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

次日清晨,李延慶帶着幾名隨從前往吏部辦理手續,隨即吏部侍郎樑中書陪同他去開封府就職。

開封府官衙李延慶很熟悉,就在西角樓大街,原來御史臺的隔壁,原開封府尹王鼎去了太原,目前開封府日常事務由少尹張惲暫時負責。

宋朝的開封府尹和唐朝的京兆尹一樣都是出了名的短命官,很少有人能任職滿一年,主要是京畿重地,極易得罪高官權貴,在歷史上的宋欽宗時代,開封府尹又叫十日官,一般當十天就得換人。

李延慶的前任王鼎居然當了兩年的開封府尹,也主要是他的後臺比較硬,有樑師成給他撐腰,雖然有不少人想動他,但最終都被樑師成壓下去了,使他成爲開封府歷史上比較長命的一任府尹。

樑中書陪同李延慶抵達開封府,少尹趙輝親自帶領判官、掌書記、推官、府院、六曹等等二十幾重要名官員迎了出來,任命在之前已經下達,現在主要走一個程序。

衆人寒暄幾句,樑中書再次宣佈正式任命,便告辭走了,趙輝笑着給李延慶介紹一衆官員,判官唐壽,掌書記丁遠揚和趙溫,還有四名推官以及一羣六曹官員。

李延慶和衆人一一見面,便在張惲的陪同下來到他的官房,開封府衙門佔地倒不小,足有一百餘畝,四周有高牆,其實大部分都被明禮院佔據,明禮院也就是開封府的科舉考場,舉行發解試之地。

其餘官衙重地包括大堂,議事廳,推判院、府院、六曹院等等,以梅花堂爲中軸線,輔以天慶觀、明禮院、潛龍宮、清心樓、牢城營、英武樓、寅賓館等五十餘座大小堂院。

李延慶的官房位於梅花堂,左右有兩座輔院,是左右少尹的官房,開封府有兩個少尹,張惲是左少尹,還有一個右少尹聶山,他正好到陳留縣公幹去了。

梅花堂又叫內堂,是一些重大案件的複審之地,在內堂背後有一座小院子,這裡便是府尹和他的幕僚辦公之地。

李延慶的兩名心腹幕僚,莫俊去了巴蜀,應該會跟隨李延慶父親一併返回京城,而劉方則跟隨王貴去了陝州,協助王貴處理軍務。

目前李延慶身邊沒有一個適合的幕僚,不過曹儼給他推薦了一名曹府遠房子弟,明天會隨他一同前來開封府衙。

趙輝是個四十餘歲的中年男子,看起來倒是精明能幹,他是王黼的心腹,前任少尹張惲因種霖一案獲罪流放嶺南後,王黼的手便伸進了開封府。

“咱們開封府可不是隻管轄京城,開封府下面十六縣都是咱們的管轄範圍,像開封、祥符、尉氏、陳留、雍丘、封丘、中牟等等等等,當然,最難管還是開封縣,誰讓它是京畿重地呢.......”

趙輝熱情地給李延慶介紹開封府的情況,李延慶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負手打量他的官房,他的官房佈置比較簡單清爽,一套寬大的桌椅,靠牆兩架書櫥,旁邊一隻放置文書的手櫃,正前方有兩把客椅和小桌,牆角一座香爐,別的就沒有了。

其實開封府尹沒有什麼事情,雞毛蒜皮的小案子輪不到他審,一般是推官來審案,掌書記負責文書,判官負責覈對,如果遇到比較重大案件,也是由少尹出馬,府尹要麼是親王兼領的虛職,要麼是隻管大事,象民夫徵發、漕河疏通以及各種章程制定等等,日常的府衙之事都是由少尹負責。

若京城出了大事,那開封府尹就負責背鍋,皇帝震怒,直接就是免府尹之職。

像包拯諸多審案伸冤的故事,其實並不是發生在他權知開封府之時,更多是發生在他出任地方官和御史中丞之時,作爲開封府的主官跑去審案,就有點不務正業了。

趙輝見李延慶有點心不在焉,並沒有聽自己介紹,便有點尷尬地笑道:“不知道府尹有沒有帶幕僚,若沒有的話,卑職可以推薦。”

李延慶笑着擺擺手,“不用了,我的幕僚明天會來,我倒要問一下,開封府有多少軍士?”

“目前有五十四人。”

“有定額嗎?”

“倒沒有定額,多時一百餘人,少時也有六七十人,現在天下清明,所以就只有五十四人。”

李延慶啞然失笑,“是因爲現在天下清明嗎?”

趙輝有點尷尬,“其實是因爲朝廷朝廷財政拮据,不得不壓縮下吏,去年和今年捕快和軍士先後裁減了百餘人。”

李延慶點點頭,“這樣吧!我帶來百餘名親兵,就讓他們暫時用作軍士吧!他們的開支由我負責,也跟隨我左右。”

趙輝猶豫了一下,“府尹,恐怕這有點不太合規矩。”

李延慶狠狠瞪了他一眼,“什麼叫不合規矩,朝廷向來只管官不管吏,開封府用多少軍士,規矩由我來定,我不要府衙負擔他們的開支,與朝廷何干?”

“若府尹一定要用,我也沒有意見!”

趙輝的言外之意就是說,出了事與他無關,李延慶的臉立刻沉了下來,冷冷道:“昨天官家給我說,京城內的河北難民太多,治安不太好,讓我好好把治安一塊管起來,如果你不肯配合,那我去向吏部替你申請調職!”

趙輝愣住了,居然一言不合就要把自己趕走,他也不由有些惱怒,迴應道:“我理解李府尹一心扭轉治安的決心,但我要提醒李府尹,李府尹已經不再出任軍職了。”

李延慶重重哼了一聲,“若是在軍隊,你敢告訴我不合規矩,我早就把你推出去斬了!”

趙輝算是領教了李延慶的強勢,他忍住了內心的怒氣,點點頭道:“我聽從府尹的安排,府尹還有別的事嗎?”

“你去把戶曹的官員給我叫來,我有事情問他們。”

不多時,戶曹參軍張虞和兩名押司官走進了李延慶官房,趙輝也跟了進來,按照正常的做法,應該是李延慶交代少尹,然後由少尹具體安排人去辦事。

但李延慶顯然沒有按照常規來辦事,趙輝不知道李延慶是不知道規矩,還是李延慶要故意繞過自己,所以他也要參加旁聽。

參軍張虞和兩名押司有點緊張,新官上任三把火,難道第一把就燒到自己身上嗎?

李延慶坐下來問道:“賑濟開封府的難民是戶曹負責嗎?”

張虞連忙道:“啓稟府尹,賑濟難民一般是由各縣官府負責,由開封府戶曹制定條例,頒佈到開封府各縣,然後由各縣從義倉中撥付糧米。”

李延慶點點頭,“現在從河北逃難而來的百姓頗多,大都拖家帶口,我一路南下,只看見道觀寺院和大戶縉紳在路邊開粥棚賑濟逃民,卻沒看見官府作爲,我想知道爲什麼?”

“開封府已經制定了賑濟難民細則,只是.......”說到這,張虞看了一眼趙輝。

趙輝只得硬着頭皮道:“因爲王相公也在過問此事,所以開封府把賑濟難民的細則上報給了王相公,在等待王相公的批示。”

“什麼時候上報的?”李延慶又追問道。

“大概一個月前。”

李延慶目光變冷了,他又淡淡問道:“我想知道,賑濟難民一定要上報知政堂批准嗎?”

張虞道:“一般是不需要,只是在賑濟的同時,要報一份給戶部備案,戶部會視情況通知監察院來監督賑災。”

李延慶目光變得凌厲起來,“既然不需要上報知政堂,那就不要拖延了,立刻把細則下發給各縣,督促各縣嚴格執行,明天中午前各縣必須行動起來,現在就去做。”

“卑職遵令!”張虞抹一把頭上的汗,匆匆去了。

這時,李延慶看了一眼趙輝,冷冷道:“以前的事情我不管,但我需要再提醒一下趙少尹,你的頂頭上司是我,不是王相公,希望你不要犯下官場大忌。”

趙輝心中嘆口氣,默默點了點頭,“卑職記住了!”

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揪出奸細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見易安第八百七十七章 膚施防禦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九百零六章 多言取禍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八十四章 岳飛抉擇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
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揪出奸細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見易安第八百七十七章 膚施防禦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九百零六章 多言取禍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八十四章 岳飛抉擇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