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

幾日之後,陳止從幷州回返,再次坐鎮幽州。

張景生等人倒是信守承諾,果然將陸謙的請求傳達了過去,陳止當時也沒有說什麼,卻是答應了那陸謙的面見請求。

消息傳回去之後,陸謙自是大受鼓舞,急急忙忙的就準備起見面事宜,而且還將同來的幾個同僚聚集起來,要一起商討對策,推測陳止會問什麼,自己等人又要如何回答。

不過,等真正面見陳止的時候,這些準備卻全部都沒有派上用場——

當陸謙懷着興奮之情,在引領之下,見到了陳止之後,馬上就恭恭敬敬的行禮,口稱“冠軍侯”,隨後就開始攀關係——這裡的關鍵,自然就是和陳止有着師徒之名的那位琅琊王了。

“我也是很多年沒有見過王上了,不知他如今可好?”

陸謙便道:“王上英武而多斷,乃是難得的明主,又有都督您在後背支持,深受我江左世家擁護。”

陳止點點頭,笑道:“如此便好,我亦能安心了。”

見兩邊的關係似乎親近了幾分,陸謙可不想浪費了這個氣氛,馬上就趁熱打鐵,想要傳達江左朝廷的意思。

沒想到,陳止直接擺了擺手,說道:“你的來意,我已經知道了,不過這件事,我是無法答應的。”

乾脆利索的回答,讓陸謙事先準備的說辭,全部都成了空,以至於他只能滿臉不解的問一句:“這是爲何?”

因爲太過驚訝,這語氣上難免就重了一點,可等一句話說完,他又意識到自己是在與誰說話,於是趕緊松下口氣,又有些爲難的表情,說道:“都督只需傳言一句,說是要支持朝廷,然後說要出兵,便可行之。”

陳止卻搖頭笑道:“正使想的確實有些淺了,陳某人雖然不會自傲,卻很清楚此時我在北地的分量,這一句話說出去,可不是單純就是個側影,如今這草原內外,三州周邊,乃至那冀州之內,便有很多人時刻關注着我這邊的動靜,這話一旦一說,真個就是一片大亂,甚至冀州因此而崩,朝廷可有能耐收拾局面?”

這話自是有誇張的成分,但也並非毫無道理,因爲無論是陸謙,還是其他人,都十分清楚,朝廷的打算,根本就不是北伐收復失地,而且他們也根本沒有收復失地的條件,不光兵力不夠,內部的相互制約,更是嚴重的問題。

但陳止的話,核心還是一點——

朝廷根本就對北方的土地,沒有任何的想法,至少江左朝廷如此,既然是這樣,陳止如果登高一呼,造成北地混亂,朝廷拿走了一隅之地,那剩下的亂局誰來收拾?

如今石勒勢力分裂,對陳止而言最好的結果,就是這種分裂長期存在,讓他們相互消耗,尤其是算上還未完全消散的河間王等勢力,讓他們相互撕扯、攻伐。

等玄甲軍重新擴充完畢,修養生息好了,一股而下,接連吞併,那些小勢力本身還有建制,能一定程度上維持治下的秩序,這就省去了重建的消耗,可以迅速變成戰鬥力,總好過北地再亂吧?

正是由於這一點,陳止一下子就把雙方這次見面的基調給定好了,陸謙就算是巧舌如簧,也難以說動,最後只能苦笑。

倒是陳止最後問了一句:“我與琅琊王有師生之名,他既然承認了我的爵位,又予以尊待,那我亦不該放着不管,只是幽州距離江左實在太遠,便是想要相助,也着實是愛莫能助……”

陸謙聽着這番話,倒是有些摸不着頭腦,不知道這背後到底是何用意,可等他聽完陳止的下一句話,卻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氣。

“……若是王上願意,可以來我幽州,自可萬事無憂!”

此言一出,莫說陸謙,就連跟着他同來的同僚,以及這都督府的一衆官吏,也是眼皮子直跳,感到太過具有衝擊力了。

這背後的種種隱患、憂慮,自是無需多說,而陸謙當然不可能答應下來,他甚至都未必敢將這話傳遞回去,只當是陳止拒絕南邊請求的場面話。

只是這話既出,這後面當然也就沒了進一步懇求的餘地,陸謙便苦笑告辭。

等回到住處,就召來同僚,談及此事。

“這必是推脫之言,他陳都督在北地說一不二,若是王上來了,他二人誰人爲主?”

“正是這番道理,我等一路過來,見這幽州富庶,更有精兵良將,皆虎狼之氣也,若不是有冠軍侯鎮着,哪個能下達命令?這若是王上來了,怕是難以服衆啊。”

“況且,我等南方世家,有王上在那江左,也可順勢爲之,若是王上北來,那江左之地可就沒了主心骨和根基了。”

……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說着心裡的擔憂和顧慮,卻是聽得陸謙連連點頭,覺得很有道理,而且有一個根本的問題,他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無論琅琊王與陳止的關係有多親近,他們江左人士,都不會將這位王上放走的。

所以在徘徊了幾日,確定不可能得到承諾後,陸謙最終還是告辭了,不過他雖然沒有得到江左朝廷想要的,卻還是有收穫的,就是爲陸家籌謀了一番,尤其是有陸建,以及陸映的這個關係——陸映當初可是與陳止一同遊學的好友。

藉助這些便利,又看到了幽州的富庶和安穩,陸謙當即就有了新的想法,等他回到了南方不久,那一個個陸家的人便先後到來,準備在這幽州北地,也開一個分支,算是留個後手。

而另一方面,有關陳止拒絕的消息,在江左流傳之後,很快就引來了負面評價,尤其是陳止讓琅琊王北上幽州的提議,更是引起了不少人的警惕,以至於在這後續的時間裡,江左朝廷雖然還在官面上,保持着和幽州的聯繫,卻在私底下慢慢減少了直接往來。

至於主導這一切的,正是琅琊王氏。

這些變化,當然逃不出幽州情報機構的探查,但陳止看了回報之後,卻好像絲毫也不放在心上,只是說道:“江左朝廷,聚集世家,乃是集過往氣運之大成,自有一番定數,無需多問,我等且先經營自家,靜待時機。”

至於是等待什麼時機,陳止並未明說,一時之間,引得不少人思緒連篇。

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掌生死,恩威發乎於一身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懼而亂言,耳鳴至今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暢通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於小兒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後還有一物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陳止語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五百零一章 陳止的三重身份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一千零八十章 石氏欲漁翁,兩王立關中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一千零五十四章 漢家疑,鮮卑惶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百零四章 又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請帖去哪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啓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裡快裝不下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九十章 請看此物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搞錯了!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無龍,朝對成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裡快裝不下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亂!第二百一十八章 善惡在行在心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一章 新漢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敗!第八百三十八章 執金鐵,親臨沙場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計大妙!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五十六章 爲民除害,只爭朝夕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
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掌生死,恩威發乎於一身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懼而亂言,耳鳴至今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暢通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於小兒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後還有一物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陳止語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五百零一章 陳止的三重身份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一千零八十章 石氏欲漁翁,兩王立關中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一千零五十四章 漢家疑,鮮卑惶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百零四章 又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請帖去哪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啓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裡快裝不下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九十章 請看此物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搞錯了!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無龍,朝對成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裡快裝不下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亂!第二百一十八章 善惡在行在心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一章 新漢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敗!第八百三十八章 執金鐵,親臨沙場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計大妙!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五十六章 爲民除害,只爭朝夕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