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

草原上的物產是十分有限的。

過去在草原上崛起的遊牧部族,都有南下打草谷的習慣,這一方面是部族風俗影響,但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草原環境惡劣,無法提供足夠的食物和物資。

自己的土地上不能提供,那就從別的地方補充,自己的部族無法提供,那就去搶奪其他部族。

搶奪伴隨着兼併,最終塑造大型部族,匈奴、鮮卑這般皆是如此崛起。

“草原的供養是有極限的,而且相對貧瘠,當勢力膨脹到一定程度,整個草原近乎歸於一部,就只能向外擴張,往哪裡?”

劉琨最後一句反問,便不再多言,留下了陷入思考的衆人。

只是這些人只憂愁片刻,便不放在心上。

“聽着兇險,但有將軍府護持,咱們幽州必然無恙,胡人如果趕來,只能是自尋死路!”

“不錯,將軍以咱們代郡這一郡之地,就可以拿下整個幽州,不僅敗了王浚,還逐慕容、降衛氏,那衛家不也在咱們代郡開枝散葉了麼?當初都不怕,現在還能怕他慕容再來?”

“正是,這天色也不早了,家裡婆娘該做飯了,俺先回去了。”

很快,衆人相互道別,紛紛散去。

聽着這些人的言語,劉琨卻不由感嘆起來,曾幾何時,中原腹地、乃至那幷州百姓,也是這般模樣,不管過得好不好,總是一日兩餐不斷,知道明日早上起來一樣可以勞作。

可惜不過幾年的功夫,幷州淪入匈奴人掌握,中原也處處烽煙,很多人淪爲流民,過了今日,明日不知身在何處。

“如此看來,幽州已然是樂土之地了,難怪他陳守一能憋得住幾年,始終不對外用兵,就是不知道,他準備隱忍到什麼時候。”

感慨過後,又見了衆人散去,劉卻前行幾步,來到正在收拾物件的劉生跟前。

劉生的東西很簡單,便是能摺疊起來的胡椅,加上幾本書卷。

劉琨見了那摺疊胡椅略感興趣,他在雁門遊擊的時候,就聽說幽州有此物,據說還出自將軍府,甚至還見過幾次,可一直未曾仔細觀察,眼下這一見自然好奇,只是更讓他好奇的,還是面前的這個書生,因此壓下了探究胡椅的想法,直接過去說話。

見劉琨過來,劉生拱手爲禮,然後纔將幾本書冊收好。

見他這個模樣,劉琨頗爲唏噓的道:“看君子是寒門出身吧,卻能觀北地之局勢於一心,更難的是心懷百姓,在路上宣講,若是你出身上品之家,以這般學識,假以時日,位列朝堂也不是難事。”

他是猜測眼前書生也有志向抱負,用此話開場,最後招攬過來,也就順理成章了。

沒想到劉生卻笑道:“先生卻是誤會了,小生並非投靠無門,纔在街上宣講,其實在下早在去年就過了幽州文舉,乃是一名舉子,承將軍府教化之務,來到這裡宣講,待得半年之後,會有人過來考覈,詢問路人,若是十問五過,便得晉升,可以爲吏,去一方輔政。”說着說着,他臉上露出了嚮往之色。

劉琨卻吃了一驚,追問道:“這個文舉,是怎麼回事?你說過了此舉,通過考覈,可以爲吏?莫非人人皆可爲之?”在這之前,他已聽過文武舉的說法,只是不好多問,可隱隱有着猜測,結合幽州的一些情況,有了個模糊的想法,聽到書生一說,馬上就清晰幾分。

劉生就說道:“也不是人人皆可爲之,但卻是人人可能爲之,在這幽州,只要身家清白,每年報備,秋收之後,便可參與這文舉,對了,還有武舉,這兩年越發隆重,幾乎人人皆知,”他露出笑容,“先生不知此事,果然是外地而來,若換成了鎮子上的其他人,恐怕不會與您多言,而是多有防備,甚至直接通報長者,要來抓你。”

“你是怎麼知道的?”劉羣走過來,聽到這話,就忍不住問起,他自然想到了剛纔那個老農,幾句話就走,滿是戒備。

“包括小生在內,前面幾個宣講人,都反覆告誡鎮中百姓,讓他們小心外來之人,更講了許多分辨外來之人的方法,防止被人刺探了我幽州虛實,這也是將軍府所提倡的,而且說白了,這個鎮子本就不大,整個鎮子一共也沒有多少人,大部分還都有交情、親緣,彼此之間大多都認識,像先生這般的外來之人,而且風度不凡的,一下子就會被辨認出來。”

劉羣愣了一下。

劉琨則眉頭緊鎖,整理了思路後,說道:“這麼說來,這過了文舉的人,都要像你這樣,到這幽州的一個小鎮子裡宣講?一個人給一個鎮子講解,還真是辛苦。”

劉生卻笑道:“這個鎮子因爲地處偏僻,編戶齊民不多,因此只有一人便可,那些稍微大一些的鎮子,宣講的人數就多了,至於縣城之地,人多繁雜,甚至還要十幾人、二十人協作,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要來地方上宣講,在下文舉的時候,名次只在五十開外,這纔要到地方上走上一遭,前十名的話直接可以爲吏胥,在將軍府中行走,日後外放爲吏,五十名以內也可入幽州官學深造……”

聽到這,劉琨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已然意識到了裡面的關鍵。

“難怪啊,我說這隨便一個農夫,怎麼都能說上兩句時事,更有不少商賈、小廝之輩,也都是見識不凡,看來都是君子宣講的功勞啊。”

劉生卻搖搖頭,笑道:“非小生一人之功,而是前幾任打下的基礎,最初來時,這街上的百姓哪裡會有人聽講,反而還有嘲笑的,是幾位前輩不斷宣言,纔有今日之勢。”說着,便告辭離開了。

劉琨不好阻攔,更無法招攬,人家本身就是文舉出身,來這裡不是做義工,而是爲了考評之後晉身,哪裡會跟自己這麼一個外來逃難的人走?跟着自己,纔是明珠暗投。

所以,回去的路上劉琨心思沉重,回了車隊,就催促車馬儘快前行,這一走,也沒心思瞭解沿途局勢了。

劉羣固然不願耽誤時間,卻還是忍不住問起緣由。

劉琨便道:“之前還道幽州武功爲盛,文治次之,如今才知,分明是文治爲大,是以武將不滿啊!”

劉羣一聽,驚問其故。

劉琨嘆息着道:“文舉一出,舉子名成,幽州之地的寒門子弟,盡入陳守一帳下,你莫非沒有注意到,這幽州百姓也好、兵卒也罷,乃至是那士人一脈,都只知將軍府,而不知幽州刺史了!”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靂!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勢定策不提幽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六十四章 圍門書林齋!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四百八十五章 陳施主的口氣好大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讓他佔了便宜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得遠,傳得慢,錯的多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來投途遇險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就擊潰了第三百零八章 兩陳合流之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邊荒草,今日衆星拱月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七十章 筆走龍蛇言莫賭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七百零七章 當日棄而走,今日無顏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觀王強而陳弱,當援抑強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世家皆囚,二臣慟哭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親喊你回家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氣成柱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聳後危,論法與教異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六百三十章 劍指兵屯!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來,冀州之勢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驗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九百六十五章 單于衰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五百八十三章 計成矣!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殺意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靂!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勢定策不提幽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六十四章 圍門書林齋!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四百八十五章 陳施主的口氣好大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讓他佔了便宜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得遠,傳得慢,錯的多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來投途遇險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就擊潰了第三百零八章 兩陳合流之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邊荒草,今日衆星拱月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七十章 筆走龍蛇言莫賭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七百零七章 當日棄而走,今日無顏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觀王強而陳弱,當援抑強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世家皆囚,二臣慟哭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親喊你回家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氣成柱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聳後危,論法與教異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六百三十章 劍指兵屯!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來,冀州之勢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驗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九百六十五章 單于衰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五百八十三章 計成矣!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