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真假難辨

“祝同塵,四天主?”

朱智的神色頗爲玩味,道:“那就是承認姚晉是你佈局殺的了?”

祝元英搖搖頭,道:“我是四天主不假,可姚晉的死確實跟我無關……青泥之戰,姚晉無視刺史的軍令,擅自讓御朵衛出擊,我揣度你的心思,這才鼓動姚晉上陣,原是想着看他出醜,略作懲戒,沒料到卻把命丟了……”

“哦?”

“不管刺史信或不信,姚晉活着,楚軍可以儘快平定西涼,然後把姚晉當傀儡,兩到三年,就能實現對關中的有效統治。而有了這八百里秦川沃土,往東,虎視三川河谷,往北,勢壓汾河谷地,西得胡域之利 ,南有巴蜀之饒,只要內不生亂,君明臣賢,不需十年,楚國將形成對北魏的絕對優勢。而楚國越強大,對六天越有利……所以我沒理由選擇這個時候殺姚晉……”

朱智揶揄道:“當初白賊之亂,都明玉甚至稱帝立國,任我怎麼看,六天也不像是會好心希望楚國強大的?”

“都明玉目不及三尺遠,慮不及隔夜謀,乃十足的蠢材。且妄自尊大,早和六天其他天宮鬧翻了,若不是他執意起兵,現在的六天,將會強大到讓世人戰慄的地步,刺史想要抓我,也未必這般容易!”祝元英咳了口血,他傷得很重,說話太費力氣,緩了一會,道:“何況此一時,彼一時,六天主要目的是對付天師道,安休林和天師道勢不兩立,早晚兵戎相見,那麼如今的楚國自然是越強大越好!”

“所以你故意投靠在我的門下,獻計掘開三江口,把會稽郡置於洪水澤國之中,徹底破了了千葉的鐵壁合圍,也給我安了個人屠的名號。祝先生,你倒是好狠的心,用白賊的數萬人頭來贏取我的信任……”

“若非如此,我豈能在刺史身邊潛伏十年?”祝元英笑道:“誰都知道,小諸葛不是輕易可以愚弄的人……”

朱智微微笑道:“既然知道我不好愚弄,就不要再說這些鬼話了!其實你並不是照罪天宮的四天主,對不對?”

祝元英雙眸瞬間凝聚,又舒展開來,道:“刺史還是不信我嗎?”

朱智察覺到他的細微變化,徹底失去繼續談話的興趣,轉身往牢房外走去,道:“念在過去這麼多年的情分,我給你三天時間,三天之內,就在這縣衙裡,任由你的同黨前來營救,你若逃得掉,那是你的造化……若逃不掉,三天之後,我會把你送給大將軍!大將軍府高手如雲,進去了別想活着出來,而且聽聞秘府之內,哪怕鐵打的骨頭也要哭着只求一死……至於你的真實身份,估計大將軍會更感興趣……”

聽到徐佑的名字,祝元英首次露出懼意,好像他比眼前這個人屠更加的可怕,急呼道:“刺史難道不好奇嗎?我爲何處心積慮的非要來你身邊爲間?”

“不管你來我身邊到底有什麼圖謀,我都不在意!”朱智頭也不回,道:“你故意裝出貪生怕死的樣子,只不過想要誘我聽你的理由,很可能聽了這個理由,我就捨不得把你送出去……祝先生,朱某能活這麼久,不是因爲我厲害,而是我只管自走自路,從來不爲外物所動。六天要做什麼,要圖謀什麼,其實根本不重要,你的理由與其蠱惑我,還不如說給大將軍聽吧!”

“朱刺史……朱刺史……”

關上牢門,走過陰暗狹窄的甬道,沿着臺階踏上地面,穆珏忍不住問道:“郞主,我還是覺得怪,祝元英都肯承認他是四天主,爲什麼就是不肯承認姚晉是他殺的呢?”

朱智神色平淡,道:“因爲姚晉,是我殺的!”

穆珏呆在當場,好一會才結結巴巴的道:“可那箭……那箭只有小宗師……”

朱智似笑非笑的看了看他,道:“你不會以爲,堂堂吳郡朱氏,就只有你一個小宗師吧?”

穆珏心底微寒,這麼多年,他確實是這麼以爲的。朱信號稱萬人敵,可他遊歷天下,常年不見蹤跡,沒人知道修爲究竟到了何等地步,而朱禮現在還停留在六品上,尤其他的官越做越大,更不可能潛心武道,眼見着今生止步於此了。也就是說,這麼多年,朱氏明面上真的只有他一個小宗師……

整整等了三天,並沒人來營救祝元英,但朱智知道,六天應該得到了消息,因爲祝元英不可能一個人來做間諜,肯定有下線,也肯定約好了緊急情況的應對辦法,比如幾天不聯繫,就代表暴露等等。

這說明祝元英已經被六天放棄,也更進一步證實了他不是照罪天宮的天主——六天再冷血,也沒有奢侈到把一宮之主當成棄子!

而朱智之所以選擇這次讓祝元英背鍋,是因爲由六天殺了姚晉,姚昉只會暗中慶幸,然後全力配合,掌控御朵衛,做那當皇帝的春秋大夢。可是若告訴姚昉,是他親手殺了姚晉,姚昉可能會感到恐懼,陷入恐懼的人,會做出什麼事來,連朱智都無法掌控。

所以殺了姚晉,收服姚昉,順帶拔出祝元英這顆暗棋,兩全其美,何樂不爲?

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劉恢被自殺後,親衛全以保護不力的罪名砍了頭,御朵衛裡雖有少數人心生疑慮,可在姚昉的高壓控制下只能噤聲,因姚晉之死差點引起的分裂成功的消弭於無形。

朱智也得到徐佑攻克定城的消息,這天晚上,他站在山崗,目送穆珏押着祝元英前往定城,拍了拍手,黑影裡走出來一人,恭敬的俯身,道:“郞主!”

“朱睿到了何處?”

“前日接到軍報,朱將軍已出子午關,他準備繞道長安,縱兵劫掠始平郡和扶風郡,就糧於敵,飄忽不定,最大限度擾亂涼國的大後方。”

“很好,很好!”

朱智雙手負後,青衣被微風吹起了袍擺,遙望着黑夜裡的滿月,平靜如淵的眸子裡少見的露出幾分癡意,喃喃道:“容嬰,二十八年了,我答應你的事,要不了太久就會成功……黃泉夜冷,等着我,等了卻人間事,我就去墓前結廬陪你作伴,往後餘生,再也不分開了……對了,我老了許多,臉上全是皺紋,也不知你還認不認得出來……”

定城。

“姚晉死了?”

徐佑聽到消息,大爲震驚。姚晉不是不能死,可死在這個節點,對之後的很多佈局都大大的不利。

“是!”

“死於涼軍流矢?”

“是!”

穆珏的回答很是簡潔,若是往常,或許還會多說兩句,可經過了朱智給他的敲打,無論如何都不會多嘴。

“那,祝先生這是?”

“郞主命我把祝元英捆了送給大將軍,別的一概不知!”

“好吧!”見問不出什麼,徐佑吩咐左彣道:“穆郎君跋涉而來,多有辛苦,你們曾聯手對抗都明玉,稱得上生死之交,且去好生招待,別怠慢了!”

左彣笑道:“當年多虧穆兄幫我攔了都明玉一劍,這可是救命的恩情。走,今夜定要喝的酩酊大醉,痛訴別情!”

“不敢,左刺史言重了!”

穆珏忙謙讓起來,心裡豈能沒有感觸?之前的兩人同爲五品,同在別人府中爲門客,可如今左彣貴爲豫州刺史,修爲更是破開了三品山門,追隨徐佑南征北討,闖出了赫赫威名,而他仍舊停留在五品,仍然是別人的門客,並且這個門客似乎也沒有他以前認爲的那麼重要,那麼不可或缺……

世間最傷感的,不是一事無成,而是回望來時的路,卻發現曾幾何時和自己並肩而立的人,已經遠遠的把自己甩到了身後!

目送左彣和穆珏離開節堂,徐佑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譚卓見狀,把節堂內的其他人都驅逐了出去,又加派了兩隊近衛守在節堂四周,不許任何人靠近。

何濡冷笑道:“朱智真是好大的膽子!”

魯伯之嘆了口氣,道:“還是先審問祝元英吧,看看到底發生了何事?或許,真的是流矢……”

“你們不瞭解朱智,如果他不想姚晉死,姚晉就不可能死在青泥!”徐佑打斷了魯伯之的話,道:“冬至到了何處?”

站在身後的清明回道:“正從安定郡往這邊趕,大概後日可到定城。”

“速速派人截住她,讓她在長安附近等候,不必再來定城!”

譚卓聽了,心頭一驚,道:“大將軍可是要即刻發兵?”

“不錯!傳令下去,明日一早,進軍長安!”

行軍諸事,自有譚卓和魯伯之處理,徐佑帶着何濡和清明來後院的廂房裡見祝元英。他渾身血跡斑斑,癱軟在地,琵琶骨被穿透,又受了酷刑,幾乎成了廢人,看到徐佑,兀自笑道:“大將軍,別來無恙?”

徐佑坐在椅子上,讓清明把祝元英的身上墊了一塊厚厚的蒲團,道:“祝先生,早年在江州刺史府匆匆一會,何曾想過會有今日?”

“是啊!”祝元英嘆氣道:“早知大將軍非池中物,卻沒想到自己會變成你的階下囚!”

“看你在朱四叔那受了不少的罪,有什麼想告訴我的,請直說吧。我這人不愛動刑,可非要動的話,怕是會比朱四叔殘酷的多。”

祝元英顯然對秘府所知甚深,雙手無意識的抽動了兩下,低垂着頭,道:“還是那些話,姚晉之死,和我無關,也和六天無關。朱智懷疑是我密謀佈局殺人,實在是找錯了……”

“六天?”徐佑平靜的像是在聽他閒話家常,道:“敢問祝先生,在六天裡所居何位?”

“照罪天宮四天主祝同塵!”

“哦?”徐佑笑道:“原來是祝天主,失敬,失敬!”

第五十六章 別去經年,人心易變第五十六章 別去經年,人心易變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七十五章 此恨不關風與月第一百零三章 笑柄第一百一十八章 救人救己第二十七章 秋分歸來第三十五章 五天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益州的水,伊人的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七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第十七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第六十四章 勿復相思第三十三章 大言炎炎第三十七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四章 背後乾坤第八十七章 黯然銷魂者第四十四章 官子(補昨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疼不疼第七章 楓營第七十五章 冗食浮費第七十二章 分崩第八十七章 箭定倉垣第八十五章 算則勝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五十一章 何爲道第二十章 越辯越明第二十六章 宋神妃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章 謀在局外,人在戲中第十五章 五將軍、七夫人第二十章 求之不得竊之可第九十九章 萬物皆數第三章 納履決踵第四十二章 陽關萬里,不見人歸第八十八章 殺一人而三軍震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第一百四十九章 楊乙之死第二十二章 六天故氣第一百章 鄭君草,徐郎豕第六十一章 背叛第五十五章 祛病第四十二章 租米錢稅第四章 各安心思第四十九章 車遙遙兮馬洋洋第一百零二章 無漏第五十八章 重回溟海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里共月明第九章 天下至霸第六十三章 文武第一百一十九章 謂虎於菟第三十一章 人間多苦楚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十八章 圍殺第四十九章 以僞亂真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客第五十六章 朱草生,白龍現第二章 清樂難清平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二十一章 孤身入金陵第一百零六章 玄機書院第九十五章 論詩第二十二章 回山第一百一十二章 婚宴與混亂第五十五章 受命於天第三十六章 不負相思意第八十八章 鐵衣刀光滿帳寒第八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曰雞鳴第三十五章 五天主第三十章 拖延日久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見第八十二章 望斷天涯路第三十七章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第七十一章 驚蟄三候第六十六章 自此無心愛良夜第六章 山窮水復疑無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夢和驚雷第二十二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十三章 天聖法難第七十九章 如鹿在園第八十五章 人頭第二十七章 玉樹臨風第一百一十一章 可憐癡情人第三十七章 君刀太利第一百一十一章 蒸青第四十一章 世間男兒皆如此第二十五章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第五章 紅袖添香第八十二章 見官第五十章 新任祭酒第九十五章 入骨殺機第六十二章 爲國不惜身第六十八章 各有造化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二十五章 迎合上意第一百三十章 三進三出第六十九章 夜不能寐第八十六章 火燒滑臺
第五十六章 別去經年,人心易變第五十六章 別去經年,人心易變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七十五章 此恨不關風與月第一百零三章 笑柄第一百一十八章 救人救己第二十七章 秋分歸來第三十五章 五天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益州的水,伊人的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七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第十七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第六十四章 勿復相思第三十三章 大言炎炎第三十七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四章 背後乾坤第八十七章 黯然銷魂者第四十四章 官子(補昨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疼不疼第七章 楓營第七十五章 冗食浮費第七十二章 分崩第八十七章 箭定倉垣第八十五章 算則勝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五十一章 何爲道第二十章 越辯越明第二十六章 宋神妃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章 謀在局外,人在戲中第十五章 五將軍、七夫人第二十章 求之不得竊之可第九十九章 萬物皆數第三章 納履決踵第四十二章 陽關萬里,不見人歸第八十八章 殺一人而三軍震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第一百四十九章 楊乙之死第二十二章 六天故氣第一百章 鄭君草,徐郎豕第六十一章 背叛第五十五章 祛病第四十二章 租米錢稅第四章 各安心思第四十九章 車遙遙兮馬洋洋第一百零二章 無漏第五十八章 重回溟海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里共月明第九章 天下至霸第六十三章 文武第一百一十九章 謂虎於菟第三十一章 人間多苦楚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十八章 圍殺第四十九章 以僞亂真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客第五十六章 朱草生,白龍現第二章 清樂難清平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二十一章 孤身入金陵第一百零六章 玄機書院第九十五章 論詩第二十二章 回山第一百一十二章 婚宴與混亂第五十五章 受命於天第三十六章 不負相思意第八十八章 鐵衣刀光滿帳寒第八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曰雞鳴第三十五章 五天主第三十章 拖延日久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見第八十二章 望斷天涯路第三十七章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第七十一章 驚蟄三候第六十六章 自此無心愛良夜第六章 山窮水復疑無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夢和驚雷第二十二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十三章 天聖法難第七十九章 如鹿在園第八十五章 人頭第二十七章 玉樹臨風第一百一十一章 可憐癡情人第三十七章 君刀太利第一百一十一章 蒸青第四十一章 世間男兒皆如此第二十五章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第五章 紅袖添香第八十二章 見官第五十章 新任祭酒第九十五章 入骨殺機第六十二章 爲國不惜身第六十八章 各有造化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二十五章 迎合上意第一百三十章 三進三出第六十九章 夜不能寐第八十六章 火燒滑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