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

嘴上說着話,陳止的心裡,卻對那幾個名字生出一絲感慨和惆悵。

石勒、石虎、夔安和支雄,這四個名字裡面,前兩個無疑是耳熟的,而且激起了其心中漣漪。

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很不常見的。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陳止已經見過太多的歷史留名之人,這其中有許多人有豐功偉績,有的人惡名流傳,但時至如今,陳止對於這一切都能泰然處之了。

不過,石勒和石虎這兩個名字,卻讓陳止的心再次震動起來。

這不是因爲兩人的身份,也不是由於石勒這位有名的奴隸皇帝,更多的是因爲這兩個人所代表的那個政權,在隨後的歲月中,會帶來怎樣的腥風血雨。

“這些羯人可真不老實。”冉瞻忽然嘟囔了一句,將陳止的思緒呼喚回來。

看了一眼正在低頭看軍情的冉瞻,陳止不由搖頭,感到命運的變化,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自己眼前的這位少年勇將、武道奇才,會從軍乞活,最後與石家叔侄的命運糾纏在一起,最終誕生出一個複雜的人物。

但現在,他卻成爲了陳止的心腹,而且在當下的這個年齡,談論已經做出一定成績、戰績的石勒,話中下意識的有一種看清。

不只是冉瞻,連周傲也不例外。

“這些羯人還真是膽子不小,藉着一點兵力,居然真敢在冀州擴張?那裡可不是邊疆,大河也非大江,朝廷若是真想對付他們,可是太簡單的,莫非真以爲有着一個匈奴的名頭,就能爲所欲爲了?朝廷現在不動匈奴,可他這一支人馬,這麼跳,那就是找死了。”

冉瞻畢竟武力過人,又帶兵打過仗,追擊過潰兵,是有兵家底氣的,有些下意識的輕視石勒並不意外,但周傲一介文官,除了忠誠,其他資質平平,卻也有着天然的自傲。

“現在的石勒,畢竟還不是歷史上那位從奴隸走到皇帝的人物,而當下的局面,也麼到真正崩潰的時候,就算是原本的歷史上,石勒二次發跡的時候,西晉的大架子也還在,如果當時和世家大族說,未來北地崩潰,族羣慘遭屠戮,怕是也沒有人相信,當下就更不用說了。”

他這邊正在想着,那邊楊宋卻皺眉說道:“那個石勒我知道,先是與劉伯根聯手,劉伯根死後,又和王彌聯繫,最後投奔匈奴,一個三姓家奴般的人物,被東平侯追得如喪家之犬,依附於匈奴,這次說是帶着一支匈奴的兵馬入寇代郡,最後流竄,轉而南下冀州,但他手上不過幾千兵馬,恐怕三千都有限,現在纔過去多久,居然就能起兩路大軍,南攻東伐了?”

蘇遼這時看了陳止一眼,見後者點頭,就開口說道:“這事我知道一點,按着那邊傳來的消息,這石勒南下之後,立刻召集舊部,不少羯人和流民前去投靠,那些羯人很多在石勒逃亡之後,就淪爲奴隸、僕從,但存活下來的有不少。”

陳梓則道:“其實這次的事,真正值得注意的,還是那夔安和支雄這兩人。”

蘇遼點點頭,居然是連石虎提都不提,開始介紹起夔安與支雄。

“此二人是最早跟隨石勒起兵的人之一,當初石勒爲馬匪的時候,夔安與支雄就是追隨之人,與其他人號稱十八騎。後來石勒縱橫河北,逐漸坐大,這十八騎功不可沒,而且也經歷了諸多磨礪,有了大將之相,算是石勒真正的嫡系班底和心腹。”

“不過馬匪中的佼佼者罷了,能有什麼能耐?”冉瞻卻是有些不屑,這小子最近領兵追擊潰兵,有了不少戰果,心氣不由高了起來,說起旁人自是不服氣。

蘇遼不理這些,繼續說着:“東平侯苟晞北上,擊潰石勒,而隨石勒一同逃亡的,也是以十八騎爲核心,石勒在匈奴中可以說是忍辱負重,身爲外人,難有領兵機會,反倒是被反覆調動,先前甚至曾作爲使節團的護衛,跟隨使節團前往國都觀禮。”

這話一說,衆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到了陳止身上。

誰不知道當初的那次大典,背後的操持人和組織者,正是他們的這位太守。

陳止也品味了起來,不由點頭。

當時在都城的時候,見石勒相隨,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細細思量,當時的石勒雖然失勢了,但多少也曾經叱吒一方,算是有點位格的人,結果卻被分到了使節團中,表面上給了個職位,只是使節團的主持者乃是那靳準和劉乂,石勒不過就是個保鏢、護衛,從一方軍主,到一介護衛,可以說是侮辱了,結果石勒生生忍耐下來,還得到了領兵的機會。

陳梓又道:“那中山郡與常山郡,本就沒有什麼大勢力,官府的力量近乎消散,在王浚的縱容下,多爲亂民所佔,這兵馬一動,必是難以抵擋,石勒在冀州做大,對我們代郡也是威脅,畢竟中山、常山,就在代郡邊緣!”

蘇遼則忽然說道:“不過,他也並非一帆風順,在冀州北邊,還有一位人物,說不定能讓石勒他們難以如願。”

陳梓神色一變,問道:“你說的莫非是那位濟陰太守,祖逖?”

這個名字立刻引起了陳止的注意。

他對祖逖並不陌生,無論是第一世所學的知識,還是這一世的經歷,都讓他多多少少接觸過此人。

那位彭城的郡中正祖納,人稱忘憂先生,便是這位濟陰太守祖逖的兄長,陳止離開彭城的時候,祖納還提及過自己的這位兄弟,曾經叮囑陳止,如果有困難需要幫助,不妨聯繫一下他這位兄弟。

關於祖逖領兵在冀州行軍的事,陳止也是知道的,剛剛組建的情報密諜就曾呈過情報,但具體什麼情況,他一直沒有時間瞭解。

周傲也知道這個人、這件事,就問道:“祖太守不是鎮守在河間國麼?聽說是在中水縣安營紮寨,中水縣城牴觸河間國、高陽郡和安平郡的交界處,最是適合四處絞賊,還不用擔心沒有補給,不過他既爲濟陰太守,爲何能領兵北上,朝廷上不可能沒有制約。”

“這其中或許有什麼緣故,”蘇遼便道:“不過,其人如今駐紮河間國,已是事實,而且經常率領兵馬遠程奔襲,最遠的一次,甚至差點打到趙國!”

這裡的趙國,就是指的趙郡,其中的趙國郡就是趙王的封地。

陳止點點頭道:“趙國如今爲石勒所竊占,趙王困守城中,世子已經前往京城求援,我倒是真有些佩服那石勒了,這麼短的時間內拿下了趙國的郡守之地,隨後更不停留,直接發兵兩路,這就是爲了防止被朝廷一下子撲滅。”

楊元這時忽然開口道:“在時機上的拿捏也恰到好處,從這個時間上來看,他們大概是接到了代郡被攻伐的消息之後,便立刻動手攻打趙國,等拿下趙國回過頭來,又要從冀州相對薄弱的北邊入手,只不過他們大概沒有想到代郡的戰事,會這麼快就平息下來。”

“無論如何,”陳止忽然站起身來,“隨着那位世子的求援,朝廷不可能無動於衷,而考慮到當前的局勢,最大的可能就是催促江都王迅速剿滅石勒一夥,冀州就在幽州南邊,緊鄰代郡,咱們必須提前做好打算才行!”

“江都王抵達冀州的時間尚短,靠着朝廷之令和自身的身份,以及帶過去的一萬精兵,如今控制三個半郡,拉起了將近十萬人的攤子,但根基不穩,貿然動兵,未必是好事。”陳梓說着,話鋒一轉,“可同樣的,石勒的情況也不好,這一點從他突然分兵就能看得出來,我覺得他的本意,本就有慢慢經營的意思,但不知因爲何事,忽然攻打趙國,那位趙王乃是仁宗之子,可以說當世輩分最大的親王了,他的生死朝廷不能、也不敢不問。”

陳止點點頭道:“他如果按兵不動,說不定還能拖延一陣子,現在卻貿然要動兵,那江都王的兵馬,應該也快要動了,那我代郡南邊就要迎來一場大戰了!必然要波及我等,諸位乃是代郡的中流砥柱,此時先回去準備,至於馬家被威脅的事,這事也不能推,派出更多的探子,看住幾方!”

伴隨着陳止的這話落下,衆人盡數散去。

等始終一言不發的鮑敬言也告辭離開,陳止眉頭皺起。

“真是多事之秋啊,但爲何偏偏會在這個時候?”

這般想着,他將心神凝聚在百家籤筒之上。

就見那五行刻度格近乎全滿,只是第五格還有一絲空隙。

“隨着庾亮到來,想來南邊的名聲已經傳播的差不多了,若是前世的話,只剩下這一點空餘,按着眼下的名望傳播速度,最多三兩天也該滿了,可自從昨日開始,這名望金液居然不再動彈了,原因何在?”

這麼想着,他的注意力慢慢注意到了籤筒的上方。

“若說和前世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那也就只有這個了。”

籤筒上方,一枚銅板靜靜懸浮。

與此同時,在城外礦場,卻有一名道人忽然到來,說是要見葛祿。

葛祿聞訊趕來,一見這人,立刻恭恭敬敬的行禮,口稱老師,卻滿臉疑惑。

“老師,您爲何此時北來?”

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殺意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世家皆囚,二臣慟哭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一千一百章 南北爭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四百六十六章 問廣寧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品!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無龍,朝對成空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動啊!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師而吞氣,劫來走一遭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陳代王,爲幽州之首?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三十四章 冤!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讓他佔了便宜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民之術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來投途遇險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實策,我當送去北方
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殺意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世家皆囚,二臣慟哭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一千一百章 南北爭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四百六十六章 問廣寧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品!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無龍,朝對成空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動啊!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師而吞氣,劫來走一遭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陳代王,爲幽州之首?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三十四章 冤!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讓他佔了便宜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民之術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來投途遇險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實策,我當送去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