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敵麻木

先前,蘇遼與陳止在談論佛法簡等人的時候,曾經提過石勒與張賓,說過張賓在石勒集團中的地位問題,同時還提到過,若是有佛家支持、背景深厚的聶道仁去和張賓爭權,或許會造成他們內部的一次謀士更迭。

這邊,蘇遼還在想着,那邊陳止卻已經說道:“今天早上剛送來的一份情報,不知道你看沒看?”

“什麼情報?”蘇遼聞言,這心裡就有底了,他因爲連夜整理戰略局面,根本沒有心思去觸及其他情報,但凡與兵事、幽州軍無關的信息,就都交給手下的人了,畢竟這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怎麼都不可能面面俱到,總要有所取捨的。

陳止就道:“那佛法簡一行人,已經離開了慕容部,開始南下了,不過他們走的卻不是薊縣那條東路,而是跟隨一支商隊,通過中路,那商隊常年在范陽郡東邊的邊界官道行走,如今與石勒搭了線,幫着其販售一些東西。”

“這就是說,他們是要去石勒那邊了。”蘇遼一聽,頓時也來了精神,“若是一切順利,那石勒那邊是要有一陣子混亂了,權力鬥爭與內耗,會限制住他們的腳步,至少不用擔心會對咱們代郡的大戰略產生影響。”

“不錯,另一方面,石勒那邊的通訊要再增強幾分了,”陳止眯起眼睛,眼縫深處閃爍着點點精芒,“原本只是給張賓寄信,現在可以試着送禮了,當然,原來的信件也要繼續送下去,至少要體現出誠心。”

聽到這裡,蘇遼終於意識到陳止的真意了,不由問道:“主公,莫非是真心想要招攬這個張賓?”

原來,早在幾個月之前,陳止就開始吩咐蘇遼留意石勒手下的張賓,並且讓人給張賓送去書信,信中寫的自然是敬仰與招攬之意。

這樣的事,其實並不罕見,甚至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了,從幾十上百年前就流行着,一直到現在都時常會有人用,過去朝廷與叛賊交戰,又或者與那四邊異族對戰,都會時常寫出招攬的書信送出去,既有詔安、拉攏,省去刀兵的意思,但更多的是爲了離間敵人,造成對方的內部不穩。

所以陳止這信寫好之後,蘇遼安排人送了出去,這心裡也覺得陳止是用着離間之法,要擾亂石勒和謀主的關係。

這倒也不是他在臆想,畢竟先前石勒是派人來代郡境內抓人的,兩邊有矛盾,離着又近,相互之間維持着脆弱的戰略平衡,而這種平衡是很容易打破的,其中一個機會就是對方內部生亂。

這樣的情況下,就連接到信的張賓,都覺得陳止就是這般打算,所以拿到了那信之後,立刻就拿過去給石勒過目,也給石勒抓住了一個機會展現自己的寬容大度,拿着那信,看都不看,哈哈一笑,就給撕了,順便還給周圍的從屬講了一番大道理,據探子回報,當時場面異常感人,很多人都當着石勒的面說出了感人的話語,表現自己的忠誠,以及對石勒胸襟的佩服,順便還唾罵了一番陳止。

這些消息傳回來的時候,陳止看了之後,卻只是一笑置之,隨後便又安排了人去寫信。

第二次接到書信,那張賓還是如法炮製,直接拿過去給石勒過目,不過因爲是第二次了,石勒總不好再來一次思想教育,便還是哈哈一笑,直接撕了,隨後又是一番聲討陳止,順便發散思維,從陳止不好好做文章,跑過去做官,大肆抨擊了漢廷的現行制度。

不過,等到第三次再接到信,別說張賓了,就是石勒也有些麻木了,只是淡然一笑,表現出由衷的輕蔑之意,不過他也知道,在這麼放任下去,未免也有些荒唐了,於是讓人也幫他寫了一封信,卻不是送給陳止那個臣屬的,而是直接寄給了陳止。

值得一提的是,石勒本身是不識字的,所以他在處理統轄領地內的事務時,都要旁人幫着把情況讀出來,他在做出批示,這批示用的是比較淺白的話語,但偏偏這人卻不喜歡讓旁人說自己粗鄙,於是特別要求,他批示的話,要經過書寫人的潤色,帶有古風古韻。

這一封寄給陳止的信也不例外,其中表現出來的意思,就是他敬重陳止,也覺得陳止是一位英雄,那既然是英雄,就不要搞什麼陰謀詭計,明刀明槍的幹起來纔是正道。

對此陳止自然是嗤之以鼻,那信看過就算,仍在屋子裡,隨後繼續給張賓寫信,保持着十天一封的節奏。

這般情況到最後,連石勒都無奈了,也懶得看了,直接就吩咐張賓,說再來信,就直接焚燬,不用拿過去給他過目了,他相信張賓的忠誠。

所以,陳止這次的要求,蘇遼倒也不意外,只是這要送禮的打算,卻讓他有些難辦。

這爲難的表情落在陳止眼中,後者問道:“可是有什麼難處?”

蘇遼遲疑了一下,還是回答道:“倒也不能說是難處,只是咱們要送信,又要保持信鴿的隱秘,所以過去聯絡那張賓,都是靠着探子,把信射進去,這樣既不用暴露身份,還能迅速脫離搜查範圍,只不過最近這兩個月以來,張賓已經大概摸清了咱們射箭人的位置規律,加強了守備和巡查,甚至還佈置了伏擊之處,越發難以通報了,如果要送禮的話……”

陳止一聽,就明白過來,那張賓肯定也不是吃素的,這會恐怕覺得自己是拿他開涮,於是沉吟了一下,陳止就說道:“這是我有欠考慮了,那送禮的事先放一放,依舊還是送信,只不過這次和過去還有不同。”

蘇遼頓時留心起來,想着陳止這次又要怎麼送信,沒想到接下來卻聽陳止說道:“那石勒手下除了張賓這個首席謀士,更有不少武將,很多事追隨很久的,也有些是後來招募的,這些人也都是人才,這一次就不要光給張賓送信了,都送。”

都送?

蘇遼一愣,半天沒有回過神來,等他想清楚了,這表情不由古怪起來,這給張賓送了一堆信,已經讓那石勒惱怒異常,結果這次都送,不知道要把這位羯人梟雄給氣成什麼樣。

“別最後氣得他不顧一切,提前起兵來攻!那可就是被王浚和石勒夾擊了!”

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聳後危,論法與教異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對將,王見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否一比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二百四十四章 甲乙丙丁走一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動要加考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談,兇至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六百三十章 劍指兵屯!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二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驗氣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陣說與衆,前中後尾各不同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騁意馬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
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聳後危,論法與教異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對將,王見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否一比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二百四十四章 甲乙丙丁走一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動要加考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談,兇至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六百三十章 劍指兵屯!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二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驗氣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陣說與衆,前中後尾各不同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騁意馬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