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

一日科舉下來,當真讓人精疲力盡。

不過當高慶從學館中走出來的時候,心裡卻感到十分充實,而且在考試的時候,他彷彿見到了人生百態——

這次考試的規矩,可謂古怪,又是一人一間的考格,又是各種巡考檢查,可謂花樣百出,但並非沒有先例,只是這麼大規模的推行,種種法子結合一起,着實是第一次。

考試的時間,一共是一整天,考生早上進去,要到傍晚才能出來。

據說,之後的幾場考試,還要在考場過夜。

這些都算小事,不過讓考生們沒有想到的,卻是這次考試,將軍府的準備可謂充足,不僅提供了飯食,還有便桶等等,甚至高慶還在考格里看到了牀鋪,從這一點就能看出,所謂考試過夜,並非是信口開河。

但考場的佈局只是一方面,真正讓高慶感到開了眼界的,是在這考試途中,不知道出了多少狀況,一會是有人作弊,一會又是有人哭喊,更有那承受不住壓力,直接崩潰的。

以高慶的觀點看來,碰到了這麼複雜的局面,換成自己來處理,不知道要出多少紕漏,畢竟很多事,不說史無前例,至少是出乎預料的,但讓他意外的是,這考場方面卻都有預案,處理的迅速、及時,幾乎沒有對其他考生造成影響。

“聽說預留的處理之法,都是將軍府直接分發過來的,看來府中果然有能人,不僅推出了這等篩選人才的法門,更提前就做了各種應對,由此就能看出,幽州能有這般氣象,是理所應當的,無論是兵家,還是那官場,乃至大勢謀略之上,能提前預料,並作出應對,都可先人一步!說不定,這些都是將軍親自佈置!”

想着傳聞中對陳止本事的描述,高慶不由心嚮往之。

帶着這樣的想法,他沒有第一時間歸家,說實話,高並府上雖然舒適,他卻不怎麼喜歡住在那,總有寄人籬下的感覺,感到格外壓抑。

之前因爲要備考,不想被其他因素影響,不得不住在其中,現在既然已經考完了一場,便就放鬆了一些,高慶就籌劃着,是不是過些時候,去一些好友家中借住。

幽州與其他兩州不同,因爲多一場考試,考生不好離開,而下一場加試便在一個月後,至於那州考,則在入秋之時,最後一場考試據說要在開春,時間充裕,可以好生計劃一番。

這邊他還在想着,忽然聽到街邊傳來陣陣喧鬧,有歡喜聲,更有哭喊聲。

高慶循聲看去,聲音的來源乃是一座茶肆,他這一看過去,立刻就見到了幾個熟人,高家叔侄赫然也在其中,而且正在歡笑,在他們對面還有幾個考生,卻都是哭喪着臉。

高慶看過之後,馬上就明白了,知道這羣人是在“對答案”。

科舉的內容可謂複雜,有諸多題目,但只要仔細研讀過幾本“參考書”,並不難答,可以說,考卷前面的一大部分都是在考記憶力。

只是在這之後,就是考覈理解能力了,到了最後,還要針對一些情況,抒發自己的看法,這部分當然是各不相同了。

但最前面的一部分,確實存在着“標準答案”,現在幾個人聚在一起,相互印證,誰做對了,誰寫錯了,自是一目瞭然。

這等誘惑,對於這第一批考生而言,是難以拒絕的,誰能不關心自己的成績呢?

就連高慶,也馬上就湊了過去,加入了比對之中,然後又是一番人間悲喜。

同樣的一幕,還在這薊縣的各處上演着。

薊縣可不止一座學館,四方各有一個,蓋因聚集此地的考生太多,不得不加建。

不過,作爲幽州的權力核心,這點特權還是有的,沒有人會覺得不對,此刻考生散開,在四方探討,其考題對錯,直接關係到未來前程,若是答得對,便是氣運升騰之相,隱隱要融入那幽州大勢裡,反之,則是氣運沉淪,有要從這幽州排斥出去的跡象。

“這可不是好事。”

鄧恩站在將軍府的樓閣上,看着那起起落落、散落各處的氣運起伏,微微搖頭。

“科舉乃千古之制,無數人爲了一個金榜題名,不惜皓首窮經,一次不成,便不罷休,科舉連綿,就算是改朝換代了,學子卻知,一樣還有機會,於是這爲學之人孜孜以求,鍥而不捨都算輕的,更有執迷不悟的。”

他感受着那些氣運沉淪之人的念頭,嘆了口氣。

“放到眼前,情況卻有不同,此次科舉乃是我一力推動,有世家阻礙,加上兩州新得,很多人以爲是個臨時措施,失去了這次機會,未來就沒了,因此一沒考好,就覺得要被排斥出去,這就讓人才和人口流失了,得找個時間,將此制奠定下來才行,而且光是口頭不行,至少得推動一陣子,培養出一個既得利益的階層,才能長久。”

對於科舉的弊端,陳止心知肚明,但凡事皆有開始,更有歷史脈絡,就當前這種環境下,便是推出什麼公務員考試,也純屬扯淡,不如科舉順應潮流,不被歷史氣運長河排斥。

至於之後造成的諸多弊端和影響,陳止可以從源頭上制定一些制約,至於後面的事,卻不能苛求,因爲只要發展,問題便源源不斷,堵住了一個,就會有新的誕生,但正因如此,才需要官府和朝廷。

“官府和朝廷,本就該不斷解決問題,無論是制度,又或者政策,都是爲此而生,若是最終難以解除,便是治亂循環,這非天意,而是氣運流轉,我所要做的,不是保一夕朝廷,或者建一家王朝,而是想辦法在治亂循環中,留下一些保護機制,不至於讓這盤子傾覆。”

想到這裡,他又嘆了口氣,感到一個重擔剛剛拿開,又有更重的大山落了下來。

“但既然走到了這一步,總要有個目標。”

嘆息聲中,陳止轉身走了回去,風吹過,揚起其人鬢角,已有幾根白絲。

第四百一十八章 塢堡不藏民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四十章 此時內外皆尷尬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章出自人手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五百零一章 陳止的三重身份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四百零七章 不勞費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六百三十章 劍指兵屯!第六十八章 此樓如何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後,數算機關之傑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七十章 他還能翻了天不成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九百三十八章 來助你一臂之力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敗!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少時胡作爲,今日奇人舉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龍,鎮冠軍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飛揚跋扈,哪堪此時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一百零六章 權財難久,唯學永傳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於下,佛爭於上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陳徵北師出有名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亂!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養寇者王,難伐者石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摺紙,紙坊諜影重重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止,你又算計我!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換識字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
第四百一十八章 塢堡不藏民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四十章 此時內外皆尷尬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章出自人手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五百零一章 陳止的三重身份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四百零七章 不勞費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六百三十章 劍指兵屯!第六十八章 此樓如何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後,數算機關之傑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七十章 他還能翻了天不成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九百三十八章 來助你一臂之力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敗!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少時胡作爲,今日奇人舉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龍,鎮冠軍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飛揚跋扈,哪堪此時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一百零六章 權財難久,唯學永傳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於下,佛爭於上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陳徵北師出有名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亂!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養寇者王,難伐者石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摺紙,紙坊諜影重重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止,你又算計我!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換識字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