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

五月的燕山府雖然纔剛到初夏,但今年的天氣卻有點反常,氣候格外乾燥炎熱,燕山府已經有近兩個月沒有下雨,火辣辣的陽光炙烤着大地,大小河流的水位都降到歷史低值,農人們憂心忡忡,如果天氣再這樣反常下去,入秋後大部分河水都要乾涸了。

‘四月旱、五月暑,兵災之相。’一些年長的老人都這樣說,這讓很多燕山府的百姓都沒有底了,大家都擔心屯兵十幾萬的女真騎兵會不會突然殺來。

不光是普通百姓擔心,郭藥師也同樣擔心,金人控制着居庸關,就像頭頂上的一把利劍,隨時會砍在自己頭頂上。

這天上午,居庸關大門開啓,一隊女兵騎兵護衛着一名金國官員從關隘中奔出來,他們快馬加鞭,向百里外的燕京城奔馳而去。

臨近中午時分,騎兵護衛着官員抵達了燕京城西門,正在西門外做生意的攤販紛紛躲開,西門外很快就變得空曠起來,守城士兵也急忙關閉了城門,金國官員在城門前勒住戰馬,用流利的漢語高聲對城上喊道:“我奉大金狼主手令出使,請燕山府主官出來!”

早有守門士兵飛奔去報告知府蔡靖和同知郭藥師,恰好蔡靖就在西門附近巡視,得到消息,他急忙奔上城頭,守城門偏將急忙上前道:“是金國使臣,好像送什麼文書!”

蔡靖愈加疑惑,探頭向下望去,只見一隊士兵護衛着一名金國官員,他高聲問道:“我是燕山知府,你們有什麼事?”

“奉狼主之令,特向貴國交遞國書!”金國官員說完,從身後背囊中取出一卷文書。

蔡靖向遠處張望片刻,沒發現埋伏的金兵,便道:“請你們後退百步,我派人來取!”

官員大笑起來,又滿臉譏諷地對手下說了幾句,一隊金兵也跟着大笑,他們也沒有堅持,便後退百步,蔡靖這才下令開啓城門一條縫,令一名士兵出去取文書。

金國官員將一卷文書交給士兵,隨即調轉馬頭疾奔而去。

“請知府過目!”士兵將文書呈給蔡靖。

這時,郭藥師在數十名親兵的簇擁下匆匆趕到了,“蔡知府,是怎麼回事?”

蔡靖苦笑一聲道:“剛纔一名金國官員送來一份國書,已經走了。”

“國書?”郭藥師一怔,目光落在蔡靖手中的卷軸上,“打開看一看!”郭藥師建議道。

“這不妥吧!”蔡靖有點猶豫,他只是一介知府,怎麼能隨意打開國書,那至少是相國才能一睹。

“應該沒有關係,金國把國書送到我們這裡,當然就是允許我們看,否則他們會直接送去京城。”

蔡靖想想也對,金國把國書送到自己手上,可不就是讓自己看嗎?

他才解開綁縛在卷軸上的絲絛,徐徐展開了國書,第一行字就讓蔡靖臉色大變,渾身顫抖起來。

“知府,怎麼回事?”

郭藥師覺得不妙,急忙湊上前,他的臉色也頓時變得慘白,國書是用漢文和女真文同時書寫,第一列就三個大字:‘宣戰書!’

宣和六年六月,金國以宋朝擅自接收平州降將張覺違反了宋金盟約爲藉口,撕毀了宋金海上盟約,正式向宋朝宣戰,燕山知府蔡靖和同知郭藥師立刻用八百里加急快報方式將這個重大消息向朝廷上報。

就在宣戰書送達燕山城的當天晚上,一萬女真騎兵從居庸關殺出,繞過了燕山城,風馳電掣向東方的平州方向殺去,正連夜在燕京城佈防的郭藥師忽然意識到,金國的主力並不在居庸關,而是在平州。

郭藥師深知平州失守的嚴重後果,他令部將劉舜仁率一萬軍隊鎮守燕京城,自己親率五萬大軍趕赴平州救援。

但郭藥師還是晚了一步,在他剛抵達平州盧龍縣之時,便傳來了榆關失守的消息。

榆關是燕山山脈的一處隘口,扼守住了遼東南下之路,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在山海關沒有修建起來之前,榆關便是遼東進入河北的咽喉要道,平州的重要性也就在於榆關。

郭藥師得知榆關失守,他立刻當機立斷,率軍撤回燕京城,但此時撤軍已經晚了,金軍大將耶律餘睹率兩萬騎兵從居庸關南下,截斷了他的退路,而完顏宗望則率十萬大軍從榆關南下,一路向西急行軍,追趕郭藥師的大軍。

三天後,郭藥師大軍撤退到漁陽縣,十餘萬金兵隨即在完顏宗望的率領下殺到漁陽縣,將小小的縣城團團包圍住了。

深夜,漁陽縣破舊的縣衙內,郭藥師負手在大堂上來回踱步,刷子般的粗眉擰成了一條線,眼睛裡充滿複雜的神情,決斷、猶豫、懊悔、期待,甚至還有一絲膽怯,他顯然在爲一個重大決定而苦惱。

雖然官家待他異常優厚,甚至暗示他,如果他能爲大宋守住燕山府,官家會考慮封他爲燕王,並準他世代繼承,雖然只是一個暗示,但也足以讓郭藥師激動萬分,也正是有這個承諾,郭藥師才義無反顧地率軍救援平州,但他最終小看了金國的戰爭準備,在鎮守榆關的三千守軍中,有一千人已被金國策反,在激烈的內訌中金國趁勢奪取了榆關。

郭藥師的五萬軍隊並沒有攜帶輜重,雖然他們在盧龍縣得到了糧食補給,但現在也只剩下六天的糧食,長期堅守漁陽縣顯然不可能,郭藥師現在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突圍撤回燕京,要麼向金國投降,儘管只有兩個選擇,但郭藥師卻委實難以做出決定。

在大堂下面站着他的兒子郭錚和幾名心腹大將,這時,張令徽向郭錚使了個眼色,郭錚會意,對父親道:“父親,我們軍隊基本上都是步兵,騎兵只有三千人,而敵軍騎兵至少在八萬以上,我們就算全軍突圍,也會被敵軍追上,逃不了全軍覆滅的下場,就算三千騎兵逃回燕京,靠一萬守軍,能守住燕京城嗎?朝廷可不會考慮我們的難處,到時丟失燕山府的罪責就會由父親來承擔了,希望父親能考慮清楚。”

郭藥師嘆了口氣,兒子說的這些他何嘗不明白,只是他擔心身後的名聲,他是漢人,從遼國投降了宋朝,成爲大宋的厲階之臣,難道又要讓他投降金國,成爲金國的有功之臣嗎?後世人若談起他郭藥師,那就是典型的三姓家奴啊!

張令徽卻很清楚主帥的擔心,他小心翼翼接口道:“衙內說得很對,我們目前大勢已去,除了投降外沒有別的路可走,而且投降金國可保住五萬將士的性命,也算是給他們家人一個交代,至於朝廷怎麼評價大帥,我覺得一點都不用擔心。”

“這話怎麼說?”郭藥師不解地問道。

“大帥,金國二十萬大軍南下,必然一路勢如破竹,投降的州縣將不計其數,投降金國的宋臣也會如過江之鯽,大帥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誰又會特別關注大帥呢?”

張令徽這番話頓時讓郭藥師怦然心動,這就是典型的法不責衆的心理,一個人投降固然壓力很大,但幾十上百人投降,那就基本上沒有什麼壓力了。

“大帥,投降吧!”所有的將領都在勸說郭藥師。

郭藥師沉思良久,終於下定了決心,他快步走到堂前,向南方噗通跪下,重重磕了三個頭,聲淚俱下大喊道:“陛下,形勢所迫,非臣所願也,望陛下恕臣不忠之罪!”

郭藥師又再次砰砰叩首,他忽然站起身,厲聲喝道:“傳我的命令,三軍將士放下兵器,準備投降!”

天剛亮,漁陽縣城門大開,燕山府同知郭藥師率五萬軍隊出城向金國投降,完顏宗望大喜,當即任命郭藥師爲燕京留守,賞銀五萬兩,並奏請金國天子賜姓完顏。

郭藥師投降金國後,立刻引領十餘萬金兵臨燕京城下,郭藥師下令部將劉舜臣開城投降,使金兵兵不血刃佔領了燕山府,知府蔡靖及燕山府轉運使呂頤浩不幸被俘,成爲金國攻宋第一批被俘虜的宋朝高官。

金國隨即將燕山府改名爲燕京府,完顏宗望隨即親自祭拜遼國陣亡將士,並下令修建遼國忠烈祠,以收買燕地人心,此舉確實贏得了燕京府數十萬百姓的一致擁戴,使金國迅速在燕京府站穩了腳跟。

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暗花明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獵 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四百二十三章 須城內訌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戰蘇州 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騰 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
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暗花明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獵 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四百二十三章 須城內訌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戰蘇州 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騰 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