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

白府聚集事件後,白時中足足在家裡躺了十天才去上朝,整個精神面貌都萎靡了,至少老了十歲,這也難怪,對這些文人而言,名聲比什麼都重要,在京城的名聲壞了,比殺了他還難受,白時中和李延慶的仇怨算是結下了。

而李延慶在這件事便徹底沉默了,基本上不怎麼出門,也讓人抓不到他的把柄。

時間一晃又過了一個月,到了三月上旬,黃河水徹底解凍,黃河北岸的船隻受到了金兵最嚴密的保護,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河北各地收羅船隻,又搞到了幾千艘中型貨船,使金兵有一支龐大的運力。

而宋金之間關於歸還太原的談判也終於有了結果,金國之前答應歸還太原只是指太原城,其他所佔河東之地一概與之無關,這就等於歸還一座空中樓閣,就算歸還了宋軍也過不去。

雙方又經過一個月的拉鋸談判,最終達成了妥協,宋朝以三百萬銀子的代價贖回太原城以南的土地,包括太原城在內,但前提是宋朝不允許在太原城內駐軍,一兵一卒都不允許,衙役也不準超過百人,這就被李延慶說中了,宋朝得了面子,卻丟了裡子,太原城沒有駐軍,金兵隨時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重新奪回去。

雙方簽署協議後,以宋朝交割白銀時間爲準,一旦白銀交給,金兵就將撤出太原城,由宋朝重新派遣官員進行治理。

第一步走出去成功,趙桓的心更大了,他立刻下旨令張邦昌着手下一輪的談判,收回太原以北以及河北兩路,不過趙桓這次沒有時間限制,他知道收回河北要付出大價錢,朝廷目前根本負擔不起,只有等南方銀坑多上繳一點白銀,那至少需要一年半載的時間。

其實趙桓還有一個心思,在漫長的談判期間,雙方偃旗息鼓,自己就有精力重新任命南方各州的官員,徹底鞏固自己的皇位,東南那位老爺子,還虎視眈眈不肯罷休呢!

談判依舊是在大名府進行,張邦昌等人已經住習慣了,除了沒有自由外,其他都很滋潤,吃得好,住得好,有女人服侍,還有大量的書籍,幾個談判使者倒也安安心心住下來了。

這天上午,完顏斜也再一次來到了黎陽縣黃河邊,此時河面上已經看不見一塊浮冰了,黃河之水滔滔東去,異常壯觀,遠處河面上,一艘大船正緩緩向北岸駛來,黃河在黎陽縣這一帶水流平緩,適合行船,河面也不算寬闊,兩岸都是平原,非常適合做黃河渡口,歷史上的官渡之戰就是在這裡爆發。

不多時,大船靠岸,完顏宗望快步從船上走下,來到完顏斜也面前單膝跪下抱拳道:“參見都元帥!”

“渡河怎麼樣?”完顏斜也關心地問道,他關注每一個細節,包括金兵能否適應渡黃河。

“回稟都元帥,卑職已經親自渡河三次,完全沒有問題!”

完顏斜也點點頭,最擔心的一件事也落下了,他又吩咐道:“接下來要演練幾艘船南下,當心一點,不要讓宋人起疑心了。”

“請都元帥放心,卑職會處理得當!”

完顏斜也又吩咐了幾句,這才返回黎陽縣,完顏斜也的壓力很大,狼主已經表態他不願意久呆燕山府,這就是在催促完顏斜也了。

完顏斜也心裡明白,他原本準備在今年十月實施的計劃已經無法拖下去了,他必須在三個月內給狼主一個交代,這也是完顏晟給出的期限,完顏晟打算回黃龍府過夏天。

完顏斜也策劃已久的方案必須立刻實施。

下午時分,二十幾名‘宋軍’打扮的騎兵護衛着一名文官從黎陽縣出來,他們在黎陽碼頭上了船,完顏宗望親自送他們過了黃河。

.........

趙佶南下後並沒有去杭州,而是駐停在江寧府,宋軍滅南唐後,拆毀了南唐大部分違禁宮殿,但因爲南唐李氏早在後周時代就去除了帝號,向北方俯首稱臣,宋軍也就沒有完全摧毀宮殿,留下了一座宮殿作爲宋帝南巡時的別宮。

這座別宮一百多年來一直有人修繕打理,使趙佶在江寧府也有了落腳之處。

趙佶這次退位當然是心不甘情不願,但沒有辦法,金兵來勢太兇猛,大宋有滅國之憂,萬一大宋滅國,他趙佶就成了末代皇帝,他承擔不起這樣的罪責,只能選擇退位,把皇位交給兒子,讓兒子去承擔這份滅國的罪責。

但最後的形勢卻出乎趙佶的意料,李延慶率領宋軍居然頂住了二十五萬金兵的瘋狂進攻,守住了東京汴梁,金兵被迫北撤,趙佶當然不會認爲金兵北撤是談判的結果,他心裡有數,完全是李延守城慶的功勞,是李延慶派出手下大將燒燬黎陽倉促使金兵不得不北撤。

既然暫時沒有了滅國之憂,趙佶便又開始考慮如何復國,南面直接稱帝復位的方案他已經否定了,雖然最簡單,但政治上的後果他承擔不起,畢竟宗廟還在京城,他最終還是決定重回開封府,走正統之路復位。

只是他兒子太狠,自己剛剛和王黼等舊臣聯繫上,便被他下手宰了,無奈,趙佶的目光便落到了軍方,這是另一個有效的辦法。

李延慶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在軍方和民間都威望極高,偏偏又被愚蠢的兒子貶黜,這個時候趙佶當然要極力拉攏李延慶。

李延慶的父親李大器,趙佶早已經派人去秘密聯繫過了,李大器雖然無法給他明確的答覆,但至少表態中立,也算是一個好的開端,還曹家,曹老爺子也明確表態中立。

但這兩人表態還不夠,關鍵是李延慶本人,就在昨天,李延慶派來的心腹終於抵達了江寧府。

書房內,趙佶親手寫下了一份正式的太上皇旨意,這是李延慶支持他的條件之一,旨意中明確答應冊封李延慶爲郡王,同時允許李延慶娶一名帝姬爲次妻,這也是李延慶明確提出的要求,這當然是爲謀取政治上的籌碼,趙佶完全理解李延慶的心思。

只是讓帝姬下嫁臣子爲次妻,似乎沒有這個先例,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是皇家面子上不太好看,但爲了能復位,趙佶已決定豁出去了。

寫完了聖旨,趙佶親自取璽在聖旨下面蓋下了自己的寶印,等墨跡和印泥稍幹,他將旨意裝進一隻朱漆竹筒中,交給了一名心腹侍衛,讓他轉給李延慶派來的人,這就是李延慶支持他復位的條件之一,一個是地位,一個是身份,當然,李延慶還有別的條件,但那些條件都不大,完全可以以後再協商。

送走了聖旨,趙佶稍稍鬆了口氣,這時,一名宦官在旁邊低聲道:“陛下,蔡相公有緊急之求見!”

蔡相公便是蔡京長子蔡攸,是趙佶的心腹重臣,雖然蔡攸已被新帝趙桓罷免的相位,但趙佶並不承認,就像他不承認自己已經退位一樣,依舊要求宦官侍衛們保持舊有的稱呼。

趙佶點點頭,“宣他進來!”

不多時,蔡攸便匆匆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道:“微臣參見陛下!”

“蔡愛卿請坐!”

趙佶笑眯眯請他坐下,“愛卿有什麼緊急之事要找朕?”

蔡攸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宦官,趙佶會意,向兩名宦官擺擺手,宦官退了下去,書房內就只剩下趙佶和蔡攸兩人。

“說吧!什麼要緊之事?”

蔡攸壓低聲音道:“金國派使者來了!”

“什麼?”

趙佶大吃一驚,金國居然派使者來找自己,這....這是什麼緣故?

“他們有什麼事情?”

“陛下,使者先找到了微臣,他有金國皇帝的信物,是代表金國皇帝來見陛下,他的意思是說,金國願意支持陛下復位。”

趙佶愣住了,金國居然表態支持自己復位?這倒着實出乎他的意料,他壓根就沒有想到金國也居然參與進了宋朝的帝位之爭。

愣了半響,趙佶又問道:“他們提出了什麼條件?”

金國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支持自己,一定是提出了比較苛刻的條件。

“他們條件很簡單,就是把太原、真定、河間三鎮劃給金國,並提出了每年兩百萬銀子的歲幣。”

居然是要自己分裂疆土,這個條件可難辦,蔡攸又小心翼翼道:“陛下,其實現在河東、河北都在金人手上,就算他們不提疆土之事,我們也同樣拿不回來,其實放棄三鎮,換回河東、河北大部,我們也並不虧。”

趙佶想了想,便點頭道:“好吧!你先帶使者來見朕,朕再和他好好談一談!”

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感謝大家支持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七百七十七章 留有後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聊聊新書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橋買店 下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襲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
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感謝大家支持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七百七十七章 留有後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聊聊新書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橋買店 下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襲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