍衛,胸脯挺起,腰桿筆直的站在兩側,看見李成棟過來,立時雙腳一併,行了個軍禮。

這時,李成棟徑直走到帳前,挑帳進來,正要詢問,爲何收兵,可一看了帳內氛似乎不對,便將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不敢多嘴,默默站在一角。

由於倒戈平繁,不受人待見,李成棟現在就跟小媳婦似的,說話都不敢大聲,也不敢出頭,爲人低調得很。

這時,趙銘站在一幅地圖前,將手中木杆折斷,憤怒道:“吳三桂這個跳樑小醜,也敢和孤叫板!”

帳中單膝跪着一人,正是軍情司統領胡爲宗,他低聲稟報道:“大王,據西安軍情司細作傳回消息,關中已經在集結兵力,近期就會出兵,救援武昌!”

李成棟聞語,心頭一驚,吳三桂也要趟這趟渾水呢?

趙銘恢復鎮定,問道:“吳三桂打算出兵多少?”

胡爲宗道:“據糧草調動情況,估計在十五萬至二十萬之間!”

帳中衆將一陣竊竊私語,李成棟心頭一驚,吳三桂要發兵十餘萬,難道投錯人,還有變數。

不等衆人,從驚訝中回過神來,胡爲宗又拋出一個消息,“大王,據密諜傳回消息,武昌除了向周國請援,還向西軍請援,細作發現西南,兵馬物資也調動平繁!”

帳中衆將聞語,議論起來,李成棟加不進去,只能一個人尋思,娘個劈的趙博安,一點也不念舊情,拿老子當炮火,老子要不要接機換個東家。

趙銘看着帳內衆人,不禁揮手喝道:“安靜!”

衆多將領,連忙靜聲,趙銘遂即冷笑道:“吳三桂不過醜類,西軍不過一羣殘兵敗將,且相距武昌甚遠,孤有何懼哉?”

趙銘環視衆將,沉聲道:“無論吳三桂,還是李定國,於武昌而言,都是遠水不解近渴,爾等務必用命,給孤將武昌打下來!”

衆將聞語,紛紛鎮定精神,齊齊抱拳,“喏!”

當下趙銘,揮手讓衆人退去,準備明日再攻,自己則站在地圖前,思索起來。

如他所預料的一樣,隨着漢軍做大,天下其他勢力,極有可能聯手打壓他。

哼,吳三桂和李定國既然出兵,援救武昌,但是孤王又豈能放棄攻下武昌。

接下來幾日,漢軍繼續進攻武昌,而攻勢越來越猛烈,一直在後督戰看戲的本陣精銳,也開始參與攻城。

戰鬥之慘烈,令武昌守軍,逐漸難以支撐。

可就在這時,一隊騎兵,卻護着建武朝廷的使者到來。

趙銘並未去迎接使者,而是坐在大帳內等候。

這時,帳簾挑起,來的卻是張煌言。

趙銘見此,有些意外,不禁微笑道:“張閣老怎來此,快,快請坐!”

“殿下!”張煌言給趙銘行禮,而後落座,微笑道:“下官這次前來,是傳陛下旨意!”

難道朱以海要加封自己,趙銘不禁疑惑道:“哦?什麼旨意?”

張煌言道:“陛下已經同意朱琳源投降,殿下可以不用耗費兵力攻打武昌了!”

“什麼?”趙銘猛滴一拍座椅,噌滴一下站起身來,“議和呢?”

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899章雲集南京第361章困頓城下第844章江浙紳商第421章南北議和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1100章班師回朝第935章突襲敵營第140章動靜弄大第984章嚮明朝請援第430章攻擊受挫第732章殖民主義601章英國商船第1064章被拒絕了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1084章西歐大同盟第五十五章激怒孔有德第863章討建奴復神京檄第1109章國宴第1016章散兵線第一零五章俘獲荷蘭戰艦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第180章浙江反攻第六章僥倖逃離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1045章挑撥離間第191章激戰金華第478章沸沸揚揚第284章亂敵軍心第206章東海的使命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118章大舉進攻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四十九章胡爲宗慷慨相助第598章爭奪旅順第六十七章離開舟山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524章滿清危機第946章合冰了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565章和議影響第三十八章剿義軍博洛定策第253章初戰受挫(爲掌門)第623章被困城中第592章東方無敵艦隊第142章攻破外郭第999章逃跑計劃第802章小覷於孤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187章氣煞我也第125章夜佔崇明第三章好爲人師第1080章失去信心第494章勸降旅順第726章要封就封漢王第415章大破豪格第544章萬歲衝鋒第八十一章圖窮匕見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390章旅順失陷第851章煤業上馬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十九章華夷之爭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379章裡應外合第277章鄭鴻逵入海第848章停牌第913章共討國賊第716章席捲河北第266章意見分歧第一百零二章遊擊營第289章清軍水師覆滅第914章暗度陳倉第382章援兵來了第九十五章欲死南京第727章整兵備戰第1071章海上補給線第644章胡馬南侵第848章停牌第466章接管朝鮮第四章懸屍示衆第九十三章回援江防第487章趙雜毛的陽謀第431章有意撤軍第587章決議出兵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742章突襲仙霞關第625章鄭彩的抉擇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421章南北議和第336章三省會攻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111章聯順抗清第653章闖宮第950章送走朱由榔
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899章雲集南京第361章困頓城下第844章江浙紳商第421章南北議和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1100章班師回朝第935章突襲敵營第140章動靜弄大第984章嚮明朝請援第430章攻擊受挫第732章殖民主義601章英國商船第1064章被拒絕了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1084章西歐大同盟第五十五章激怒孔有德第863章討建奴復神京檄第1109章國宴第1016章散兵線第一零五章俘獲荷蘭戰艦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第180章浙江反攻第六章僥倖逃離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1045章挑撥離間第191章激戰金華第478章沸沸揚揚第284章亂敵軍心第206章東海的使命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118章大舉進攻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四十九章胡爲宗慷慨相助第598章爭奪旅順第六十七章離開舟山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524章滿清危機第946章合冰了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565章和議影響第三十八章剿義軍博洛定策第253章初戰受挫(爲掌門)第623章被困城中第592章東方無敵艦隊第142章攻破外郭第999章逃跑計劃第802章小覷於孤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187章氣煞我也第125章夜佔崇明第三章好爲人師第1080章失去信心第494章勸降旅順第726章要封就封漢王第415章大破豪格第544章萬歲衝鋒第八十一章圖窮匕見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390章旅順失陷第851章煤業上馬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十九章華夷之爭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379章裡應外合第277章鄭鴻逵入海第848章停牌第913章共討國賊第716章席捲河北第266章意見分歧第一百零二章遊擊營第289章清軍水師覆滅第914章暗度陳倉第382章援兵來了第九十五章欲死南京第727章整兵備戰第1071章海上補給線第644章胡馬南侵第848章停牌第466章接管朝鮮第四章懸屍示衆第九十三章回援江防第487章趙雜毛的陽謀第431章有意撤軍第587章決議出兵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742章突襲仙霞關第625章鄭彩的抉擇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421章南北議和第336章三省會攻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111章聯順抗清第653章闖宮第950章送走朱由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