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

平州,遼西郡。

那城門高榜的前面聚集了一堆人,最外面的人,都在試圖往裡面擠。

“別擠別擠!人人皆可看!”

“都後退!後退五步!”

“切莫急切,自有那讀榜之人爲爾等誦讀內容,都不用靠着太近!”

榜邊,有幾個差役正在呼喊着。

這些人都是從玄菟郡等被刺史府掌控的地方,臨時借調過來的吏胥,便是爲了將那幽州將軍府的意思傳達到各地。

遼西郡在平州也算是一處大城,雖說這些年因爲戰亂,人口減少了許多,不過便是這剩下的人,也着實不少。

城裡面有些是胡部之人,但也有不少漢家百姓,因爲靠近中原,加上之前王浚在名義上的控制,還有諸多鮮卑部族對於漢化的需求,便是胡人也多有漢家習慣,稍微有些資財和出身的,更不乏讀書爲學之輩。

幾日前,城中便逐步傳出,說是那位徵北將軍歸來,有意行大科舉事,廣召天下英才,即使是那胡部出身的,只要能講明來歷,將家中妻兒老小接來的,也能一併參與。

此話可謂一石激起了千層浪。

和幽州的大族世家不同,平州的漢家也好,胡部也罷,多是小族小門出身,或者乾脆就是沒有跟腳之人,那胡人部族的多數只是小部,因爲稍微大一點的部族,都會隨着幾部鮮卑去往東邊、南邊的好地方。

不過,在平州能夠爲學的胡人,多多少少都是受到漢化影響的,能買得起所需書冊,至少得是有產階級,多爲小族上層,當然也有追求,但他們的追求和大族不同,這些人不敢去想那些爭霸事,就思慮着,能否投入一個大族,成爲其中的聯盟姓氏,也好讓族人血脈翻身。

可惜留在平州的,肯定都是未能如願的。

結果這個時候,突然有消息,說是幽州軍似乎可以讓他們加入!

幽州玄甲軍,那是什麼樣的軍隊?

現在已經無需多說了,這平州的部族百姓,不僅僅親身體驗過張方所領的玄甲兵勇,更是和天下之人一樣,不斷聽到幷州戰場傳來的各種戰報,一個個早就都嚇得失去了他念,只求着玄甲不要來敲自家門,那就是老天保佑了。

結果,現在突然有人告訴他們,他們這些人也有機會能加入裡面,而敲門磚,便是漢人的學問!

這下子,可是讓不少人心花怒放,喜不自勝。

因爲在這些胡部之人看來,若是能加入幽州爲官吏,要好過在鮮卑大族中做聯盟姓氏的。

先不說兩邊實力對比,就說那中原的花花世界,也好過草原大漠的貧瘠——畢竟現在徵北府坐鎮北地,有玄甲軍鎮壓北方氣運,你哪個部族敢南下,不敢南下,搶不到人口和物資,連過冬都是問題,還談其他?

再者說來,那些讀中原書的,無形之中也會有些家國情懷,否則也不會爲了自家部族謀前程了,這若是能入漢家官府,豈不是更能實現抱負?

總之,基於種種原因,無論是這胡部之人,還是漢家百姓,對這個傳聞都是樂見其成的,他們唯一擔心的,就是這消息只是一陣風,吹過就算,得不到落實,那可就十分讓人遺憾了。

是以都是翹首以盼。

沒想到不過幾日之後,消息便就落實下來,頓時人人歡喜。

聽到張榜之事,城中有意之人,都忙不迭的過來觀望,擁擠之下,那諸多差役和兵卒,費了好半天的勁兒,纔算是維持住秩序。

待得人羣稍微安靜了一會,差役裡面就有一個書生打扮的人出來了。

底下的人就有人竊竊私語說道:“你們可知這宣榜的,是哪裡來的?”

“不是玄菟來的?”

“自然不是了!”先前那人馬上就展示自己所知,“肯定是自幽州來的舉子,這文武舉你們可知道?”

衆人爲了不顯得無知,便皆趕忙答道:“知道,知道。”

“這人便是舉子,他們這些人,爲實事,辦政務,便積累了成績,尤其是咱們平州這樣的苦地方,願意來的,都算得大功勞,回去說不定就得晉升!未來,我等若是靠着科舉起來,說不定也要如他這般。”

聽得此言,周圍的人連連誇讚他見多識廣。

這時,榜邊上的書生,已經開始宣讀了,衆人趕緊收攝心思,凝神去聽——

“今,在遼西城中設學館一座,凡平州境內所屬,有戶籍者、未曾作奸犯科之人,皆可往之報姓氏,經過篩選後,可得‘生徒’之號,書冊之助,三月後在此參加郡試……”

之後,便是一些個考試的注意事項,以及涉及書冊的範圍,很多人用心的記憶起來。

但那些胡部出身的、或者在本地沒有戶籍的,便焦急起來,左等又等,不見那書生有說的意思,終於有人忍不住詢問道:“我等這般,莫非就不可從科舉事了?”

書生聽了,擺擺手,就道:“莫慌,後面還有,待得我先將這些說完,你們也要記憶,以後一樣用得上。”

聽到這話,不少人稍微放心,儘量記着書生所言,只是還不甚踏實。

等這些話說完了,書生才從懷中拿出一卷,言及:“今日行科舉事,是爲三州取官吏,爲民衆謀差,不可聘非大漢之民,若是有心之人,可先入戶籍,再往學館,只是這次納籍之事,也有幾點,諸位且記……”

聽到這裡,那些焦急的衆人,方纔恍然大悟,知道了那位將軍的用意。

“凡入戶籍者,當說清三代之傳,兄弟姊妹所屬,妻小亦要遷徙……”

聽着那書生的種種要求,不少胡部之人,都不由苦笑起來,意識到這不光是要行科舉事,還要行那吞併法!

人羣之中,有幾名青年,聽着這話,暗暗稱讚,其中一人在張榜過後,便第一時間找到學館,遞交了名冊,然後返回家中。

其家也是大宅,懸着“高府”兩字。

“父親,我今日聽了將軍之法,當真佩服。”

這青年名爲高慶,其父高隱,曾爲西晉高官,甚至做過一年的玄菟郡太守,但如今卻賦閒在家,在當地頗有名望。

一見其父,高慶便讚不絕口:“此番連環計,當真是玄妙異常,北地三州必可連爲一體,徹底成爲徵北之地!”

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馬圍使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衛,開府建牙!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騁意馬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來談玄正神仙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一百九十七章 請帖去哪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追窮寇!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寧予民,官與兵則待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亂世家第三百零二章 暗潮涌動,當快刀斬亂麻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後方能聚人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八百七十七章 前奏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四百七十五章 書則百家驚,何人重白紙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五十一章 我優勢很大!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五十七章 銅錢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一手人才,一手刺殺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九十無章 品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邊談笑亦橫屍,三軍可立武悼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
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馬圍使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衛,開府建牙!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騁意馬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來談玄正神仙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一百九十七章 請帖去哪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追窮寇!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寧予民,官與兵則待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亂世家第三百零二章 暗潮涌動,當快刀斬亂麻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後方能聚人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八百七十七章 前奏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四百七十五章 書則百家驚,何人重白紙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五十一章 我優勢很大!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五十七章 銅錢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一手人才,一手刺殺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九十無章 品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邊談笑亦橫屍,三軍可立武悼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