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

“怎麼會發生衝突?”淮南王很快鎮定下來,追問起來。

“這事,還要等詳細的情報送過來,才能知曉啊,”楚王眉頭一皺,露出了凝重之色,“不過,很可能是玄甲軍將我們的人誤會成匈奴探子了吧,現在幷州境內還有許多散亂的匈奴兵馬,弄錯的話也是正常。”

一說到這裡,兩位宗室的心裡,又經不住回想起之前聽到消息時的驚訝了。

那可是匈奴國啊!

過去,匈奴國可謂大漢心頭大患,便是整個天下還算不上四處烽火的時候,這匈奴國就格外囂張,獨立於外,自成體系。

幾年下來,匈奴國依舊存在,倒是他們這新漢天下有了混亂的跡象。

結果,就是這麼一個眼中釘、肉中刺,忽然之間就土崩瓦解了,速度之快、之徹底,讓兩位宗室在第一次聽聞的時候,幾乎以爲是假消息,讓人反覆確認。

可等確認的信息彙報回來,卻說連那位匈奴太子都被抓住了,先皇的龍體已被幽州兵給帶回去了。

這一番消息,讓兩王在震驚之餘,又有慶幸,又有恐懼,心裡五味雜陳,實在難以說盡。

不過,這些複雜的念頭,在經過反覆沉澱之後,終究還是輸給了爭奪權力的政客本能,使得他們再次開始對玄甲軍起了念頭。

但到底還是驚懼於玄甲軍的戰力,因而打算先佔點便宜,纔會趁着匈奴國崩潰的當頭,派出一支軍隊北上,想把司州被匈奴佔據的土地先拿回來,再伺機在幷州南邊佔領一兩個郡。補充實力的同時,作爲前哨之地。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還想要和陳止交涉一下,看能不能讓對方將幷州讓出來,畢竟名義上,陳止的管轄範圍就是幽州。

不過,考慮到陳止還有一個徵北將軍的名頭,所以二王暫時忍耐了下來,想要一步一步的來,可現在得到了消息之後,淮南王先有些猶豫。

“若是連一二斥候都會被誤會,那我等派出了一支軍隊,萬一也生出誤會,豈不是糟糕?”

淮南王的話,讓楚王也不得不思考起來,最後他搖了搖頭,說道:“無需這般擔心,或許這只是一個誤會,畢竟咱們與幽州方面的通訊,斷絕了有一段時間了,兩邊會出現這等情況,不算意外,但咱們派出的兵馬,是明明白白的打着朝廷旗號的,幽州玄甲軍不該不認識。”

“怕就怕……”淮南王還是表現的頗爲猶豫,他說了一句,但中途就停下來了,可話裡的擔憂,楚王十分清楚。

“不會的,”楚王還是搖頭,但語氣堅定了幾分,似乎是爲了增加說服力,但更像是要說服自己,“徵北將軍這番突然出兵,就是爲了給先皇報仇,說明他是心向朝廷的,只要咱們還是朝廷,徵北將軍總歸不會違逆的。”

聽到這裡,淮南王也只得點頭。

這時候,楚王又接過一名剛剛過來的屬下送來的書冊,眉頭一皺:“現在最該憂慮的,還是江左那邊啊。”

“又怎麼了?”淮南王看着,就知道是有關江左的最新消息。

楚王就道:“先前讓庾亮出使江左,一直沒有消息,你可還記得。”

淮南王點頭說道:“不錯,這件事還是他毛遂自薦,你我之前不是談論過麼,當是中原戰亂,以至於滿了車馬。”

“哪裡是滿了車馬,”楚王露出了一絲怒意,“你我都被這人給耍了,還以爲人還沒有到江左,現在才知道,這位是當了江左的官了!依舊還是御史,真是好算計,好威風!”

淮南王聽罷,也露出了怒意:“庾亮竟敢如此?當真是豈有此理!”

“不僅如此,”楚王冷笑起來,“看來此人是很不看好我等這正統朝廷,反而去投奔那江左的琅琊王,就是不知道,當他們知曉匈奴已崩,劉聰、劉粲盡數被擒,不知道又有何等想法。”

“不錯!”淮南王也振奮起來,“庾亮這等人的心思,也能猜出一二,無非就是覺得這北方局勢已經難以收拾了,石勒和匈奴勢力迅速擴張,我等難以施展,他們卻沒有想到,玄甲軍異軍突起,令情況大爲不同了!”

楚王點頭,隨後冷冷說道:“等消息傳到了江左,就該這羣人有所表現了,說不定這次拒絕過來朝拜新君的人,又要急趕過來了。”

因爲距離的關係,地處關中的兩王可以很快得到幷州的消息,但這些消息傳到江左、江南,卻還要耗費一些時間。

不過,隨着玄甲軍勢如破竹的攻勢,天下間的勢力早都將目光聚集過去了,即便是地處江南之地,這部分江左世家,還是有意加快了有關幷州的消息傳遞。

所以,在晉陽陷落之後的第十天,有關幷州和北方最新的消息,就陸陸續續的傳到了江左之地。

揚州,丹陽郡,琅琊王府。

已然有了青年輪廓和模樣的琅琊網劉蓋,坐在上首,在他的下面,正聚集着一羣人。

在這裡面有些人,還算是陳止的舊識,比如原來的徐州刺史張初,還有最近出使江左,最後反而藉口監督留下來的庾亮。

除此之外,更有幾個身影,利於前方,這些人都是江左望族之首,爲陸、周、張、朱、顧等幾大姓氏的族長或者話事人。

不過,在他的前面,還立着幾人,爲首那人身着戎裝,帶着長劍,面色倨傲。

整個府邸屋舍之中,唯獨此人身帶刀劍。

此刻,這人正眉頭緊鎖,說着話:“這件事,實在有些蹊蹺,匈奴的國力並不弱,其兵馬在北地也算一強,怎麼可能這麼快就被人佔了都城?”

“王將軍,言語還是要謹慎一些,”忽然有個身材頎長的男子出言,這人留着長鬚,看上去頗有些仙風道骨,乃是吳地顧氏的頂級人物,名爲顧榮,“那匈奴僞國,竊據大漢疆土,佔了晉陽,可不是他們的都城。”

“我王敦說話做事,向來如此,”被稱爲王將軍的人,轉頭看了一眼,冷冷說着,“幷州被匈奴佔了之後,幾年未曾收回,晉陽更是被其經營,怎麼不算京城?說這些虛僞之言,有何意義?”

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觀,後手落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六百五十一章 築城立於北,舉賢出兩門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門下鄉,義務學堂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紙,買紙非獨財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盛名之下,以百驅萬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無置亦要走,陳學初露已兩分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問,匈奴短矣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八百二十七章 隱秘兵馬,半路相逢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三百玄甲懾萬軍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敵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慕容皝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們代郡人真會吹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三百零三章 蕭規曹隨編成冊第一千章 節操何在?第四十章 此時內外皆尷尬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驗氣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於蜀,南北傳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陳歸鄉,一陳假虎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與王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難於軍爭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
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觀,後手落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六百五十一章 築城立於北,舉賢出兩門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門下鄉,義務學堂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紙,買紙非獨財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盛名之下,以百驅萬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無置亦要走,陳學初露已兩分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問,匈奴短矣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八百二十七章 隱秘兵馬,半路相逢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三百玄甲懾萬軍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敵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慕容皝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們代郡人真會吹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三百零三章 蕭規曹隨編成冊第一千章 節操何在?第四十章 此時內外皆尷尬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驗氣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於蜀,南北傳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陳歸鄉,一陳假虎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與王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難於軍爭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