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

“什麼!?”

聽着這個消息,楊結一時之間連情緒都控制不住了,驚訝的直接從位上站了起來,而那楊宋也是猛然間瞪大了眼睛。

陳止則是微微眯起眼睛,眉毛皺了起來,若有所思。

這樣一個消息,對於屋中的人而言,實在是太過於出乎意料了,尤其是想到了背後隱藏着的含義,更是讓人難以平靜。

“王浚居然來了這麼一手!”

驚訝過後,楊結深吸一口氣,重新鎮定下來,重新坐下,臉色轉而陰沉,他看了陳止一眼,搖搖頭道:“沒想到會變成這樣!如此一來,麻煩不小。”

跟着,他又讓自己的從屬官過來,再次詢問了一遍,瞭解了大概的情況。

原來,就在一個時辰前,幽州的信使疾馳而至,落腳之後,快速走完了流程,就把王浚的上書遞交了上去,還標註了軍情標籤。

北疆本就不平,幽州也是朝廷的重點關注對象,沒人敢疏忽,所以這封上書很快就被擺在了御書房中,結果當值的大臣拆開之後,卻發現裡面的內容和軍情關係不大,而是王浚的一個提議。

王浚不知是怎麼知道了朝廷的計劃,所以發出提議,說要將代郡的郡守陸區,調動到廣寧郡任職,從而將代郡空出來,交給陳止,讓陳止爲代郡太守。

如此一來,陳止本來的計劃都被掉了個頭,從廣寧太守,一下子變成了代郡太守。

只是裡面涉及到的問題,並非只是單純的交換了爲政之地。

沉吟片刻,陳止說道:“是我疏忽了,光想着張應的目的,忘記了這事真正損害的,其實是那位大將軍的利益。”話是這麼說,但王浚此舉到底是何用意,其實他還不確定,看似是把自己推向火坑,但……

“這麼大張旗鼓的派人過來,又鬧出這麼一手,就是爲了給我挪個離匈奴更近的地方?總覺得有些小題大做,一郡之地,涉及何其之多?更是幽州屏障,拿來害人,豈非因小失大?”

張應拿陳止立威,固然是因爲陳止之前與張家有齟齬,但他也沒有直接報復陳止,因爲那樣被人看着,就有低了格調的意思,也有小題大做的嫌疑。

張應真正謀劃的,是尚書令的位子,陳止最後是被拿來立威,敲山震虎的。

但王浚現在的做法,就截然不同了,一個郡的郡守,牽扯各方利益,那個代郡原本的太守,肯定也有自己的利益,就這麼輕易挪動,怎麼看都不正常。

另一邊,楊結看了從屬官和董緒一眼,道:“你們及時過來通報,實在辛苦,先找個廂房休息一下,我讓人備上酒水、瓜果。”

董緒二人也有眼色,知道這翁婿二人有話要細說,自己留下來,聽了什麼不該聽的,難免尷尬,但若是大司農想要追問、詳細瞭解,他們也得隨叫隨到,因此都在行禮之後,就順勢退下,跟着楊家僕從,找了間房暫時落腳。

啪!

突然,楊結的手在桌上用力一拍,語氣低沉的道:“王浚太囂張了!這麼一封建議,他也敢冒充軍情,大張旗鼓的宣傳出來,背後定有人張羅,否則你我的衙門之中,不可能這麼快就知道,簡直豈有此理!朝廷調度郡守,是吏部的事,是中樞的決定,他一邊疆守將也敢置喙,還敢出言干涉!”楊結的話中,充滿着濃濃的不滿和憤怒。

但他也清楚,以王浚的地位和影響力,以及朝廷對他的倚重,這所謂建議,其實就是通牒了,尤其是在朝廷有心要敲打他、打壓他的時候。

事實上,朝廷諸公的心裡,也都是心絃緊繃,因此王浚那邊稍微有點動靜,楊結立刻就往壞的方面想了。

這朝廷任命兩個太守過去,將王浚挑選的人頂替,本就料到王浚會有應對,現在他的這封上書,恐怕只是個前奏,是投石問路,應對的頗爲巧妙——

王浚並沒有拒絕朝廷的指派,只是略作更改,算是做出了妥協的姿態,既然如此,朝廷也不好做的太過。

陳止嘆息着道:“最大的可能,是諸公對王浚妥協,將提議確定下來,因爲在朝廷的眼中,都是邊疆之地,都是危險之處,都需要依仗王浚的人馬,那我去哪個郡縣爲太守,其實影響不大,最多是重新佈置一番。”

對朝廷來說,影響不是很大,但涉及到具體的人,這影響就太大了。

“張應才保舉了幾天,我與陳公與他爭論,加上鄧太常、趙鴻臚出面斡旋,前後幾次碰頭,才定下來,雖說波折不少,但時間其實不長,結果王浚一個邊將,這麼快就知道了,不光知道了,他派來的信使,還及時抵達洛陽了,到底是誰泄露的消息?王浚的手,伸的也太長了!”

越想,楊結越是惱怒,涉及到自家之事和朝廷威嚴,不由他不憤怒,裡面蘊含的信息,更讓他隱隱不安。

但憤怒不能解決問題,發泄了幾句之後,這位大司農又鎮定下來,看着陳止道:“這些都先放放,也不是你需要擔心的,擺在眼前的問題,是王浚的這個建議,一旦被朝廷採納,那你抵達北疆之後,要面對的局面,就截然不同了!我會盡量阻擋,但你也得提前做好準備。現在是有些騎虎難下,畢竟你的任命已經確定,如果沒確定,還能爭取換一個地方,現在也不好脫離北疆了。”

楊宋在一旁暗暗點頭,他一樣能看出其中兇險。

可以說,王浚此舉有點四兩撥千斤的味道,輕而易舉的就將朝廷的敲打之舉,分化瓦解,讓他自己利於一個不敗之地。

本來,按照陳止他們的分析,此去北地,固有危險,但所選之地還算穩妥,靠近幽州中心,佔地也不大,需要管理的縣不多,要操心的政務瑣事也不會很多,加上有代郡在西邊爲屏障,可以阻擋匈奴漢國的壓力,讓陳止頗爲從容的適應政務。

但隨着王浚的建議一出,局面整個就翻轉過來了,被認爲是屏障的代郡,若成了陳止的目的地,那他的處境就一下子變得無比危險了。

楊結眉頭緊皺,從座位上站起來,來回踱步,末了說道:“匈奴記仇,朝廷探子反饋過來的信息,說是匈奴的大將軍、新封的趙王劉曜,對你很是敵視,多次在公開的場合表示,只要有機會,就將你擒拿、斬殺,這事我本不想說,以防亂你的心,畢竟你北去固然靠近匈奴,但廣寧郡的位置不算太遭,還有鮮卑部族在中間阻擋,有代郡作爲屏障,匈奴再怎麼樣,也無法全力應對,但現在不一樣了,你若入代郡,等於是給其他郡縣做屏障,和匈奴漢國直接接壤,情況就複雜了!”

說着說着,他猶豫了一下,又道:“如今,幷州之地大部分都被匈奴侵佔,只有劉琨還在堅持,但他也被逼出了晉陽,北上佔據着雁門一帶,也是搖搖欲墜,若非劉琨和拓跋鮮卑關係密切,有援軍支撐,怕是早已遭了毒手,劉琨尚且如此,你若是去了代郡,沒有外援相助,恐怕情況不妙,這樣吧,我修書一封,送與劉琨,他現在人在雁門,與你相近,或許能互相扶持……”

說着說着,他嘆了口氣,看着面色微變的陳止,嘆息着說道:“這個消息,外界還不知道,都說劉琨仍然據守晉陽,與匈奴對峙,其實是朝廷不願消息擴散,防止士人議論,掀起民憤,其實早在兩三月前,劉琨就離開晉陽了,也不知道晉陽眼下是否陷落。”

原來,劉琨本爲晉陽太守,自新漢與匈奴停戰後,這幷州之內,只有他還在頑抗,在幷州大部都被匈奴佔領後,劉琨依舊固守,前後與匈奴幾次鏖戰,辛苦堅持。

但兩個多月前,他被匈奴算計,領軍出擊,救援一部,卻被截斷了後路,靠着和拓跋鮮卑的關係,才能突出重圍,又在雁門落腳,抵禦匈奴,但也和晉陽城內失去了聯繫,他的舊部固守晉陽已有幾月,最近時常有城破的消息傳來。

雁門郡位於幷州最北邊,與代郡左右相望,據傳都是先秦時,趙武靈王所置【注】,爲的就是抵禦北方遊牧,現如今,兩者中間的兩三個縣,已被匈奴佔領,因此交通中斷,只能勉強聯繫。

楊結見王浚出招,知道這位大將軍與陳止合作的可能性較小,所以更看重於身在雁門的劉琨,想引他爲陳止援軍。

但按現在的情況來看,劉琨的情況一樣不妙。

陳止默默點頭盤算,他將整個幽州,連同北地的地圖,在心中品味起來,知道代郡那個位置,確實有些不妙。

但是,王浚此舉,若只是爲了害他陳止一人,就有些太過大動干戈了,連帶着將太多的人牽扯進去,讓陳止覺得背後還有其他謀劃。

“將我調動到代郡,似乎是某個計策的一環,如此一來,我是危險了,但同樣的,代郡對幽州而言,也十分重要,總不能爲了我一人,王浚就置自身基業於險境吧?莫非,他是想要解釋,將我降服,畢竟這種情形下,我想要站穩腳跟,正常來想,就得向他低頭!”

突然,陳止心中靈光一閃,隱隱抓住了一個關鍵。

那邊,楊宋也聽得面容凝重,他年齡不大,卻知此事兇險,但在凝重之中,又有一絲躍躍欲試。

陳止忽然說道:“既然難以改變,就只能應對了,好在還有一個月,還能準備一二,王浚能雄踞北方,不是浪得虛名,一招借力打力,就讓朝廷的佈置功虧一簣,也說明此人暫時不可力敵,我此去北方,當以計而定。”

“你明白就好。”楊結話鋒一轉,“不過,也不用擔心,既然王浚出了這招,情況變了,先前張應所說的話,就算不得數,我得再去理論一番,可惜,吏部已定,不好更改,否則牽扯太多,不然怎麼都得讓你去江南富庶之地爲郡守。”

陳止笑道:“江南之地,大族衆多,從南北未統之時,就被各大家族圈佔,說起法令,郡守不如家主,去了哪裡,只能受氣,況且有了王浚的建議,說明幽州已經接招了,我若不去,等於朝廷示弱,這已是騎虎難下的局面,無從更改,卻可以藉機再謀取些許好處。”

“說的也是,”楊結如何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他不想陳止進入這般兇險的局面,“那就看看,能否縮短任期,只是那五十名騎手,是我在楊家能請來的極限,畢竟家中也不是我的一言堂。”

陳止拱手拜謝,表示明白,隨後又道:“其實您大可不必再多言,讓我家叔祖出面,無疑更爲方面,您只管在旁敲一敲邊鼓即可。”

“讓陳公出面?莫非……”楊結心中一動,明白了一點。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若有膽,不妨一聽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親喊你回家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陣說與衆,前中後尾各不同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二百零一章 啓程之時,攔路之人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納傳譜,貧僧明法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樂之位,可坐多久第二百七十六章 誰人能飲頭杯酒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五百七十七章 以州爲餌,驅虎吞狼!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若有膽,不妨一聽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親喊你回家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陣說與衆,前中後尾各不同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二百零一章 啓程之時,攔路之人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納傳譜,貧僧明法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樂之位,可坐多久第二百七十六章 誰人能飲頭杯酒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五百七十七章 以州爲餌,驅虎吞狼!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