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

在興慶府以北,一支百人宋軍騎兵正在一片低緩的丘陵上疾馳,這是一營騎兵,京兆軍的騎兵編制比步兵要小,步兵以三百人爲一營,騎兵百人便爲一營,主官叫做部將,也就是原來的都頭。

李延慶爲了防止西夏貴族轉移財富,派出天策衛一萬斥候騎兵分爲百隊,在興慶府以北進行巡視,另外,水路也派出了大量船隻,在黃河上進行攔截。

百餘騎兵奔至一座小丘上暫停,小山腳下是一望無際的樹林,這時,一名士兵忽然指着樹林內大喊:”王將軍,那邊有異色!“

部將王秋立刻凝神細看,半晌,好幾個士兵也叫喊起來,“樹林內有動靜!“

王秋也看見了,那裡面是有騎馬人的身影,他立刻喝令道:”下去看看!“

百名騎兵衝下山坡,向樹林內奔去,片刻,他們衝進了樹林,但剛進樹林,‘嗖!’一支冷箭射來,險些射中了王秋,從他耳邊擦過,釘在大樹上。

王秋嚇了一跳,立刻喝道:“對方有護衛,用盾牌!”

士兵們紛紛取下盾牌,這時,又有幾支箭射來,一名士兵的戰馬中箭,戰馬慘嘶一聲,摔倒在地,將士兵壓在身下,幾名士兵連忙下馬,將被壓住的士兵拖了出來。

“他孃的,給我反擊!”

士兵們也沒找到目標,一起舉弩向來箭方向射去,一陣亂箭射過,只見幾個黑影從大樹後奔出來,向南面狂奔而去。

士兵們正要縱馬追趕,王秋卻一擺手,對一名押隊道:“老謝,你帶二十名弟兄去追趕,他孃的想引開我們,老子偏不上當!“

這幾個人居然是南跑,對方怎麼可能向南走?

謝押隊帶着二十名騎兵大呼小叫向幾名黑影追趕而去,王秋卻帶着其餘士兵從外圍繞路,繞到了對方的前面,樹林內有一條小路,他們便在小路盡頭埋伏下來。

不多時,南面便來了一支駱駝隊,約百餘匹駱駝,滿載箱子和麻袋,一名党項族老者騎馬在前面帶路,除了駝夫外,還有三十名左右的帶刀護衛,他們不斷向南面望去,神情頗爲緊張。

當駱駝隊走到二十幾步外,王秋抽出一支弩矢裝進軍弩,上了弦便舉弩瞄準了爲首的老者,他手指一勾懸刀,弩矢‘嗖!’的射出,這一箭又快又狠,正中党項老者左肩,党項老者慘叫一聲,翻身落馬。

騎兵們一起殺了出來,大喊着向三十名護衛殺去,三十名護衛拼命抵抗,但哪裡去騎兵的對手,只片刻,便殺得乾乾淨淨,一個不留。

幾名駝夫嚇得魂不附體,抱着頭蹲在地上,渾身發抖,王秋抽出戰刀跳下馬來到党項老者面前,老者被一箭射穿了左肩,氣息奄奄哀求道:“饒命,別殺我!“

“給我說實話,我就不殺你,還替你包紮箭傷,但你敢說謊,他們就是你的下場!”王秋一指滿地的屍體,惡狠狠道。

“我不敢!”

“那你說,你是什麼人,運送什麼?”

“小人是.....兵部尚書英貴的二管家,送一批金銀去....去大同府!”

“哼!寧肯送給金兵,也不肯留下金銀買命,當真是該死,他一共送了幾批,你是第幾批,前後還有沒有運送財富的隊伍?“

“一共幾批小人不知,但我們肯定是英府第一批,後面好像還有一支運送物資的隊伍,相隔我們約十餘里。”

王秋隨即對手下道:“給他包紮箭傷,帶回去交給情報營拷問。”

他快走到駱駝身旁,舉刀向一隻大麻袋劈去,麻袋頓時被劈開一個大口子,‘噹啷!’一聲,從裡面滾落出數十隻大銀錠,每隻銀錠至少重五十兩,這一麻袋至少是兩千兩銀子了,駱駝上的重物失去平衡,兩隻箱子從另一側滾落下地,一口箱子蓋子打開,裡面竟然是數十錠黃澄澄的金子。

王秋大概明白了,麻袋中裝的是白銀,箱子裡就是黃金,難怪麻袋多,箱子少。

有了巨大收穫,王秋命手下將金銀重新收起,讓士兵看守,他帶着其餘士兵向南面殺去,他要攔截另一支隊伍。

...........

五天後,十二萬宋軍兵臨西夏國都興慶府城下,這是西夏自立國以來第一次被敵國兵臨都城之下。

此時,興慶府內已快山窮水盡,拓跋部大酋長親率兩萬騎兵趕到興慶府,拓跋部也拿不出更多的兵力,這兩萬人還是兒子拓跋威帶回來的。

他們及時趕到興慶府,投入到守城中去,而原來準備去賀南山的一萬鐵鷂子軍也因爲聯軍被全殲而改變計劃,繼續留守城內。

另外,李乾順下令從城中二十萬党項平民中徵兵,徵到了五萬人,但城中兵甲只夠武裝兩萬人,西夏嚴重缺乏生鐵,已經兩年沒有打造新兵器了,武備庫僅有的一點點兵甲也給了党項聯軍。

現在的兩萬副兵甲還是從城內民居中搜來,這樣,城內就勉強有了五萬士兵,還有三萬民夫作爲戰爭支援。

這五萬軍隊中,兩萬新兵都是党項農民,不像牧民那樣還能騎馬作戰,他們只會種地,基本上沒有什麼戰鬥力,可以忽略。

另外兩萬人,宋軍和他們交過手,戰鬥力一般,是宋軍的手下敗將。

倒是鐵鷂子軍比較有名,神龍見首不見尾,這裡真正的鐵鷂子只有三千人,其餘七千人是比較善戰的潑喜軍。

上午時分,一支党項隊伍來到南城門前,隊伍中是相國曹價和兵部尚書英貴,他們奉命前往宋軍談判,看看能不能用和談方式解決這次西夏的滅國危機。

城門緩緩開啓,數十名西夏騎兵護衛着兩位重臣向十里外的宋軍大營而去。

此時李延慶並沒有急於攻打興州城的打算,他還在耐心等待,興慶府就像一塊餌,要把所有支持興慶府的人都吸引過來,一一殲滅,不留隱患,還要讓城內西夏大臣漸漸失去信心,樹倒猢猻散,那時攻打興慶府的時機才真正成熟。

當然,朝廷的面子也要給,最後一步讓朝廷參與,也未必是壞事。

宋軍的大營駐紮興慶府以南十里外,李延慶已經用飛鷹傳信的方式將攻打興慶府的消息送去臨安,這是一種接力傳信,第一站先到長安城,然後換鴿信發送到成都府,第三站到江陵,第四站到江州,最後一站纔是臨安府,路上至少要五六天時間。

如果派人去送信,最起碼也要一個月時間,路途實在太遙遠。

軍營內,李延慶正在一座大帳內查看巡哨士兵繳獲的各種財富,這些都是興慶府的貴族高官准備將財富轉移走,被宋軍巡哨截獲,水陸皆有,各種箱籠麻袋堆得像小山一樣。

負責這次行動的燕青對李延慶介紹道:“弟兄們一共抓住了三十二批隊伍,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料,水陸只有八批,其他全部是走陸路,用駱駝運走,各種金銀珠寶、綾羅綢緞,還有很多來自遙遠西方的金銀器皿和名貴地毯,可以說令人瞠目結舌。”

“他們把財富轉移到哪裡去?”李延慶又問道。

“大部分都轉移到大同府,但也有少部分向河套地區轉移,那邊是西夏的黑山威福軍司,有數千駐軍,還有一座城池,叫做海城,估計他們想以海城爲新的根基。”

“那是他們的癡心夢想,不過我有點奇怪,爲什麼西夏貴族認定金國會像供祖宗一樣把他們供起來,還會誠實地替他們保護財產?秋毫無犯!”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

身後傳來一個爽朗的笑聲,李延慶回頭,只見熙河路經略使劉韐快步走了進來,李延慶一陣驚喜,“劉經略什麼時候來的?”

“我剛到,特來向都元帥彙報情況。”

“劉經略太客氣了,我們去中軍大帳內坐!”

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月初求月票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五百零一章 臨時任務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
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月初求月票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五百零一章 臨時任務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