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

“這個名字,竟與韓文公的千古之文,有着相同的名字……”

兩個字,陳止陷入了沉思,心下思緒涌動。..

唐有《師說》一文,出自韓愈之手。

韓愈的名號,後世之人沒有不知道的,其人承儒家道統古文運動,闢佛卻骨正本歸原,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他的那篇《師說》流傳甚廣,名句層出不窮。

“傳道授業解惑,正是出自師說,現在出現紙上,裡面莫非有什麼聯繫?不過這紙上的其他話,又不是師說的內容了,比如這句聖人之言,期以明道……”

陳止粗覽一遍,見自己這幾日和王建交談時,被王建稱讚品味的語句,竟然都被記述下來了,包含了柳宗元王通李翱等人的論點。

陳止說話時,並沒有刻意區分來歷,因爲都是幾千年總結下來的智慧結晶,融入了文化血脈,言行舉止中不自覺的就會帶上。

不過,那紙上只是單純羅列,前後語句並無聯繫。

“這可不是文章,只是單純的記錄罷了。”

《師說》一文,是論述老師的議論文,體現的是尊師重道之意,有完整的啓始事例宏論,層層遞進,結構完整,並非因爲是名人所寫,所以傳世,而是本身有着現實意義,才能被世人稱頌,和這張羅列名句的記述完全不同。

着,陳止倏地蹦出了一個念頭。

“論師之道,算不算絕學?只是韓文公寫《師說》時,唐代正處於恥於從師的時期,很多人覺得跟着老師學習是一種羞恥沒有風度的事,所以這篇文章的出世纔有現實意義,眼下我所處的時代,儒學衰退道佛流傳百家復顯,族學私學層出不窮,社會環境上並不一樣。”

想了想,陳止有了一些想法。

“不過,這個時代的問題也不小,眼前就有一個,王建面對大族的子弟,就得不到尊重,而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族學衰落,人才斷層,最終整個家族陷入危機。”

前文就曾提到過,家族存續的關鍵就有教育這一環,而族學是當前常態,維持家風家學。

“從這個角度入手,尊師重道的道理,在這個時代同樣有意義,另一方面,族學私學的出現,促進了思想的碰撞,可這種展也需要引領,這就是老師先生的現實意義……”

陳止從再次復甦後,就喜歡解構現象,探究背後的社會意義和歷史規律,此時靈關一閃,就有了一個想法。

“不過,這事得等我回去之後,集中精力思考,此時只能定個大概。”陳止將目光從紙上收回,落在了陳蟄的身上。

陳蟄頓時感到了壓力,他之前在心裡評價過陳止,可真正面對時,又是另外一種感受,好在在來之前,陳蟄做好了心理準備,記着祖父的囑託,定了定心神,就想按祖父教的話說上一番。

可是不等陳蟄開口,陳止先就笑道:“陳蟄,你拿這個給我,是因爲不忿陳華辱我麼?”

陳蟄下意識的點點頭。

陳止又問:“你今年多大了?”

這問題來的突然,陳蟄依舊是下意識答道:“再過兩個月,就年滿十歲了。”

陳止點點頭,說道:“這個年紀也該讀書爲學了,再往後就有些晚了,這幾日你在邊上旁聽,有什麼感想麼?”

陳蟄總算回過神來,心裡一驚,以爲陳止要責怪自己偷師,於是趕緊就道:“先生,您不要生氣,我沒有聽去多少,也沒有外傳,這些都是祖父記下來的,想讓我慢慢參悟的,沒有第三個人知道,真的!”

“不用害怕,我問你,”陳止擺擺手,露出一個自認爲慈祥的笑容,“你是不是想跟我讀書?”

陳蟄一怔,然後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連連後退,跟着就滿臉通紅的道:“我願意!”然後就要跪下磕頭!

“不急,不急。”陳止趕緊攔住,“你得先回去稟告長輩,再做決定。”他倒沒想到陳蟄的求學之心如此迫切,關於這個小廝的情況,陳止也有所瞭解,知道是背景乾淨的清白人家。

此時在陳蟄的心裡,則是念頭翻滾。

“會有這麼好的事!祖父教我的說辭都沒用上,七少爺就說願意教我讀書了,等我成了他的學生,以後不就有好日子過了?祖父也不用那麼辛勞了,他知道了,肯定很高興!這用功讀書,果然是好的!”

蟄蹦蹦跳跳的離去,陳止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接着就起步回返,途中還是往陳侯廟轉了一圈,依舊沒有迴應。到了家中,他拿出那張麻紙,眉頭一皺,坐在椅子上思考起來。

腦海中,麻紙上的列語句,以及後世的隻言片語,還有記憶典籍中的文字語句,彷彿過山車一樣,在陳止的心頭劃過,其中含義逐步顯現,有的被抓住,有的被略過。

慢慢的,文字組合在一起,朝着一篇文章的形式匯聚。

而陳止心中,也慢慢構建出一個頗爲宏觀的景象——

前世,他借籤筒之助,略微瞭解過後世幾個朝代的社會變遷,此時這些零散記憶也逐步顯現,就好像是未來,與族學書院官學,諸多場景雜糅在心,構建成一副畫卷。

就這樣,陳止在思索中,整個人沉寂下來。

他的這個樣子被吳掌櫃,這掌櫃的也有經驗,立刻將店門一關,防止陳止被人打擾。

陳止就這麼靜靜的坐着,一動也不動,宛如雕塑一樣,等陳輔陳停前後回來,見了他的樣子,也是大氣都不敢喘一口氣。

等到了晚飯時間,陳止還是一般模樣,也沒人敢擾亂他的思緒。

陳止的這個狀態,約莫持續了兩個時辰,他才伸了一個攔腰,長舒一口氣。

“不如就用這諸多智慧結晶,再鑄一篇《師說》,贈與陳蟄,同時試驗一下,這樣一篇文章,算不算絕學。文章代表諸多特性,主旨精神學術傾向文體文風等等,總有一個沾邊的吧。”

想着想着,他長身而起,飯也顧不上吃了,不理面面相覷的衆人,直接回到房間,鋪紙研磨,提筆就寫!

“古之學者必有師……”

以原本師說的開篇一句爲起始,筆走龍蛇。

陳止今生雖未行過完整一文,但前世卻有經驗,曾與文壇宗師級別的人物交流,加上籤筒加持,有着深厚基礎,只是前世戰亂,根本沒多少用武之地,可今日書寫,很快就把握到了節奏。

師說的原文,乃是“說”,用議論和記述來說明某種道理,相比之下,如今的新漢,玄學盛行,駢文漸起,單純以說爲體,難免被人忽視,所以還要加入其他因素。

於是,在行筆之間,陳止雜糅衆多言論,以韓愈原篇爲框,將柳宗元王通等人的觀點也融合進去,再加入自身情感,使得文章的前期,有了抒情小賦的特徵。

抒情小賦,沒有主客問答,特點是快節奏明主旨,開門見山,雜糅心意,所以此文開篇就定了陳止之意,又按照世人習慣,拿出三代之事聖人之語作爲鋪墊,確定政治正確,跟着就是衆家論點爲佐。

等寫到到了文章中期,陳止的文風又有一點變化,將前世瞭解的私學名人今生接觸的誡子佳文族學任職時的親身經歷,作爲事例羅列出來。

這些事例,說的與各大世家切身相關,隱隱指出隱患,所以這一部分文章特點鮮明,在文字上剛健有力,在字句上說理通透,在文體上駢散相間,在文風上揮斥自如,有着論說散文的風格。

等到了文章的最後部分,陳止反而停下筆來,皺眉細思起來,每過很久才寫下幾個字,寥寥數字,錘字煉句。

前面通過鋪墊和事例,已然將觀點表達出來,欠缺的就是整理統合,略作延伸,這也是文章收尾要達成的目標。

待得收尾字句漸多,形態也逐步清晰,卻是諸多對仗接連用典,盡顯駢儷,恰合當今名士的審美。

駢文展下去,肯定會如原本歷史一樣出現問題,但不能否定其歷史價值,尤其是陳止今日寫文,本有試驗之意,當然不能捨近求遠,總要遷就社會風氣,況且這只是最後的總結,是爲了便於“尊師重道”這個觀點的傳播,所採取的策略。

而整篇文章,並非以駢儷爲本,也非空洞堆砌,雖有三味文體,但只是略有偏轉,文風完整,不見鬆散。

待得最後一字落下,陳止長舒一口氣,只覺神似疲憊,擡頭一已大亮。

“不知不覺,竟過了一夜!這文以載道的事,果然不是那麼輕鬆的,哪怕我有諸多助力,用了取巧的法子,一樣有神思枯竭的感覺了。”

事情一了,睡意襲來,不過陳止強忍着睏意,招來陳輔,陳輔知道陳止一夜未眠,自然是關心一番。

陳止安撫兩句,又吩咐了一下,說了陳蟄拜師之事。

陳輔固然疑惑,卻不會質疑陳止的決定,點點頭,好奇的上文章一眼,就退去準備了。

陳輔一走,陳止才安心入睡,但書林齋卻忙碌起來。

與此同時,彭城之外,陳華等人所乘馬車急行而去,眼離開地界,卻被人攔住了。

“什麼人在外搞事,難道不知道我等身份?”陳華那個僕從過來探查,但一見攔路人的面孔,登時一愣。

就見陳羅帶着幾人,笑呵呵的走過來,一邊走一邊說着:“兄長何故走得這麼急?也不提前告知一聲,也好讓我這做弟弟的,給你送行啊,好在我家七哥早就有了預料,讓我等在這裡,有一幅字特地寫給兄長你聽。”

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一百五十章 賊蹤傳官府,諸葛問守一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諸官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九十無章 品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途勁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議玄甲事,羣臣莫敢言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閒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上品!第八百一十八章 授命成印!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十章 賭約與字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七百七十八章 勸諫反在謀中亂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誰人能飲頭杯酒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啓第五百八十一章 四方嫌隙當用間!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若有膽,不妨一聽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九十無章 品第五百章 打亂局面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品!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軍、養兵、砸錢,一氣呵成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八十五章 彭城震動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憂,氐人亂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計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六百四十一章 襲屯先投毬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一手人才,一手刺殺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現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
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一百五十章 賊蹤傳官府,諸葛問守一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諸官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九十無章 品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途勁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議玄甲事,羣臣莫敢言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閒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上品!第八百一十八章 授命成印!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十章 賭約與字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七百七十八章 勸諫反在謀中亂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誰人能飲頭杯酒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啓第五百八十一章 四方嫌隙當用間!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若有膽,不妨一聽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九十無章 品第五百章 打亂局面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品!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軍、養兵、砸錢,一氣呵成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八十五章 彭城震動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憂,氐人亂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計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六百四十一章 襲屯先投毬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一手人才,一手刺殺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現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