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

接下來的授職,算是頗爲順利,被陳止召集過來的人有不少,不過這職位其實並非全在將軍九職之中。

束交得了將軍府主簿之職,這職位是協助徵北將軍整理文書、管理卷宗,看起來是個枯燥無趣的工作,其但其實頗有其用,其中尤其重要的,便是因爲就在將軍身邊,其實就時刻有建議、參贊之職了。

張亢則得了代郡府功曹的職位。

這功曹參軍之職,其實掌管的是考察官吏的政績,紀錄其功過,並提出建議,其實是掌管了人事之權柄,十分重要。

在將軍府的九職之中,有兩個涉及到這個職位,一個便是這張亢所得的功曹參軍,全名士功曹參軍事,聽這名好也該知曉,其實有其範疇,主要是用來紀錄軍中將領的功過是非的,除此之外,對各地的下級吏胥,也有監察之權。

與之相對的,便是還有一個將軍府功曹,這個職位掌控的範圍就廣了,但凡是將軍府管轄之下,屬民政之事,所涉官吏皆在其內。

只不過,陳止這一次卻沒有將這個職位拿出來,只是給了張亢一個功曹參軍的名位,衆人倒也明白緣由,蓋因當下這將軍府的治下,只有一郡之地,便是有着府功曹,便顯得有些多餘了,因爲那郡中也有相似之職,再加上功曹參軍,算上府功曹,重疊的地方就太多了,雙方也容易出現矛盾。

將來等陳止掌控的地方多起來,有至少兩郡之地,那麼這郡功曹之上,便要有一個將軍府功曹統籌兼顧。

嵇倔則得了那倉曹參軍之位,這職位便如其名,主要就是掌管倉儲與庫存後勤,是一個頗爲重要的職位,油水不少,但同樣要問及的瑣碎之事亦不少,往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有的時候還要涉及到生產和工程建設,而嵇倔在代北統籌新城建設,已經有些經驗了,得此名位倒是不會手忙腳亂。

阮清則得了一個戶曹參軍的職位,這名字一聽就知道,是和朝廷的戶部想通,掌管的就是民戶籍貫之事,其中又有許多錢財瑣事,阮清亦是代北新城的主持人之一,經驗也是有的,這纔給予這般職位。

等這些職位一一分派出去之後,陳止就道:“當下,咱們徵北將軍府的實掌之地,還是隻有代郡一處,這軍中各處皆有所屬,職位完全,你們雖有名號,卻不便立刻就介入進去,防止職權重疊,所以暫時先把手上的事處理好,畢竟將來這新城的縣令,也是很重要的職位。”

衆人一聽就明白了其意,紛紛點頭稱是,那些得了職位的,一個個還都表達了忠心之意,更說是要努力爲政,不負所托,同時也有其他念頭,對那兩個新城的縣令之職,有着念想。

其實,像將軍府這樣的軍管機構,軍政歸於一體,除了這將軍直屬的職位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重要職位,那就是各地的一把手。

當下陳止掌控一郡,那理論上此郡的官員任命,便主要出於其手,無論是郡守還是縣令,其實都可以自行任命,事後給朝廷上書一封即可。

當然了,若是朝廷覺得不妥,也是可以駁回,並且再任命一個的,只是那樣一來,就會造成不少矛盾,比如王浚的幽平兩州,就因爲這個問題爆發過問題,陳止最終得以得職,也與此有關。

未來將軍府若是不斷擴張,那麼管轄的範圍增大,這般職位也會增加,如果控制兩府,那就可以任命兩個太守,若是控制一州,自然可以任命多個太守,若是能控制一州,理論上連刺史都能任命!

但在場之人大部分都明白,即便自身得陳止信任,但若是資歷、名望不夠,也是無從居於高位的,甚至等地盤擴大到州了,他們連將軍九職都未必能坐穩,更不要說藉此增加威望了。

這裡面的原因倒也簡單,那就是因爲這個時代,看的是名望、家世,你若是沒有高品、後臺,可能連官職都無法出任,這也是諸多寒門上進無路的原因,當然,若是得了位置,多做些事,便也能積攢威望,只是這位置要和威望、名望匹配,不可太高。

當下在這一郡之地,陳止的威望深入人心,各大世家皆服其管,有着說一不二的權威,再加上蘇遼等人又是一直輔佐,早就有了名望,這時出任將軍九職,也不顯得突兀,可如果陳止擴張的太快,而衆人的政績、戰績沒有更上去,那就是另外一番局面了,說不定要主動辭職,防止被人攻訐。

相比之下,這一縣之長的位置,就是頗爲理想了,不高不低,能執掌一地,梳理各方,累計資歷,又不用擔心被人說名不副位,受人詬病。

不過,這邊衆人點頭稱是,可人羣中也有人暗暗焦急,這人正是唐資。

“這將軍府的主簿、長史、錄事參軍、功曹參軍、倉曹參軍、戶曹參軍都有了主了,原本家中的打算,算是無從得了,只是這還剩下的幾個位置,就有些微妙了,那司馬與中兵參軍的職位,都涉及到軍政,恐怕不是我能染指的,不說這兵家的敏感,便是讓我上,我也是不會指揮打仗的,況且有楊宋、楊元在也輪不到我來染指,那我能擔任何種職位?而且,這一下子不是就將職位都封下去了麼?按着原來的分析,這位府君該是留兩個拿在手裡,也好在未來給人以晉升空間纔對。”

唐資心裡思量着,表面還保持着平靜,他很清楚,府功曹陳止暫時不會拿出來,拿出來也輪不上自己,但除此之外,又有什麼位置可以安置?而且,看着眼前人,再瞧瞧剩下的楊宋等人,這職位似乎也不太夠啊。

這麼想着,目光落在陳止身上,卻見後者正微微眯着眼睛,似乎在感受着什麼。

陳止確實正在感受着氣運的變化,隨着幾個職位都被授予出去,一枚枚氣運小印,落在衆人的頭上,玄妙的感覺慢慢涌上心頭,他感到自己的思路、體力,乃至諸多感官都越發清晰,隱約之間,甚至還有一種錯覺,似乎自己的感官,可以與得了職位的衆人相連。

“不,不對!”

忽然之間,他福至心靈,睜開了眼睛。

“這不是錯覺!”

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六百三十四章 參宿爲爪,白虎主殺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七百零七章 當日棄而走,今日無顏歸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陳止語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懂,他不懂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十章 此事還需一人犯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農納匠,減稅分地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來客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十六章 “佩服佩服”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七百七十八章 勸諫反在謀中亂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八百六十八章 親往鎮壓,戰牽冀憂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場幾何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他升官!第五百五十五章 陳氏有上中下三策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劇本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嚇煞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關中變,如陳言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敵麻木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飛揚跋扈,哪堪此時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八百六十一章 吾料此乃持久戰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四百七十五章 書則百家驚,何人重白紙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殺之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十六章 “佩服佩服”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四十三章 請尊者評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無置亦要走,陳學初露已兩分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一千零一十章 淪陷地胡作非爲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
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六百三十四章 參宿爲爪,白虎主殺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七百零七章 當日棄而走,今日無顏歸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陳止語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懂,他不懂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十章 此事還需一人犯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農納匠,減稅分地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來客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十六章 “佩服佩服”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七百七十八章 勸諫反在謀中亂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八百六十八章 親往鎮壓,戰牽冀憂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場幾何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他升官!第五百五十五章 陳氏有上中下三策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劇本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嚇煞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關中變,如陳言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敵麻木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飛揚跋扈,哪堪此時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八百六十一章 吾料此乃持久戰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四百七十五章 書則百家驚,何人重白紙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殺之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十六章 “佩服佩服”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四十三章 請尊者評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無置亦要走,陳學初露已兩分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一千零一十章 淪陷地胡作非爲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