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抵達臺灣

趙銘回到金塘島後,趁着軍隊休整的機會,於舟山開辦舟山講武堂,令步軍馬軍水師推薦優秀士卒和軍官,進入講武堂進行學習。

講武堂並非訓練高級軍官,只是培養普通的底層軍官,教授一些戰場經驗和士卒應該掌握的技能。

猶豫缺少教官,趙銘強迫郭忠、阮美、王朝先、李忠明等人,兼任教官,教材以戚繼光的兵書爲主,令有趙銘編寫的士卒操典,也需要學習。

除此之外,趙銘委任逃到金塘島的陳子龍,擔任訓導官,教授軍官識字,還有保家衛國的思想,而趙銘則當仁不讓的擔任,講武堂校長。

現在條件有限,趙銘將各軍的軍官放在一起培養,等以後條件好些,在將講武堂拆分爲,陸師士官學堂、水師士官學堂。

七月底,在講武堂初據規模,勉強開始運轉後,趙銘登上了鎮海號,帶領兩艘經過休整後的炮艦,以及二十多艘福船,滿載着從兩淮搶來的兩千多頭耕牛,還有近兩千士卒,前往臺灣島。

去歲趙銘率領水師北上,一路打到大沽口,讓原本不重視海防的滿清,施行禁海之策,並於長江、淮江、大沽口、遼河入口等地,修建炮臺。

這使得趙銘想要襲擊滿清變得比較困難,再加上范文程到江南後,加大了對江南擁明士紳的清洗,使得趙銘難以從內陸獲得糧食物資,島上資源開始匱乏,特別是糧食開始緊張起來。

此時趙銘控制人口只有一百三十萬,而滿清控制的人口,則有將近六千萬人口,是趙銘的四五十倍,疆域也是趙銘的四五十倍,雙方間在體量上差距太大。

不過明朝現在有福建、廣東、湖南三處人口衆多的區域,在加上浙南、贛南等地,人口尚有近三千萬,人口對比,還沒到絕望的地步。

萬曆年間,明朝人口一億九千萬,經過流寇、瘟疫、滿清入侵,天下人口已經減少了一半。

現在無論南北,原本處於社會主要矛盾的人地矛盾,已經得到緩解,各地都有大片的荒地可以耕種。

這種情況下,滿清很容易收買人心,而事實上滿清確實也正在收買人心,一是承諾廢除三餉,二是將明朝藩王的藩田,分給百姓耕種,使得北方各地都逐漸安定下來。

滿清如此體量,一旦恢復生產,戰力必然大大提升。

趙銘坐困海島,物資和人力資源都比不上滿清,所以只能在人的組織和資源利用的效率上下功夫。

舟山島太過狹小,只能作爲一個前哨軍事基地,要想解決物資匱乏的問題,還是需要開發臺灣。

八月初,趙銘自舟山到了溫州,上岸拜見了朱以海,相談一日後,船隊補充了一些水源,等到風來,天氣合適,便直接前往臺島。

這時船隊在海上乘風破浪,一路向臺灣航行,趙銘則在船艙內,正專心爲講武堂學生寫着著作,準備作爲教材,讓將士們學習。

此時,船艙門被推開,一個身影有些怯怯的進來,看了趙銘一眼,將一碗粥放在趙銘的案臺前。

“放着就行了!”趙銘正專注寫書,以爲是親兵,隨口說了一句。

李枝枝拿着木托盤,聞語只能神情有些暗淡的,準備離開房間。

“枝枝?”趙銘本在奮筆疾書,鼻子忽然聞到一陣熟悉的香味,擡起頭看見一個有些失落的倩影,咦了一聲。

趙銘這個渣男,當初看人家小姑涼乖致,便肆意撩撥,可是現在卻沒了當初的勁兒。

初來乍到之時,趙銘其實對於這個時代的殘酷,並沒有心理準備和清醒的認識,只有當他親身經歷,看見山河滿目瘡痍,百姓身處水火之後,才真正認識這個時代,明白了他肩負的責任。

在瞭解這個時代後,在抗清大業和責任面前,他個人的情愛,便根本沒時間理會了。

不過,他與李枝枝的事情,還是解決了,只不過都是馬士鰲和陳明遇等人包辦。

成家立業,對於古人而言,成家才能立業,才能安定心性,明白責任,而堂堂平虜侯,右軍大都督,不能連個家室都沒有,所以馬士鰲幫他包辦,準備年底就完婚。

一般而言,按着禮節,訂了婚期後,兩人是不能相見的,不過戰爭時期,又不是文人家庭,所以不拘小節,而且李枝枝來臺島也有正事,所以便同行了。

“都督辛勞,我準備了一碗藥粥!”李枝枝轉過身來,看了趙銘一眼,又低下頭去。

以前趙銘只是軍漢,兩人到也門當戶對,現在趙銘貴爲侯爵,統兵數萬,成爲中國英雄,加上趙銘冷落了她,便讓她有些放不開了。

趙銘溫和道:“你吃了沒?陪我一起吃點吧!”

趙銘目光打量她,兩年多的時間,好像又長了,更乖致了。

~~~~~~

舟山的船隊,經常從溫州出發,前往臺北地區,

船隊來往航行,已經開闢出了一條航線,只要不是大風大浪,福船能承受住的天氣,都能夠出海,並且順利抵達臺北衛。

船隊離開溫州後,航行三日,便快抵達臺灣北部淡水。

這時淡水港內停泊了不少海船,鎮海號緩緩靠岸,趙銘站在甲板上遠眺不遠處的淡水千戶所,一座新建的村鎮矗立在遼闊的原野之上,一杆明軍旗幟在寨子的瞭望塔上迎風飄揚。

“都督,這裡就是臺灣?”在船上空間小,李枝枝與趙銘相處了幾天,感情升溫,她走到趙銘身邊,看着帶着一絲蠻荒氣息的陸地,有些好奇的問道。

趙銘讓屬下撐起一把傘,給她遮陽,然後微笑:“不錯,這裡就是臺灣,以後咱們就在這裡安家了!”

現在抗清,等推翻了滿清,明朝內部肯定會有鬥爭,臺灣不僅是趙銘抗清的基地,也是他爲自己留的一條後路。

這時船隻搖晃,終於靠上碼頭,趙銘扶住李枝枝的肩膀,幫她穩住身子,而就在這時,十多名騎兵風馳電掣般奔來,爲首之人正是趙銘屬下王大拿。

(今天些不出了,明天再加更!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540章伏擊趙雜毛第480章真正的兇手第1096章吳三桂被擒第739章漢王震怒第396章錫澄防線第1030章牽首制尾直擊七寸第1085章三步一回頭601章英國商船第710章兵鋒之盛第717章北京震動第968章黃雀在後第190章三路突進第699章兵變前兆第753章福臨末路中第582章踊躍應募第548章張煌言諫言第770章擂鼓聚將第1011章預設戰場第三十七章入太湖創業艱難第247章殲滅西班牙小隊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335章準備再戰第650章招降李過第1087章趙雜毛來了第555章出賣趙銘第576章柳宿金礦第512章光復楚贛第584章宣傳造勢第196章追至城下第885章有多少掏多少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280章突襲安平第497章瀋陽東陵第258章準備就緒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543章生死激戰第383章千里送人頭第447章偉大的思想家趙銘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208章小六部第963章王鐸效應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745章勢如破竹第538章攻陷泰州第455章北進戰略第172章兵不厭詐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1041章絕貢之罰第1075章鈔能力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367章秦王風波第888章緩兵之計第116章邊境衝突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630章一觸即發第240章趙蠻子算你狠第408章諸將不滿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1018章排槍擊斃第206章東海的使命第505章對決第985章抵達瀋陽第757章投靠姜襄第416章恭迎撫軍第127章剎住降清之風第454章再下西洋第113章誣陷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335章準備再戰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124章趙博安一入長江第892章裡應外合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788章金陵春之陣(四)第501章決戰到來第456章再次北上第128章再入江陰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988章雙面間諜第852章就想爲殿下效力第187章氣煞我也第一百零一章返回金塘島第1024章君上不會當真了吧第972章收復四川第681章死裡逃生第748章矛盾激化第564章癸巳和議第361章困頓城下第806章反漢同盟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942章滎陽合戰下第627章銀彈攻勢第818章永曆立朝第733章挖漢王牆角
第540章伏擊趙雜毛第480章真正的兇手第1096章吳三桂被擒第739章漢王震怒第396章錫澄防線第1030章牽首制尾直擊七寸第1085章三步一回頭601章英國商船第710章兵鋒之盛第717章北京震動第968章黃雀在後第190章三路突進第699章兵變前兆第753章福臨末路中第582章踊躍應募第548章張煌言諫言第770章擂鼓聚將第1011章預設戰場第三十七章入太湖創業艱難第247章殲滅西班牙小隊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335章準備再戰第650章招降李過第1087章趙雜毛來了第555章出賣趙銘第576章柳宿金礦第512章光復楚贛第584章宣傳造勢第196章追至城下第885章有多少掏多少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280章突襲安平第497章瀋陽東陵第258章準備就緒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543章生死激戰第383章千里送人頭第447章偉大的思想家趙銘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208章小六部第963章王鐸效應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745章勢如破竹第538章攻陷泰州第455章北進戰略第172章兵不厭詐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1041章絕貢之罰第1075章鈔能力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367章秦王風波第888章緩兵之計第116章邊境衝突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630章一觸即發第240章趙蠻子算你狠第408章諸將不滿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1018章排槍擊斃第206章東海的使命第505章對決第985章抵達瀋陽第757章投靠姜襄第416章恭迎撫軍第127章剎住降清之風第454章再下西洋第113章誣陷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335章準備再戰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124章趙博安一入長江第892章裡應外合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788章金陵春之陣(四)第501章決戰到來第456章再次北上第128章再入江陰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988章雙面間諜第852章就想爲殿下效力第187章氣煞我也第一百零一章返回金塘島第1024章君上不會當真了吧第972章收復四川第681章死裡逃生第748章矛盾激化第564章癸巳和議第361章困頓城下第806章反漢同盟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942章滎陽合戰下第627章銀彈攻勢第818章永曆立朝第733章挖漢王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