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者知道那麼多,還直接設下這種程度的埋伏,理論上簡直沒可能!
但是,眼前的現實就是如此!
李解在內的幾百個解決者們沒有時間追究爲什麼了,因爲四面八方包圍過來的敵人們殺氣騰騰,直把原本路上的人流嚇的紛紛奔逃散走。
這時候本來最適合衝殺,可是他們知道如果這麼做,等於立即點燃戰火,會把路人給牽扯進去。
不過,最關鍵的問題還是:被包圍了,連背後來路的方向也必然有敵人在合攏。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突圍?絕大多數人都負重着大量糧食,攻守不利、撤走困難!
看起來最合適的做法好像就是丟掉糧食突圍?這當然是破壞者組織的人希望達成的效果。
周圍的人羣裡,也果然有許多聲音喝喊了起來:“丟掉東西可以走!”
敵人在逼近,還沒有到交戰的距離,可是四面八方一起喝喊的效果,卻極具威懾力,讓被包圍的解決者們大有四面楚歌,除了丟棄糧食別無活路之感。
李解作爲帶隊的人,從破壞者組織出現開始,就立即提醒衆人先冷靜待戰,然後指揮說:“破壞者組織既然走精銳化路線,沒道理會有這種人潮的數量,迅速比對身份信息,確定敵羣人員構成!”
沒錯,雙月城的破壞者成員不是炎黃城那樣隨便就能呼啦啦的在邊緣城區湊一大羣,這裡的邊緣城區人口雖然還是多一點,密度比別的城區大,但人員構成比例跟別的城區差別卻不大。
而破壞者組織在這裡是潛伏性質的精銳化形勢存在,從接機的時間確定到現在,中途時間有限,破壞者組織沒道理能調集到這種規模的人數!
於是呈方陣隊形的邊緣人羣迅速比對能看見的敵人的身份信息,其中絕大多數都沒有,那些有的,很多也都用了遮掩手段,難以有效比對。
可是,敵人聚集的越來越多,在李解他們眼裡,周圍視野盡頭的街道上鋪滿了,半空建築物之間縱躍的密度也很高。隨着敵羣密度的提升,很快有越來越多的身份信息比對結果出來了!
“這個,雙刀縱橫,邊緣城區有名的戰士,就在附近百里內的片區活躍,半年前湊了一夥人,半個月前被仇家襲擊,同伴被殺的只剩他一個活了下來……”
各城區裡都有的、典型的獨行和小團體,沒有固定勢力活動的類型,通常敢做很多買賣,不屬於城區勢力的人,基本不被人約束。
“邊緣城區無陣營戰士,綽號獨食……”
“七裡舊城區的無陣營戰士,綽號七裡第一刀……”
許許多多比對身份的信息彙總,迅速在李解腦子裡閃過,於是,他信息倍增,然後信息說:“都把糧食丟腳下。”
衆多解決者們不明就裡,但都依言而爲,紛紛把負重的超大袋糧食丟在地上,個個武器在手。
而李解,早就捕捉到迎面過來的敵羣中,那個明顯帶隊模樣的、一襲黑皮衣的男人。
對方殺氣騰騰的過來,李解一個人離隊,大步朝着正面的敵羣走過去,邊走邊高聲道:“一點糧食加消息就把你們給引了出來,還真容易!至於你們這些無關的人,知道僱傭你們的是破壞者組織的人嗎?知道眼前這場犯罪屬於罪大惡極、不可能被饒恕的性質嗎?”
李解響亮的高喊,故作守到獵物自信滿滿的氣勢,瞬間讓包圍的敵人腳步放慢,而他,卻維持着步走的速度前進,後半截高喊質問的話,直接讓那些無陣營戰士們愣住。
如李解判斷的那樣,這些人裡,當然有很多對於僱傭他們的人的身份背景有懷疑。但是,懷疑可以假裝不知道,眼前李解戳破了,他們就裝不了了,又因爲李解話裡透露的信息,以爲眼前他們纔是被埋伏的那方,頓時戰意被攔腰斬半!只擔心這陷阱的最後,政府方面的埋伏是不是已經發動了,到底有多少人,他們能否衝的出去,會不會被抓住等等的問題……
李解手裡驟然多了兩把藍色的短劍,然後,他劍指前方,聲音洪亮的高喝道:“拿下破壞者的成員!糧食不用管,動糧食者一概以破壞者成員論處!不是破壞者組織的,此刻以前當你們不知道,現在退散從輕論處,冥頑不顧的同樣以破壞者成員論處!”
面對敵人的埋伏,踏入陷阱中央的他們不但沒有收縮防守,反而要放手去攻擊敵羣?
片刻前,一大羣解決者們誰都會覺得這簡直是發瘋自殺!但現在,他們卻發現,這就是眼前最該做,也必須做的!
於是,他們動了,一個個握着武器,迎向周圍的敵羣,而那些敵人整體移動的腳步越來越慢,尤其在看到他們進攻的架勢時,停下腳步的越來越多。
解決者裡有人高聲呼喝喊着配合李解:“不是破壞者組織的還不趕緊走?今天你們跟着破壞者一起動手,就可以被定性爲破壞者組織惡意囤積糧食,製造糧荒,嚴重動盪社會罪的參與者!別說從今以後雙月城沒有立足之地,這種罪行世界政府會十城通緝,終身不赦免!誰會爲了他們僱傭的那點錢自毀未來?”
又有解決者高喊說:“今天妨礙我們抓破壞者的人,就是妨礙追回糧食!一旦全城的糧荒來了,破壞者今天僱傭你們的那點好處,到時候還不夠你們買一頓飯的錢!繼續冥頑不顧——那你們就是自毀前程,幫人拼命,最後把老底全爲買糧食被他們掏空了,還得等着餓死!”
解決者們的漂亮配合,各種角度的威嚇、有理有據的勸說,直接讓周圍敵羣中那些無陣營人士的戰意跌入谷地,有人直接抽身,並且說:“這買賣誰傻誰做!”
於是,呼啦啦跟着抽身離開的人越來越多。
李解這時駐足,舉劍高喝道:“我數到十,屆時後退者不追究,不動者輕責,進者一概破壞者同等罪行論處!一、二……四——”
李解這一手就是不讓敵羣有時間冷靜思考,就是充分利用羣衆效應,讓那些果斷抽身的人產生的帶頭作用,能夠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本來想看看情況再說的,都被他的這番話逼的必須在短時間內做出選擇,不退就得付出代價;動手得付出極大的、完全跟他們得到的好處不成正比的代價;而在十聲內轉身離開,卻不必付出代價。
這還用選嗎?
抽身離開的人羣數量不斷攀升,眼看局面不可控制,人羣裡那些破壞者的戰士怎麼喊也沒用,於是,帶隊模樣的那個,直接揮劍殺向李解!
他想用擊倒李解的方式,扭轉局面!
可是,駐足的李解本來就在等着、等着他做出這種應對!
如果被擊殺的是李解,局面當然可能被挽救,至少抽身而去的形勢極可能被暫緩;但是,如果倒下的是那個帶頭的破壞者呢?
那人的刀勢非常兇猛,頃刻間殺到李解面前,一副有攻無守的兇狠之勢。
然而,李解穩如山嶽,雙劍動卻如奔雷般迅猛不可招架。
飛閃的刀光一次、又一次的劃上李解擋在心口、脖子側旁的劍身上,而他則在第一次跟那個破壞者錯身而過之後,驟然發動至今還在被人熱議的極限下路絕殺式!
因爲,瞬間的交手已經能讓李解很肯定,他在身法上佔優勢,對方是極端殺傷類型的戰鬥基因類型,在殺傷力上略佔優勢。
而此刻的交手絕對不是平時的比鬥,關係的是整體局面的走勢,他不但要贏,還必須以儘可能有威懾力的方式贏!
第一點,當然是不被對手擊中,那纔會在他頭頂的炎黃戰神的威名影響下,產生讓人覺得實力差距大的附加效果;第二點,那就是必須贏的迅快,因爲後面還有破壞者也跟着衝殺過來,一旦被同時糾纏上,就談不上能形成最佳威懾力的戰果了!
這兩點因素決定了李解不能冒險被擊中哪怕一次,如何最有優勢、最能體現威懾力,他就得如何打!
而他跟對手的戰鬥力情況對比的實情就是:他是可能中刀的,儘管影響不了勝負;於是極限下路絕殺式就成了萬無一失的最佳選擇。
於是,周圍戰士的眼裡,曾經都觀摩過的影像,又被炎黃戰神真實的重演!
李解的雙腳如同吸附在地上那樣,並且能夠迅速滑動,就那麼帶着身體,繞着那個破壞者帶隊的戰士的雙腿,飛快的繞動!
而這過程中,他手裡的劍貼在對手的小腿和腳脖子上持續不斷的拉割打擊。
這情景一如流傳開的,李解在三級城區斬擊敗城聖戰王時一面倒的戰況,此刻破壞者帶隊的首領也同樣脫不出極限下路絕殺式的攻擊,任他如何移動,如何俯身反擊、招架,全都沒有用,他就像陷阱裡的困獸!
他很快倒下了,如李解預期的那樣。
“五!”李解嘴裡仍然在報數,音未絕,那破壞者的帶隊戰士已經倒下。
前方敵羣裡,另一個遮掩頭臉的破壞者戰士終於擠出人羣,挺劍殺奔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