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背後東家是誰
季安瀾看向東平王手中的半邊玉墜。
這半邊玉墜是她讓人隨帖子送過來的。是外祖父留下的舊物。
外祖父曾數次救過東平王性命,在戰場上更曾爲他擋過暗箭,隨身的玉墜也在那時裂成半邊。
當年家裡被奪爵,外祖父也不曾拿這半邊玉墜求上門。
季安瀾想起舊事舊人,心裡頗不好受。
東平王看了她一眼,目光落在半邊玉墜上,也沒有說話。
略略斟酌,季安瀾纔開口道:“外曾祖母去時,曾說若有難事,可來找您。這些年唯恐打擾到您靜養,不曾登門。只當下有一難事,特登門麻煩您。”
東平王擡眼看她,笑道:“我與你外祖父有過命交情,你這丫頭也如我之晚輩,在我面前不必客氣。”
季安瀾起身謝過,又道:“當年若不是您出手相護,溫家也不會只有奪爵那麼簡單。”
那麼多被奪爵的公侯勳貴,也只有溫家沒有被抄家,母親也還能帶着豐厚嫁妝嫁入高門。
“當年我外曾祖母家裡曾留一產業,便是如今的醉仙樓,小女身爲閨閣女子,勉力經營,如今難以爲續,想把它獻給王爺。”
“哦?”
東平王有些驚訝。那醉仙樓竟是虞家留給這小丫頭的?
去年醉仙樓賣無名酒賣得紅火,他也跟着買了不少,確是好酒,他囤了好些在過年期間送人,自己也留了好些來喝。
“那醉仙樓竟是你在經營?不錯不錯。本王竟是小看了你。”
還沒遷都時他就早一步到京城籌備各項事務,醉仙樓可是他最喜歡去的酒樓之一。
沒想到竟是眼前這小丫頭的。
那醉仙樓可不像她說的,身爲閨閣女子只是勉力在經營。別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醉仙樓表面不爭不搶,可背後沒少賺銀子。
那酒水賣得不起眼,誰知最後賣出多少。
“出了何事?”
虞老太太去後,交到才十歲出頭的小丫頭手裡,且人還在陪都,那酒樓都經營得紅火,如今身在帝京,又有侯府的身份加持,能經營不下去?
季安瀾便把醉仙樓的酒喝死了人,掌櫃被捉走,酒樓被封一事說了一遍。
東平王聽得眉頭緊皺,“這事並不複雜。顯見是被人設局陷害。可是其他同行眼紅?”
季安瀾搖頭。她與同行並無爭執。
“這事雖說要解決也不難。但小女再當背後的東家就不合適了。以後亦是麻煩不斷。不如索性出手。”
“你捨得?”
這事既求上他,他擺平不過是一句話的事。這小丫頭卻想出手。
季安瀾默了默,“外曾祖母留下的產業,我是一分一毫不想丟的。只是如今爲難,不好再把着。”
東平王看她,卻道:“我聽說你與平陽王的三孫子訂了親?”
這事怎的不去求平陽王?
季安瀾抿了抿嘴。
東平王看得眉頭又皺起,“這樁婚事非你所願?”
見季安瀾點頭,有些詫異。
趙魁那小子,他也算是看着長大,倒也是個能託付終身的。他聽說兩家訂親後,還讓人準備了一份嫁妝,想着到時好送與她。
結果她竟是不願?是看不上趙魁那小子,還是這裡面有什麼內情?
“可要本王幫忙?”
平陽王是太祖之子,而他是太祖之侄,二人是堂兄弟。若季安瀾不願結此親,他倒願意爲了故人,上門說項,解除此親。
季安瀾卻是搖頭,“這事有些內情,如今還不好爲外人道。小女亦不想麻煩您。待哪日若有需要,小女再登門。”
東陽王有些意外,兩家結親,此事都稟到宗正寺了,憑她還能更改不成?
有內情?是何內情?
但既然對方不願多說,東平王也不想多問。
只說起醉仙樓之事,“醉仙樓是舊人產業,我不好憑白接受,若你真的打定主意,本王便與你買下。”
“多謝王爺大恩!”
季安瀾起身行了個大禮。暗自鬆了口氣。
醉仙樓裡外有兩百餘人仗着它過活,且很多人在醉仙樓做活多年,交給誰她都不放心。
便提了一嘴,“管事夥計醉仙樓用了多年,都是信得過得用之人,您……”
換了個主家,掌櫃管事新主家必是要用自己的人。掌櫃管事她還好安排,收回去便是。只是那麼多夥計,若是讓人遣走,她一時不好安排。
“你既擔心他們,何不自己留着?”
“嗯?”
自己多說了一嘴,讓東平王生氣了?
正想解釋,就聽東平王笑着說道:“本王錢財不缺,也不奈經營那些,既是你經營多年,便照舊吧。一朝換東家,萬一再被人擠兌,京城只怕再無醉仙樓。”
他還是挺喜歡那醉仙樓的。不想被毀了。
“您……”
“我擔個名做個背後東家便是。原來如何今後仍是如何。”
季安瀾愣在那裡。
她猜到上門求救,東平王看在外祖父的面上,會答應接收醉仙樓。卻沒想他只願擔個背後東家的名,經營還是交給她。
“那小女便送您五成乾股,今後還請您多多照拂!”
東平王多番推辭,收受下來。
事情談定,既他是醉仙樓背後東家,那酒樓出事自然要他出面擺平。
東平王連莊子都未出,只派了幾個下人出去。
先到京兆尹衙門一說,潘大人就畢恭畢敬把童掌櫃送了出來,“都是誤會,回去幫我與王爺道個不是。”
童掌櫃一臉懵,還以爲要被上刑屈打,正緊着皮,結果這就出來了?
東平王?他的東家是東平王?
人放出來了,京兆衙門那邊立刻就有數個衙役到範家重新調查,還把範真相邀的幾個好友帶去問話,最後得出結論,說醉仙樓的酒沒有問題。
太醫仵作齊齊去了範家,都說範真是飲酒過量而亡,與他人無關。
但因爲範家畢竟是先魯國公的後人,也曾跟着太祖東征西討立過大功,東平王讓人送了五百兩銀子過去,說做爲喪葬之用。
一聽醉仙樓背後的東家是東平王,範家幾個主子哪敢收下銀子。
多番推辭,見東平王是真心相送,這才誠惶誠恐地把銀子收下。
再不敢鬧事,很快就把範真擡去安葬。安葬完一家人又火速離開京城,回了故鄉。
正等着季安瀾上門低頭的平陽王妃和趙魁祖孫,聽說醉仙樓背後的東家是東平王。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