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見官

這次帶來的三個部曲,李木沉穩,吳善機靈,嚴陽敦厚,看到苟髦授首,衆遊俠兒心驚膽顫,吳善馬上擎刀上前,大喝一聲,道:“還不棄殳?要隨這狗才同死嗎?”

孫平早就喪了膽氣,看着眼前明晃晃的刀尖,撲通跪了下來,俯首雨水滿溢的泥坑裡,顫聲道:“郎君饒命!”

咚,咚!

一支,兩支,三支……短殳散亂了一地,所有人毫無反抗,棄械投降。李木使了個眼色,吳善心領神會,將地上的短殳收集起來,放到一側看管。沒了武器,這幫人就是沒牙的兔子,嚴陽找來繩索,把他們背縛雙手捆了起來,以防再有反覆。

左彣走到苟髦的屍體旁,佯作泄憤,用劍在他腹間一絞,順勢取走了破入體內的四粒小石子,這樣就算最精明的仵作驗屍,也看不出來任何破綻了。

山壁旁的匠人們早看傻了眼,一個個呆立不動,既不敢逃,也不敢做聲,木然如行屍走肉。徐佑現在顧不得他們,將孫平帶到旁邊的茅屋裡,問道:“唐知義爲什麼要在此地鑿佛像?”

“不是唐行主……是劉,劉郎君……”

“劉彖?”

徐佑皺了下眉,這個答案並不出乎意料,開鑿佛像是一件極大耗費人力財力的事,唐知義沒這個境界,也沒這個財力。孫平嚇的又要下跪,徐佑伸手製止,道:“你不要怕,我只誅首惡,餘者不究,先將此事的前因說明白了。”

“是,是!我知道的也不多,只是聽行主說……”

原來劉彖幼年喪父,孤苦無依,一朝衣錦還鄉,存心要揚眉吐氣,加上爲了祭奠亡父的在天之靈,準備在鏡丘的山壁間鑿出七七四十九尊佛像,但工期卻趕的異常的急,嚴令在明年四月初八浴佛節時完工。所以唐知義糾集了一大幫遊俠兒,驅使匠人如牛馬,動輒鞭打辱罵,沒日沒夜的鑿石劈山,苦不堪言。

這些匠人有從人市買來的奴隸,有無籍無戶的流民,也有朝廷欽定的匠戶,或生死操於人手,或懼怕遊俠兒的淫威,或習慣了逆來順受,雖然被奴役的極慘,卻沒人敢於抗爭。

徐佑讓孫平找了兩個平素裡有些威望的匠戶,但都是臉色蒼白,跪地不敢擡頭,支支吾吾,戰戰兢兢,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不過,徐佑最擅長跟人溝通,溫聲和語,寬慰有加,很快讓他們平靜下來。然後吩咐秋分和冬至等去燒點熱水,讓方繡娘幾人熬些粥湯,這間屋子是遊俠兒的據點,裡面過鍋碗竈具一應俱全。等熱乎乎的粥湯下肚,渾身暖和起來,再問他們,說話終於流利了許多。

“你們不是應該在百工院服役嗎,怎麼來給劉彖造佛像?”

“回郎君,小人也不知,院裡派了我等十四人來此造佛,說可以抵免官府的差役。”

徐佑問了左彣有關楚國的匠戶制的情況,心中有了成算。匠戶和兵戶、吏戶、雜戶、樂戶、佃客、部曲等都屬於賤民,匠戶世代從事營造﹑紡織﹑軍器﹑工藝品等各種手工業生產﹐父死子繼﹐役皆永充,由百工院直接管理。匠戶們每日絕早入院,抵暮方散,除了官府發放的鹽米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收入,還要承受各級官吏的蠶食,生活很是艱難,時不時的還會發生典質子女之事。他們的身份屬於農奴,按照朝廷律法,不能被自由人僱傭,也不能自由出賣自己的生產品,但鑑於國情和傳統,各種潛規則橫行,百工院的官吏們常常私自役使匠戶們給士族和富商做點手藝活,從中撈取好處,上頭大都睜隻眼閉隻眼,一般不予深究。

但是,嚴格來說,劉彖沒有資格僱傭這些匠戶來鏡丘造佛,完全是違法行徑!

“方纔死了人,你們都在現場,怕是無法善了,不如隨我回縣城去見官。”兩匠戶手腳一顫,捧着的湯碗摔倒地上,啪的粉碎,蒸騰的熱氣轉瞬消散而去。

徐佑忙安撫道:“不要怕,人是我殺的,跟你們無關。只是回去做個見證,把你們看到的一切實話實說即可。這樣一來,簽字畫押,依律結案,官府的人再不能以此來要挾你們。”

兩人中那年長的畢竟多吃了幾鬥米,見識要明白些,知道徐佑其實是爲了他們好,人命案子,當面鑼對面鼓的弄明白了,可免去日後無窮無盡的麻煩,跪下來磕了個頭,道:“我們願隨郎君見官。”

“好,起來吧,讓其他人收拾器具,先來屋內避避風雨。你們兩人簡單休息下,隨我動身回城。”

跟着徐佑回城不單單兩名匠人,還有孫平等十幾個遊俠兒,苟髦的屍身也用破葦蓆裹了,也一併押回城去。在衆人忙碌安排的時候,徐佑走到茅屋外面,左彣陪侍在側,他輕笑道:“我當時在想,要是你沒有出手,今天這個臉可就丟的大了。”

“我聽郎君特意點出苟髦通了水火關,就已明白郎君的意圖。還好,幸不辱命。”

經歷了這麼多事,兩人的默契不說通融無礙,至少合作無間,徐佑轉過身,突然道:“身上帶錢了嗎?”

一行人浩浩蕩蕩,直到天色將暗才抵達縣衙。守門的衙卒認得徐佑,忙不迭的迎了過來,問明瞭事由,爲難道:“好教郎君得知,明府此刻真不在府內。”

“去哪裡了?幾時方回?”

“這個……”

徐佑咳嗽一聲,左彣擋着身後諸人的目光,從懷裡掏了百文錢遞了過去。衙卒頓時笑逐顏開,偷眼瞧着徐佑,見他微微點頭,趕忙收了錢,湊過來低聲道:“去了大德寺……”

大德寺?

徐佑稍微走了走神,這時候陸會去大德寺幹什麼,衙卒繼續道:“好似那邊出了點事,明府被和尚們請去斷訟。”

這就稀奇了,大德寺是佛門在揚州擴張的根本,竺法言親自坐鎮,能出什麼案子,竟勞駕陸會去斷訟?

徐佑沒有再追問,這衙卒知道的不多,問也問不出什麼內幕,道:“杜縣尉呢?”

“縣尉也同明府一道。”

“李縣丞在不在?”

“縣丞近來身體不適,已經快半月沒來視事了。”

徐佑無語,殺了人想投案都沒地方投,道:“畢竟出了人命,還有這麼多人聚在一起,耽誤了怕出亂子。你看能不能派人去大德寺請明府回來一趟?”

“這樣,我馬上找黃賊捕稟告,由他作主,郎君覺得如何?”

上次那個鄭賊捕得罪了徐佑,被顧允拿下,換成了黃賊捕,徐佑還沒有打過交道,不過今日的事正歸賊捕管轄,找他也是找到了正主。

“也好,你去吧!”

“是,郎君稍候!”

衙卒正要離開,聽到人羣后傳來人聲,道:“爾等爲何在衙前聚衆?”

徐佑回頭,看到一人從牛車上下來,樑冠、黑裳、素革帶、烏皮履,正是縣令的官服,拱手施禮,道:“見過明府!”

陸會身材適中,臉龐紅潤,雙眉彎彎如勾,將昏黃的眼珠點綴出幾分謔態,脣上留着兩道淡淡的鬍鬚,單從樣貌而言,算不得出衆,但也不算稀鬆平常,至少讓人看一眼,就能記在心裡。

在古代做官,長的相貌堂堂是很佔便宜的,不過相貌是爹媽給的,真長的不帥,也得有點個人特色,這樣容易在上司和皇帝面前混個臉熟。

“你是?”

杜三省跟在牛車旁,先對徐佑笑了笑,然後恭謹說道:“明府,這位是徐佑,義興徐七郎!”

“哦,是你啊,久仰久仰!”

陸會神情冷淡,掃過門前烏壓壓的人羣,不耐煩的道:“七郎率衆叩門,可是有什麼冤情要訴?”

徐佑擺了擺手,道:“擡上來!”

吳善和嚴陽擡着破席放置於地,解開草繩,苟髦的屍身顯露出來,頭顱擱在胸口,眼珠子外凸,從上到下滿是血污,真是說不出的驚怖。

“啊!”

陸會冷不防看到這個畫面,臉色大變,踉蹌後退幾步,要不是杜三省眼疾手快,扶住了他的胳膊,恐怕立刻就要出醜。

“徐佑,你好大膽子!”

陸會緩了緩神,氣急敗壞,指着徐佑斥道:“竟然敢用死人戲弄本官,來人,給我拿下!”

“明府息怒!”

左右衙卒沒人動手,齊齊望着杜三省。杜三省好言勸道:“徐郎君的爲人我是知道的,絕不敢對明府稍有不敬,此事定有內情,何不聽他解釋解釋,若真的心懷叵測,再行發落不遲!”

陸會胸口起伏,怒視徐佑,好一會才勉強同意,道:“也罷!我先回府,你帶他們到大堂候着。”

“諾!”杜三省滿臉堆笑,道:“明府請!”

“哼!”陸會甩了甩袍袖,邁步要走,猶豫了一下,繞過了地上的屍體,快步消失在衙門之後。

“縣尉,看來明府對我很不滿啊!”徐佑心知肚明,陸會今日發作,不單單因爲苟髦的屍體,而是之前幫詹泓出頭,折了陸會的面子,他憋着一肚子氣,終於挑在今日借題發揮發作了出來。

杜三省一笑,道:“沒有的事,明府前日還同我說起七郎,讚不絕口呢!”

“真的?那我就放心了!”

第九十章 吹夢西洲第四十三章 船艦蓋江,旗甲星燭第六十三章 文武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二十八章 歸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將至,血未燃第一百二十九章 洛陽棋局第七十五章 冗食浮費第二章 軍法何足持第一百零七章 三都賦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四十一章 慕佳人第八十九章 漫流橫渡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一百一十二章 婚宴與混亂第九十一章 觀壺吟詩第七十章 盤螭將飛第二十一章 人間第十章 風清舟在鑑第一百四十四章 偶遇佳人第二十章 身死燈滅第三十七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十六章 旁門入府第一百零七章 倉鶊第二十四章 人情債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夭再現第五十八章 長生盜第九十七章 真假難辨第九十八章 六字之師第四十一章 錢不是萬能第二十四章 清明第八十三章 造佛以弘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們中 出了個叛徒第二章 五石散第十三章 撥開雲霧,不見月明第九十一章 火上澆油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十四章 鹿脯失竊之謎第二十五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三章 五色龍鸞張不疑第七十二章 分崩第八十五章 迨其謂之第一章 少年的油紙傘第七十三章 引君入甕第七十章 三教原來一祖風第四十八章 自食其果第五十四章 飛霧流煙江子言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門開,見宗師第一百零四章 如是我聞第一百三十七章 元女郎的妙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一百四十一章 盡力而爲第一百二十三章 議策第十三章 天聖法難第十五章 五將軍、七夫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六十章 明鏡傾城第五十六章 別去經年,人心易變第五章 人間變,人亦變第十一章 嬌羞偏向眼眉知第六十二章 將軍明月第三十五章 五天主第十九章 烏白馬角生第一百六十六章 光明所及,盡是暗色第三十二章 夫爲道者,如牛負重第二十九章 五言打油詩第五十二章 死人開口第一百七十三章 反第九章 貴與賤第二十二章 門閥第一百一十七章 誘敵和圍獵第八十一章 對手第七章 自願上鉤的魚第九十一章 觀壺吟詩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經玉算第三十一章 全都是套路第二十一章 巧舌如簧第八十六章 火燒滑臺第一百六十三章 鬼道妖邪第六十一章 背叛第一百五十章 剷除異己第二十八章 面聖第七十章 枯魚過河泣第九十七章 重回錢塘第七十三章 志之所向第七十三章 離別第一百一十七章 碧眼鮮卑第八十六章 世事如盤人如棋第五十二 無情最是臺城柳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一百四十七章 錦泛畔,候郎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家落字第十五章 魚龍擊第三十六章 易容易骨第一百一十九章 鳳凰六象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一百七十章 七月流火第二章 無雙國士
第九十章 吹夢西洲第四十三章 船艦蓋江,旗甲星燭第六十三章 文武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二十八章 歸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將至,血未燃第一百二十九章 洛陽棋局第七十五章 冗食浮費第二章 軍法何足持第一百零七章 三都賦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四十一章 慕佳人第八十九章 漫流橫渡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一百一十二章 婚宴與混亂第九十一章 觀壺吟詩第七十章 盤螭將飛第二十一章 人間第十章 風清舟在鑑第一百四十四章 偶遇佳人第二十章 身死燈滅第三十七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十六章 旁門入府第一百零七章 倉鶊第二十四章 人情債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夭再現第五十八章 長生盜第九十七章 真假難辨第九十八章 六字之師第四十一章 錢不是萬能第二十四章 清明第八十三章 造佛以弘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們中 出了個叛徒第二章 五石散第十三章 撥開雲霧,不見月明第九十一章 火上澆油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十四章 鹿脯失竊之謎第二十五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三章 五色龍鸞張不疑第七十二章 分崩第八十五章 迨其謂之第一章 少年的油紙傘第七十三章 引君入甕第七十章 三教原來一祖風第四十八章 自食其果第五十四章 飛霧流煙江子言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門開,見宗師第一百零四章 如是我聞第一百三十七章 元女郎的妙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一百四十一章 盡力而爲第一百二十三章 議策第十三章 天聖法難第十五章 五將軍、七夫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六十章 明鏡傾城第五十六章 別去經年,人心易變第五章 人間變,人亦變第十一章 嬌羞偏向眼眉知第六十二章 將軍明月第三十五章 五天主第十九章 烏白馬角生第一百六十六章 光明所及,盡是暗色第三十二章 夫爲道者,如牛負重第二十九章 五言打油詩第五十二章 死人開口第一百七十三章 反第九章 貴與賤第二十二章 門閥第一百一十七章 誘敵和圍獵第八十一章 對手第七章 自願上鉤的魚第九十一章 觀壺吟詩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經玉算第三十一章 全都是套路第二十一章 巧舌如簧第八十六章 火燒滑臺第一百六十三章 鬼道妖邪第六十一章 背叛第一百五十章 剷除異己第二十八章 面聖第七十章 枯魚過河泣第九十七章 重回錢塘第七十三章 志之所向第七十三章 離別第一百一十七章 碧眼鮮卑第八十六章 世事如盤人如棋第五十二 無情最是臺城柳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一百四十七章 錦泛畔,候郎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家落字第十五章 魚龍擊第三十六章 易容易骨第一百一十九章 鳳凰六象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一百七十章 七月流火第二章 無雙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