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

“呼……”

劇烈的喘息聲中,一道矯健的身影急前行,他穿過一片密林,繞過猛獸出沒之處,終於來到開闊之所,前方有火把閃爍。天』籟『小說www.⒉3txt.com

下一息,就有一聲厲喝傳來——

“什麼人!?”

隨後,幾個火把迅靠近,伴隨而來的,還有陣陣馬蹄聲。

火光聚集過來,照在來人身上,卻是幾名身着輕甲的騎手拿着火把,幾人的模樣打扮都與中原相似,只是型略顯奇異,多有散披肩的。

這幾人過來之後,將矯健身影圍在中間,就有一人拔刀出鞘,指着那人,喝問:“你是何人,爲何來此?”

被指着的人衣衫襤褸,面容被火光一照,顯得憔悴,裸露在外的皮膚,更有不少傷痕,但面對喝問,他依舊挺直着身子,宛如刀斧雕刻的面容上,棱角分明,一雙眸子盯着幾人,毫無畏懼之色,整個人就像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利刃,散出讓人心悸的味道。

他淡淡的說着:“吾乃大將軍劉曜,此處何人駐防,讓他來見我!”

他的聲音帶着一點沙啞,似是因風餐露宿所致,但中氣十足,說出來的話擲地有聲,居然讓聚集過來的騎手,都被驚攝片刻。

但旋即就有一明顯是頭領的騎手搖頭道:“你是大將軍?不可能,幾個月前,大將軍就被那南邊的漢兒殺害了,你到底是什麼人,爲何要冒充大將軍?莫非是南兒細作?”言罷,就逼近幾步,作勢揮舞手中刀,一副要逼問真話的樣子。

“說我被殺害了?”被困之人不見絲毫懼色,火光倒映在他的瞳孔中,散出淡淡的精芒,“我劉曜何須冒充他人?我這一路九死一生,都挺過來了,會畏懼你這小小伎倆?去通報,讓駐守將領過來辨認,省得廢話了!快去!”

從來被人圍困者,少有不畏懼的,更不要說像眼前這人一般,不僅不畏懼,反而訓斥起圍困者來,更是頤指氣使,一副上位者的做派,彷彿雙方的境況顛倒。

但他的這幅架勢,卻讓幾名騎手驚疑不定,反被震懾住了,爲之人躊躇片刻,爲謹慎起見,就道:“左右,與我看住這人,我去通報將軍,也好辨認。”無形之中,他的口氣客氣了不少。

被圍之人也不催促,待那人離去,問起身邊幾人:“我在外多日,只是偶爾聽聞消息,得知吾族大王駕崩,不知是真是假?”

周圍幾人的口氣恭敬多了,點頭稱是。

那人不由嘆息:“如此一來,吾族又要陷入艱難,真是命途多舛啊,莫非又要重演魏武納策、陳侯分化的一幕?”

原來,這些騎手正是匈奴人,他們所在之地,就是北疆一線。

匈奴自光武時分裂爲南北二部,北部留在漠北,後來大部分西遷,餘下十餘萬漸漸被鮮卑各部吞併,還有一小部分始終留在大漠西北,在原本的歷史上,這一小部分會在五世紀時,爲柔然吞併,退出歷史舞臺。

與之相比,南部匈奴的境遇要好得多,在分裂之後,南部內附大漢,遷居塞內,分散在北地、五原、雲中、朔方、定襄、雁門、代和上谷諸郡。

二世紀的時候,南部單于庭南徙左國城,匈奴諸部順勢南下,深入幷州諸郡,主要分佈於汾水流域,因生活環境變遷,逐步由遊牧業向農業經濟過度。

鼎盛時期,幷州境內有匈奴三萬餘落。

東漢末年,戰亂不休,朝廷失去了對南匈奴的控制,隨後軍閥割據,南匈奴各部作爲一支武裝力量,時而參與軍閥戰爭,逐步掌握了中原的作戰方式,同時繼續內遷,但很快遭遇了阻礙——

梟雄曹操恐匈奴戶口滋蔓,浸難禁制,又想借機擴大兵員、割裂袁紹與匈奴的聯繫,就通過幷州刺史,採取了一系列控制匈奴的措施,分而治之,使單于恭順,名王稽顙(sang),部曲服事供職,同於編戶,邊境肅清。

又幾年,曹操得陳侯遺策觀之,擇其一二行之,分匈奴爲左、右、南、北、中五部,將南匈奴豪右與其所統的部民分離,從直接統治變爲間接統治。

其後,曹魏參考陳侯策,另立名目,設匈奴中郎將,加強了對匈奴兵馬的控制,常引匈奴兵攻伐。

在新漢北征,曹魏、袁趙先後滅亡之際,南匈奴曾擺脫控制,於是進一步南遷,待新漢平定北地,匈奴已然遍佈幷州,被稱爲幷州胡。

新漢朝廷上下,依昭烈皇帝劉備的遺命,以陳侯策治胡,然距離陳侯定策之時,已然過去幾十年,朝堂變換,世家更替,爲了自家之利,陳侯策早就面目全非,只留表象。

其中代表,就是本意爲宣揚華夏之文的四夷學館,成了質子之策,匈奴歷代王子皆要來洛陽,名爲求學,實爲人質,多有受辱之事,積蓄怨恨。

除此之外,朝堂上的幾大世家、勳貴,打着陳侯策的旗號,行自家之法,不僅對匈奴諸胡歧視,還進行壓迫與剝削。

內遷的匈奴諸部,除了要被徵爲兵,還有很多因爲人口貿易,淪落爲奴婢、傭客的,同時還要向新漢朝廷交納賦稅,矛盾日益尖銳,暗潮涌動,本因陳侯策而模糊的民族身份,在刻意的政策壓迫下,又逐漸清晰起來。

終於,十年之前,朝堂政變,皇族多人被貶入金墉城,四邊又有戰亂,蜀地生刀兵,江南則不靖,匈奴王劉淵趁機潛回北地,驅逐新漢官吏,兼併諸部,然後自扯旗幟,也號爲炎漢後裔,自稱北地漢王,公開作亂。

時至今日,似要崛起,所以於北疆大破官兵,但那匈奴王卻是突然歿去,使得匈奴各部又生離亂之心。

回憶前世種種,追究過往之史,劉曜不由嘆息,心中有着憂愁。

得益於漢化之策,如今的南匈奴人,不光是飲食、生活和裝扮上幾與漢人無異,連經史子集的學問也學了去,對過往歷史更是注重,劉曜作爲匈奴貴族,天生豪右,自幼就研習經史,多有思考,知道匈奴面臨危難。

“我匈奴一族,在魏武之後就是一團散沙,只貴族尚存族念,若非漢朝世家壓迫,部民怕是早就不記自身來歷了,幸得大王起復,追思先輩,再建汗國,但內裡還存幾個部族紛爭,又有五方部族隔閡,過去都被大王用威望鎮住,現在大王一去,怕是要有紛亂了啊,也不知能否度過。”

越想,他越是擔憂。

但思緒很快就被一聲驚呼打斷,就見一名披甲大漢走了過來,他一邊走,還一邊驚呼:“真的是大將軍,真的是大將軍!”

劉曜尋聲一看,認出了來人,乃是中郎將祁正舉。

現今的匈奴人,多用漢姓,相貌稱謂也與漢人相同,見面的禮節也是一樣,祁正舉驚喜過後,就依照士見王的禮節行禮。

“大將軍吉人自有天相!”

等劉曜將他扶起來,二人這才分主次落座,只不過劉曜是坐在主將的座位上,而祁正舉這位主帥,卻坐在賓位。

二人簡單寒暄,祁正舉忍不住道:“剛纔行軍司馬過去辨認,回來彙報,末將還存有疑慮,現在終於放心了,只是不知大將軍爲何不亮出令牌?”

這個問題,勾起了劉曜的思緒,他心中隱隱作痛,表面卻宛如無事的道:“一路逃難,歷經漢地、鮮卑部族,常被排查,多有換裝,又有沿路盜匪,信物早就都丟了。”

“大將軍受苦了,受苦了啊!”祁正舉也是帶兵的人,哪裡聽不出裡面的兇險,不住的安慰。

倒是劉曜渾不在意,揮揮手,話鋒一轉:“國中局面,我已知大概,而今是個什麼情況,你在此駐守,可是還有戰事?”

祁正舉收斂心思,回道:“今上登基之後,說要休養生息,但漢兒狡詐,不可不防,是以這南邊多有佈防,如今整個幷州,大部皆爲我匈奴國土,也就晉陽等地,還有負隅頑抗,已有大軍前往征討,不日可平。”

劉曜點點頭,新近登基的,是他名義上的兄弟劉聰,他不便置評,就道:“晉陽駐守是那個劉琨吧,此人有才,若能招降,爲我所用,纔是最好。”

祁正舉卻搖頭道:“那些漢兒,也有骨頭硬的,寧死也不願意投降,那劉琨恐怕也是這樣的人吧。”

劉曜沉思片刻,追問:“這般攻伐,漢廷有何反應?是否會再起戰端?”

祁正舉則搖頭道:“漢兒大敗,已然膽寒,不復兵,聽說還要給王上冊封,國中一個月前就決定派出使者,與漢廷交涉,此時該已抵達洛陽。”

劉曜又問:“國中可還安寧,大喪何日可?”

“國中安寧,諸王和睦,但大喪要等使者回來方可,因先王之死,與那漢兒陳止脫不了關係,得讓漢廷給個說法。”

聽到陳止的名字,劉曜眼中閃過一道寒芒,心底殺意涌動,但生生壓下去,跟着嘆息道:“是我的過錯,沒有護好幼弟,還害的大王心淤,以致中道崩殂。”

祁正舉趕緊道:“怎能怪大將軍,此事皆是漢兒之術,待得國使當堂質問,定要讓那陳止付出代價!”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觀氤氳青煙變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諸官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軍敵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動要加考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四十九章 觀望間今是昨非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五百章 打亂局面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難啊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現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六百章 鮮卑討“不臣”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九百九十一章 後路何在?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三百九十章 領民戶籍與屯田民籍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啓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三百二十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二百八十六章 這晚宴還開不開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海王之死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潰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章出自人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觀氤氳青煙變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諸官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軍敵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動要加考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四十九章 觀望間今是昨非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五百章 打亂局面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難啊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現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六百章 鮮卑討“不臣”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九百九十一章 後路何在?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三百九十章 領民戶籍與屯田民籍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啓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三百二十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二百八十六章 這晚宴還開不開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海王之死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潰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章出自人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