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

“好好好!慕容部也栽跟頭了!好事!”

在段部鮮卑大部分停駐的汶縣往北,超出遼東郡的範圍,卻有一個玄菟郡,在這玄菟郡的最北邊,有一座縣城,名爲高顯,原本也算是被朝廷掌控的地盤,如今卻被一夥鮮卑人攻下之後佔據,這部分鮮卑,正是從幽州逃遁而來的宇文部鮮卑。

這支宇文鮮卑的頭領,名爲宇文逸豆歸,此時也接到了自慕容部而來的消息,滿臉愉悅。

但他這邊話音剛落,就有一人跳出來出言:“豪帥此言差矣,我部固然與那慕容部有世仇之事,雙方多年來攻伐不絕,但歸根到底都是鮮卑山一脈,如今我部自幽州而逃出,又歷經分裂,正是衰弱之時,連那漢廷的一介郡守鄧飛,都不將我等放在眼中了,敢出兵追繳,就是因看準了局勢,說句不好聽的,那就是痛打落水狗,與之相對,若能求助慕容,則能改變情況!”

說話的這人名爲宇文端德,乃是這宇文逸豆歸的族兄,過去曾往中土洛陽留學,雖然戰力不怎麼樣,但卻是族中有名的智者,經常有族人前去請教。

此刻他一說話,衆人立刻就思索起來,儘管對那話中提議的求援慕容部有着牴觸,但考慮到自家當前的局面,也不得不多思考一些

此時宇文逸豆歸所在之處,乃是一處屋舍,裝飾簡陋,但地方空曠,容納了十幾人,都是這宇文部的貴族、高幹、大姓和他的心腹,但人數着實不多。

眼下這宇文部的情況,當真是非常不利,比之段部鮮卑更要慘上幾分。

原本的頭領和將領宇文乞得龜受了重傷,修養之後還是留下後患,前陣子隨着王浚的命令要攻伐代郡,爲北路大軍,結果連續遭遇波折,與七品鮮卑交戰之後,又接連吃虧,和王浚麾下的幽州軍體系,沒有完全整合,因而退守的時候又有波折,等一切疏通完畢,反過來要反擊的時候,王浚又被抓了。

那時候,宇文部的兵馬還以爲能趁機入幽州劫掠一番,結果邊疆的守軍卻已得了陳止的許諾,擋住了宇文部的兵馬,無奈之下,這宇文部只好逃竄出去。

只是比起段部的兵馬而言,宇文部這一逃,可謂是歷經磨難,中途甚至還被其他部族伏擊過,又遭遇了幾次自然險情,而疑神疑鬼之下,更是多次分兵,連宇文乞得龜等人,都在中途帶着兵馬離去,然後就沒有消息傳回來了。

真正抵達了這平州東邊,與高句麗接壤之處的,也就是宇文逸豆歸他們這些人,但人口比原本減少了一般有餘,可以說是損失慘重了,就這還一到了玄菟郡,就被鄧飛帶人給堵着揍了一頓。

那鄧飛正是玄菟郡的太守,乃是鄧家出身,頗有其名,在鄧家年青一代中,也是佼佼者,卻沒有走中樞任職的道路,而是轉而到了地方,爲一地郡守,因邊疆之地,太守本就可以先斬後奏,干涉兵事,而這平州更是雜糅之地,是以鄧飛也領着兵馬,時常親自衝殺,練出了一支兵馬。

這次,就是這一支兵馬,讓宇文部吃了虧。

衆人在那邊思考着與慕容部聯手的可能,但他們的首領宇文逸豆歸卻是念叨起其他事來:“那鄧飛確實是不知好歹,居然還敢伏擊我等,莫非把自己當做是陳守一那樣的人物了?豈有此理!等部族緩過勁來,我第一個就要拿他開刀!”

先前他們一路逃遁,本就疲憊不堪,原來的戰力十不存三,所以被精心準備的鄧飛帶人一頓追擊,不得不放棄攻佔玄菟郡首府玄菟城的打算,轉而北上,佔了邊遠小城高顯縣。

而那佔領玄菟縣本是宇文逸豆歸拿出來,準備鞏固自己領袖身份,進而謀奪宇文部大單于的立威之舉,卻被鄧飛破滅了念頭,自是難以釋懷,現在聽別人提起,這肚子裡早就窩着的怒火,便就順理成章的宣泄出來。

他這一發話,自有那打算投其所好的族人、部屬在旁附和

“這鄧飛本就是個又臭又硬的石頭,當初連王浚的話都不放在眼裡,何況我等?先前王大將軍不是要將昌黎郡拿出來,讓他做太守麼,結果此人直接拒絕,那昌黎可是大郡,又靠近幽州,不比這玄菟強?現在想來,他當時就是心懷叵測,早就準備要偷襲咱們了!”

鄧飛爲平州一郡太守,乃是受朝廷指派,用來牽制王浚的,是以之前王浚在平息平州紛亂的時候,多次給鄧飛小鞋子穿,最有代表性的,應該就是先前幾次挪動鄧飛的職位,一會說可以在昌黎擔任郡守,一會又說他該調動到遼東,甚至乾脆就要派人去半島。

但鄧飛卻沒有上當。

昌黎乃是平州東邊的郡,與幽州接壤,地盤頗大,而且靠近幽州,算是相對富庶之地,只是領土大部分被幾部鮮卑瓜分,鄧飛真要是過去了,立刻就要淪爲傀儡。

至於遼東與半島,在當前來看,即便不能說是苦寒之地,但畢竟遠離了幽州,失去牽制王浚的意義,當然也不會從。

更何況,得令而來,到了平州,地方上也有許多問題和掣肘,鄧飛也是花費了好大功夫,甚至編練一支兵馬,這纔算是站穩腳跟,真要是聽了王浚的命令,原先的積累頃刻不存,又要從頭開始,而平州卻已被王浚平定下來,恐怕很難再有機會了。

這個道理,在場的人不少人都明白,這時聽了宇文逸豆歸的話,便嘆了口氣,那宇文端德便試圖將話題拉回來:“當下陳氏得了幽州,此人手段過人,心思難測,更不似王浚那般,有明顯的所求、喜好,更可慮者,乃是此人似乎戰無不勝,連慕容部都敗於其手,根本看不出後續還有何等目的,這時我等理應先聯各方,以謀後續!”

“端德啊,”宇文逸豆歸搖搖頭,頗爲不以爲然,“不是我不願意,實在是那慕容部如今心比天高,我等現在過去聯絡,他第一件事就是讓我等臣服,你信不信?”

“我信!”慕容端德重重點頭,毫不避諱的說,“但凡事當有所取捨,又該能屈能伸,當初慕容廆亦有低頭時,如今更是在陳氏面前服軟,我宇文部面對大敵,事關存續,又豈能不暫時委屈一下?屬下不才,願爲使臣,出宇文、拓跋、段氏三部,全力聯絡,以和鮮卑之勢,斷不能讓他陳氏有喘息之機,否則等幽州恢復,恐怕北地雖大,卻無吾等立錐之地!”8)

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談笑間,敵首已擒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就擊潰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閒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們先動的手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八百零六章 仇家如狼,飢則可驅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禮成,朝立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六十無章 再近一步,必殺你!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五百零七章 當勸!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五十七章 銅錢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道授業解惑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二百零一章 啓程之時,攔路之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八百六十一章 吾料此乃持久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三百一十一章 來得正好!第三百零二章 暗潮涌動,當快刀斬亂麻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書童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運竹藤,暗度陳倉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一百零四章 又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四十九章 觀望間今是昨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亂!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
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談笑間,敵首已擒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就擊潰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閒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們先動的手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八百零六章 仇家如狼,飢則可驅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禮成,朝立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六十無章 再近一步,必殺你!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五百零七章 當勸!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五十七章 銅錢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道授業解惑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二百零一章 啓程之時,攔路之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八百六十一章 吾料此乃持久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三百一十一章 來得正好!第三百零二章 暗潮涌動,當快刀斬亂麻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書童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運竹藤,暗度陳倉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一百零四章 又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四十九章 觀望間今是昨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亂!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