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

王敦糾結了兵馬,本意是要集中力量,與陳止的玄甲軍一決勝負,可以說是背水一戰了,結果這預想中的決戰根本沒有發生,反倒是周邊的郡縣,被一一拔除。

這就好像是一個人收攏拳頭,打算全力攻出去,結果剛剛運好了勁力,一擡頭才發現對面沒人了,但是對方帶着一夥人,在更遠的地方,把自己給圍起來了。

這種打空了的感覺,着實是太過難受了,而且還帶來了一連串的嚴重後果。

天下四方,皆被玄甲所得,這種情況,莫說是那王敦心中惶恐,他的那些從屬一個個也是慌亂無措,偏偏無計可施。

便是那些被脅迫低頭的世家和江左朝廷勢力,一個個的也意識到不妙了,更帶有一股難以言喻的緊迫感——

因爲他們忽然意識到,如果情況一切如常,像是過去一樣,江左在漢家名下掌控,那麼陳氏想要攻伐這南方的土地,首先就有一個最難的問題無法跨越——

名分。

或許強行攻伐,以玄甲軍的戰力也一樣是戰無不勝,肯定能將江南打下來,但是名不正則言不順,到了最後,這下面的人心自有不同,會在後續的治理上憑空生出許多問題來。

結果,現在王敦這麼一鬧,理論上江南之地已經離亂了,所以玄甲進軍,也找到了合理的藉口,不是評亂,就是鎮城。

而那些城池要麼不敢與玄甲軍對戰,要麼根本就一心投靠,很多城池的城守和其中世家,甚至在幾年前,就和北邊暗通曲款,此時機會一來,往往是玄甲軍還沒有打過來,自家已經將旗幟換了,站在城頭迎接。

於是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整個南方的局面就煥然一新。

隨着一座座城池改旗易幟,江左朝廷,或者說王敦兵馬能夠掌控和利用的資源越來越少,甚至很多原本沒有被他發現和重視的問題,也都一一浮現,成爲了讓人頭疼的事來。

其中的一個關鍵,就是失去了周圍郡縣的支持,建康這座都城作爲首都的諸多功能和職能,逐漸限於癱瘓——

要知道,這個時代,土地能夠供養的人口,其實並不多,建康作爲都城,前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宣武北伐之前,這裡作爲國都,已經被建設的十分完善了。

宣武遷都之後,江左建康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但比起其他城市,依舊還是被重點關照,歸根到底這裡有着新漢的老底。

於是發展到瞭如今,這座城市的常住人口是遠遠超出其他城市的,城市的人口,往往與它的影響力成正比。

這樣一座城市,江左各大世家當然都有自己的觸角或者勢力據點安排在裡面,很多家族經過幾代的經營,更是漸漸將這裡變成了大本營之一。

平日裡,要供養這麼龐大的人口,再加上城市內外的駐軍,單純靠着周圍的土地,那是根本不夠的,還要靠着江南各地的郡縣城鎮運輸糧草過來供養。

江南水系發達,又有大江爲憑,運輸成本上相對較小,是以能夠供養超過原本城市容量的人口。

但現在局面完全不一樣了,隨着玄甲軍將其他地方的城鎮佔領下來,哪怕不能實施有效的管轄,但至少可以斷絕這些成真,對建康的供養。

發展到最後,那建康城中逐漸發生了恐慌,因爲這龐大的人口,哪怕是動用城中的儲糧,也根本不夠的。

關鍵是,之前王敦爲了決戰,將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起來了。

這兵馬人數,在戰時是戰鬥力,可單純擠在一座城裡面,人吃馬嚼,時時刻刻都在消耗。

本就超出了城市容量的人口,加上大量的兵馬,周圍被圍困、斷絕了補給,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每一個人都在拼命的想要活下去。

吃,無論是世家,還是平民,無論是貴胄,還是兵卒,都無法避免。

而且隨着日子一天一天過去,距離糧草用盡時刻肯定是越來越近了,雖然王敦不願意公佈總共的糧草儲量,只是這城中不少人作爲官僚,還是能接觸到一些內幕的,再加上有心人刻意傳播,於是,很快就有糧食已經不足一月的消息在城中流傳。

這消息彷彿長了腿一樣,快速的傳播開來,很快就滿城皆知。

“馬上給我抓人!不用管他們的身份,但凡事傳播消息的,全部抓起來,一個都能放過!”

王敦在得知消息之後,還算是沉穩,沒有陷入混亂,而是下達了清晰的命令,只是從命令的內容來看,卻已經有幕僚意識到,自家主公可能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全然顧不上其他了。

果然,接下來的發展,就印證了這個猜測。

那消息的傳播,根本就控制不住,抓的人多了,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慌亂,但是若是不抓人,這局面卻越發難以收拾了。

鬧到了最後,連抓人的兵卒都生出了諸多怨言。

消息被反饋回到王敦的桌上,他卻是失神起來,最後長嘆一聲。

“到底還是被算計了,”王敦渾身無力的坐下,“這般情況,我根本就是有敗無勝,連求一戰都不能,最後要被生生困死在這裡,他陳氏根本不需要做什麼,只要維持這個局面,要不了一個月,看城裡的局面,恐怕只要幾天,建康便要自亂。”

目前這個死結,根本不是靠着智謀就能度過的,因爲營造這一切的是玄甲軍的絕對實力。

“但即便如此,想要讓我認輸投降,那是想都別想!”

正當王敦這般想着的,忽然一連幾個消息傳了過來——

“陳氏的兵馬已經開始朝着建康逼近!”

這個突然到來的消息,讓王敦很是意外,他不明白,在明明勝券在握的情況下,陳止此舉何意。

但不等他思量,另外一個消息就讓他一下子坐不住了——

“宮中生亂,似有賊人意謀害聖上!”

得到了消息之後,王敦也顧不上分析了,馬上就派人過去探查宮中消息,最後不放心,乾脆自己帶着人追了上去。?

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此小事爾,無須掛礙第六十四章 圍門書林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談笑間,敵首已擒第四百一十二章 禍從口出急從書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胡交匯?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給氣死的!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給氣死的!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諸評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亂!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亂?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來客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第一百四十七章 見文心癢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四十三章 請尊者評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得遠,傳得慢,錯的多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五百五十五章 陳氏有上中下三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四百三十九章 約定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一百一十七章 視人低者,也有窘迫時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罰與軍爭
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此小事爾,無須掛礙第六十四章 圍門書林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談笑間,敵首已擒第四百一十二章 禍從口出急從書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胡交匯?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給氣死的!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給氣死的!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諸評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亂!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亂?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來客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第一百四十七章 見文心癢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四十三章 請尊者評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得遠,傳得慢,錯的多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五百五十五章 陳氏有上中下三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四百三十九章 約定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一百一十七章 視人低者,也有窘迫時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罰與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