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

天漸漸亮了,大名城的居民們終於發現了不一樣之處,他們看見了久違的宋軍大旗,也看見了一隊隊宋軍在城內巡邏,這個消息讓滿城居民歡欣鼓舞,全城到處響起了鞭炮聲和敲鑼打鼓聲。

宋軍大營前擠滿了自發前來犒軍的百姓,足有千餘人之多,很多人是趕着大車,車內裝滿了雞鴨魚肉以及無數美酒,還有宰好的肥豬和肥羊,種烈奉命在大營前接待犒軍的百姓。

“各位父老鄉親,我們是宋軍先鋒軍,我告訴大家,攝政王殿下已經開始北伐,數十萬大軍正圍剿中原僞齊軍,一旦收復中原,下一步就是兵指河北。”

“請問將軍,你們現在究竟有多少軍隊,能不能守住大名城?”一名商人擔憂地問道。

衆人七嘴八舌,這也是他們共同的擔心。

種烈微微一笑,“請大家放心,我們先有兩萬軍隊,而且援軍正在路上,幾天後就會到達,既然我們佔領了大名城,就絕不會再將它讓給金兵,還望大家在人力方面給大力支持。”

“我們盼望這一天已經很久了,只要宋軍貼出招募告示,相信一定會有大量的百姓願意爲宋軍效力!”

衆人並沒有說錯,當宋軍招募民夫的告示在城內各處貼出後,城內青壯立刻從各地蜂擁而至,在宋軍大營前排起了長隊,僅第一天就有一萬多人報名參加了民夫。

燕青隨即下令在城內賑濟貧民,大名府是金兵在大宋的最重要根基地,他在城內屯集了四十萬石糧食和近百萬擔草料,除了極少部分運去碼頭外,其餘大部分糧草都在城內的南倉城內,另外在北倉城內還大量的兵甲、帳篷、旗幟、戰鼓、火油以及生鐵白銀等等戰略物資,甚至在一座佈滿灰塵的倉庫內還發現了三十架大型火砲。

這個發現讓燕青大喜所望,他們命令工匠仔細檢查這三十架火砲,看看能否還能再使用,結果令人所有人歡欣鼓舞,這三十架大型火砲還從未用過,保持得非常完好,燕青立刻命令士兵將火砲運上城頭。

三天後,城外出現了敵軍的騎兵探子,足有數百餘人之多,從四面八方窺視大名城,探子並不是金兵,而是冀軍,從探子的規模來看,前來攻打大名城的冀軍不會低於三萬人。

........

恩州清河縣,一支五萬人的大軍正沿着永濟渠浩浩蕩蕩而行,這正是冀王高慶裔親自率領的收復大名府的軍隊,高慶裔得到大名府失守的消息後,幾乎毫不猶豫,立刻率領大軍南下。

高慶裔最初是遼國漢人,投降金國較早,一直得到金國的器重,多次代表金國出使大宋,金國考慮他祖上是河北名門出身,在封劉豫爲齊王后,便又封了高慶裔爲冀王,替金國暫時執掌河北地區。

金國對高慶裔的支持明顯要強於齊軍,不僅在裝備上更加精良,還提供了兩萬匹戰馬,在士兵方面也是以投降的宋軍禁軍爲主,戰鬥力較強。

大名府對高慶裔而言同樣重要,大名府在宋朝被稱爲北**京,宋朝在營造大名府上花了大量心血,使大名城在城池規模和防禦方面都不亞於東京汴梁,

原本高慶裔就想在把王宮建在大名府,只是完顏斜也強佔了大名府,令他耿耿於懷,這次完顏斜也令大名府金兵南下剿匪,把大名府交給高慶裔暫管,使高慶裔看到一線希望,可這線希望剛露苗頭就被掐滅了。

大名府居然被一支來歷不明的軍隊攻佔,着實令高慶裔深感震驚,究竟是宋軍,還是梁山亂匪?

雖然從表面上看,應該是梁山亂匪所爲,但一種直覺告訴高慶裔,事情恐怕不是那麼簡單。

就在大名府失陷的第二天晚上,高慶裔便接到了完顏斜也的命令,令他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大名府,當然完顏斜也也開出條件,奪回大名府後,準他將王宮遷往大名府,同時考慮讓他登基爲帝。

不管是遷移王宮、登基爲帝的誘惑,還是自身的威脅,都讓高慶裔不得不做出選擇,一定要奪回大名府。

高慶裔和劉豫一樣,擁有十萬大軍,除了大名府的兩萬大軍外,五萬軍駐紮在王府所在地河間府,另外還有三萬分別駐紮在真定府的井陘土門關、邢州滏陽關、以及河間府的白陘關,三處都是河北的戰略要地,還有數千士兵零散駐紮在黃河北岸,負責看守七處黃河碼頭。

五萬大軍一路浩浩蕩蕩南下,同行的還是六百多艘貨船,負責運輸糧草物資,這是永濟渠上所有的貨船上,全部被金國強徵,一直停靠在燕山府的涿州境內,這次爲了支持高慶裔,完顏斜也慷慨地將六百艘貨船全部借給了高慶裔。

兩天後,五萬冀軍進入大名府境內,這時,探子從各處來報,敵軍已將大名府所有的百姓都遷入了城內,外面各縣都是空城,村莊也沒有了人煙,到處死氣沉沉。

“城內到底是什麼軍隊?”高慶裔望着遠處隱隱可見的城池問道。

一名探子首領躬身道:“卑職也不能肯定,但城頭上插的是替天行道的大旗,應該是梁山亂匪?”

“應該是?”

高慶裔有些不滿道:“難道你們沒有詢問那些被釋放的戰俘,他們應該知道內情吧!”

“卑職問過了,有人說是宋軍,但也有人說是亂匪,各種說法都有。”

“那對方的兵器裝備呢?”高慶裔追根問底。

“兵器裝備比較精良,和我們一樣,好像還配備了神臂弩,只是從前的梁山軍也有神臂弩,所以.......”

高慶裔也知道探子說得有理,僅從兵器裝備並不能斷定對方就是宋軍,除非是有確鑿證據,比如臨安那裡得到的情報,比如這支軍隊使用了宋軍纔有的獨門裝備,象震天雷之類。

這些證據都沒有出現,他們也無法判斷城內的真實情況。

“父親,會不會是宋軍從海路過來?”高慶裔次子高建小聲道。

高慶裔半響沒有說話,這是一個極其大膽的猜測,但又很有可能,如果城內軍隊真是宋軍,宋軍當然不會插翅飛來,那麼只能從海路過來。

但這種可能性就有點細思極恐了,宋軍從海路能到黃河,那一樣能到自己的老巢河間府,自己在河間府那邊可沒有多少防禦啊!只剩下五千人守城,一旦王宮失守怎麼辦?

只是現在再撤軍回去也不太現實了,高慶裔只得嘆口氣道:“儘快拿下大名城吧!”

..........

金國在黃河上修建的七座碼頭依次是商河碼頭、高唐碼頭、聊城碼頭、朝陽碼頭、濮陽碼頭、黎陽碼頭和汲縣碼頭,其中最大的碼頭是聊城碼頭,其次便是黎陽碼頭,再其次是濮陽碼頭。

短短五天時間,阮氏兄弟已經摧毀了商河、高唐、聊城和朝陽碼頭,燒燬船隻三百餘艘,繳獲大船兩百艘,使他們船隊從最初五十艘增加到兩百五十艘,大量船伕抗金義士也加入了他們隊伍,事他們兵力達到五千人。

阮氏兄弟便兵分兩路,一路由阮小七率領,繼續率領百餘艘戰船向濮陽進發,另一路由阮小五率領,繼續封鎖大名府的黃河沿岸,防止南下的三萬金兵殺回來。

此時濟南府、鄆州和濟州三地已是一片雞飛狗跳,後援船隻被燒燬,完顏宗幹只得下令就地尋找糧食和馬料,金兵開始挨家挨戶搶掠糧食,金兵趁機搶掠財物,姦淫燒殺,三地十幾個縣頓時陷入了一片悽風慘雨之中。

短短几天時間,金兵便搶掠了近十萬石糧食和兩萬石黑豆,他們又抓捕民夫四處割草,使騎兵勉強能堅持下去。

金兵大營就在須城縣外,他們自己攜帶了幾千頂帳篷,勉強給三萬士兵遮風擋雨,但大部分帳篷都被毀於一旦,想住得舒服一點是不可能了。

就在金兵到來之前,張榮率領兩萬士兵退入梁山泊,使金兵抵達鄆州後,卻找不到敵軍,士氣受挫。

完顏宗幹着實心煩意亂,他已得到明確消息,他們的運輸船隻沒有跟上來,聊城碼頭上火光沖天,應該是被敵軍襲擊了。

沒有了船隻,這便讓他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他們回不去了,除非等到年底黃河結冰,那還有大半年時間啊!

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須之罪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八百零二章 生死大戰 五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誠摯道歉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素柬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膚施防禦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內訌爆發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見易安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獵 四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
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須之罪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八百零二章 生死大戰 五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誠摯道歉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素柬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膚施防禦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內訌爆發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見易安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獵 四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